黯淡出場皆成過往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2021-01-11 新浪科技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作者:吳丹

背靠巨頭的蝦米音樂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黯然離場。

「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

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

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蝦米有5億多張原創歌單,每張歌單都有資深樂迷寫的優質推薦語,每張專輯都有詳盡的背景介紹。在推薦曲目的功能上,蝦米不順從爆款潮流,總是根據用戶喜好推薦一些冷門獨立音樂。

輕鬆調頻EZFM音樂節目主持人方舟註冊蝦米已11年7個月。他認為,目前國內幾大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各有千秋,蝦米音樂的優勢在於做得早,且足夠專業。他曾在蝦米找到很多冷門爵士樂及小眾音樂資源,無論是蝦米的算法推送邏輯,還是對音樂專輯歸檔整理的專業程度,都是其他音樂平臺缺乏的。

「最有價值的是,蝦米在2014年就推出了一個裡程碑式的『尋光計劃』,當時對中國獨立原創音樂人的扶持是相當有前瞻性的。」方舟說,「尋光計劃」第一季推出的13組音樂人的14張唱片,讓聲音玩具、鯨魚馬戲團等一批獨立音樂人和團體脫穎而出,如今已成獨立音樂領域的中流砥柱。

在線上消費還未形成習慣的2013年,蝦米的註冊用戶超過2000萬人,日活用戶數量一度達到700萬高峰。曾經,蝦米音樂每月人均使用時長達300分鐘以上,位居行業第一。

2013年,阿里巴巴收購蝦米音樂,將其劃入阿里巴巴音樂事業部。2016年,高曉松、宋柯和何炅高調加盟阿里音樂,創始人王皓轉崗釘釘。

在一系列人事變動和改革之後,背靠巨頭的蝦米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在2021年黯然離場。

「蝦米的命運,從2018年從阿里大文娛的體系被剝離出來那一刻開始,也許已經註定了。」在蝦米後期加入的前員工陳虞告訴第一財經,自從2018年底被劃入創新業務事業群,蝦米就已經不再是被重點經營的業務方向了,不僅核心版權資源不再投入,甚至出現了蝦米的人員被大批抽調支持其他產品的情況,縮編減員也時有發生。

他甚至有點意外,蝦米竟堅持到2021年才說告別,「這裡面有一些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在堅守,他們在非常艱難的條件下,是用情感和專業能力在支撐這個搖搖欲墜的業務。」

小眾音樂的烏託邦

「90%的用戶喜歡王菲,那麼被推薦的歌,應該是大家所不知道的10%。」多年前,王皓的這句話呈現在蝦米音樂的算法和服務上,就是更注重那些不為人知的獨立音樂人,也由此打開許多人的音樂視野,培養更多元的音樂審美。

從創立那天開始,內容編輯就是蝦米的主要發力點,並且用一種經營唱片公司的思路去做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在蝦米網頁上,有數十種音樂種類的分支與詳盡介紹,每一首歌所屬的音樂流派都有明顯標籤。但如果在其他音樂平臺搜索一位音樂人,結果往往是按播放量來做的單曲排名,專輯的陳列總顯得混亂無規律。

「在蝦米上做歌單,可以為曲目添加詳細的註解,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是寫日記一樣。」方舟最喜歡蝦米的備註功能,哪怕世界音樂、爵士樂等小眾領域,因為資深用戶的貢獻,每一段介紹都寫得詳盡。對用戶而言,通過這些百科式的介紹認識越來越多音樂人,尋找相同口味的樂迷,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而美,蝦米給樂迷的感受。早期,用戶下載一首歌需要支付虛擬貨幣「蝦幣」,如果你上傳了音樂資源,則可獲得「蝦幣」,作為交換,可以再去下載別人上傳的音樂,其功能類似於電驢。

曾在英國學流行音樂且常使用蝦米的樂評人哲也說,「最開始的蝦米,其實在我們的討論中並不正義。」因為沒有版權,蝦米的運營模式一直是走鋼絲式的,充滿隱患。

2013年,蝦米被阿里收購,看起來順理成章,或將藉助資本的力量順利湧入數位音樂的版權浪潮。2014年,蝦米音樂就斥資3000萬元買下《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未經授權的220餘萬首音樂作品被下架。從這時起,整個行業被洗牌,百度音樂退出,QQ音樂、網易雲音樂與蝦米音樂依然留在戰場上,阿里將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方舟明顯覺得,在激烈的版權爭奪戰中,阿里音樂雖然拿下了滾石、相信音樂、華研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但他最想聽的那些音樂,從蝦米消失了,「眼睜睜地看著版權越來越少,很多收藏的歌曲變成灰色,不能播放。」即便蝦米做了跳轉連結,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不方便的聆聽體驗。

許多用戶因為同樣的原因,逐漸傾向於移動客戶端做得更好的網易雲音樂。

「不怎麼更迭版本,對版權的爭奪也喪失了競爭,蝦米的衰敗幾乎就是定局。」一位蝦米老用戶在豆瓣上感嘆。

蝦米衰亡,誰之責?

在蝦米關閉這件事上,網絡上掀起了一場針對高曉松與宋柯的指責。

痛惜者說,當初他們高調入職,大談理想,結果卻是天天動聽與蝦米的相繼倒閉。宋柯曾說,期待把阿里星球打造成在線音樂交易全產業鏈平臺,也就是說,相當於一個音樂版的淘寶。

陳虞認為,網絡輿論對高曉松們的指責很好理解,但歸因並不全面,「阿里星球的失敗確實導致了阿里音樂錯失發展良機,甚至為蝦米今天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但是高曉松本人作為阿里音樂的股東,他顯然不會希望蝦米消失掉,甚至應該想盡力保住它。「

這位前蝦米員工相信,頻繁的人事變動以及創新業務事業群管理者對蝦米的價值判斷,也是讓蝦米走到今天的致命因素。這是外界並不容易知曉的一面。

從2017年到2019年,阿里音樂的主要負責人和核心管理團隊經歷了多次更換。許多來自淘系和其他業務的人員轉而來做音樂業務,甚至替換掉了原有創始團隊的幾位核心管理者。相對早期加入的老員工幾乎走掉了九成,其中相當多的人後來前往TME和網易雲音樂等競品。

「這種流失顯然是傷筋動骨的。」陳虞認為,「有些人做電商可能是一把好手,但他們既不懂內容也不懂音樂行業,如果業務和管理方面的決策權被他們主導,影響可想而知。」

但即便是在2018年初,當時依然手握環球、華納、索尼三大版權,以及滾石、華研和一些韓國版權方等核心資源的蝦米,日活用戶數量甚至達到過700萬,是前所未有的高點。「尋光計劃」也依然能夠持續,蝦米糰隊也還是能吸收一些音樂行業人才陸續加入,這些人也構成了蝦米後期運營的主要力量。

但很快,耗資巨大的版權費用在阿里眼裡變成累贅,華納唱片和索尼唱片都相繼不再續約。到2019年,蝦米連環球的版權也失去了。

網際網路思維難以承載「小而美」

版權缺失讓蝦米難為無米之炊,而更大的變化,則發生在更高的層面。

2018年底,蝦米從阿里大文娛被調整到創新業務事業群。隨著嘿吼、鯨鳴、唱鴨所謂「創新業務」的嘗試和投入成為重點,以音樂流媒體為主要模式的蝦米反而進一步被邊緣化,與高投入的核心版權資源也徹底絕緣。

2019年9月,阿里宣布作為領投方參與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的融資。外界當時就猜測,阿里有意放棄連續虧損的蝦米。

「音樂版權的成本很高,特別是還要從競品購買轉授權利。而阿里是一家電商基因濃厚的公司,可能相對於其他網際網路公司,更會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去衡量一個業務的價值。而如果決策者對音樂沒有理想和情懷,像蝦米這樣小而美的業務,就更難堅持下去。」陳虞說,音樂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有客觀的行業規律,有著非常細分的用戶人群,而中國的音樂市場消費能力又遲遲沒有打開。

事實上,不僅是阿里,許多經營音樂業務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都由一些非專業人士、甚至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在做管理和決策。

有的人用純粹的商業思維去經營思考,有的人抱著不切實際的增長幻想,因此,短視的和莫名其妙的業務決策會經常發生。

曾經的蝦米,舉平臺之力,從企劃、投資、製作、發行到宣傳,為獨立音樂做了動機很純粹的事情,以「尋光計劃」真正扶持和發掘獨立音樂人。但現在,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儘管都在做著類似計劃,動機都不再純粹。

儘管阿里放棄了蝦米音樂,卻沒有放棄音樂,讓人感慨。

「網際網路公司都想做成特別大的生意、特別完整的平臺,都不願意去做一些雖然很小,但可以苟活的音樂平臺。所謂『苟活』,其實就是用最簡單的功能去滿足用戶的簡單需求,但是有更強的可持續性,它可以是小而美的。」從樂迷的角度,方舟很希望能有一個純粹聽音樂、單純賣數位音樂的平臺存在。

陳虞很欣賞一個叫Bandcamp的網站,是一家專門為獨立音樂人、尤其是未籤約的音樂人提供數位音樂銷售的平臺。一些獨立音樂人僅6個月時間就能從音樂和周邊商品銷售中獲得上百萬美元的收入。每一張專輯價格都由音樂人自己決定,平臺從不幹涉。

「從音樂行業的視角看來,Bandcamp就是一個自由的、有價值的、非常好的產品和模式。」陳虞說,遺憾的是,在中國網際網路電商眼中,這類產品的價值是截然不同的。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  輕鬆調頻EZFM音樂節目主持人方舟註冊蝦米已11年7個月。他認為,目前國內幾大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各有千秋,蝦米音樂的優勢在於做得早,且足夠專業。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蝦米有5億多張原創歌單,每張歌單都有資深樂迷寫的優質推薦語,每張專輯都有詳盡的背景介紹。
  • 小眾音樂的烏託邦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  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蝦米有5億多張原創歌單,每張歌單都有資深樂迷寫的優質推薦語,每張專輯都有詳盡的背景介紹。
  • 到底是誰「殺」死了蝦米音樂?
    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突然發布消息稱,將於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這似乎意味著一款承載了無數年輕人記憶的app就此黯然離場。想當年,蝦米鼎盛之時,也曾背靠阿里音樂的大樹,與QQ音樂、網易音樂分庭抗禮。誰知一朝風雲突變,蝦米轟然倒地,引得無數網友一邊感慨著「音樂已死」,一邊仰天長問:運營了12年的蝦米音樂,到底被誰吞噬了?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前員工:版權費用耗資巨大 決策者沒音樂情懷
    2007年4月降生的蝦米音樂,從一Start就帶著開創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簡直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比擬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  輕鬆調頻EZFM音樂節目掌管人方舟註冊蝦米已11年7個月。
  • 蝦米音樂關停,成也音樂,敗也音樂
    此時如何將蝦米音樂的歌單進行轉移才是正事,祈禱和跪求並不會改變蝦米音樂關停的結果。日前,蝦米音樂發布公告稱,蝦米將於2021年1月5日10點開啟用戶個人資料及資產處理通道;2021年2月5日0點後,蝦米音樂App從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
  • 誰殺死了蝦米音樂?
    今日,蝦米音樂在微博發布聲明,流傳已久的蝦米關停傳言終於坐實。聲明中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這次,蝦米音樂是真的要倒了。今天,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 2 月 5 日停止服務。3 月 5 日 0 點及以後,用戶將再也無法登錄蝦米音樂。蝦米音樂危在旦夕的傳聞,一個月前還鬧得沸沸揚揚,現在,它的故事終於掀開了終局。蝦米的日出:小眾音樂之父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
  • 蝦米音樂下個月關停!背靠巨頭 誰推倒了蝦米 是版權嗎?
    原標題:蝦米音樂下個月關停!背靠巨頭,誰推倒了蝦米,是版權嗎?   一個月前盛傳「蝦米音樂將解散」的傳聞變成現實。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因此,蝦米音樂逐漸被阿里邊緣化,甚至退出歷史舞臺似乎已成必然。 蝦米音樂的浮沉 2013年,阿里巴巴滿懷期望,收購了創世人團隊大半為阿里人的蝦米音樂。甚至一度被視為阿里大文娛棋局中重要的一顆棋子。
  • 你好蝦米,再見蝦米|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巴巴|阿里星球|蝦米網
    在蝦米關閉的第一天上午,QQ音樂推出了「一鍵遷移」功能,為蝦米用戶提供「蝦米一鍵導入」服務,將蝦米用戶在蝦米上的歌單,搬家至QQ音樂。網易雲音樂這邊也能夠進行歌單搶救。對蝦米,用戶的情懷是一直在的。可是,試想一下,當平臺為你推送了你可能喜歡的作品,點開,卻顯示沒有版權,你會轉頭選擇有版權的平臺,還是「盲聽」?
  • 蝦米音樂,漫長的告別
    失去的那些由於與我們過往人生深刻綁定,更顯得難以割捨。它是從我們的記憶裡、生活裡,硬生生剝離出去。2021年的第一場重要告別,來自蝦米音樂。在關停消息傳出後一個多月,終於被其官方證實。今天(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逆向去看已發生的事,會讓人更加唏噓甚至有宿命之感。
  • 今天你下載蝦米音樂了嗎?
    前些年在和qq音樂、網易雲音樂的競爭中顯得有些落寞的蝦米音樂,一時間忽然成為了大家聚焦的熱點,甚至很多已經多年不再使用蝦米的用戶,也抱著懷念的心情重新下載了蝦米。,面對著下面成片的求求你別關了,蝦米音樂也從來沒有給出過任何回應。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將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
    騰訊科技 雷建平 3月16日報導在線音樂行業正面臨最大變局。
  • 蝦米音樂的遺言
    蝦米音樂終究還是死了。 蝦米音樂正式的「死期」是2月5日0時(後續將轉型TOB服務商音螺),但其實一個多月前,大內密探相徵就已經爆料了蝦米音樂將死,而我喜歡的那個蝦米音樂,早在版權大戰開始時就已經疲態盡顯,這次的關停,更像是蝦米音樂給廣大樂迷一次告別式。
  • 唐嫣降臨《吞噬蒼穹》發布會 8月8日不限號內測
    8月4日18時,由迅雷遊戲與靈石遊戲共同打造2014玩仙大作《吞噬蒼穹》心動內測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將於8月8日不限號內測。主會場紅地毯階梯入口處,平鋪著碩大的《吞噬蒼穹》官方LOGO和「3D世界級玩仙大製作」這句口號,也更加彰顯了遊戲製作方打造一款世界級修仙網遊的決心。《吞噬蒼穹》發布會現場,唐嫣出席迅雷遊戲&靈石遊戲眾高管致辭 發布會正式開始 舞者唯美的水墨風舞蹈,拉開《吞噬蒼穹》發布會帷幕。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七八年前,他用蝦米聽歌,那會兒蝦米的曲庫還很全,總能推薦出一些很符合他音樂品味的寶藏歌曲,後來不管是推薦做的還不錯的網易雲音樂,還是曲庫最全的QQ音樂,都沒能帶給他更好的體驗。音樂是很個人的事情,歌聲響起,很容易將人的思緒帶回那些遙遠的過往,內心湧現出當時的情感。
  • 阿里將關閉蝦米音樂?蝦米音樂為何會如此,歌曲版權成最大問題
    據現有的可靠消息來說,蝦米音樂於明年一月份將會關閉,蝦米的工作人員也將會解散,作為音樂軟體的元老級的存在,蝦米音樂可以說是和QQ音樂,酷狗音樂一起同時代競爭過的,距離成立已經12年頭的蝦米音樂究竟為何將要關閉?
  • 蝦米音樂是怎麼被搞垮的?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最早的數位音樂平臺之一,擁有3000萬首海量曲庫,至今已吸引了4萬多原創音樂人入駐,擁有5億多個優質歌單。 在蝦米音樂的官網上,有這麼一段自我介紹:「2006年的第一場雪,一群愛音樂的人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開始了他們的追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