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我有更多的時間宅在家,所以最近我追起了大火的電視劇《安家》,今天我終於把它追完了。
最初,我是衝著這部劇的標籤和宣傳照看的,號稱「職場劇」的《安家》是這樣的:
媽呀,這個照片實在是太吸引我了,它讓我想起了前些年韓國的高分職場劇《未生》。
我不禁好奇,這難道是《未生》的中國版麼?
作為一個職場菜鳥,我真的太需要看這種職場劇給自己充電打雞血了!
但是直到大結局,我才發現是我想多了。
這部電視劇由安建執導,六六編劇,主要講述了以男主徐文昌(羅晉飾)和女主房似錦(孫儷飾)為主的一群房中介,在接單的過程中遇到的人和事。
除了羅晉和孫儷實在沒有cp感外,羅晉的踏實低調和娘娘的業務能力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雖然安建作品的隔壁《完美關係》,讓我曾經的國民初戀黃軒變得無比油膩而成功勸退了我,但他和孫儷的《小姨多鶴》可是在我的童年時期賺足了我的眼淚。
另外,編劇六六的「三部曲」可是非常有名,雖然我常常被她在微博上表現出來的三觀震撼,但這不妨礙她的作品我還是會看。
這部劇還得到了廣電總局專項扶持,聽說是翻拍自一部叫做《賣房子的女人》的日劇,還買了版權。
來客串的也都是實力派明星:海清、郭濤、胡可、韓童生、代樂樂、奚美娟……哪個放到別的劇都能當主角。
對了,還有一大亮點,就是不說相聲不講脫口秀改演電視劇的男二王自健。
播出過程中,這部劇隔三差五就上熱搜,常常好幾個詞條同時上,收視率還一度破2。
怎麼看都是非常靠譜的班底,但是誰能想到,到了結局豆瓣評分只有6.2。
其實相比大多數國產劇,《安家》的製作還是很不錯的。
除了一流的班底,整個創作過程都體現著團隊的「用心」。
根據花絮介紹,劇中的兩個主角都是有原型的,孫儷還走訪了「房似錦」的原型女孩,跟她一起進行劇本圍讀,連劇中人物的道具都是跟人家借的。
另外,劇組在細節方面也很用心。無論是房似錦的早飯還是房中介的早操,都在努力做到貼近現實儘可能還原。最難得的是劇中出現的每一套房子,從村社到套間,從店鋪到酒店,尤其是別墅和老洋房……感覺劇組為了拍這個劇,已經把全上海翻了個遍。
中國的職場劇,往往拍著拍著就成了中年傑克瑪麗蘇,但可以看得出,《安家》在努力地減弱愛情線,這也是全劇最贊的一點。羅晉的表演完全沒有靳東黃曉明似的中年油膩感,憑藉這部劇,他向觀眾證明了自己不是「軟飯男」,也讓我們明白了唐嫣挑男人的眼光比她的演技贊。
演了3部古裝大女主劇的孫儷終於選了一個現代劇的本子,聰明的她明白,中年人的愛情沒有驚天動地也不會轟轟烈烈,她在努力用一種克制的表演,詮釋男女主大都市裡難得的相遇所帶來的惺惺相惜和抱團取暖。
除此之外,《安家》中的故事都取材於現實生活,直戳當下社會觀眾的痛點。劇中最感人的江奶奶宋爺爺和老洋房的故事,就是根據「上海三姐妹老洋房」的真實事件改編。
同樣,《安家》的不足也顯而易見。
編劇努力想從房中介的角度擴大整個故事的維度,企圖通過每一筆單子反映形形色色的人,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但越是圖全面,就越是有缺陷。
比如博士畢業的婦產科醫生宮蓓蓓(海清飾),她所代表的年輕媽媽,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兩代人在育兒方面存在觀念衝突,在這段「喪偶式」的婚姻中,老公也對她有各種各樣的不滿和不理解。這是當下不少85後90後媽媽普遍存在的痛點。但是在劇中,她選擇找房似錦換了套房子,而她的問題本身並沒有得到解決。
比如和老公白手起家一路打拼成功的闞太太(胡可飾)生了4個孩子,為了照顧一家老小自己成了全職主婦,老公闞老闆(郭濤飾)卻有錢就出軌,還不止一次。闞太太明明已經找了男女主為她作證,這婚卻因為老公一次酒駕沒有離成。
再比如,老兩口辛苦一輩子,靠賣包子給兒子在上海全款買了房的老嚴夫婦,被兒媳掃地出門後無家可歸,結局是房中介在郊區幫他們找了可以住的店鋪。
就連從頭壞到尾的大反派翟雲霄,結局都不聲不響地下線了。
實話說,這樣的結局看得我太憋屈了。電視劇貼近生活是沒錯,但是觀眾在現實生活中受得氣和遇到的問題,在電視劇中太需要被發洩,太需要被解決了。
當了一天社畜的我們回到家,哄完孩子做完家務後癱倒沙發上,不就是想通過電視劇滿足我們對生活的幻想麼?
為什麼在電視劇裡,我們還是得不到老公理解,任小三自在逍遙,得被迫接受好人得不到好報?
這搞得我很不爽啊!!!
觀眾體驗:一星,差評!!!
另外,男女主作為房產界精英,在劇中卻完全沒有體現他們應有的實力。
雖然房似錦豪言壯語地聲稱「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她的幾個連環單看起來也頗為高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探蘇天培媽媽的底、讓男主假扮轉學爸爸、搞定轉學名額……這是甄嬛才會有的手段和心機。在安家天下門店當店長的,分明是鈕祜祿·似錦。
還有,她剛來就翹同事單的騷操作,放現實生活裡難道不會被打死麼?
徐文昌也有這樣的毛病。劇中他除了搞不定自己的前妻,幾乎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準確地說是沒有他朋友解決不了的問題。
客戶的閨女要練小提琴,巧了,男主有朋友是開樂器行的。
客戶的房子產權不明晰,巧了,男主有朋友是當律師的。
老洋房被買家隨意整改,巧了,男主有朋友是電視臺的。
關鍵人亡故找不到後代,巧了,男主的電視臺朋友正採訪這個後人呢。
就連涉及到男主的專業老洋房,除了那本動不動就在劇中被cue的滯銷書《夢回十裡洋房》外,男主也就剩掉掉書袋抖抖機靈了。
找不到付全款的老洋房買家,錢多到沒地兒燒的明星同學,上!
找不到符合客戶要求的老洋房賣家,當過郵遞員的老朋友,上!
恕我這個職場菜鳥直言,職場專家都是這樣的麼?
還有男主親和的領導能力,實在是有些過了頭。平時彈彈琴唱唱歌倒也沒什麼,但朱閃閃工作兩年都沒開一單,居然還沒有被辭退,白白讓公司發著底薪。
現實中哪兒有這樣的好老闆你告訴我?我去!
主角的世界我不懂。相比而言,我還是更能在憨傻一根筋的樓山關,和笨拙又吃力的985身上看到現實的痕跡。
除了主角,幾個比較亮眼的配角在人物設置上也多多少少存在問題。
從一開始就在刷臉的瓜哥,雖然編劇已經盡力在985生日就埋下了伏筆,但這段感情還是太生硬了。
編劇大人,您這樣很容易讓我誤會瓜哥是帶資進組的。
金牌銷售王子健給女神當了好幾年備胎,已經走在轉正的路上了,說掉頭就掉頭地去給朱閃閃求婚了。
小健健,就算你倆要在一起,難道不應該先談個戀愛麼?
拿著傻白甜劇本的朱閃閃,喊了一整部劇的要嫁給「有房有車的上海本地人」。
這真的是一個傻白甜會有的婚戀觀麼?
最讓人無語的是房似錦的「吸血老媽」潘貴雨。
自打《歡樂頌》裡「樊勝美的媽」和《都挺好》裡「蘇明玉的媽」火了之後,《安家》也給了房似錦這樣一個媽。
怎麼著,這年頭的家庭倫理劇,沒有一個這樣的媽,就不能體現女主的成功獨立了是麼?
難道是想讓這仨媽組團參加當下正火的《青春有你2》,直接出道麼?
最後,這部劇最讓人無語的就是大結局。
女主好不容易跟爛攤子的原生家庭斷絕關係,正在觀眾們喜大普奔的時候,聖母白蓮花的男主又強行讓女主跟她媽和好了。
男主一直對於逼死了自己媽媽的老爸懷恨在心,女主又讓他們爺倆冰釋前嫌了。
哈哈哈哈哈,相愛相殺的本質,難道就是互相報復專戳對方痛處麼?
這可真是該死的愛情啊。
我們想看什麼樣的職場劇?
我們想看貼近生活的小人物奮鬥故事,
想看一無所知的菜鳥變專業大神的勵志故事。
說白了,就兩點:
真實感和專業性。
其實國產劇這幾年一直都在努力進步,但不得不承認,職場劇始終是那塊沒有補上的短板。
以往的職場劇往往拍著拍著就成了男女主的戀愛故事。與《親愛的翻譯官》、《創業時代》相比,《安家》的感情線已經不是重點,並且儘可能貼近了生活,還安插了985、樓山關、朱閃閃3個菜鳥。
可是如上文所說,專業感在這裡沒有得到體現。
究其原因,我覺得是因為中國的編劇們把精力都放在了製造戲劇衝突上。
以《安家》為例,每個人物都得遇見個困難,連瓜哥這樣無足輕重的設置,都非得「被」面臨強制性搬遷。
另外,中國的編劇們好像都沒有上過班,也沒有「潛伏」到職場裡經受過現實的歷練。
他們好像並不能了解上班族真正的痛點,或者也不知道一個普通人進入職場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該經歷怎樣的磨鍊,要提高什麼樣的技能,最後走到什麼樣的位置。
所以他們只知道要傳遞給觀眾「真善美」,卻不知道是何種細分領域的「真善美」。
這也是我對於《安家》有著很高的期待,最後收穫的確是滿滿失望的原因。
希望中國想寫職場劇的編劇們,都去上個幾年班鍛鍊鍛鍊。
畢竟想寫好我等凡夫俗子的生活,贏得廣大觀眾的口碑,編劇比演員更需要去現實中體驗。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