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在臉書表態支持蕭美琴,再度引發爭議。選舉期間,「法務部」是島內各地檢署查賄指導機關,「次長」具有超然地位,不宜表態政治立場,蔡碧仲公然對特定候選人表達力挺,恐讓當地檢察官有不當聯想,檢方是否會因此揣摩上意,選擇性偵辦查賄案件,令人感到憂心,蔡碧仲如此作為,不僅侵害司法威信,也大開民主倒車。
蔡碧仲
蔡碧仲去年代理花蓮縣長期間,將前縣長傅崐萁時代的弊案移送檢調偵辦,傳聞前花蓮地檢署檢察長黃和村,因沒有把傅崐萁起訴,所以蔡碧仲回任「法務部次長」後,就把黃和村「降調」回任高檢署擔任檢察官,基層檢察官繪聲繪影,質疑政治介入司法。
如今蔡碧仲在臉書公開替花蓮縣「立委」候選人蕭美琴助選,是否暗示基層檢察官查賄要「辦藍不辦綠」?外界無法得知,但黃和村「被開鍘」的傳聞,已在不少檢察官心中留下陰影,未來花蓮地檢署在查辦賄選案時,其中立性恐難以讓人期待。
行政中立法只規範事務官或技術幕僚,並不規範政務官,換句話說,政務官可以有政黨色彩,但黨派色彩是用來決定施政方向,若拿來作為資源分配用途,必須維持中立。
蔡碧仲11月在基隆地檢署的查賄活動上,提及「候選人要靠實力,不是憑一些狗屁倒灶、技巧來矇騙,擔任我們的『元首』」,雖未指名道姓,但外界認為就是針對韓國瑜。
蔡碧仲身為「法務部」官員,是各地檢署查賄的指導上司,卻利用公務行程影射國民黨候選人,顯然是濫用資源分配,違反中立原則;近日又表態力挺蕭美琴,違背超然地位,讓他的爭議事件再添一樁。
另外,「監委」陳師孟濫用監察權,欲約詢判決馬英九洩密案無罪的法官唐玥,理由竟是調查法官認事用法的心證,此舉不僅侵害司法核心領域,也踐踏「憲政」體制。
陳師孟、蔡碧仲兩位政務官,一個上任後不斷以黨派顏色指控司法,踐踏體制;一個則以司法行政高官身份,對司法案件指指點點,對外界的監督、批評卻視若無物,如此乖張的行為,凸顯的是,當權力制衡失效時,新的威權很快就會到來,若持續下去,臺灣「憲政」、司法體制將徹底崩壞。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