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護帶來共贏——雲貴川橫向協作實現赤水河流域生態美百姓福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流經雲貴川三省的赤水河長約436公裡,這在江河奔流的大西南算不上大河,但它的地位卻相當「顯赫」:它是紅軍「四渡赤水」的「英雄河」,也是出產世界知名醬香白酒的「美酒河」,更是長江一級支流中唯一未建水壩的「生態河」,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指引下,雲貴川三省建立起了合作共治、責任共擔、效益共享的流域保護和治理長效機制,有力推進了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赤水河水質發生了根本性好轉,幹流穩定達到Ⅱ類水質,徑流斷面水質優良率100%,魚類達到149種,實現了三省社會、經濟、生態的共贏。

  橫向合作賦動能

  雲南省威信縣是赤水河上遊重要的水源地,沿河的生豬養殖曾是這裡的傳統產業,同時也對赤水河水質產生了較大影響。2019年7月,縣財政給農戶發放補貼,將生豬集中起來由環評優良的公司代養,有效減少了汙染。在赤水河畔的雙河村,僅僅半年時間這種模式就給村集體帶來78萬元收入,貧困戶戶均分紅2196元。而這些補貼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赤水河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早在2013年,赤水河流域就探索建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但因為缺乏權威依據,上下遊難以在補償原則、補償標準、實施目標、分配考核等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赤水河生態補償工作一度停滯。

  2018年,國家出臺了《中央財政促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獎勵政策實施方案》。貴州省抓住政策契機,積極協調,促成了雲貴川三省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赤水河流域水環境橫向補償資金,規定只要省際入境水質達到Ⅱ類標準即可獲得補償。2019年,貴州省和四川省各出資2000萬元補償上遊的雲南省,基本解決了上下遊投入和收益不對等問題。

  四川省還在《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的基礎上,出臺了《四川省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實施方案》,確定了省、市、縣三級共同籌集資金,市、縣兩級享受資金分配權,共同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機制,沿赤縣市既能獲得生態補貼,又要承擔水質不達標的連帶責任,激活了流域各方參與環保治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生態補償調結構

  2017年1月,赤水河啟動全流域禁漁,10年內禁止一切捕撈行為。面對既要生態美也要百姓福的必答題,位於赤水河中遊的貴州省仁懷市拿出大量資金,積極引導「靠水吃水」的群眾「上岸」。他們大力發展火龍果、烏骨雞、金釵石斛等特色產業,形成了農酒旅一體化的綠色產業群,今年前10個月該市旅遊綜合收入就超過百億元。

  依託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契機,雲貴川沿赤各地強化產業轉型,流域生態經濟效益顯著。在四川,古藺、敘永等縣市大力發展精品果業、綠色蔬菜業、特色經作業等八大特色農業產業,打造肉牛產業園、肉牛綜合體等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範園區10個,叫響了「合江荔枝」「合江真龍柚」「赤水河甜橙」「古藺麻辣雞」等區域品牌。藉助生態補償,敘永縣投資2450萬元,開發了「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等紅色旅遊項目;合江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文旅扶貧」,打造堯壩驛產業綜合體,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5億元。

  貴州省仁懷市曾經有3000多家酒廠,大多數是排放超標的小作坊。該市採取進酒廠、進河堤、進農戶的方式,摸清汙水口,整治汙染源,堅決關停了90%的釀酒企業。

  赤水河水質的持續改善,為茅臺、郎酒等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在獲益的同時,各企業也積極參與生態建設,走綠色發展的路子。茅臺集團投資4.3億元進行冷卻水循環利用改造,每年減少用水315萬噸;對生產廢水處理設施進行提質增效改造,限制燃油機動車的通行。

  聯防共治強監督

  今年3月,貴州省仁懷市合馬鎮的群眾反映川黔交界的天生橋水庫周圍汙染現象嚴重。該市法院在第一時間對接四川省古藺縣法院聯合行動,僅用一個月時間水庫環境汙染問題就得到了有效解決。從2019年起,仁懷市人民法院就與四川古藺縣人民法院建立了跨省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機制,搭建信息資源互通平臺,有效打破流域內各自為政的壁壘,形成了流域內審執一體化、共護一江清水的格局。

  據了解,雲貴川三省建立了赤水河流域上下遊環保聯防聯治機制,三省積極協作,推動一大批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改。2019年9月,四川瀘州和貴州遵義的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分三組對赤水市、仁懷市、習水縣開展聯合執法檢查。2019年10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共同籤訂了《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建立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工作長效協作機制、突發環境事件聯合防控預警機制、跨省突發環境事件聯合應對機制、跨省突發環境事件協同後期處置機制等四項機制。

  不僅省級層面,市級協作也日益深入。自2019年8月以來,貴州省遵義市和畢節市不斷加強執法合作。截至目前,共立案查處253件涉及赤水河流域環保的行政處罰案件,罰款2965.37萬元,實施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案件等33件;涉及森林保護的行政處罰案件450件,行政罰款994.3萬元。(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8日 04版)

相關焦點

  • 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取得積極成效
    新華社貴陽12月15日電 題:合作共治、責任共擔、效益共享——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取得積極成效  新華社記者李黔渝深山飛瀑直掛,水汽瀰漫山林,崖壁上刻著紅色大字「赤水源」……近年來,位於赤水河的源頭的雲南省鎮雄縣赤水源鎮
  • 失衡的赤水河,「左岸」還有多少機會?
    赤水河被視為醬酒的「生命」,以地理位置而論,這一寶貴的生態資源由川、黔分享,但在市場競爭中,河谷兩岸的平衡已被打破。2017年,青花郎發布了新的品牌廣告語「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其完整文案講述道: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誕生了中國兩大醬香白酒,其中一個是青花郎。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38) | 金沙,接力護好赤水河!
    金沙縣對赤水河的保護效果直接決定著下遊茅臺、國臺、習水、郎酒等名酒的品質和產值。赤水河在金沙縣的流域面積接近800平方公裡,覆蓋清池鎮、馬路鄉、太平鄉、石場鄉、桂花鄉全境以及大田鄉、平壩鎮部分區域,流域人口有13萬人。
  • 貴州四川雲南交界處的赤水河屬於金庸武俠小說裡哪個教派的地界?
    而貴州、四川、雲南三省交界處的赤水河流域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屬於什麼教派的地界呢?從地理上看,赤水河流域屬於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相接的地方,應該是屬於以雲貴高原為核心區的苗疆的五毒教,赤水河下遊的貴州赤水市應該是五毒教的邊緣區,一河之隔的四川瀘州合江縣九支鎮就屬於四川峨眉派的地界了。
  • 赤水河:中國美酒河,一條最美的河谷旅遊公路連接茅臺和赤水
    赤水河,為中國長江上遊支流,古稱安樂水,在雲、貴、川三省接壤地區。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東流經貴州省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縣入長江。全長523千米,流域面積2.04萬平方千米。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所以赤水河是國內唯一一條沒有被汙染的長江支流。赤水河上的赤水市是貴州省最大的港口,這裡距離長江只有60公裡。
  • 高度城鎮化流域綜合治水的成功案例:日本鶴見川流域
    進入21 世紀以來,從構建流域健全的水循環系統的新視角,鶴見川流域制定了流域水綜合規劃並付諸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流域水管理水平。 一、鶴見川流域的城鎮化進程和洪水災害 鶴見川發源於東京都町田市上小山田(高程約170m),流經川崎市、橫濱市後匯入東京灣。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新華社發  【經濟界面】  在長江幹流和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等長江上遊主要支流上,昔日穿梭如織的漁船已經絕跡。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 200億打造茅溪鎮,四川醬酒異軍突起,赤水河的"左岸時代"將來臨?
    川派醬酒,悄悄崛起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醬酒市場銷售收入在1350億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醬酒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同比增長20%以上,以全國規模以上白酒行業7%的產量,佔據規上白酒企業20%的銷售收入比重,瓜分40%左右的行業利潤。
  • 高舉旗幟: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貴州大力激發乾部群眾激情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搶抓重大國家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立足近年來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和獨特優勢,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闊步向前。  牢記囑託,走出後發趕超的貴州新路  「我聽懂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 共護一江魚 光明日報關注瀘州實行長江禁捕新模式
    今(3)日,光明日報刊發題為《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一文,關注長江流域各省市實行十年禁捕的措施,其中,提到了瀘州市將退捕漁民變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新模式。  在長江幹流和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等長江上遊主要支流上,昔日穿梭如織的漁船已經絕跡。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
  • 四川全面完成長江流域退捕任務,共10211艘漁船、16437名漁民實現退...
    何海洋 攝9月26日,記者從四川省水產局獲悉,截至當天,長江流域退捕涉及的全省10211艘漁船、16437名漁民已全部實現退捕上岸,這標誌著四川已全面完成長江流域退捕任務。據了解,長江禁捕退捕涉及全省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和「一江五河」(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
  • 推動綠色合作 實現區域共贏 瀾滄江生態環境改善惠及下遊湄公河流域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規劃財務部部長牟永紅表示,目前,園區有7752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實現了戶籍牧民「一戶一崗」全覆蓋,戶均增收21600元。同時,園區還開展生態體驗遊特許經營,除了生態管護員,牧民還做起了生態體驗遊嚮導。
  • 醬酒熱持續升溫 貴州安酒投資50億擴產赤水河
    今年上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國臺酒業依然實現了銷售過半的目標。  赤水河流域成醬酒擴產重點區域   從建成後,貴州安酒將實現年產2萬噸大曲醬香製酒、10萬噸陶壇儲酒的綜合體量。   不僅是貴州安酒將擴產地點選擇在赤水河畔。實際上,目前醬酒新增產能大多位於赤水河流域。
  • 茅臺郎酒共襄盛舉,全球最貴河谷升級世界雄心
    當日,茅臺、郎酒等7家醬酒企業齊聚茅臺古鎮,共同發起並籤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旗幟鮮明地宣誓,要共襄盛舉:同打造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推動全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白酒的世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