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寶藏河流」,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奧秘?
文 | 華商韜略 周貝貝
6月8日,曾經的窮鄉僻壤,如今締造出萬億市值的赤水河谷,再成焦點。
當日,茅臺、郎酒等7家醬酒企業齊聚茅臺古鎮,共同發起並籤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旗幟鮮明地宣誓,要共襄盛舉:同打造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推動全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白酒的世界影響力。
【「醬油熱」:頭部引領,蔚然成風】
醬香型白酒以口感柔和、飽滿、細膩、醇厚,飲後持久留香、回味悠長,且醒酒後不易上頭的高品味,受到高品質消費群體的青睞。
消費升級大趨勢下,醬酒行業呈現出驚人的成長力。數據統計顯示,從2010年到2019年年底,醬酒行業銷售收入由350億元增至1350億元左右,銷售收入行業佔比從13.2%增至22.9%;利潤佔比從12%提升至42.99%;噸酒價格由全行業均價的6.5倍提升至12倍,實現了量價齊升。
作為醬酒龍頭企業的貴州茅臺,更是一路壯大。其股價從2016年不足200元/股漲至如今的1678元/股(截至7月22日收盤),市值突破21000億人民幣,其規模超越「宇宙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接近3個中國石化,超過兩個中國石油。
今年第一季度,多數白酒企業受到疫情影響,業績大幅下滑,茅臺卻逆市增長。財報顯示,貴州茅臺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44.05億元,同比增長12.76%;淨利潤130.93億元,同比增長16.69%。
茅臺持續創造奇蹟的同時,證監會官網已經掛出赤水河谷的第二大企業,也是中國第二大醬香白酒企業郎酒的上市招股書;茅臺鎮的另一大醬香酒國臺酒業,也已衝向A股。
按業界預估,到今年底,從茅臺到郎酒之間大約49公裡的醬酒黃金產區內,將擁有3家上市公司。高山峽谷之間,短短49公裡,奔湧出數家上市公司,萬億財富,統治著一個黃金的產業,而且離開這49公裡,就不會產生這樣的產值與市值。
若論流域內的經濟體量,這49公裡以及這產值與市值或許排不上名次,但若論及這49公裡對這產值與市值必不可缺的珍貴,全球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它更貴的河谷。
在茅臺市值破兩萬億,郎酒以「青花郎」上天入地普及醬香酒與赤水河谷產地優勢的多重利好帶動下,整個赤水河谷都在擴大醬酒的生產與銷售。醬酒熱甚至因此第一次大面積地跨過赤水河、躍過長江,直奔黃河到達河南、山東地區。
至2018年,全國醬酒生產企業數量已上升至1000多家,銷售量超過13萬噸,佔行業的2.5%,並以行業平均價格12倍的出廠價佔行業銷售額的27.5%、骨幹企業利潤的47.5%,奪得了白酒第一利潤香型桂冠。
但醬酒熱潮的真正受益者,還是赤水河谷。除茅臺之外,郎酒、國臺也都持續業績新高。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郎酒營收由51.2億元增至83.5億元,國臺酒業營收由5.73億元增至18.88億元;更為明顯的變化體現在淨利潤水平上,2017年~2019年,郎酒歸母淨利潤由3.04億元增至24.25億元。
同期,國臺酒業歸母淨利潤由0.71億元增至3.74億元。對於「醬酒熱」的升溫,國臺酒業還在招股書中稱:茅臺從消費者培育、產業發展和資本發展角度,大力推動了醬酒品類在白酒行業中的市場影響力,引領了郎酒、習酒和國臺酒業等醬酒企業的快速發展。
【馥鬱醬香「美酒河」】
赤水河谷崛起,離不開它特有的釀造環境,尤其茅臺至二郎間的大約49公裡河谷,釀酒的歷史已能追溯至上千年,並長期有著「美酒河」的美譽。
據歷史記載,西漢年間赤水河就曾釀造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醬酒。如今,它與法國科涅克產區、英國蘇格蘭產區齊名,並列為世界三大蒸餾酒產區。
赤水河全長500公裡,流域面積達到2.04萬平方公裡。流經地域釀造出了大量名酒,佔中國名酒的60%。上至金沙,中至茅臺鎮,下至二郎鎮,在幾十公裡的流域裡形成了中國醬酒的黃金河谷。民諺道:「上遊是茅臺,下遊望瀘州,船到二郎灘,又該喝郎酒。」
此次籤署發展宣言的企業郎酒、習酒、國臺、珍酒、勁牌、釣魚臺,均未超出茅臺上下50~100公裡的範圍,都是在同一生態下「依河而生,伴河而興」。
這樣一條「寶藏河流」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奧秘?
上世紀60年代,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的專家到茅臺鎮調查發現,「茅臺鎮周圍區域的紫色鈣質土壤全國稀少,是茅臺酒的最重要的基礎」。這種紫色土中酸鹼度合適,尤其是土中沙質高,含有很好的滲水性。每年端午雨季來臨,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過紅土層入河流,而紅土層中蘊含大量有益的微量元素,經過紅土過濾的水純淨無毒。
經科學檢測,赤水河水質非常優良,降解物少,硬度適中,酸鹼適度(pH值7.2-7.8),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鈣鎂離子含量均符合要求,完全符合食用衛生標準。
此外,赤水河兩岸海拔300~400米的區域,被1000多米的高山包圍,夏季氣溫高,河水帶來的溼氣,像一口天然的「蒸鍋」,十分有利於釀酒微生物的生長和繁衍。
到了二郎鎮,郎酒更是獨得的天然釀酒饋贈。
1969年春,原郎酒酒廠會計鄒昭貴上山採藥途中,不經意間發現一件大事情:酒廠背後的蜈蚣巖懸崖峭壁之上,居然有一個巨大無比的天然洞穴,洞頂還有龍形一樣的印跡。隨後,他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廠領導。
當時的酒廠正愁無處存酒,於是前往查看。再經仔細考察,該洞的溫溼度等條件都適合存酒,於是合計,來個天然的洞藏,並且給洞取名為「天寶洞」。
天寶洞,讓郎酒和其他酒廠有了「天壤之別」,有了「大自然更愛郎酒」的神秘。此後,郎酒又相繼發現規模大小不同,但同樣適合存酒的多個洞穴,並將其名命名「地寶洞」、「仁和洞」,由此構建起「天地仁和」的天然洞藏格局。
▲仁和洞
雖然,雲貴高原一帶,包括赤水河一帶,洞穴並不罕見,但類似郎酒這樣的洞藏卻是唯一。這也是全球最大的白酒天然洞藏溶洞群。2007年,它被四川省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年後,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這個天然洞藏對於郎酒的意義,並不只是增添上天恩賜的傳奇與神秘,以及龍鳳呈祥的吉兆與尊貴,更為郎酒打造頂級醬香白酒帶來獨特的價值支撐:恆溫洞藏,可揮發酒中的有害物質,促進有益微量元素的生長,進而讓醬香更為細膩、豐滿、醇香、厚美。
中央電視臺曾在《再說長江》第十一集《天生赤水》中這樣介紹天寶洞貯酒玄機:「大自然恩賜的天然洞穴中,包含著無限的玄機,酒分子與空氣中的微生物長年作用,形成洞壁上的酒泥,這些有著旺盛活力的生命,帶來了郎酒醬香成份中新的神奇。」
這也是郎酒力推的「青花郎」相比茅臺主打產品飛天的神奇與特色所在。
俗話說「好酒離不開紅糧」。赤水河谷兩岸是「紅纓子」糯高粱的生長寶地。與其他地方的高粱不同,「紅纓子」的籽粒堅實、飽滿、扁圓形、紅褐色,粒小皮厚,澱粉含量65%以上,支鏈澱粉含量佔總澱粉含量的90%以上。這也有利於釀酒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大大增加了酒液內的香味物質,使酒體風格豐富飽滿。
上世紀90年代,日本通過化驗得出,茅臺酒有230多種香氣成分,其中2/3的香氣成分和70多種微生物種類無法命名;郎酒也曾對成品酒的成分進行分析,發現酒中的微生物多達400多種,它們中的某些種類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組合,催生出110多種芳香成份。
一言以蔽之,獨特的土壤、水質、氣候以及微生物群等造就了這個神奇區域。
【產業集群:「世界醬酒核心產區」已成共識】
作為中國醬酒最大的酒窖,赤水河正釋放出不可比擬的產區優勢。
數據表明,過去一年,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產能約為47萬千升,佔全國醬酒產能的85%,實現營收約1244億元,佔全國醬酒市場的90%以上。
針對產區優勢,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在此次峰會上指出,不誇張地說,赤水河沿岸的醬香型白酒產品,即便放在全球烈酒產區來看,也是競爭力最強的板塊。
「近年來,中國酒業協會一直在探討,中國白酒業究竟要走什麼樣的路,最終得出的共識是,中國白酒今後必然會形成一些特定的核心產區。」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如是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也表示,無論是加快白酒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的空間結構優化,提升產品品質,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是深化供給側改革,為城鄉居民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甚至是推進白酒產品的國際化,都需要打造我國白酒的核心產區,發展好先進的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
其實,隨著「醬酒熱」持續升溫,醬香品牌集群逐漸形成,赤水河谷作為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早已初具雛形。
在此次「同心同向 聚勢前行」的主題峰會上,以茅臺為代表的核心醬酒企業將以籤署「共同發展宣言」為契機,以打造「命運共同體」為目標,制定區域行業標準,全力推進產業集聚、企業集群,共同構建「生態基礎最牢固、生產工藝最獨特、產品品質最卓越、標準體系最權威、產區品牌最響亮、醬酒文化最鮮明」的「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只不過是站上高樓之後的更上層樓。
茅臺作為行業「老大哥」,也在用自身厚重的品牌影響力不遺餘力地促進「醬香酒核心產區」的世界認同。
2018年,茅臺便牽頭組織各種形式的企業互訪互鑑,競合抱團發展的理念已成為行業共識。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已連續兩年在茅臺舉辦,去年,茅臺還組織了「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主題活動,並在茅臺召開了史上媒體參與人數最多的啟動儀式,全方位促進醬香型白酒不斷提升影響力。
2019年11月,貴州·四川深化交流合作座談會透露,將共同打造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推動全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白酒的世界影響力。
同年12月,茅臺、郎酒、習酒罕見在郎酒莊園聚首會晤,三方達成高度共識,共同呼籲共建赤水河黃金醬香酒谷,持續推高赤水河醬酒品質。
而郎酒莊園,則進一步顯示著赤水河谷超越當下、面向未來、躍上世界舞臺的新雄心,也是讓自然、科技、人文一起歌唱的新篇章。
【轉型升級,郎酒亮出世界白酒第一莊】
去年12月,三方在郎酒莊園會晤的當天,時任茅臺集團董事長的李保芳表示,未來郎酒莊園和茅臺、習酒,可以形成互補。在一小時車程之內,串聯起一條集紅色旅遊、工業旅遊為一體的線路,為遊客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也表示,茅臺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豎起了醬香酒的大旗,郎酒願同茅臺和習酒一道,把醬香白酒市場做得更好。郎酒下一步將繼續打基礎,把產量做紮實,把莊園做紮實,立足赤水河黃金產區,進一步拓展醬香酒市場。
在醬香型白酒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的時代背景下,郎酒將以打造莊園來帶動醬酒的品質、品牌與品味。
▲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
在如何建設「世界醬酒核心產區」的問題上,汪俊林在峰會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首先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的生態產區,堅實保障醬酒釀造高品質;其次是建設產業可持續的人文產區,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集群;第三是建設產業帶動的消費者互動產區,促進醬酒產業品味升級。
早在2008年就前瞻到醬酒必將崛起,並且提出打造世界級醬香小鎮的汪俊林,事實上已在二郎展開嶄新的探索,並且交出他推動白酒這個傳統產業如何繼往開來的答卷——已親手締造出一個堪稱中國最美的世界級白酒莊園。
郎酒莊園建立在郎酒醬酒產區二郎鎮10平方公裡的山川峽谷間,因循這裡的山、這裡的地,因循醬香白酒古法工藝的精髓,打造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生、長、養、藏」新境地。
▲郎酒莊園圖
「生、長、養、藏」是對醬香白酒的新升級,記錄了郎酒傾力之作「青花郎」「生」在赤水河、「長」在天寶峰、「養」在陶壇庫、「藏」在天寶洞的完整歷程。
米紅粱在赤水河畔經過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孕與生,變成滴滴飄香的原酒。原酒再乘管道向上逆流千米海拔,來到「天寶峰」之巔,被裝入整齊劃一、森嚴列陣的萬隻陶壇,在峰頂經歷長時間的陽光、雨露淨化後,陶壇裡的酒將乘管道來到「千憶回香谷」。短暫逗留之後,再沿著管道流入郎酒莊園的標誌性建築——「金樽堡」,繼續靜養。養好之後,郎酒將再次爬坡上坎,來到早已盛名在外的全球最大的天然藏酒庫——「天寶洞」和「地寶洞」,在洞中已經汲取天地之靈氣數十年的陶壇中繼續被天地與時間加持,這也是「青花郎」區別於其他所有醬香白酒最獨特的神奇加冕。
在這「生、長、養、藏」之間,還有很多令人沉醉的景致。例如從金樽堡沿九曲棧道步行而至的「紅運閣」;可沿山中小道曲徑前往,也可乘青雲梯直達的「青雲閣」;典藏著郎酒高端私人定製的「仁和洞」……一處處世間獨有的景致,託起了世界最大的醬酒莊園,使古老的白酒呈現出了新的內涵與魅力。
放眼世界著名紅酒產區,各具特色的酒莊園都為產區及產區核心品牌在世界的發揚光大起到巨大的推動和支撐作用。法國的波爾多就是其中的標杆。有評論認為,郎酒莊園的建成,不但為赤水河增添了新的精彩,也將引領歷史悠久的赤水河,乃至整個中國白酒業以更多的現代創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造當代的文化與經典,為持續發展加分。
產區的特色與打造一直是地方經濟發展,乃至地域經濟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此次所有龍頭企業齊聚的《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的籤署,將推動赤水河谷繼續跨越發展的同時,對中國廣大特色產品之鄉在轉型升級道路上的發展,也是具有標杆意義。
參考資料:
【1】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開啟屬於赤水河的醬酒故事》2020年6月8日
【2】人民日報海外網:《醬酒熱潮下的「突圍戰」》2020年5月25日
【3】每日經濟新聞:《「醬酒熱」下茅臺、郎酒等7大酒企聯手 欲共同打造「世界級」產區品牌》2020年6月9日
【4】嫣然Tang:《沿著赤水河,尋找醬香白酒的味道秘密》搜狐號2018年3月15日
一一END一一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