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七魄如不在身上,如何拘魂制魄?(中)

2021-02-07 鹿鼎策劃

識得三魂七魄 自可破萬邪

 


據《雲笈七籤》記載,人身中有七魄。分別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七魄是人身中之濁鬼,若不維護得當,常令人生病。三魂七魄中,除了胎光是長生之寶,其他二魂七魄都是損命之源,所以學道之士必須要拘魂制魄,按照特定時間和方法,將自身魂魄煉化,自然能夠神氣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縈,長生可學...當然,作為一名居士信眾,如果能有意識的煉就此等妙法,自然可得身心輕妙,一片祥和之意...

 

我們在上期:三魂七魄如不在身上,如何拘魂制魄?(上)

講三魂的文章中提到這樣一句「魂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而魄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這句話諸位一定要著重理解。因為對於三魂的修煉是難度較高的,基本上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有時候甚至會扭曲或強迫意志。但是七魄就不一樣了,魄依形體而顯,所以七魄的修煉就顯得尤為重要。三魂七魄俱在、且純真無損,這才能叫形神俱妙;這才有機會、有資格與道合真。很多其他教派講心性講到至高無上,但唯獨忽視了身體機能的修煉,這種就是與道和假,合不了道的...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人之能思慮計畫者,魂之為也;能記憶辯別者,魄之為也。」也就說,魂附於氣,偏於無形;魄附於形,與形難分。魂的功能常常表現在精神方面,比如「夢寐恍惚,變幻遊行之境」即是魂動;魄的功能常常體現在形體方面,比如「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即是魄動。

我們一旦認清了道教的三魂七魄這個邏輯體系,就會發現很多疑難雜症就能找到真正的根源,就不會再去聽什麼「你上輩子是天界護法,所以這輩子具足神通...」或者「我身邊有人有觀看別人的前世,閉眼佛菩薩滿天飛.."等等諸類鬼話連篇...這也是第43代張天師《道門十規》中所說的「 圓光、附體、降將、附箕、扶鸞、照水諸項邪說,行持正法之士所不宜道,亦不得蔽惑邪言,誘眾害道..."張天師一口就斷定了上述類型的性質,這就是定性,這個是沒有翻案的機會!說白了,就是因為很多人壓根不理解道教的核心邏輯,再加上繪聲繪色的表演,所以神神鬼鬼的就出現了...再加上偶有言中,便以訛傳訛,被奉為了大師...



汪蘊谷在《雜症會心錄》中指出:「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動,亦魄也。夢寐變幻,魂也。聰慧靈通,神也。分而言之,氣足則生魂,魂為陽神,精足則生魄,魄為陰神。合而言之,精氣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於心,聰明知覺者也。若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漸昏。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魂是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是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因此,魂是陽神,魄是陰神。《類經》指出:「神為陽中之陽,而魂則陽中之陰也,精為陰中之陰,而魄則陰中之陽。」

所以人們常說要鍛鍊體魄,野蠻其體魄,培養其魄力,就是在物質層面上說的。舉個例子,太極拳打多了之後,並不是說能成為武林高手,最大的收穫就是本能反應增強了,而且做一些決斷的時候,正確率會提升;而且常練太極拳的人運氣往往都不錯,這是什麼神通玄學嗎?當然不是,這僅是因為一個人魄的能量在提升,精氣交湛,從而聰慧靈通,不至於做很多昏聵的決定而已...當然,如果有名師輔以內功心法,那又另當別論了...

想了解魄的功能,觀察一下人睡覺就可以了,健康的人心跳、呼吸正常;而傷魄或落魄的人,會打鼾、憋氣,甚至出現呼吸間斷、心跳驟停等情況。

正常人睡後腸胃仍然在消化,頭天晚上雖然吃飽,早晨起來又覺飢餓。反之就會出現食積不化、噯腐吞酸、口臭咽幹的症狀。

正常人性功能也在夜間恢復生機,頭天疲軟,次日凌晨自然勃起,反之則出現滑精(無夢而遺精)、帶下。

正常人沉睡之中,人知冷熱,熱蹬被子,冷加覆蓋,都是魄在工作,反之則不知冷暖,受寒涼邪風,魄離職守。

健康的人睡夢之中人偶有驚覺,隨時覺醒:就像定個鬧鈴6點鐘,但還未到6點, 就差不多主動能醒來,這也是魄的功勞;而睡死過去、夢魘不醒,或者警惕過度、睡眠淺顯,那就是魄的問題了...你說,這種種情況,是哪位大仙能用附體神通來看到的嗎?

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曾言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

「心藏神」,白天的時候,魂魄皆藏於心(囟)中,胸腔之內,羶中兩側有神封、靈墟、神藏三穴,顱頂有本神、百會(百神之會)兩穴;到了夜間,魂入血,藏於肝休眠,魄司職,藏於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戶,肝俞旁有魂門。

所以,失魂落魄的有沒有?當然有啊,經常有人問:我家孩子精神不集中、學習不好、膽小...怎麼辦?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輕易責怪他,可能是他的臟腑不足。所以這種情況,那我推薦兩種辦法,一為強身健體,二為拜文昌;強健身體的作用是什麼?強健體魄,全化臟腑,精氣交,魂魄聚,從而可防禦額外不明的邪風侵入;魄盛則耳目聰明,能記憶……陰主藏受,故魄能記憶在內;陽主運用,故魂能發用出來。二物本不相離。

     而文昌呢這個也要順帶說一下,並不是說拜文昌神仙直接顯靈去庇佑了你,而是因為文昌星歸根為星辰鬥科信仰,拜天中文昌之星,則法天象地,人身之中神氣漸聚,形成天中文昌六星、撫身照命之格,這個照命的命,當然了,也是屬於魄的範疇...

 在上述文中 ,我們會發現,魂魄和五臟中的肝肺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所以,肺不好,秋冬常咳嗽的人群要注意了...

《內經》中說:「肺藏氣,氣舍魄。」可見魄為先天所得,成於父母並精;以肺之氣為舍、為充、為養。先天之精足,肺氣足則魄強;當然,先天精氣不足者大有人在,肺氣之煉亦可後天而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聽有些人的聲音較有磁性,或高功法師的聲音較洪巨,皆因先煉肺體為首。 

從現代語境來解釋,「魄」是指人與生俱來的各種感覺、反應、反射、行為等本能行為,以及人的精力、膽識等。由此體現了「魄」的兩種生理功能。

一則,指本能行為

本能行為是「魄」的一種表現,如嬰兒出生後的吮乳吸食、啼哭嬉笑、耳聽目視、手足運動等,這些本能行為有些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的。

從中醫來分析,「肺藏氣,氣舍魄」。一方面,因為肺主氣,司一身之氣。若肺氣旺,則五臟六腑、形體官竅功能健旺,自然能發揮其目視、耳聽、鼻嗅、舌辨、身觸、知饑渴、平衡、排洩、睡眠、記憶以及自然動作等功能。

另一方面,肺主呼吸,以呼吸之氣為主生成宗氣,宗氣與肢體寒溫、動作、視聽、語言、聲音等有關,與魄的功能相關。

由此說,肺氣旺則魄全,魄全則感覺靈敏,動作協調,記憶深久。所以說,重點來了,現在的孩子非常容易得肺炎,這種疾病較容易導致魄體受損,這個時候就可以多參與一些對冤親債主的化解或參加燒紙祭祖等焰口超度的法會,這對現實中疾病的調節是從源頭的另一端曲線出發的,由此達到陰超陽泰的效果。


二則,指體魄、膽識和魄力

我們常說,某人有氣魄,有魄力,體魄好。這說明,「魄」還可以通過人的體魄、膽識和魄力等方面表現出來。

 分而言之,體魄表徵的是一個人的形體狀態,如強健的體魄,就是表明人的身體健康,形體盛壯,富有活力;膽識是指一個人的膽量和見識;魄力,則指人做事思路大膽,作風硬朗,有果斷的作風和氣勢。一個人若以上三點強大,是肺中所藏之魄強大的緣故。

 明代太醫張景嶽曾詳細分析了「體魄」的生理功能。他說,「精之與魄皆陰也,何謂魄並精而出入?蓋精之為物,重濁有質,形體因之而成也。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也。精生於氣,故氣聚則精盈;魄並於精,故形強則魄壯。」可以說,體魄強的人,即是形強而精旺。

七魄的功能

 

道家著作《雲笈七籤》一書中有七魄之說,魄分為七種,各有名字。一為屍狗(保持警覺及聽覺功能、主宰運動功能);二為伏矢(主宰記憶、心跳及喜、怒、哀、懼、愛、惡、欲等應激功能);三為雀陰(主宰性慾及生殖功能);四為臭肺(主宰呼吸及嗅覺功能);五為非毒(主宰和合五味偏頗、消化功能及散除淤積、新陳代謝);六為吞賊(主宰進食、抵禦邪氣及自我調整修復、免疫功能);七為除穢(僻除邪氣、摒除雜念、主宰嘔吐及控制二便排洩)。

 

1七魄之(臭肺)
我們經常說「這人真有魄力」,有沒有魄力要看睡著之後的那個樣兒。睡著了之後像個嬰兒一樣,呼吸均勻,不翻身,不扭動,一覺到天亮,那才叫有魄力。呼吸有問題,不是被憋醒就是被痰堵得慌,或者是在睡覺的時候老是咳嗽、喘等等睡眠所體現的呼吸症狀,都是這個魄有問題。那治療這個魄我們主要治哪兒呢?主要調整肺和大腸的系統。也有人認為人一生的呼吸次數是有定數的,故我們說人死了叫氣數已盡。臭肺:主管呼吸。肺是很比較奇特的器官,一般人不能控制心臟跳動的頻率,或者腸胃蠕動,但是呼吸頻率可以控制。所以,在此基礎上就有了吐納和氣功;又因為呼吸能被控制,而呼吸又可以調節心境和狀態,所以又有了冥想中的觀呼吸這一法門...

2七魄之(伏矢)

 伏矢,矢通屎,人的精氣就是從大腸通過有益菌群把糟粕化腐朽為神奇,化為精。真正化生精氣的地方在丹田,人的精氣就是從這發酵,這就是伏矢魄的作用。

 所以,伏矢魄出了問題,那這個人要麼渾渾噩噩,精氣渾濁;要麼精虧氣短,精氣不足!

 我們常聽說一句糙話叫:好漢經不住三泡稀...那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是伏矢魄沒有機會去化腐朽為神奇,肚囊之物就被排出體外,這不但不能產生精氣,還會虧空丹元。所以便秘之人、大便稀溏之人大抵是伏矢魄有問題,需要固本培元。像這種問題,老中醫就可以講的很精彩,作為一個道士來講這個,就顯得並不出奇;但如果是個仙家或者江湖術士來講這個問題,恐怕又是鬼話連篇,神佛漫天了...

 3七魄之(吞賊)

 吞賊,簡單的理解就是把有用的或有害的,都吞噬掉了,這個魄就是吞賊。可以理解為現在所說的免疫功能,在晚上會消滅虛邪賊風、異己(細菌微生物),消除身體內的有害物質。

 身體工作一天,接觸很多外界的虛邪賊風,或者外界的不利微生物。那怎麼辦?所以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有一個魄來把它幹掉,這個魄叫【吞賊】,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生病發燒,無精打採就想睡覺,這個時候就是吞賊要起作用了。但有時候吞賊吞不了賊了,身體的病就會顯化出來,因為【吞賊】的功能被消弱掉了,也就是免疫系統壞掉了。

 較簡單的例子:假如晚上吃完飯,第二天早晨又餓了,因為吃的東西都被消化掉了,這說明主宰消化的魄沒問題;但那些早晨起來一刷牙就噁心、滿嘴口臭、不想吃飯、昨天吃的東西都頂在嗓子眼或者擱在心口窩的人,這就是主宰消化的魄(吞賊)多少有些小問題了...

 4七魄之(除穢)

 除穢:名字就是功能,除去人體自身產生的垃圾、汙穢。比如尿頻、便秘都是於此有關。目前比較火的一個說法,人體自由基是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假設一個人除穢功能強,自由基等體內垃圾就越少,或許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年輕。

 這個更多的體現在泌尿系統上。假如晚上喝了水,第二天早晨起來撒一大泡尿,挺痛快。這說明控制水液的魄力很強,不僅能把水消掉、化掉,而且能憋得住。魄力不強的人就得起夜了,晚上喝點水就得起好幾趟夜。起夜還算好,有的人乾脆做夢找了個廁所,「譁譁譁」一尿,結果尿床了。這是控制水液代謝的魄有問題了。

 5七魄之(雀陰)

 雀陰,這個魄主要指我們的生殖功能。假如晚上有性生活,累了,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又「性致」勃勃。這說明主宰生殖功能修復的魄很好。假如晚上有了性生活,第二天累得腰酸腿疼起不來,「從此君王不早朝」,這說明這個魄用得過多或者恢復能力太差。

若此魄受損,則在夜間會出現男性遺精,女性帶下等問題。

 6七魄之(非毒)

 把氣和神聚集到一點,叫做毒。而非毒,就是把寒毒,熱毒等驅散,擴散掉,防止癌症腫瘤等等,故你看看那些積勞成疾的,多半是睡不好的,睡不好真的對身體危害很大,更可悲的是我們明明知道,卻擺脫不了...非毒魄,就是不要聚集、散開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腫瘤細菌等邪風淫毒先由非毒化整為零、再由吞賊來消滅,最後是除穢來打掃戰場。

 7七魄之(屍狗)

 屍狗:類似於看家護院就是這個狗。魄過於警覺的人,有點風吹草動就緊張,睡覺得開著燈關著門,老公一出差就睡不著覺。還有的人因為魄過於不警覺,睡著了跟死狗一樣,小偷把家搬空了都不知道。無論太過於警覺還是太過於不警覺,都說明屍狗魄出了問題。

 但對於一個有魄力的人來說,比如第二天早晨要6點鐘起床,只要睡覺之前跟自己說一聲:「明天6點得起。」到第二天5點55分,他就能醒了。誰在幫他看表算時間呢?誰在睡著了還在照顧他呢?那就是他的魄。我們如果想提高自己後天的我和先天的我的交流能力,就要從這些小事上去鍛鍊。


落魄之人如何形成?

    

我們常說「落魄」,是指一個人潦倒失意的狀態。這個狀態與「魄」有關係嗎?有...

魄之為病,常可表現出心理或精神症狀。試看落魄之人,多遇人生之落,而人生之落必伴灰暗情緒,故見目暗無神,如喪神守,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之無味,饑渴不知,冷熱不辨,形銷骨立,如行屍走肉,這是「魄」離職守的表現。用「落魄」兩字來描述,實在是得其神髓。

 一則,肺氣強弱關於「魄」的盛衰。也就是說,肺病則魄弱。比如,年老之人健忘、耳目昏聵、經常出現口誤等,皆因魄衰弱所致。《內經》載:「八十歲,肺氣虛,魄離,故言善誤。」

 二則,情緒過激也能傷害肺中所藏之魄,嚴重者甚至導致神志病變。《內經》明言:「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其表現為「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這些都是由於過度精神刺激所導致的魄病的症狀。

所以重點來了,往往有很多人因家庭適逢變故,情緒之殤嚴重,因而性情大變,緊接著便有隱態能量隨勢而上,這就成了附體。這就是典型的魄體受損、再加上意志不堅,使得附體尾大不掉、極其難纏。首先這種情況,我們不得不承認這與其自身家族的承負業力有關;其次女性較多,因為女性本身屬陰,陰中逢變,自會感召同頻率的隱態生靈。要知道正常人的能量頻率是比靈界要高很多的,所以靈界之體無法侵染正常人,一旦正常人的魂魄受損,則很容易和靈界發生同頻共振;不單單是附體患者,大病手術的患者也能看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等身體痊癒之後,想看就再也看不到了...



安魂養魄、避之損傷


三魂七魄是一個很玄妙的組合,三數合肝木東方的洛圖數,七數合肺金西方的洛圖數。所以三魂七魄的安養要綜合起來看:

三魂夜晚藏於肝,本當靜養休息,但是如果各種原因攪擾神魂,就會出現魂不附體,出現難以入睡、早醒的症狀,或魂魄飛揚,出現多夢淺睡的問題。有人整宿無眠,睜著眼睛到天亮,時間長了,就痛不欲生,但求一死。其實就是魂魄不得交替,有動無靜。

 傷魂之最,莫過於情緒和情感刺激。《靈樞·本神》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之說。養魂之法全在養心,「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護魂之法就務必要培養堅強的意志,端正生命為貴的價值觀。還要增強心包的功能,使心安而不懼。已經失魂者,古有招魂的法術,現有焰口超度、還童子的法脈亦可奏效。中醫則會使用艾灸神闕,針刺神門、人中等辦法快速回神。藥物之中,人參、茯神、琥珀、龍骨、龍齒、龍眼肉、硃砂、女貞子、磁石、生鐵落等,都有安精神、定魂魄或養魂魄的作用。

 而傷魄之最,則莫過於縱慾無度。《靈樞·本神》又曰:「喜樂無極則傷魄。」養魄之道全在調息,魄藏肺中,有意識地掌握呼吸方法,調節呼吸的節奏,有利於安撫將養魄。肛門又稱魄門,有意識地做提肛動作也是存魄的好方法。

養魄之法首在調息。魄藏肺中,有意識地掌握呼吸方法,調節呼吸的節奏,有利於安撫養魄。真正定魄之法莫過於養氣調神,《內經》首篇即談到調神定魄的幾個方法。其一,「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因為肺主呼吸,呼吸精氣當可增加肺氣以養魄;守神即可使志意安和,精神專一,其魄自安。其二,「恬淡虛無,精神內守」,這是安養心神以定魄的方法。肛門又稱魄門,有意識地做提肛動作也是存魄的好方法。

 其次,「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養肺氣即可以養「魄」。養肺氣的方法很多,比如,白色食物入肺而養肺;秋天養肺;運動養肺;補肺湯補肺;針灸肺經土穴補肺,等等。


道教安魂養魄的咒法

 

 

        三魂在肝下,狀如人形,並著青衣,內黃衣。每月初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是夕,棄身遊外。當須仰臥,去枕伸足,交手心上,合目閉息,三叩齒,三存心。中有赤氣,大如雞子,從內出於咽喉,散布真光,覆身成火,燒身使雨,覺體微熱,即呼三魂名,微咒曰:


       「紫微玄官,中黃始青。內煉三魂,胎光安寧。神寶玉室,與我俱生。不得妄動,監者太靈。若欲飛行,惟詣上清。若有饑渴,得飲玉精。爽靈護我,三臺養我,幽精保生。急急如律令敕。」


如此即魂神安靜,災患不生,邪魔賓伏,身寧道成,永無憂苦也。


七魄者,陰邪之氣為鬼也。能使行屍,惶貪嫉拓。惡夢咬齒,令人口是心非。遺精好色,慕戀奢淫。全無淳樸,只以鬼行。心損物為根,陰間埋毒,害人為本。常迷人貞白之路,使人入黑暗之方。好惡不好善,習死不習生。求強人我壯,恣口味昏濁。多屍見而穢,漏催人而急,死圖人與祭祀也。若能運煉元氣,得丹閉固真精,使陽勝陰消,無為害也。


又每月朔望晦日,七魄不守,尤用意內製之。叩齒七通,呼七魄名一遍。婦女修,叩齒二七通,兩呼其名。平坐握固冥心,咒曰:


「玉帝高尊,上皇至真。萬神安鎮,七魄佩身。不得越錯,與惡為群。長居室後,俱化成仙。永守神形,保我得真。遊行上宮,同為玉賓。內有靈掖,體有玉津。保我護我,不得邪淫。急急如律令敕。」

 


另外,在《雲笈七籤》中也有拘執魂魄之法,學道之人,每晚睡覺之前,須將魂魄拘住。以免遊魂故氣之幹擾。今錄於下,按照這個方法修煉,有不可思議之功用。

 

正一真人曰:夫修道攝生,常以清旦日未出時,叩齒,三呼三魂三遍,夜欲臥,亦三呼,咒曰:

 

胎光延生,爽靈益祿,幽精絕死,急急如律令。每日如此,魂不離人左右,飛災橫禍、惡鬼兇神不能為害,遊夢變怪杜絕房寢。每於此前上三日、下三日,隔宿潔淨恭肅,清齋三日,沐浴拜章,言功謝罪著善,即爽靈幽精不能強制真一元氣,道可易求。

 

正一真人告趙昇曰:行之勿得不常,存之勿得不精,常精者,道人之志也。


以上出《雲笈七籤·魂魄部》


請持續關注下期內容……



相關焦點

  • 揭秘道教的靈魂修煉:朝和三魂,夕煉七魄
    使人虛心存精,運氣五神,五神不役,神真自然契應,神仙近也。學道者,當須拘魂制魄,以陽消陰,令魂煉魄,陰穢漸減,長生之道也。經云:生之徒,十有三,謂三魂七魄也。《黃庭經》云:攝魂還魄,永無傾失。魂魄二神是陰陽之精,能順而專之,拘而制之,無闕魂不離人,則久視之道明也。」[《太上除三屍九蟲保生經》,《道藏》第18冊,第698頁。]
  • 三魂七魄原來是我們的保護神
    道醫文化中也講三魂七魄,有多個說法,三魂為陽精所化,七魄為陰精所化,在層次上三魂高於七魄,因為三魂己化成人形,而七魂還未幻化成形,畢竟道家講反觀內照,具體草民也沒反觀內照過,三魂七魄聚集人身體內,作用就是保彰身體正常運轉的。
  • 揭秘道教的靈魂觀:朝和三魂,夕煉七魄
    三魂七魄(資料圖)葛洪《抱樸子·地真》曰:「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而天靈地祇,皆可接見,山川之神,皆可使役也。」夫人常欲得清陽氣,不為三魂所制,則神氣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縈,長生可學。」 (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五四)
  • 三魂七魄是什麼?不知道就來了解一下吧
    導讀:人有三魂七魄,古人認為這三魂七魄對人體非常重要,丟了一種危害都很大,人丟了魂魄就成了行屍走肉,那麼,這三魂七魄到底是什麼呢?人有三魂七魄,古人認為這三魂七魄對人體非常重要,丟了一種危害都很大,人丟了魂魄就成了行屍走肉,那麼,這三魂七魄到底是什麼呢?
  • 簡述三魂七魄
    簡述三魂七魄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
  • 思考人體的元神、三魂七魄、五臟形神之迷
    內經圖和修真圖,總結了幾千年來,人類元神三魂七魄五臟形神與宇宙的相互關係作用下,天人合一。是古人留給我們不可多得的珍華。人體的元神和三魂七魄,好像一看到這些,就感覺它應該是一種封建迷信,或者是一種很神秘很可怕的東西。因為畢竟我們眼睛看不見,也摸不著。
  • 三魂七魄中,為何靈魂最重要?
    6、三魂俱失且七魄不存,對任何生物而言,皆代表著死亡、不存在。7、七魄(肉體、形體)一旦死亡,必將終歸於塵土,完全消失殆盡。8、三魂不謂之死亡,其可能消失、轉化、或過身而已,當入六道輪迴或入四聖道以超生了死。9、 三魂有善、惡、半善半惡之分別,七魄具有功能作用性。或者,七魄(肉體)為三魂棲息、依附之所在。
  • 驚人的三魂七魄是怎麼回事
    上人:三魂七魄,像小孩子的樣子,但是它單有一根,沒有多根。它在人身上,所以人能言行動作,都是這個支使的。魂魄聚到一起,然後修成了,在佛教就是「佛」,在道教他們修就是「仙」。我不能回來!」這是不是他的魂魄有一些到那裡去了?上人:那是三魂七魄中,或者去一個,或者去兩個,或者去三個、四個,都不一定。出去的,它又聚到一起了,不是還七個魄,或者三個魂,出去就合成一個。這個就是這麼妙的,它是一股靈氣嘛!弟子:這個是不是修行的程度不一樣,有的可以出去少,有的可以出去多?上人:不出去好一點。
  • 三魂七魄,看看哪個已不在你身上?
    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屍還魂"、"驚心動魄",等等。人們習慣的用語有"神靈"、"幽魂"、"靈魂"、"魄力"、"鬼魂"。 葛洪在《抱樸子》中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
  • 三 魂 六 魄
    三魂生存於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天魂歸天路,到達空間天路。因天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滅的「無極」,因有肉體的因果牽連,所以不能歸宗源地,只好被帶走上空間天路的寄託處,暫為其主神收押,這是所謂的「天牢」。地魂徘徊於墓地之間,因地魂本來是「祖德」歷代姓氏流傳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後再墓地對神主,來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託處。
  • 人的「三魂七魄」是怎麼回事?(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魂有三個,魄有七個。以前我不是講,在人身上有十兄弟嗎?有的就單單有耳朵;有的就單單有眼睛,沒其他的五根;有的就單單有個鼻子,沒有嘴,也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這三魂七魄,各有一根,沒有其餘的五根。所以他單獨的就不能成立,必須要大家來共同合作。
  • 什麼是三魂七魄,解讀關於魂魄的秘密!
    人有多少魂、多少魄?道家認為人有三魂七魄。那是哪三魂?哪七魄?道家認為人有三魂七魄。那是哪三魂?哪七魄?道教有所謂人有三魂七魄的說法:三魂乃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稱「胎光、爽靈、幽情」,也有人稱之為「主魂、覺魂、生魂」或「元神、陽神、陰神」或「天魂、識魂、人魂」;七魄乃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三魂在於精神中,七魄在於物質,所以人去世便是三魂歸天,七魄入地。醫學在以前判斷人生死的標準是看心臟,有沒有心跳,有沒有呼吸。
  • 道教小知識:三魂七魄是什麼?他們各具什麼妙用?
    在道教學說中,三魂七魄是我們的立身之本,靈魂便是由他們組成。《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有言:"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可見魂魄的重要性。那麼三魂七魄是哪三魂,哪七魄呢?今天我們來具體聊一聊三魂七魄。一、三魂氣魄的介紹《雲笈七籤》有云:「道家謂人有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曰幽精,道家謂人有七魄,各有明目。
  • 三魂七魄
    若陰氣制陽,則人心不清淨;陰雜之氣,則人心昏暗,神氣闕少,腎氣不續,脾胃五脈不通,四大疾病系體,大期至焉。旦夕常為,屍臥之形將奄忽而謝,得不傷哉?夫人常欲得清陽氣,不為三魂所制,則神氣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縈,長生可學。--《雲笈七籤》七魄: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 走近了看漢字|三魂七魄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營魄」的「營」字,有人認為是「熒」字的通假。鬼火熒熒,似是人死之後遊蕩於體外的氣,所以「營魄」就是魂魄之意。載營魄抱一,是人的魂與形體(魄)緊密依存,形神兼備。能無離乎,是對形神兼備這種理想狀態的反問。
  • 三魂七魄。女子十四魄。來龍去脈
    早在【漢朝】之前,就有【三魂七魄】之說。【三魂七魄】是【道教】獨有的【靈魂說】:雖然在【道教中】有著不同派系,但全部派系中,都公認人體是有【三魂七魄】所組成的。全球宗教,也只有【道教】中有【三魂七魄】。
  • 人的三魂七魄是怎麼回事?
    上人:三魂七魄,像小孩子的樣子,但是它單有一根,沒有多根。它在人身上,所以人能言行動作,都是這個支使的。
  • 人的三魂七魄是怎麼回事?(宣化上人)
    它在人身上,所以人能言行動作,都是這個支使的。魂魄聚到一起,然後修成了,在佛教就是「佛」,在道教他們修就是「仙」。有的單單有眼睛,有的單單有耳朵,互相幫助的。能聽的小孩子,就幫助能看的小孩子,互相可以通的。所以你修成了,就可以六根互用,耳朵也可以吃飯,也可以說話,這個很多你想不到的境界。
  • 所謂「三魂七魄」究竟是什麼
    二 「魂」和「魄」「魂」和「魄」是夜晚支配人意識,生理等活動的主體。在夜晚,處於休息狀態的叫做「魂」,而晚上處於工作狀態的叫做「魄」。我們經常講失魂落魄來形容一個人做事心不在焉,沒有精神。《黃帝內經》講:「魄」主人性格,情志,以及性取向等方面的事情。
  • 人體的第二套生命系統:三魂七魄
    另外一套生命組成就是靈魂,說起靈魂太空洞,我們引用《黃帝內經》三魂七魄的一些論述。「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靈樞·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個體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結合的瞬間誕生的。《靈樞·本神》又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