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將三魂七魄歸納整理如下,以便於更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1、三魂指的是生魂、靈魂、覺魂,其屬於精神面的、無形無相的。
2、七魄指的是七種血液,代表肉體面的、具有功能性、有形相的。
3、三魂具有優劣、高低、強弱等分別,以及完整、圓滿、俱足與否等差異。
4、七魄有形相、形體、功能、作用之不同,以及高低、優劣、強弱等差異。
5、三魂至少必須具備其一,再加上七魄(肉體),是一切生物存在、存活的最基本的必備條件。
6、三魂俱失且七魄不存,對任何生物而言,皆代表著死亡、不存在。
7、七魄(肉體、形體)一旦死亡,必將終歸於塵土,完全消失殆盡。
8、三魂不謂之死亡,其可能消失、轉化、或過身而已,當入六道輪迴或入四聖道以超生了死。
9、 三魂有善、惡、半善半惡之分別,七魄具有功能作用性。或者,七魄(肉體)為三魂棲息、依附之所在。
10、生魂代表著生存、生命、生活的欲望,是自然具來的天性,純屬利己之性,故其本質屬惡。
11、靈魂代表著智慧——思考、理解、領悟、判斷、分別、創造、發明、學習、操控……等,故本質屬善。
12、覺魂代表著感覺、感受、知覺、反應、施受……等。其將會因生魂和靈魂的作用與影響而有結果,其可能傾向於善或傾向於惡方面發展,故其本質屬半善半惡。
13、三魂之間,必互相影響、彼此作用,而有所融合、消失、牽制、變化等等,於是有種種各異其趣的結果。
14、生魂由父精母血而來,靈魂由天而降,覺魂受地氣而生。
15、七魄一定因死亡而消失殆盡,靈魂不死,將因肉體的死亡而轉換或超脫。生魂與覺魂,未必因肉體的死亡而馬上消失,但終究仍會消失的。
16、一切生物中,以人之三魂七魄最為俱全,而且最為完整、圓滿、優秀。尤其是三魂七魄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最為明顯、廣泛、意義深遠。
17、一切生物必有其特定的形體形相,卻未必三魂俱足,可能擁有其一、其二或三者皆有。
18、三魂七魄乃道家術語,非一般民間的迷信或無意義的言談,其主要針對人而言。
人們都知道,肉體必因生而存在,必因死而消失,當其存在的時候,乃是三魂棲息之處,或者三魂作用之假體。當其不存在的時候,三魂亦跟著不存在、轉化、轉換或消失。其重點在於肉體之強弱、健康或病痛,對三魂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一個健康強壯的肉體,其生魂必然強旺,其靈魂必然清明,其覺魂必然敏銳。相反,當肉體衰弱多病時,其生魂必然消沉,其靈魂必然濁晦,其覺魂必然遲鈍。二者對人影響之差異,是非常大的。常見有修行者言,人須「借假修真」,指的是借著肉體(假體)方能修成正果。此即證明肉體的重要性,亦即七魄對三魂的影響作用,是十分重要、不可忽視的。
以人而言,當身體不健康或多病痛折磨時,其必然生活得很痛苦,其才能、智慧必然不易發揮,當然一切感覺很乏味、無趣、煩惱、苦悶、壓抑等。如此狀況,即所謂的三魂不安、七魄不定。所以,安魂定魄,代表著人的身體健康、精神飽滿、一切正常等等。
比如人的身體受到大的傷害,而變成了無意識、無感覺的植物人,此即七魄嚴重受損,而影響到人靈魂與覺魂,只剩下一條生魂尚存,正如同植物一般只有生魂而已,故稱之為植物人。如此便可知道,七魄對三魂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那麼,三魂對七魄有影響作用嗎?當人求生欲很強烈時,必然會保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臨危不亂、意志堅強,甚至死裡亦能逃生。當人感覺飢餓便會進食,感覺勞累會休息,用智慧來保護、強壯身體,並會預防、治療各種疾病,以益壽延年。
當然亦有人生存意志薄弱,遇事麻木不仁、醉生夢死、消極頹廢等等,一點也不知愛護身體、珍惜生命。有病不就醫,不吃藥,甚至還染上吸毒等惡習,嚴重地影響身體健康、殘害生命。顯然,人的智慧、感覺和欲望如何,將對人的身體、生命具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與作用,此亦即三魂對七魄的影響與作用。
三魂七魄之間相互影響是這樣的:
七魄必然因生的時候方有意義,並因死亡後而消失殆盡。三魂雖然依附七魄(肉體)而存活,但未必因死亡而消失。也就是三魂於生前、死後皆有其意義存在,並且在生前、死後中間,具有絕對的關係和作用。尤其是人,因為人是一切生物中三魂七魄最為俱全、優秀、完整、圓滿的。
當人的七魄存在,肉體未死的時候,即為人模人樣,有形有相之人。人有好人、壞人、善人、惡人、君子、小人……等分別。亦有智庸、賢愚、富貧、貴賤……等差異,包括人的思想、觀念、行為、言語、喜惡、愛嗔……等,皆各不相同。
為什麼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呢?
因為每個人所具有的三魂,原本就有高低、優劣、強弱、好壞之差異。自然會影響到人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欲、所喜所惡、所愛所嗔等等,於是會生造出種種的是非、善惡、恩怨、情仇、喜怒、哀樂、成敗、得失、痛苦、煩惱……等。完全是因三魂間互相影響與作用所產生的結果,亦即三魂失衡之故。
那麼,什麼叫三魂失衡呢?
有的人生魂較強烈,佔有欲比較高漲,對人對事較為主觀、霸道、固執、蠻橫、好勝、執著等等,一切唯我獨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具攻擊性及破壞性。相反,若人的生魂薄弱,必然無私心,凡事易消極、懦弱、被動、彷徨、猶豫、無主見等等,完全是因人生魂強弱程度之不同,而有其趣各異的不同展現。
有的人覺魂特別敏銳,對一切的人事物不免感受深切,反應機巧靈敏。而有的人覺魂較為遲鈍,對一切人事物境常常麻木不仁、漫不經心、全不在意,甚至無有反應、不知不覺等等。二者皆有可能造惡或善。由於人的覺魂有敏銳與遲鈍之差別,故所展現出的影響與作用千差萬別。
三魂之間有著互相左右、互相影響的作用。因而以上三者結合而產生的結果與現象,就更加錯綜複雜、千變萬化了。其中當以靈魂最具力量,因為靈魂代表著智慧,靈魂主善,靈魂雖然由天而降,基於每個人的業因而體現出高低、優劣、好壞等程度上的差別。但仍會受後天的種種因素而增長或消減,甚至可借著教育、研究、學習、信仰、修養、修行等方法,來改變它、調整它、控制它、圓滿它。
為什麼說三魂中以靈魂最重要、最具有影響力呢?
比如,人的生魂太強旺,害人利己之心必十分強烈,凡事唯我獨尊、自私自利、見利忘義、貪婪嗔恨、不擇手段等等,一切私慾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此時唯有靈魂的智慧,可以發揮出判別是非善惡的能力,或是客觀、理性、正確的思維,來壓抑、調和、控制、平衡、疏通那生魂本質之惡。
當一個人的靈魂之善力大於生魂之惡力,一切的惡念、惡意、噁心、惡事等等,自然會消減而降低,並有可能趨向於善面去發展。相反,生魂力大於靈魂的力量時,人自然會趨向胡作非為、做惡做歹了。因此,所謂的修行,修養、修心等,指的是為增加增強人的善智慧。
人的覺魂認為是半善半惡,或無善惡,但人事物境所帶給人的感覺是,喜、怒、哀、樂、好、壞、成、敗等等,亦完全由於人的靈魂智慧來判斷、分別、決定、結論。故而,靈魂能夠影響覺魂是往善或往惡的方向去發展,或讓原本無善惡之別者,反而有了好壞之結果。
雖然靈魂能夠抑制生魂之惡,亦能引導其趨勢向於善。但靈魂也可能增長生魂之惡。因為與生俱來的靈魂,原本即有其業因而有其優劣好壞之別,更容易受到現實生活中人事物境的影響。於是,人的靈魂可能升華,亦可能蒙塵,終能決定人為惡或善。
三魂中應以靈魂為主宰,由靈魂在發號施令,影響人一生的言行、思欲、喜怒、愛嗔、成敗、得失、是非、恩怨……
人們常說的要修心養性、從善如流,不僅希望活的時候能夠幸福美滿、順利如意,更希望死後能夠超凡入聖,脫離六道輪迴之苦,乃必須針對靈魂下功夫之意。只不過人不能領悟、醒悟其中的道理。往往讓靈魂蒙塵、智慧生病,故言無知眾生、眾生無知。若人能覺悟其間的道理,自然懂得修行向善,此能升華靈魂與智慧,有朝一日人的肉體(七魂)死亡了,靈魂即轉化轉換入善道。
通過以上所述,使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何謂三魂?何謂七魄?以及三魂與七魄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彼此所含之深刻意義。人必然得三魂俱全、七魄安住,方是一個正常標準的人。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