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攝一個場景的鏡頭時,攝影機應該放在布景一側的180°圓弧以內。這樣做的話,等覆蓋這個場景得多種鏡頭被剪輯在一起得時候,銀幕上的運動方向和角色的視線能夠匹配定場鏡頭裡確立得空間關係。有時候你可能想要在布景周圍移動攝影機,從軸線的相反方向或者說「不正確」的那一邊找到一個新的拍攝角度。這是可行的,但是有一些特殊得方法可以在不驚動觀眾得前提去完成它。
如果你提供了像是演員的運動或物體的動作這一類的動機,那麼你就可以在連續鏡頭中讓攝影機越軸以在同一電影空間中提供這個動作或運動的連續選用鏡頭。原始的180°軸線是在第一個鏡頭裡確立,但是這條軸線已經隨著攝影機跟隨動機(有著新的視線得演員)在布景周圍的移動而發生了改變。
如果在第一個鏡頭中確立了軸線,然後在不越軸的情況下把攝影機沿弧線移動到最末端,你會創建一個在剪輯過程中可以用到得中性鏡頭。由於這個180°的極端位置讓攝影機「騎牆」,隨後你就可以自由地跳到另一邊,並從那邊進行拍攝。在中性鏡頭之後確立的新軸線讓觀眾可以重置他們對電影空間的認知。
你也可以嘗試利用一個在同一電影空間中有關聯的物體或人物的切出鏡頭。如果提供了從運動軸線兩側拍攝的鏡頭,也為剪輯師拍攝了切出或切入鏡頭,那麼這個切出鏡頭可以大破觀眾的空間注意力,而下一個鏡頭也許是從原始運動軸線的遠端拍攝。為了讓觀眾從一個鏡頭跳到切出鏡頭再跳到新軸線鏡頭,大部分得電影空間和演員布局應該已經在大景別鏡頭中確立起來了。
合理越軸的方法:
1. 空鏡頭越軸
在越軸前一個鏡頭中,插入一個空鏡頭。因為空鏡頭一般來說,具有渲染和停頓作用,另外,空鏡當中沒有人物關係,也就沒有視線方向,因此也就沒有了軸線中的視線因素,所以,空鏡頭越軸是常用方式。
但是,要求該空鏡頭是本敘事空間的空鏡頭。也就是說這種使用是提前設計好的。
此刻空鏡頭的主要作用:緩衝了視線關係、轉換人物空間、調整敘述段落、調整鏡頭節奏和結構。
用空鏡越軸的好處:有自由度,可以寫意,可以用細節幫助敘事(《殺手裡昂》開場)
2. 利用騎軸的方式越軸
就是在前後鏡頭中間,插入一個軸線上的鏡頭,然後進行越軸。插入的鏡頭一般來說是一個中性鏡頭,也就是說是視線局中,視線正對攝影機的鏡頭。因此,也稱為視線引導鏡頭。利用騎軸的方式進行越軸要注意的三個因素。A人物的對話內容(也就是臺詞)b人物的表情細節 c人物的動作行為
用騎軸鏡頭越軸的好處:中性鏡頭可以給人以主觀鏡頭、主觀視點的感覺使越軸看起來更流暢。
3. 利用暗示反應越軸
就是在前後鏡頭中間,插入一個當事人或者是第三者的暗示,進行越軸。這種暗示可以是聲音,也可是形體動作,來建立新的敘事段落。
4. 調度人物運動、換位進行越軸
就是在機位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對人物的調度或換位,讓人物自己變為越軸後的效果。這種方式最簡單,也最沒有新意,實際上就是假越軸。在影片中可以使用,但是最好少用,不然會給人一種導演缺少技巧的感覺。當然,如果空間不允許其他方式的越軸,或者是不能反拍,但是又必須在這裡使用越軸時,才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5. 調度機位進行越軸
就是直接通過利用調度的機位的方式,讓機位通過自身的運動直接越過軸線,來達到越軸的目的。
電影場面調度核心問題就是調度人物和調度機位,利用調度機位的方式進行越軸是比較高明的做法。但是在運用上一定不要忘記,就影片的敘事而言,我們學習的技巧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技巧,而是為了以敘事。因此,在採用這個技巧的時候,除了拍攝環境的要求,我們要注意空間大小、光線條件、人物形體之外,我們通常在藝術上還要考慮敘事要求(敘事的氛圍)、鏡頭數量和長度關係、另外就是全片的節奏。(《致命的誘惑》初次吃飯;《七武士》黑澤明)
6. 利用動作進行越軸
就是利用人物的動作,進行越軸,這種方式通常是在剪輯中完成的。實際上就是動作+剪輯來完成敘事的流暢。動作有方向感,因此,這種方式是硬越軸的表現。主要是為了利用越軸會帶來視覺的「不流暢」,而產生明顯跳躍感的效果,來提升影片的節奏。實際上是為了有節奏的安排和控制動作時間。這種用法常出出現在動作影片當中。
注意技巧:
1. 主要是利用人物的動作點和動作過程來越軸;
2. 必須滿足人物動作設計和充分表達;
3. 有剪輯的可能性;
☞點擊圖片查看近期文章
福利大贈送,電影知識全掌握↑
僅需199,愛情微電影免費學,轉發本文至朋友圈加客服有驚喜哦~▼
客服微信號:paivdy123
客服在線時間:早8:40--晚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