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來源於:追劇汪
ID:lbmovie
要說今年的同志電影。
有兩部備受矚目的作品是必看之選。
一部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無論是劇情、攝影還是配樂都堪稱完美,更是對同性標籤具有普世價值導向。
另一部就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部——
每分鐘120擊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豆瓣評分8.4。
爛番茄的新鮮度高達99%。
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也是頻頻獲獎。
按道理,電影節的寵兒不管票房如何,觀眾口碑都差不到哪兒去。
但《每分鐘120擊》的評論一直呈兩極分化狀態。
究其原因,小編覺得是因為它講述的主題。
這部法國電影是以愛滋病患者、LGBT群體等相關內容為主題的。
故事發生在90年代初,巴黎。
愛滋病肆虐的十年時間裡,死掉了上百萬的人。人們談「艾」色變,恐慌和歧視達到了頂峰。
哪怕是把時間延展到今天,與愛滋病對抗了30年之久的2018年,恐慌依舊存在,歧視依舊未除。
紅絲帶活動,為愛滋病人爭取到了多少權益,無法真切地計量。
而社會上也一直有一批人,在為他們奮鬥,為他們吶喊!法國民間組織ACT UP,就是勇敢的鬥士之一。
他們走上街頭,用最激烈的方式對抗著法國政府和社會的冷漠。
世界越是裝聾作啞,他們的心跳就越是激昂,聲音越是嘹亮。
就像海報裡呈現的那樣,色彩鮮明,人物生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令人振奮的心跳,仿佛在邀你一同加入這場遊行!
導演羅賓·坎皮略自編自導自剪,完美地復原了一個龐大而激蕩的悲壯時代。
把一個群像故事,講得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前半部分充斥著大量對話,將ACT UP與壟斷愛滋病藥物研發的醫藥公司的對抗與遊行完全地展現了出來。
不少人一直處於激動的亢奮狀態,有點燥。
一開場,就是一個ACT-UP打斷報告會的橋段。眾人衝進會場,佔領舞臺,銬起領導,痛罵政府的不作為。
在報紙口裡,這就是一群毀壞公共秩序的暴民,衝動、危險。
但在平常的時候,這些成員也並不是那樣臉譜化的雞血狀態,他們退去這層身份,也就是一些喜歡聚會派對的普通年輕人。
在夜店裡,男男女女伴著恍惚的燈光,跟隨音樂舞動著身體。
這裡的光影運用得很妙,畫面中不時地折射出很多飛舞的灰塵,有種安靜的張力感。
寓意著故事裡的這些人,就像是舞池裡的灰塵一樣。他們真實存在,卻被整個社會棄如敝履。
當光照射到他們身上的時候,形成一片刺眼的灰芒。
緊張的遊行與鬆弛的生活,形成了很好的節奏感。剛剛把你的情緒弄得太緊張了,立刻就會給你一個緩衝時間來放鬆一下。
故事的主角,是一對同性戀人。
肖恩身染愛滋病毒,在組織裡是個活躍分子,他要把自己生命裡最後的激情和力量耗盡在那場抗爭。
而他激進的態度,一直在深刻地影響著剛剛加入團隊的納森。
故事從納森的視角切入,眾生相徐徐展開。
軟弱的領導蒂博,但骨子裡非常鎮定;剛強的組織者索菲,其實只是個內心內向的小女人;擅長舞蹈的肖恩,又熱情又直爽…
他們原本都是一些素不相識的人,有自己的職業,生活,快樂,和煩惱。但在這部影片裡,大部分的人沒有明確的身份特徵,他們只有一個共同點:ACT UP的成員,以及愛滋病患者。
他們也只有一個共同的敵人:Melton Pharma。
這是一個製藥廠商,手裡捏著對愛滋病毒治療最新研究成果的新藥,但他們卻把利益看得比人命更重。
他們用鮮血塗鴉了製藥公司,一片狼藉,引來警察的鎮壓。沒有人關心他們為什麼鬧事。
在外界看來,這是一場可以被壓下去,拖到底的群體性事件而已,沒過多久就會被人忘記。
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次絕望的掙扎。
特效藥就像天方夜譚,延緩病情的藥又被資本家控持,國家和醫院沒有人著急解決這些事,連死後的保險都沒空搭理他們。
他們是一群被放棄的人。換句話說,是一批等死的人。
所有的環節,都在放慢腳步,腳步放得越慢,他們死的人越多。
這讓小編聯想起二戰中,侵略國對慰安婦們的態度。拒不認罪,拒不理賠,慢慢拖到所有當事人死亡,其心可誅。
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樣,《每分鐘120擊》除了有紮實的劇本、精彩的表演之外,攝影、剪輯、配樂也結合得恰到好處。
其中幾個橋段,設計得非常巧妙,讓人過目難忘。
比如人們躺在地上抗議示威、在保險公司潑灑骨灰的片段無比震撼,其衝擊力無法用言語和文字形容。
更為重要的是,《每分鐘120擊》所承載的意義已經超過了電影本身。
如果這部電影能讓人們更加關注和正確認知LGBT群體和愛滋病患者,那麼這部電影的價值就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評分所能概括的,它意味著有一群人會重新得到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權益、會擁有更好的生活。
把《每分鐘120擊》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相比較誰更好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它們都稱得上是偉大的電影。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像是一個童話, 這裡沒有守舊的思想、歧視的目光,這裡同性戀和異性戀是一樣的。你可以大膽追求心愛的人,可以率性綻放自己的青春。
《每分鐘120擊》像是一場戰爭,LGBT群體、愛滋病患者處處受到誤會、歧視、傷害、侮辱,一群年輕人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使用他們的嘴舌、大腦、思想、信念、內心、精神殺出一個黎明。
正如蒂博所說:愛滋是一場戰爭,一場人們視若無睹的戰爭。
既然是戰爭,就必然有傷亡。
故事的最後,肖恩的血肉之軀終究沒能扛過病魔的荼毒。他還沒看到戰爭的勝利,就早早結束了平凡但不平庸的生命。
用《悟空傳》的一句話來形容肖恩的一生非常貼切:
這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
想看的私信:每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