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是我們的門面肌肉,飽滿的胸肌能夠讓我們整個人顯得更挺拔,也更有男子氣概。在健身房裡,練胸的人是最多的,但是很多朋友練了很久胸後,胸型卻並不好看,反而呈現八字型,讓人十分苦惱。
造成八字型胸肌的原因有兩個:
天生的胸肌形狀就是八字型的;胸大肌下部和中縫肌肉水平薄弱造成胸型呈八字型。前者是先天基因決定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後者則是可以通過針對性的訓練達到改善的。
01胸大肌肌纖維的起點決定了我們先天的胸肌形狀
我們的胸肌形狀主要由胸大肌所決定,胸大肌覆蓋在我們的胸廓外,是上半身正面最大的一塊肌肉,胸大肌肌纖維的起點較為複雜,也決定了每個人的胸肌形狀天生有所不同。
胸大肌的起點:鎖骨內側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軟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止點:肱骨大結節嵴。胸大肌的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水平屈、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攏,提肋助吸氣。
我們根據胸大肌肌纖維的起點和走向不同,可以將胸大肌分為上中下三個部位,當我們中胸和下胸肌纖維的起點隔得比較開的時候,我們的胸肌就會顯得偏向八字型。
這是先天基因所決定的,我們無法通過運動或者其他辦法更改,不過並不影響我們練出發達的胸肌,讓胸部顯得更挺拔飽滿。
02胸大肌下部和中縫肌肉薄弱也會導致八字胸型
八字型胸肌還和我們的胸大肌下部和胸中縫的肌肉水平有關。
胸大肌下部決定了我們的胸肌是否足夠飽滿,當下胸肌肉薄弱的時候,我們的胸肌會顯得比較單薄,視覺效果會出現外厚裡薄的現象。
如果此時胸中縫肌肉水平較差,胸中縫會顯得不夠緊密,又淺又寬,整個胸肌就會顯出大八字型的樣子,影響美觀。
不過胸大肌下部和胸中縫的肌肉是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達到提升的目的,從而提升整體胸肌飽滿度,練出又窄又深的胸中縫,就能夠改善胸肌呈大八字型的現象,練出漂亮的方形胸肌。
03如何鍛鍊胸大肌下部和胸中縫
由於胸大肌各個部位的肌纖維走勢不同,因此每個部位的訓練動作也會有所不同,原則上胸大肌的訓練以肩關節屈和內收內旋的動作為主,想要有效鍛鍊某個部位,就需要讓發力的軌跡垂直穿過這部分肌纖維,才能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因此,想要鍛鍊下胸的話,我們的發力就要有一個傾斜向下的角度,而想要鍛鍊胸中縫,我們就需要加大動作過程中肩關節內旋的角度才行。
胸大肌下部的訓練動作
一、雙槓臂屈伸
雙掌撐在雙槓上,手臂伸直撐起身體離開地面,肩胛骨下沉向後收緊,雙腳互勾;上半身微微前傾,讓肩關節位於手掌的垂直前方,核心收緊保持身體穩定;大臂打開,讓肘關節朝向身體兩側,屈肘勻速下放身體;至感受到胸大肌拉伸的感覺,大臂起碼和地面平行為止,發力撐起身體至初始位置。
雙槓臂屈伸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下胸鍛鍊動作,通過自身體重,能夠給予下胸很強的刺激,幾組做下來,馬上就感受到下胸充血的感覺。
雙槓臂屈伸我們需要保持身體的前傾,讓肩關節位於手掌垂直前方,這樣我們的發力角度是垂直穿過下胸肌纖維的,才能對下胸起到鍛鍊效果。
如果我們保持上半身正直的話,此時就會變成一個鍛鍊肱三頭肌的訓練動作,影響我們對下胸的訓練效果。
二、橋式臥推(槓鈴、啞鈴)
平躺於地面或者瑜伽墊上,雙腿屈起,肩胛骨下沉收緊,微微挺胸;臀大肌發力頂起身體,至上半身和大腿呈一條直線為止,此時小腿要和地面垂直;雙手握住槓鈴,握距略寬與肩,手臂向正上方伸直,讓槓鈴位於下胸部的正上方;大臂微微內收,肘關節不要朝向身體兩側,屈肘勻速下放槓鈴;至槓鈴杆輕觸下胸為止,發力推起槓鈴至初始位置。
橋式臥推由於身體處於一個下斜仰臥的角度,此時向上推的發力軌跡正好穿過下胸肌纖維,因此能對下胸起很好的鍛鍊效果。
而且由於雙腳踩地,我們的身體會比躺在下斜的啞鈴凳上更穩定,因此可以使用更重的訓練重量來刺激下胸肌纖維,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橋式臥推還能提升我們豎脊肌和脊柱小肌肉群的力量,提升日常脊柱的健康度。
三、上斜伏地挺身
雙掌撐在一個高於地面的水平面上,手臂伸直,讓身體處於一個上半身高於下半身的傾斜角度;核心收緊,肩胛骨下沉,從側面看身體呈一條直線;屈肘勻速下放身體,至胸口輕觸高於地面的水平面邊緣為止,發力撐起身體至初始位置。
對於不能去健身房,只能在家訓練的朋友,上斜伏地挺身是一個很好的針對下胸的動作選擇,通過上斜的角度,讓伏地挺身的推力和下胸肌纖維交叉,達到以下胸發力為主的訓練效果。
不過上斜伏地挺身由於身體重心會向雙腳後移,難度比正常伏地挺身低,所以建議多做幾組進行訓練,每組做到力竭,提升訓練容量,加強對下胸的刺激。
胸中縫訓練動作
一、仰臥啞鈴飛鳥
平躺於啞鈴凳上,肩胛骨下沉夾緊,胸部挺起;雙手各握一個啞鈴,手臂向正上方伸直,掌心相對,讓啞鈴處於胸口的正上方;肘關節鎖死,讓手臂保持伸直狀態,向身體兩側打開手臂,勻速緩慢地下放啞鈴;至手臂完全打開,啞鈴位於身體兩側,胸大肌感受到拉伸為止;發力將手臂向胸中縫夾,順勢抬起手臂,做飛鳥動作,帶動啞鈴回到初始為止。
仰臥啞鈴飛鳥是一個很好的胸中縫訓練動作,由於掌心相對的關係,肩關節可以有一個很大的內收和內旋角度,因此可以讓胸中縫的肌纖維充分收縮,達到訓練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做啞鈴飛鳥的過程中,我們的肘關節要保持鎖死,手臂接近伸直,否則的話肱二頭肌會參與代償,影響訓練效果。
二、斯萬推胸
採取坐姿或者站姿,雙手夾住一片槓鈴片,豎直放於胸口正中;大臂抬起,雙掌用力擠壓槓鈴片,感受到胸中縫肌肉發力的感覺;然後將槓鈴片垂直向前推出,至胸中縫完全夾緊為止,然後拉回槓鈴片至初始位置。
斯萬推胸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胸中縫訓練動作,尤其能夠幫助新手找到胸中縫的發力感覺,也能避免啞鈴飛鳥因為動作不規範,容易對肩關節造成額外壓力的情況。
我們只需要雙掌用力擠壓槓鈴片,就能感受到胸中縫收縮的感覺,此時推出槓鈴片能夠讓胸中縫肌纖維做二次收縮,提升訓練效果。
三、鑽石伏地挺身
雙掌併攏撐地,雙手食指和拇指相觸,中間呈鑽石形狀;核心收緊,身體從側面看呈一條直線;屈肘勻速下放身體,至胸口輕觸手背為止,發力撐起身體至初始位置。
鑽石伏地挺身由於雙掌合攏撐地,所以肩關節會處於一個內收狀態,這個時候胸大肌其他部位肌纖維無法完全收縮,發力會集中在胸中縫部位,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對於在家鍛鍊的朋友,鑽石伏地挺身是刺激胸中縫最好的自重動作,對於肱三頭肌也有很強的刺激,不過鑽石伏地挺身對於力量要求較高,一開始可以先以跪姿來完成動作。
04總結
八字型的胸肌可能是由於先天胸大肌肌纖維起點分布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下胸和胸中縫肌肉薄弱引起的。
前者雖然不能改變形狀,但是不影響我們練出飽滿發達的胸肌。
後者可以通過上面的動作提升薄弱的下胸和胸中縫,提升整體胸肌的飽滿度,徹底改善八字型胸肌,練出又方又厚的胸肌。
我是小何如何練,關注我,獲得更多健身乾貨!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