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11:3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童傑 鄭俊朋
近日,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歷史系教師雷家瓊的一篇學術論文《清末民初遺產稅的引入》在《中國社會科學》上刊發。《中國社會科學》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最高水平的綜合類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據悉這已是寧波大學歷史學科教師第二次在該刊發文。
寧波大學歷史學科發端於上世紀50年代的寧波師範學院,1982年正式設立歷史學,1996年隨同寧波師範學院併入寧波大學。雖然歷史學科向來被認為是「冷門學科」,然而進入新時代的寧波大學歷史學科,則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向社會公眾表明:歷史學是「有用之學」,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大有可為。
十年培訓上萬歷史文化類教師
作為寧波市唯一的歷史文化類學科,歷史系自 2011年起就受教育局委託,開始負責中小學師資培訓任務。選擇參加培訓的歷史文化類教師年均達一千餘人。不但如此,隨著歷史學科中小學師資培訓工作逐步推進,前來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歷史文化類教師的地域範圍也越來越廣, 已經遍及全省各地,成為知名的師資培訓品牌。
十年之間,寧大歷史學科培訓的中小學歷史文化類教師數量總計過萬人次,其中「初中社會教師『走近國學經典』研修班」、「初中社會教師走進西方文明研修班」、「小學教師傳統文化素養提升班」等系列課程,內容設計的針對性強,切合廣大學員的學習需要,自開設以來就廣受好評。「小學教師傳統文化素養提升班」中的《陽明心學及其當代價值》一課,重點闡述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等王陽明心學理論,對參與培訓的教師們進一步了解王陽明的個人經歷及思想,利用王陽明心學指導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深受學員們的歡迎。
將近千份境外檔案帶回寧波
寧大歷史學科還將近千份境外檔案帶回了寧波,這些檔案已經在海外「環遊」了一個多世紀。原來,自唐代開始,寧波一直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港口城市。鴉片戰爭結束後,寧波成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都向寧波派駐過領事。在寧波與外國的密切交往過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檔案文獻資料,其中許多檔案保存在境外的各類機構中。
「早在1844年底,美國就向寧波派出過領事。1896年,美國駐寧波領事館關閉。美國駐寧波領事定期向美國政府寄送了大量的報告,這批報告是研究寧波對外關係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研究近代寧波社會的重要文獻,同時是寧波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特聘院長、博士生導師龔纓晏告訴記者。
檔案管理和分類體系與國內完全不同、大部分資料以微縮膠捲形式存在且一般人少有機會接觸,很多資料是手寫函件字跡潦草難以辨認,在長達兩年多的徵集過程中,歷史學教師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處,但最終憑著一股歷史學者的內在責任感堅持了下來。據悉,《美國駐寧波領事報告(1853-1896)》的徵集入館,填補了寧波市檔案館館藏境外檔案的空白。
16102497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