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付小費的「套路」

2021-02-12 美國轉學專家


很多人對於到了美國之後要開始付小費感到不安,給多了覺得心疼,給少了又覺得失禮,貼心的小編幫大家整理出來了各個場合的「小費套路」~


1. 餐廳付小費的時機

在餐廳付小費的情況最多,在什麼樣的餐廳吃飯要付小費呢?一般來說,有侍者為你服務,來問你要點什麼菜,這種情況是絕對要付小費的。另外如果像是去快餐店用餐,像是麥當勞,你是在櫃檯點完餐後自己到座位上去吃,這種情況就不需給小費,還有一種在美國叫 Food Court, 就是像臺灣的美食街,也是拿著拖盤點餐,這種情況也是不用付小費的。總的來說,正式餐館給15%,自助餐中午1美元/人,自助餐晚上2美元/人,快餐不用給。

2. 餐廳付小費的金額

一般的情況下,午餐要付 10-15% 的小費,晚餐要付 15-20% 的小費,但是如果人數超過五人,老美就一個名詞叫 Party Over Five,則你必需付 18% 的小費,否則就算失禮。 (但通常這種情況侍者會特別提醒你,怕你忘了!) 如果小費給少了,表示你對這家餐廳的服務不滿意,比如說你覺的菜很難吃,則可以拒付小費,不過這種情形還相當少見。要是服務特別好,或是高級的餐廳 (每客在 30 元以上) 則要付 20% 的小費。一般美國的日米料理都蠻貴的,通常我們都會付 20% 的小費。


3. 餐廳小費的計算方法

由於在美國的東西都含稅,所以 15% 到底是以稅前或稅後來計算呢? 正確的是以稅前的總和乘以 15%。像是亞特蘭大的稅是 7%,所以我的算法通常就是把稅乘以二再多一點點當作小費。

4. 在餐廳付小費的方法

有二種最常用的,一種是把現金直接留在桌上,要注意最好不要都是銅板,至少要有一張紙鈔。如果沒有零錢,則可以用信用卡付小費,方法是在帳單上自已籤上小費的數目及總和。例如原來吃了 10 元,稅 0.7 小費付 1.5 總共是 12.2 他拿給你的籤帳單會是這樣:

  Sub Total:     10.0

  Tax:            0.7

  --

  10.7

  Tip             1.5(自己填)

  --

  Total           12.2(自己填)

你可以自己在 Tip 那欄寫上 1.5 Total 那欄寫 12.2 就可以了,不過記得收據留好,因為我朋友就遇到 Tip 被偷改的事情,小心一點總是好。

在旅館付小費都是在早上要出門前,在每一床的枕頭上放 1 元的紙鈔,當然這是一般平價的旅館,如果是去住高級的旅館,可多付一些。另外如果有門房幫你提行李上樓,也請記的給小費,一般也都是給一元紙鈔。不過美國的人力很貴,一般的旅館都是自助式,這一元小費也就省下來了。


我個人都是付 10% 的小費,如果你高興也可以付 15%,另外如果你要使用到行李箱,而司機幫你搬行李,則要多給一元的小費。通常給小費的方式,你可以跟他說 Keep the change,或是直接拿紙鈔給他,說 Thank you very much 就可以了。附帶一提的是,美國的計程車通常是打電話叫車的,所以要叫計程車,請翻電話簿。另外有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叫 Shuttle,通常是往來機場跟市區之間,想省點錢的朋友可以試試。


1. 理髮

男孩子理髮比較單純,付 10-15% 的小費,女生的話,進去幫妳拿外套的那個人要付一元的小費,幫妳洗頭的人要再付一元小費,最後幫妳剪髮的設計師還要再付 15% 的小費。

2. 參加短程旅行團

也要給小費,每人每天五美元,由司機和導遊二人均分。


3. Night Club

在美國有些 Night Club 的洗手間裡面會有一個人坐在洗手臺的旁邊,幫你送毛巾,噴古龍水,這不必說也是在賺小費的,通常行情也是一元。還有一種 Night Club 是專門表演 Table dancing 的, 去這種場所, 別忘了要多帶一元的紙鈔, 折成長方形, 到時你就知道有什麼用了.   在這裡你給一元的小費, 通常還可以享有一點特別的服務喔。

4.洗手間

洗手間內有服務員,也有裝小費的盤子,這並不表示絕對非給小費不可。只是,如果服務生引導我們到空的廁所或上完廁所後遞毛巾過來時。或覺得廁所很乾淨,用起來很舒適,可以給小費,通常給予美金5角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零錢,放1元在小費盤內,自己再拿5角錢回來也沒有關係。若有噴古龍水或其他特別服務,一般就一元。如果身上實在沒有零錢,也可以只說「謝謝你」。

服務生只是坐在那兒而已,也要給小費嗎?不需過分在意她的眼光而為難自己,但身上如果有一點不需錢,給了她之後心情會輕鬆了許多。

5.美容院

美容院每位幫自己服務過的工作人員都應給予小費。最近到觀光地區作護膚、美容的人愈來愈多,享受邊度假邊美容的樂趣。國外一般都要給每人10%小費洗頭的只要5%或一元小費即可,如果一個人做所有的事,則給消費額的15%,修指甲的人則最少要1元,結帳時請分別拿給他們。


6.寄物間

需要給帶位者小費的情況-把行李寄放在劇院、美術館的衣帽寄物間,表演完要取回行李的時候,應該要給1元小費。如果該寄物間有收託管理費則不必給小費。而公立的美術館、博物館的寄物間,基本上是不必給小費。

劇院、體育館都有帶位員帶觀眾入座。如果是自己也可以找到的位子就不必給小費,如果場內很暗,讓帶位員引導入座,或沒有對號而帶位員幫忙找到比較好的位置時,就給他1元小費吧!


房務員(housekeeper):只住一天不用付小費。連住的話,從第二晚開始一人一晚一美元,或者一星期5-10美元,不要使用硬幣。高檔酒店可能更多。

侍者:客房服務消費額的15%

CONCIERGE(前臺問訊處):一般不用小費。特別服務的話,給5元左右。幫忙叫計程車一般一美元。

侍者領班:一般不用小費。特別服務的話,給5元左右

選酒師:酒費的15%

酒保:消費額的10-15%

櫃檯服務生:消費額的15%

寄物間:行李1-2個 美金1元

洗手間服務生:1元

valet-parking attendant(泊車服務生):1元1次

餐車侍者:消費額的15%

車站搬運工:規定的價格加一至兩元(視行李多少而定)

機場搬運工:推車的行李美金一元或更多一點(視行李多少而定)

計程車司機:車資的15%。最低2角5分

美容院一人負責時:消費額的15%

美容院數人一同負責時:吹發師的小費給消費額的10%,其它的人員給10%請大家平分

修指甲師父:美金一元或更多(依消費額多寡而定)

帶位員:帶位入座的話,一個團體5角-1元。(戲院帶位員)

亞洲地區的護膚坊:常愛敲外國人的竹槓,不要別人說多少就給多少,依當地行情給付吧!

洗手間:在意服務生的眼神,就會給她小費。

留學美國,記住這八條潛規則可以避免八成的麻煩

拿到籤證就萬歲了?落地的這些流程收藏起來

讀得起也住不起!食宿費最貴的美國學院TOP10

在美國的新危險 |小情侶在機場吵架,招來警察……

北美畢業典禮上,那些學霸脖子上戴的繩子是什麼東西?

為了中國留學生,美國大學竟然幹了這些事……

轉學成功,你的F1籤證需要重新面籤嗎?

這樣就可以快速有效倒時差,再也不怕跨時區飛行

你的手機到美國後還能用嗎?

留學生不用方,體檢和疫苗就這麼簡單

必看:國航推出免費託運普通行新政策

更多留美資訊,點擊閱讀原文

- END -

投稿/合作郵箱:info@righturnus.com

資訊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美國人付小費的講究,你懂嗎?
    很多人對於到了美國之後要開始付小費感到不安,給多了覺得心疼,給少了又覺得失禮,應大家要求,現整理出來,相信各位在看完之後不會對小費感到陌生。  在餐廳付小費的情況最多了,在什麼樣的餐廳吃飯要付小費呢?一般來說,有侍者為你服務,來問你要點什麼菜,這種情況是絕對要付小費的。
  •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今天去飯店吃飯,三個人一共花了147美元,稅金近7美元,加起來154美元,那麼小費是多少呢?我這次給了30美元,差不多是飯前的20%,基本上在夏威夷消費大概在 15%-20%,這頓飯挺貴的,吃的肉疼。
  • 花61刀吃飯,付900刀小費!吃飯遇到這7種情況小費怎麼給?
    900刀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數額,這筆小費將助支付租金和其他帳單。克拉克感動的留下了眼淚。在美國付小費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美國服務業人員的基本工資比較低,在很多州甚至低於當地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因為有些州的法律允許僱主對有機會收小費的員工支付的工資低於法定最低工資),他們需要靠小費填補最低工資差額,小費成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且要交稅。
  • 在美國理髮千萬不要忘了付小費!(組圖)
    大約20年前,國內的工資基本都是幾十元,男人剪髮付幾毛錢,剃頭師傅就笑眯眯了。那時留學生到美國來,哇,店裡理髮要好幾美元,再乘以8,差不多等於國內一個月的工資。所以,留學生都從來不進理髮店,頭髮長了,相互幫助「割草」。質量很難保證,有時會弄到「無法見觀眾」的地步。
  • BBC:英顧客消費79英鎊付1000英鎊小費 驚呆服務員
    美國餐飲業給小費似乎更加普遍,且金額佔消費比例不低,因為大部分就職於餐飲業的人沒有底薪或底薪很低,很依賴小費收入。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22日報導,德國的情況介於中國和美國之間,顧客給小費的情況比較普遍,但分行業、分場合且並非"義務"。
  • 美國三害;英制單位、小費及華氏度
    從1776年美國立國至今,對外關係就在保守、封閉及自由、開放間徘徊。(相對於世界文明的中心亞非歐大陸,美國就是一個大洲級島嶼,因此有島國心態)去過美國的人都會對美國三害:英制單位、小費及華氏度深有感受。一,美國自外於世界,使用英制單位。
  • 小費文化淺淺談
    可是很多事實證明,法國本地人據說很「摳門」,都沒有給小費的習慣。美國美國小費文化的講究與發達那已經是家喻戶曉了。如果說你去別的國家不太清楚小費文化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去美國就沒有太多的理由讓你繼續對小費視而不見了。
  • 小費文化知多少
    把上面幾個英文單詞的頭一個字母聯起來就成了tips,譯為小費,大概佔總支出的5%至25%。在美國雖然沒有強制的法律規定要給小費,但它已經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在美國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比如餐館服務員,司機,酒店服務員,外賣小哥等等,他們的基本工資很少,小費是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
  • 小豬佩奇隱喻:起源英國的小費文化,正在被英國人自己深惡痛絕?
    《小豬佩奇》玩偶醫院這是否證明,這種所謂的「付小費」的文化,正在被發明他們的英國人自己所深惡痛絕嗎?去店裡買個東西,往往會碰到銷售人員以各種套路不停推銷。而且這些推銷服務還是收費的,需要支付小費。話音剛落,兔小姐拿出了POS問豬媽媽:「那你是付現金還是刷卡?」讓豬媽媽大吃一驚。
  • 天價小費!他吃82元 卻給了2000元小費
    超頑美男孩(NKOTBSB)樂團歌手兼演員唐尼·華伯格(Donnie Wahlberg )本月中到北卡州夏洛特市的鬆餅點用餐,他的消費金額是82.6元,卻大手筆付了2000元的小費。男星給了高額小費還陪著店員直播。取自/唐尼·華伯格臉書
  • 美國「餓了麼」送餐員:沒有小費過不下去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外賣平臺的送餐員們每天都在為了生計奔波。他們想方設法搶時間,甚至冒著受傷風險,只為了多接單多送餐。但與中國送餐員不同的是,美國送餐員在送餐之外,還要關心消費者到底給了多少小費。小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小費,美國的送餐員們甚至連最低工資都拿不到。01、40分鐘送餐8美元小費近期一段美國外賣送餐員的吵架視頻引發了網絡熱議。
  • 英國小費一般給多少?
    哪些場合需要給小費?  在英國待得久的寶寶們肯定知道,除了KFC這類的快餐廳,這裡很多餐廳結帳時除了餐費,還要付服務費或者小費。雖說英國不是小費國家,理論上對服務質量滿意可以給小費,不滿意的話也不強制,但是一般高端一些的餐廳會把服務費算到帳單裡,或者是結帳時自己輸入金額,這種情況下小費一般還是需要付的。 除了餐廳,像住酒店、坐計程車這些也可以給小費,用來感謝服務員的服務。
  • 吃飯忘了給小費,服務員跑出餐館追我
    美國人的小費真是一個非常煩人的存在,它讓你對一頓飯的價格失去了準確的預估。在美國餐廳吃完飯,服務員會把帳單拿來,那上面會告訴你這頓飯花了多少錢,這頓飯要收多少稅,然後還得給小費。小餐館可能不會把小費的比例列出來,比如我吃的那家鳥人拉麵。你就大約按照餐費的15%這個比例給小費。
  • 愛心滿滿的「2020小費挑戰」
    在付帳單時,謝立克留下了2020美元的小費,他表示這是為了響應「2020小費挑戰」。「2020小費挑戰」從去年年初開始流行,這也是2018年「帳單小費」(Tip the Bill)善行的延續。她說後來自己在一次外出就餐時,雖然沒有能力給巨額小費,但特意給了20.20美元的小費以響應「2020小費挑戰」。「2020小費挑戰」經媒體報導後,得到許多影視明星的響應,影星唐尼·華伯格(Donnie Wahlberg)夫妻去年元旦到伊利諾伊老家聖查爾斯(St.
  • 國外傳統的小費文化,現在卻被英國說「不」,美國人表示難以理解
    ,到了19世紀末期,顧客為了能夠獲得更優質的服務,往往會在用餐前在服務員端的盤子中丟幾枚硬幣,這一習慣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也逐漸流行開來,為了學習英國貴族的上流氣息,早期的美國人也把小費文化當成一種展示身份的象徵。
  • 在香港餐廳吃飯是否給小費?
    侍者拿來買單的收銀夾,打開,紙幣和硬幣井然排列。我照例一一拿走紙幣和硬幣。以前也是如此,在侍者的炯炯注目下,紙幣還好說,拿走這些硬幣,總覺得尷尬。這次我問香港朋友,買單後需要留一些當小費麼?他們說,多少還是會留幾枚硬幣的。毛幣當然留下,最好再留一兩枚一元或兩元的硬幣。難怪我以前感覺怪怪的,侍者表情也不對勁。
  • 顧客吃完飯隨手給了3.5萬元小費,美國女服務員感動得快哭了
    據美國媒體2月4日報導,美國2020年小費挑戰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上周六,馬塞諸塞州服務員詹妮弗·納瓦裡亞拿到了5000美元小費(約合3.5萬人民幣),打破了此前2020美元(約合1.414萬元人民幣)小費的紀錄。
  • 不清楚這些英國小費「潛規則」,你敢出門下館子嗎?
    雖然小費文化起源於英國,但是現在英國的小費意識並沒有那麼強。英國快餐店和咖啡店一般不用給小費,如果你覺得服務超值,非常想給小費,收銀臺會有tips jar可以往裡面投硬幣,也可以直接在付帳的時候說不用找零。
  • 人情味小費, 伴著她度過艱難...
    臺灣移民美國的理髮師林月娥,在紐約法拉盛經營美髮屋超過34年,客人來自各行各業,還有導演李安。後來林月娥和先生為了孩子的未來,在1985年、35歲時關閉臺灣的店面,帶著孩子到美國紐約從零開始,落腳華人聚集的法拉盛,選定在41路開設淑女男女美容美髮屋,做起老本行。
  • 新年掀起「小費熱潮」!土豪一出手$2020!還有留「$5600小費」給全餐廳員工,老闆感動落淚!
    文章來源:法拉盛同城TC-Flushing2020年即將結束,但受到疫情衝擊,許多人年末很不好過,美國現在吹起2020元小費挑戰。加州披薩店一員工表示:她進來,29美元的披薩後,然後給了美金2020元小費。密西根一對夫妻,日前到餐廳用餐,離開時竟給服務生一筆2020美元的小費,令服務生喜極而泣。很多餐飲業人士收到顧客給的2020美元小費,直呼真的是救命錢,在疫情肆虐的艱困時候,感受到人性溫暖。幸福來得太突然,2020小費挑戰有如及時雨,為有需要的人慷慨解囊,同時也是一種方式,向辛苦的服務生說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