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名人放棄素食 長期素食者須留意2個風險

2021-02-21 溫哥華必讀

 不過,對於不同的人,堅持素食也帶來不同的健康效應,感覺反應力變慢就是讓很多人意外的症狀之一。這至少提示了一點,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做純素食者。

 美國多位名人放棄素食 原因各異

 在美國明星和名流中,近年就有不少人放棄素食,最受關注是好萊塢影星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海瑟薇於2012年拍攝《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時開始食素,扮演貓女的她需要穿緊身衣,不能顯出一絲贅肉。不過,在保持素食習慣兩年後,她卻決定恢復吃魚吃肉。

 那是在2014年,她正在冰島拍攝大片《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她需要穿上近40斤重的太空服,繫上安全帶懸在半空、在冰水裡泡上幾小時。

 開拍幾周之後,她終於決定,自己不能再吃素食了。「我只是覺得不太好,不健康……不夠強壯。」她也承認,純素食期間,「我真的很辛苦,異常焦慮」。

 一天,她和先生舒爾曼(Adam Shulman)與搭檔明星馬特·達蒙在當地一家米其林餐廳共進晚餐。達蒙告訴服務生,當天廚師做什麼他就吃什麼,這讓海瑟薇感到自己很個別。受訪時她回憶說,「於是我問(語帶尷尬),『你家的魚是當地產的嗎?』他們回答說,『你看到峽灣了嗎?』於是我點了一塊三文魚。」

 在魚肉入口的那一刻,她當下體驗到「大腦就像從新開機」,第二天就感覺「好多了」。

 美國註冊營養師、2B Mindset飲食計劃創始人穆爾斯坦(Ilana Muhlstein)提到,她接觸的很多人覺得純素飲食讓他們頭腦遲鈍、昏昏欲睡,「有很多研究發現了素食與抑鬱之間的聯繫」。

 據她分析,素食者經常缺乏維生素B12和鐵,這些營養素可以提升情緒和體能,而魚和蛋等動物性食品富含這些營養,難怪海瑟薇有「大腦重啟」的感覺。

 除了海瑟薇,還有不少歐美名人沒把純素食進行到底,原因各自不同。

 佐伊·丹斯切爾(Zooey Deschanel)因過敏告別純素食。

 影星、歌星丹斯切爾受訪時分享,自己嘗試告別動物性食品,但發覺太困難了,「我不能吃麥類和大豆,這讓我很難攝取足夠熱量」。所以,她不時會吃些魚。

 市面常見的加工素食品中,豆腐和小麥麵筋是經常代替動物蛋白的原材料,如果對這些材料過敏,食素就變成一件難事,只能改從豌豆、羽扇豆等當中得到所需營養了。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將瘦肉蛋白納入素食。

 柯林頓在2010年心臟動手術後開始食素。三年後他表示:「我告別了肉、乳酪、牛奶和魚,奶製品完全不沾,已經減了9公斤。」不過他的私人醫生馬克·海曼(Mark Hyman)告訴《紐約時報》,「他有時還是吃些魚和瘦肉蛋白。作為素食者,你很難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很難不過多攝入澱粉。」

 保持體重自然有助於預防心臟病,但素食者為了補充蛋白,經常要食用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穆爾斯坦指出,要獲得和食用熱量為200大卡的低脂乳酪等量的蛋白質,素食者需食用含800大卡熱量的杏仁。

 因此要減肥、保持心臟健康,將富含瘦肉蛋白的「白肉」(雞肉、魚肉)納入飲食反而很好。白肉飽和脂肪較紅肉低,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一塊無骨雞胸的蛋白質含量是31克,一份三文魚為39克,一個雞蛋則含9克。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卡麗·安德伍(Carrie Underwood)因懷孕放棄素食。

 很多人在懷孕期間會「害口」,這種難過的感覺,好萊塢影星波特曼就有真實體驗。她先前經常上電視宣導素食、還拍攝過紀錄片《食用動物》(Eating Animals);但在第一次懷孕時,她決定不再當素食者。

 2011年她坦承,「我聽從身體的需要吃了蛋和乳製品,我就是覺得想吃那些東西。」生下孩子後,波特曼又恢復了素食,繼續倡導食用非動物性食品了。

 鄉村歌星安德伍同樣是在懷孕期間放棄了素食,開始食用乳製品,之後恢復以素食為主。她解釋說,巡演期間要找到營養足夠的純素食品很困難,「我不能只吃蒸西蘭花」。因此她稱自己是「現實的素食者」,偶爾會在餐館點有蛋白或乳酪成分的餐點。

 孕婦需要攝取大量蛋白質,道理很簡單,蛋白質可以分解成胺基酸,後者是構建細胞、骨骼、荷爾蒙等的基石,人體也需要蛋白質來強壯肌肉和器官。

 除了以上幾位,也有明星因角色要求增重而放棄素食,如影星薩繆爾·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

 素食可能存在兩大風險

 一些營養學家和功能醫學家並非對素食持否定態度,而是希望所有素食者了解其中的健康風險,以避免意想不到的嚴重問題。

 毋庸置疑,今天的白肉和紅肉都普遍受到激素、抗生素和多氯聯苯(PCB)等化學品汙染,很多人對動物性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也退避三舍。不過,很多素食者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健康,長期吃素可能存在兩大風險:

 一、營養素攝取不足

 蛋白質

 1公斤人體體重每日對蛋白質的需求量為0.8克,這意味著體重50公斤(110磅)的人,每天需要攝入40克蛋白質。蛋白質可平衡「飽腹感荷爾蒙」,讓人感覺飽足,多攝入蛋白質有助於降低體重、增加體能。

 曾怡鈞營養師撰文表示,而動物蛋白質含有完整的8種「必需胺基酸」,但是大多數植物蛋白質缺少其中的兩至三種,而且植物蛋白質的消化率似乎明顯低於動物產品。因此,素食者為獲得充足的蛋白質,大約需要多攝取10%的分量。蛋白質通常可以從豆類、豆腐、全穀類、堅果、種子等素食中獲得。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DHA、EPA,及α-亞麻酸即ALA)可以預防炎症、自體免疫和心血管疾病。同時,因為人的腦部60%成分為脂肪,攝取好脂肪,也可以避免和腦部有關的症狀,如遲鈍、疲勞、抑鬱和焦慮。

 雖然素食者可以從豆類和堅果等植物性食品中攝取omega-3,但從植物中攝取的omega-3種類,大多是α-亞麻酸,需要轉化為DHA和EPA,才能更好地被人體利用。而這種轉化率卻很低。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營養課學系研究發現,只有不到10%的α-亞麻酸會轉化為EPA,不到5%會轉化為DHA。

 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研究發現,素食者DHA和EPA攝取不足的比例分別達50%和60%。所以,如果你不吃野生海魚或魚油,至少也要吃些含生物可利用omega-3脂肪酸的藻類,如螺旋藻。

維生素B12、維生素D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指出,素食者有缺乏維生素B12的風險。在天然食物中,只有動物肉類含有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容易引起貧血,肌肉變弱、發麻,甚至失明。

 素食者怎樣補充維生素B12呢?可以通過營養補充劑來補充。另外,一些蘑菇裡也含有維生素B12,但還不確定可以作為很好的攝取來源。

 素食者也容易缺乏脂溶性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維生素D僅存在少數食物當中,如日曬過後的菇類、蛋黃、魚類。素食者如果想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最好通過每天曬15分鐘太陽的方式。

鋅和鐵

 鋅的主要功能是製造白血球、抗感染,因此是感冒和流感藥物的共同成分,對於胎兒發育也很重要。由於含鋅的植物性食品也含植酸,可能造成營養難以吸收、不能滿足人體需求。

 人體缺鐵時,則影響紅血球製造,使得氧和能量供應不足。食物中所含的鐵元素,通常分為血基質鐵或非血基質鐵。血基質鐵容易被人體吸收,主要存在於牡蠣、動物內臟等肉類中。深綠色蔬菜、蘑菇、堅果和扁豆所含的是非血基質鐵,吸收率較低。

 除此之外,素食者也要注意補充鈣、鎂、碘等礦物質。

 二、身體炎症

 自然療法醫師威廉·科爾(William Cole)指出,素食者為保持熱量會食用大量穀物和堅果,屬於「高發漫飲食」;所謂「發漫」(FODMAP)是可指發酵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包括低聚糖、二糖、單糖、多元醇等,這些發漫在腸道中無法被完全消化,被細菌發酵利用後,容易引起腸易激症候群(IBS)及炎症性腸病(IBD)。

 另外,過量攝入穀物,特別是精緻穀物,容易導致胰島素飆高、胰島素抵抗、高甘油三酯症和身體炎症,從而導致慢性疾病。

 長期過量食用種子類食物(穀物和豆類),其中的有毒「凝集素」(lectins,包括谷蛋白尤其是麩蛋白,以及植物凝集素)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平衡,增加炎症、感染、抑鬱等多種疾病的概率,並且降低人體免疫力。

 此外,種子類食物的植酸(phytates)含量很高,會與許多礦物質結合成穩定的植酸鹽,使這些礦物質無法被人體吸收;植酸也會抑制多種消化酶的活性,引起「腸漏症」和身體慢性發炎。

 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素食者可以通過均衡食用不同類型的食物,同時適當補充營養素,從而規避長期食素可能引起的健康問題。但是,如果身體確實告訴你「我需要肉類來獲得能量」,那就不妨像安妮·海瑟薇一樣,聽從身體的需求吧。

相關焦點

  • 素食者注意!與肉食者相比,骨折風險更高!
    但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與肉食主義者相比,素食主義者可能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該研究關注了所有類型的植物性飲食,包括純素食、素食和魚素,發現隨著飲食中動物產品的減少,骨折風險也會增加。 素食者比肉食者骨折風險高 一般來說,純素飲食是指避免任何和所有動物性食品,包括雞蛋和蜂蜜等。素食者避免食用動物的肉,但經常吃雞蛋和奶製品。
  • 素食名人知多少?
    鍾漢良無論是在真人秀節目,還是在電視劇裡出現,都是一副鬱鬱蔥蔥的帥小夥。他說,我願做地球上其中一個真正的素食者。這位世界公民大叔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茹素。曾經酷愛吃魚、雞和蛋,現成為成一名素食主義者,徹底放棄喝牛奶和吃奶類產品。
  • 為什麼素食者最後都開始吃肉了?
    「我想要做個堅定的人,而吃肉不過是在練習『自愛』。」可惜,這條視頻發出後她並沒有得到粉絲們的「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反而聽到了越來越多的反對聲。有人批判她的虛偽:「所以你是說,明明在過去這些年你的身體一直有問題,但你還要把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傳播給大家,雖然自己並沒有照做。Wow!」
  • 方大同:長期素食,我很少生病
    他的父母是素食者,所以他一出世就是「素食寶寶」,一吃就32年。目前在香港定居的方大同嘗試過不少種類的素食。當中,他最愛義大利式素食,比如西紅柿義大利麵,他認為橄欖油是營養價值最高的美味食材。 其次,他也喜歡上海私房素菜,「上海私房素菜採用多種野生蔬菜,食材簡單味道卻非常豐富,而且不像上海葷菜口味重、油膩」。
  • 從碧昂絲夫婦到洛佩茲 盤點歐美素食名人『全球素食』
    近日,她靠改變食物結構減掉了10磅(約9斤),也在「素食名人」的名單上又新增了一筆。據時尚雜誌《Eluxe》透露,和傑斯夫婦一樣,洛佩茲之所以要當素食者,倒不是出於對動物的憐憫,而是有更現實的考慮:在40歲之後,她發現自己想減掉10磅已經非常困難。儘管她跑馬拉松,還經常隨著好萊塢瘦身顧問特雷西•安德森(Tracey Anderson)健身,但體重還是「不為所動」,直到她告別了肉類食品。
  • 【素食文化】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
    【訂閱天廚微信】微信菜單:添加朋友-> 查找微信公眾號:天廚妙香素食餐廳 -->點擊關注素食文化: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編者按:早在2010年的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臺灣就位居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泰國。
  • 厲害,大愛素食館這天來了位大人物
    大愛素食館這天來了位大人物5月30日,有一位大人物到大愛素食館傳經送寶、送福來、廣結善緣啦! 呵呵,別急,這位大人物可厲害啦,他就是:中國烹飪協會素食廚藝委員會副主席、清心素食的首位「接力人」推廣者、浙江道與素公司創始人、《中國·素食命運共同體》計劃主導者周清平老師!
  • 盤點全球9位屬狗的素食名人,最後一位是咱華人的驕傲!
    世界素食名人中很多人都是狗年出生的哦!今天我們就來盤點9位屬狗的素食名人!最後一位可是咱中國人的驕傲啊!艾倫·狄珍妮絲(Ellen DeGeneres)2010年2月艾倫在接受訪問時談到她決定吃素的原因。主持人問: 我們知道你現在是不吃蛋,不吃乳製品的素食者,婚禮宴客也請賓客吃純素,是什麼改變了你?
  • 卡梅隆電影《遊戲改變者》影響巨大,很多名人紛紛從肉食轉為素食~
    這部獨一無二的紀錄片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少人在觀看完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植物性食品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都有那些名人受《遊戲改變者》的影響從肉食者轉為素食者吧~環法自行車賽冠軍克裡斯·弗魯姆(Chris Froome)
  • 那些素食者是什麼原因吃素的?為什麼會選擇長期吃素?
    ,是為了控制病情或者幫助治療,從吃素的人群來看就有這麼多的原因,所以每個人對於素食的理解也就不一樣,很多時候素食的飲食習慣不被理解,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些不同的吃素人群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說法,其實素食就像我們的正常生活習慣一樣,只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
  • 香港號稱素食者天堂,竟有人用素食成功抗癌,不可思議!
    今天就帶各位港漂們走進香港的素食文化,去感受一下為何香港號稱素食者的天堂?有人曾經在Facebook素食群組中,貼上一間純素餐廳的食物照片,照片中鋪頭中的3位店員叫了牛腩面、豬手面外賣在素食店裡吃。 館內還設立綠色生活名人牆,名人巨星如王菲、關之琳、鍾鎮濤、林憶蓮、蔡一智、又一山人等親筆寫上綠色格言,鼓勵更多人吃素!
  • 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
    而2012年,擁有深厚素食文化底蘊的臺灣素食更是愈加繁榮,長期深受全球素食者的嚮往;無數遊客與美食家紛至沓來,嘗遍素食美味的同時更是對東方素食文化的意蘊與美麗大加讚賞,而作為一個以吃聞名的地區,臺灣素食文化的發揚與繁榮同樣是臺灣飲食經濟甚至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 素食養生靠譜嗎 長期吃素對身體危害很大
    1、若是人們長期吃素的話,一點肉都不吃的話,很容易導致身體內蛋白質不足。要知道蛋白質可是人體組織結構的重要成分,而且抗體是蛋白質成分,有了它身體的免疫功能才能增強。所以說,長期吃素食的話,會導致抗病能力、免疫力功能下降。  2、長期只吃素的話,會導致身體內的膠原蛋白不足,從而導致人們的皮膚彈性不再,導致皮膚老化速度不斷加快。
  • 卡梅隆素食紀錄片《遊戲改變者》打破肉食優於素食的神話!
    9月16日,全球1000多家影院上映,全世界的影迷一同探尋關於肉類、蛋白質和力量的真相。片名很燃:《The Game Changers》中文名《遊戲改變者》至少6個月的時間無法授課,他花了一千多個小時研究康復和營養方面的科學。然後,偶然發現了一項關於羅馬角鬥士的研究:奧地利和德國的古人類學家在羅馬名城遺址以弗所,發現了一處巨大的角鬥士墓地。
  • 150多位明星都在吃素,128位世界頂尖的素食運動員,十大健美運動員,心內科39位醫生集體吃素!素食與葷食營養成分對比
    眾人皆知李連杰是個相當虔誠的佛教徒,也是一個素食者。8、張學友吃素上癮張學友吃素吃上癮,對山珍海味毫不垂涎,打算長期茹素讓身體繼續環保,而唱片公司的同事們原本以為張學友吃素是因為與聖嚴法師有約才去葷。但是這個社會中最勇武的角鬥士和軍隊卻是素食者。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奧地利科學界研究發現古羅馬角鬥士是素食者」,古羅馬角鬥士長期以大麥和豆類為食。這解開了學術界一個長久的困惑,即為什麼古羅馬人稱角鬥士為「嚼大麥者」。要知道角鬥士要在生死決鬥中衝出一線生機,當然知道吃什麼地體力和毅力更有幫助。
  • 全球十位最有影響力的素食女士!!!
    眾所皆知的珍古德長期致力於黑猩猩的研究,為著名的動物保育人士,並長期推動環境與保育議題。2015年,她在巴黎舉辦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中,提出肉類飲食與氣候變化的關聯,希望大家能關注此議題。《肉類的性別政治The Sexual Politics of Meat》一書的作者Corol,是著名的素食者,這本書獨創性的批判探索女權主義、素食、動物防禦、文學理論之間的關聯。
  • 乾貨| B12對素食者到底有多重要?
    彤彤給大家推薦過一部由好萊塢大導演卡梅隆製片的素食紀錄片《遊戲改變者》。不知道大家看完有沒有被震撼到?包括網上出現了很多因身體出現問題而放棄吃素的例子,給純素食主義造成了負面影響。其實呀,我們拋開科學吃素談營養不足都是耍流氓!
  • 香港號稱素食者天堂,竟有人用素食成功抗癌,厲害了!
    今天就帶各位港漂們走進香港的素食文化,去感受一下為何香港號稱素食者的天堂?有人曾經在Facebook素食群組中,貼上一間純素餐廳的食物照片,照片中鋪頭中的3位店員叫了牛腩面、豬手面外賣在素食店裡吃。 館內還設立綠色生活名人牆,名人巨星如王菲、關之琳、鍾鎮濤、林憶蓮、蔡一智、又一山人等親筆寫上綠色格言,鼓勵更多人吃素!
  • 對話素食:嘉年華——素食瞭望的窗口
    2.  推動素食我們可以嘗試從多維度去傳播和影響,大家會看到很多痛苦與悲劇每天都不停在發生沒完沒了,都是出於人類的無知和貪慾,下意識我們都會有惻隱之心想辦法去拯救被傷害的一方,通過不同溝通方法,將資訊公開透明讓大家看到真實的一面,想想屠宰場的動物情況,讓大家看看各種動物如何被殘忍的虐待、殺害,可以喚起大家的慈悲之心放棄肉食,或者可以請大家一起吃美味的素食,吸引人家多吃素,我們可以請專業的醫生和營養師來告訴很多人吃健康的素食來保養身體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吃素食?原來吃素食的好處這麼多!
    小編有一個朋友,她已經吃素一年多了,她的臉色從暗黃色變成現在的紅潤光澤,人也比以前更加精神抖擻。您一定很好奇為什麼小編的朋友會有這樣的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吃素的好處吧! 2、減少心血管疾病。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對心血管構成威脅的有害物質,因此素食可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