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機構PA將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1.2757億噸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諮詢機構PA將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1.2757億噸

  巴西諮詢機構PatriaAgronegocios(PA)公司發布報告,將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1.2757億噸,比早先預測值調低了160萬噸或1.2%,原因在於持續乾燥天氣影響主產區的大豆單產。

  不過調低後的產量仍比上年增加2.2%,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PA公司稱,產量下調原因在於,馬託格羅索州、戈亞斯州西南部、南馬託格羅索州、聖保羅州和巴西南部地區的大豆單產下降。

  PA公司預計巴西大豆播種面積為3844萬公頃,同比增加4%,與早先預測持平。

  今年巴西大豆單產預計為3319公斤/公頃,比早先預測值調低1.2%,同比減少1.8%。

  PA的大豆產量預測數據接近周二巴西大豆種植戶協會(Aprosoja)的預測。該協會預計巴西大豆產量為1.27億噸,比早先預測值低200萬噸,不過仍是歷史最高紀錄。

(文章來源:我的農產品網)

(責任編輯:DF513)

相關焦點

  • 豆粕期貨供應面—巴西大豆產量比上年增長2.2%
    巴西大豆產量下調,豆價再創六年新高12月28日消息:截止到2020年12月25日的一周裡,全球油籽市場繼續上漲,其中美國大豆再度創下六年來的新高。南美天氣不利促使分析機構紛紛調低大豆產量預測值;阿根廷穀物質檢人員和油籽工人罷工也導致出口中斷。因聖誕節,美國、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的市場周五休市。
  • 大豆供應趨緊 油脂上行驅動仍強
    產量:11月馬棕產量下降13.5%,SPPOMA稱12月前15日馬來產量環比下降10.9 %,減產延續,預計本月單產達到近期最低值;當前南美大豆種植進度正常,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和阿根廷大部分地區墒情仍不樂觀,需關注後續大豆生長情況;USDA本月供需報告僅上調壓榨量,期末庫存降至1.75億蒲,高於預期的1.69億蒲,庫消比低至3.86%,預計後續將上調美豆出口量。
  • 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原標題: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豆類】因巴西天氣改善提振大豆產出前景,周五CBOT大豆期貨市場震蕩回落小幅收低
  • 大連華訊:俄羅斯加徵大豆出口關稅 ,大豆價格暴漲,靠譜嗎
    據大連華訊了解到,12月19日,據大連華訊查閱資料發現,市場有消息稱俄羅斯海關和關稅監管旗下委員會批准徵收30%的大豆出口關稅,但不低於每噸165歐元。報導還稱,上述關稅將自明年2月1日起生效,並一直持續到明年6月30日。對於俄羅斯加徵大豆出口關稅行為,靠譜嗎?
  • 巴西大豆生長進入關鍵期
    在巴西南部和東北部的南裡奧格蘭德南,大豆種植率為97.7%。南裡奧格蘭德最近的降雨應該能讓農民在幾天內完成種植。在巴西東北部,最近幾周天氣轉為乾旱,這可能會延緩種植的完成。。   在巴西,大部分的大豆已經開花,結莢。巴西大豆最重要的莢果鼓粒時間將是接下來的45天。
  • 巴西播種耽擱,玉米價格上漲 今日各地玉米價格市場行情報價(3月1日)
    多雨天氣導致大豆收穫進展遲緩,也影響到二季玉米播種。截至2月18日,巴西2020/21年度二季玉米播種進度只有20%,比上年同期低了31%。考慮理想的播種窗口將於本周末結束,意味著將有60%或更多的二季玉米在窗口期結束後種植,提高了玉米單產潛力受損的風險。馬託格羅索州農業研究院IMEA稱,該州玉米播種進度比去年同期落後79%。
  • 國際大豆市場風雲變幻,巴西產量大減,部分國家價格大漲
    中國作為一個大豆消耗大國,在近幾年主要依賴於進口,在2020年的前11個月大豆進口近9280萬噸,相比於去年同期上漲了近17.4%,202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近1.02億噸,這也是中國大豆進口首次突破1億噸。
  • 短短1周:豆粕每噸暴漲550元,虧了誰?
    短短1周其價格已暴漲了550元每噸,至終端成交價3750元每噸。那麼其上漲後誰將成為贏家?又虧了誰呢?據天下糧倉的調研數據,按照目前船期到港進度統計,2020年12月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142船932.8萬噸,預計全年國內大豆進口量將達到1.02億噸。由此可見,明明進口大豆量應該略顯寬鬆,其大豆壓榨副產品豆粕應該漲不上才對。可事實偏偏反其道而行!
  • 2020年俄羅斯穀物產量將超過1.275億噸
    生意社12月10日訊   俄羅斯農業部本周稱,2020年俄羅斯穀物產量(淨重)將超過1.275億噸。  目前俄羅斯穀物收割工作基本完成。截至12月1日,已收穫了1.378億噸穀物(毛重)。  俄羅斯農業部表示小麥產量將達到8200萬噸。
  • 拉尼娜陰影下 2021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玉米產量預測
    2020年下半年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引發了關於巴西和阿根廷兩種作物產量可能受到影響的大量討論。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分析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和大豆在前幾年的拉尼娜事件的產量,以確定趨勢產量預期是否應該因當前的拉尼娜事件而改變。
  • 我國預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達到10.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6成
    我國預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達到10.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6成 來源:經濟參考報時間:2020-12-24 09:09:54 「我國將成為全球歷史上首個粗鋼產量超過10億噸的國家。」
  • 中國鋼鐵產需雙雙破紀錄:全年產量首破10億噸 鐵礦石價格狂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鋼鐵產需雙雙破紀錄:全年產量首破10億噸,鐵礦石價格狂飆警惕市場炒作12月21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下稱報告)預計,今年中國鋼鐵行業的需求量與生產量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 國產大豆高於進口大豆每噸2000多元,原因何在?權威回應:這是市場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每年大豆消費量1億噸以上,2019年,我國國產大豆產量1810萬噸,進口大豆8851萬噸。看我國大豆市場供應是否短缺,一定要把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分開來看。6月16日,7月船期阿根廷豆粕對我國港口CNF報價為每噸352美元,折合完稅成本為每噸2940元,遠高於國內沿海地區豆粕現貨價格每噸2650至2750元,而且阿根廷豆粕運到國內需要45天左右時間,豆粕新鮮度、品質都會受些影響,因此阿根廷豆粕目前還不具有價格和品質優勢,目前我國大量進口豆粕不太可能。
  • 口糧量足價穩豬價持續下滑玉米漲幅較大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但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20/2021年度全球糧食供需總體上還是寬裕的(全球穀物產量27.6億噸,消費量27.4億噸,均增長2%左右),並不支撐糧食價格長期大漲,考慮到疫情、災情發展還不明朗,短期國際市場仍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 口糧量足價穩 豬價持續下滑 玉米漲幅較大 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但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20/2021年度全球糧食供需總體上還是寬裕的(全球穀物產量27.6億噸,消費量27.4億噸,均增長2%左右),並不支撐糧食價格長期大漲,考慮到疫情、災情發展還不明朗,短期國際市場仍可能出現較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