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期貨供應面—巴西大豆產量比上年增長2.2%

2020-12-28 騰訊網

關注期貨,關注基本面,我是鮑小鐵,為大家提供詳細的基本面數據。

巴西大豆產量下調,豆價再創六年新高

12月28日消息:截止到2020年12月25日的一周裡,全球油籽市場繼續上漲,其中美國大豆再度創下六年來的新高。南美天氣不利促使分析機構紛紛調低大豆產量預測值;阿根廷穀物質檢人員和油籽工人罷工也導致出口中斷。

因聖誕節,美國、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的市場周五休市。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3月大豆期約比一周前上漲40.5美分,報收1264.50美分/蒲式耳。周三,美灣1號黃大豆的駁船報價為每蒲13.3325美元,比一周前上漲42.75美分。Euronext交易所2021年2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14.50歐元/噸,比一周前上漲1.25歐元。洲際交易所(ICE)的3月油菜籽期約比一周前上漲11加元,報收628.40加元/噸;周三阿根廷上河地區大豆FOB現貨報價為521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上周五上漲了14美元。阿根廷豆粕的上河現貨報價為每噸485.01美元,比一周前上漲18.85美元。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2021年1月大豆報收5,605元/噸,比一周前上漲336元。

過去一周全球市場的重大新聞包括,英國在9月份就出現高傳染性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後,一直拖了三個月才告訴世界這種變異毒株,導致100多個國家禁止英國航班入境。本周日韓新冠病例激增,創下歷史新高,日本宣布從12月28日到1月底禁止外國人入境(不包括中國等疫情基本控制的國家);英國和歐盟籤署脫歐貿易協議;美國國會通過近9000億美元的第二輪新冠救濟方案;12月27日,比特幣升至27,521美元,較3月16日的年內低點5024美元上漲了近4.5倍。

本周油籽市場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南美的天氣以及阿根廷的罷工活動。受拉尼娜天氣的現象,巴西和阿根廷部分地區持續乾旱,不僅耽擱2020/21年度大豆播種,同時還影響到大豆作物初期生長。雖然近段時間一些地區出現了降雨,但是其他地區依然乾旱,引起市場擔心2021年全球大豆供應持續緊張,尤其在中國需求旺盛的情況下。

本周巴西諮詢機構Patria Agronegocios(PA)公司將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1.2757億噸,比早先預測值調低了160萬噸或1.2%,原因在於持續乾燥天氣影響主產區的大豆單產。不過調低後的產量仍比上年增加2.2%,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由於一些地區天氣乾旱,本周巴西大豆種植戶協會(Aprosoja)也將巴西大豆產量數據下調200萬噸,為1.27億噸,不過仍是歷史最高紀錄。作為對比,美國農業部在12月份供需報告中維持巴西大豆產量預測值不變,仍為創紀錄的1.33億噸,高於上年的1.26億噸。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氣象公司(World Weather)周四稱,未來一周巴西農業產區的天氣有利於大豆作物生長。下周晚些時候巴西最南部地區的降雨將會增加。

本周另外一個焦點是影響到阿根廷大多數出口港的罷工。始於12月9日的穀物質檢員和油籽工人罷工已經持續兩周多時間。工會要求工資漲幅跟上通脹率,並且能夠補償在新冠疫情中工作的風險。今年迄今阿根廷通脹率為30%以上,而工會要求的漲幅相當於80%。代表資方的CIARA-CEC商會拒絕滿足通脹率以外的工資漲幅。目前勞資雙方沒有妥協跡象。罷工導致油籽和穀物無法運送到羅薩裡奧港口碼頭,110多艘貨輪滯留港口,其中包括250萬噸豆粕,這有助於提振競爭對手的出口前景。本周CBOT豆油價格創下2014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點,CBOT豆粕價格創下2016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阿根廷天氣乾燥。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表示,2020/21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可能達不到交易所預測的1720萬公頃,因為天氣異常乾燥。播種窗口即將關閉,阿根廷中部和南部種植帶那些尚未播種大豆的農田可能無法完成播種,因為土壤墒情匱乏。目前阿根廷已經播種的大豆面積相當於計劃播種面積的77.2%。玉米播種面積達到計劃播種面積630萬公頃的61.2%。美國農業部在12月份供需報告中預計阿根廷大豆產量達到5000萬噸,低於11月份預測的5100萬噸,上年產量為4900萬噸。

隨著中國生豬養殖業從非洲豬瘟疫情中恢復,養殖業對豆粕需求強勁,提振大豆進口需求增長。中糧集團高管周二表示,202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億噸,因為國內生豬存欄恢復,提振蛋白需求。今年中國的大豆壓榨量將達到9260萬噸。另外,今年豆油需求也將同比增長6%以上,因為生物柴油行業的需求提高。九三集團也預測2020/21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超過一億噸,其中從美國進口量可能翻番,達到3600萬噸,從巴西進口的數量可能降至5690萬噸,低於上年的6900萬噸。2021年壓榨產能將提高3.1萬噸/日,2022年將再提高2萬噸/日。2019/20年度中國壓榨行業加工大豆8800萬噸,產能利用率平均為69%。2020/21年度中國豆粕需求可能同比提高10%,高於2019/20年度的同比增幅5.8%,因為生活水平提高導致肉蛋奶需求增長。

荷蘭國際集團(ING)公司發布的展望報告顯示,中國將繼續保持強勁的農產品進口步伐。政府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生豬存欄量同比增長26.9%。這也推動力中國動物飼料需求增長,從而一直對玉米和大豆市場提供支持。

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農業部在1月12日發布供需報告前,美國大豆期價將趨於上漲,因為美國農業部有可能將南美大豆產量預測值較當前水平調低600萬噸左右,主要是巴西大豆產量預測值可能調低。

從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來看,截至12月17日,美國大豆銷售總量(包括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達到5410萬噸,而去年同期為2990萬噸。美國農業部預測本年度大豆出口量為5980萬噸,高於上年的4560萬噸。

從這剛消息基本面偏多,看行情是否與多頭預期一致,如一致繼續持有。

相關焦點

  • 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原標題: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豆類】因巴西天氣改善提振大豆產出前景,周五CBOT大豆期貨市場震蕩回落小幅收低
  • 豆粕供應面—北美大豆播種面積可能增加數百萬畝
    由於聖誕節日的緣故,本周四和周五沒有美國大豆現貨市場報價。下周一恢復報價。 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貨收盤上漲。2021年1月大豆期約收高4.75美分,報收1263.5美分/蒲;3月大豆收高4.5美分,報1264.5美分/蒲。
  • 豆粕 有走高潛力
    在出口量和壓榨量並未調整的情況下,2020/2021年度期末庫存從10月的2.9億蒲式耳下調到1.9億蒲式耳,為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僅為上年度同期的36%。除了在產量上做文章外,?美豆的出口和壓榨表現也相當不錯,美國農業部有理由在後續的月度報告中繼續調高這些數字,調低美豆期末庫存,從而使得美豆供需面繼續轉緊。
  • 豆粕大漲\生豬跌停!相愛相殺的上下遊究竟為哪般?
    來源:牛錢網原標題:豆粕大漲,生豬跌停!相愛相殺的上下遊究竟為哪般?文丨牛錢網上周五,國內首個活體交割品種生豬期貨上市交易,然而開盤首日生豬期貨便迎來暴跌,第二交易日更是直接跌停。反觀生豬飼料上遊,豆粕行情近期表現搶眼,美豆銷售依舊火熱拉動粕價繼續抬高,南美大豆進入關鍵生長期,天氣炒作不斷粕價深受影響,而近期國內因限電限氣工廠停開供應受阻。下遊需求又受生豬存欄迅速增加帶動,不斷進口的豆粕不愁銷路,與生豬截然不同情形助力粕價再上一層。
  • 豆粕 上方高度有限
    目前,美豆突破1270美分/蒲式耳的關口,連豆粕站上3300元/噸的平臺。綜觀後市,美豆價格上漲驅動強勁,有望提振連豆粕。  全球大豆市場持續去庫存  全球大豆和美豆庫存連續兩年下降,庫銷比隨之下滑,全球大豆市場開啟去庫存進程。目前,供給端收緊,庫存消費比已經接近2013/2014年度的水平。
  • 25周豆粕周報
    一、美豆上漲,大連豆粕下跌本周,市場交易美豆需求旺盛的預期,CBOT大豆期貨周度上漲,其中7月大豆合約收盤價格876美分/蒲式耳,環比上周漲4美分,同比去年同期跌27美分;大連豆粕衝高回落,其中2009合約收盤價格2811元/噸,環比上周跌21元,同比去年同期跌69元。
  • 2020年豆粕強勢收官 新年伊始繼續乘風「粕」浪
    新華財經北京1月4日電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儘管阿根廷農戶罷工結束的消息略給美豆及豆粕市場增添了些許陰雲,但絲毫沒有阻擋粕價強勢上漲的勢頭。按照收盤價計算,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國內豆粕主力連續合約期價年度漲幅達25.5%。4日早盤,截至發稿時,豆粕05合約期價一度再漲逾2%,畢竟3500元/噸關口。
  • 中國今年或將進口3000萬噸美國大豆!國內2大買家成「主力軍」
    過去幾個月,美國大豆正在加速回歸中國市場,促使對華出口量屢屢出現暴增。據聯合早報11月底報導,僅今年10月,中國買家向美國發出340萬噸的大豆訂單,同比去年的114.7萬噸增長2倍。2019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為1694萬噸,如今德媒預測的數值要高出不少。那麼,除履行協議的原因外,中國為何突然大量採購美豆呢?國內又有哪些企業在出手呢?受相關規定,進口大豆在我國只能用於榨油,榨油所剩的豆粕主要給養殖業用作飼料。
  • 巴西大豆生長進入關鍵期
    在巴西南部和東北部的南裡奧格蘭德南,大豆種植率為97.7%。南裡奧格蘭德最近的降雨應該能讓農民在幾天內完成種植。在巴西東北部,最近幾周天氣轉為乾旱,這可能會延緩種植的完成。。   在巴西,大部分的大豆已經開花,結莢。巴西大豆最重要的莢果鼓粒時間將是接下來的45天。
  • 拉尼娜陰影下 2021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玉米產量預測
    來源:油粕面人們對2021年南美玉米和大豆可能的產量有相當大的興趣,目前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影響產量前景的天氣變化上。美國農業部12月份對巴西玉米和大豆產量的預測分別為43.3億蒲式耳和48.87億蒲式耳。阿根廷玉米和大豆產量目前預計分別為19.68億蒲式耳和18.74億蒲式耳。
  • 菜油期貨價格突破1萬元/噸創7年來新高
    菜油主力合約價格突破1萬元/噸,創7年來新高。截止收盤,菜油主力合約漲1.37%,報10041元/噸。延伸閱讀:油脂油料再迎「豐收日」 明年將延續亮眼表現?12月30日,國內期市收盤油脂油料漲幅居前,豆二漲近3%,菜粕、豆粕漲逾2%。
  • 大豆期貨怎麼了?快看機構觀點
    12月16日,大豆期貨出現異常現象,豆一主力合約周一跌逾4%後持續走弱,但豆二期貨則緩慢上漲,呈現明顯分化格局。大豆期貨怎麼了?中投期貨分析指出,周二東北產區國產大豆價格穩中下跌,局地回落0.01-0.03元/斤,黑龍江產區多地淨糧裝車價達到2.68-2.75元/斤,關內國產大豆價格局部小跌。大興安嶺農墾集團和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本周陸續啟動大豆拍賣,雖然數量均不到2000噸,但傳遞的調控信號十分強烈。
  • 35周豆粕周報
    二、壓榨利潤互有漲跌本周,美豆升貼水下跌,巴西升貼水上漲,CBOT大豆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漲600點,進口大豆壓榨成本漲60-170元不等,國內豆粕期價震蕩上漲,豆油大漲,壓榨利潤互有漲跌。截止本周五下午收盤,10月船期美灣大豆利潤80元,環比上周的32元漲48元,美西大豆利潤68元,環比上周的-2元漲69元,巴西大豆-148元,環比上周的-113元跌35元。
  • 美豆優良率平穩 豆粕期貨或將進入短暫消化期
    【】美豆生長的平穩數據表現讓市場繼續無法在天氣上尋找到更多信息;現貨上看,豆粕現貨近期漲幅超期貨,帶動區域基差迅速走強。未來6-10天降水預測圖美豆生長周度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當周,美國大豆優良率為71%,市場預期為70%,之前一周為71%,去年同期為53%。同時公布第一份結莢率數據2%,去年同期1%。
  • 養殖行業推薦:飼料原料之豆粕基礎知識普及-百家號 - 每日糧油
    大豆供應量豆粕作為大豆加工的副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著豆粕的供應量,正常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粕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塊,一是國產大豆,二是進口大豆。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近幾年,我國大豆年總產量在1,600萬噸左右徘徊,其中商品大豆量約為600萬噸。我國2008/09年進口大豆超過4,000萬噸。2.
  • 美國大豆大漲至6年最高價,國內豆粕暴漲!我國又要採購高價豆
    今日國內豆粕市場強勢運行,各地油廠及貿易商豆粕報價較上周五普遍大幅上漲40-60元/噸,沿海港口豆粕現貨報價漲至3150-3300元/噸附近。引發豆粕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美豆方面。受南美天氣擔憂提振,美國大豆期貨市場大幅反彈創下六年來最高水平,市場強勢特徵相當明顯。
  • 後疫情時期,大豆如何安全供給、行情如何演繹?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此前表示,中國5月原油和大豆進口激增,是企業根據國際市場變化和國內生產需要、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的進口。巴西本而貶值、大豆出口意願增強等因素,也推動了中國大豆進口的增長。2019年黑龍江大豆毛糧的開稱價為1.68—1.7元/斤,預期今年大豆毛糧開稱價會在1.8—2元/斤,但有關機構今年的收購量也值得關注。疫情面前,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國產大豆臨儲庫存消耗殆盡,有關機構輪換庫存量也十分有限,在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大增的背景下,有關機構是否會考慮增加儲備值得關注。
  • 豆粕成交平淡 庫存持續上升
    巴西播種進度加快,美豆收割集中上市,基金減倉都沒有影響美豆上漲,短期美豆維持強勢。國內豆粕完美錯過本輪美豆上漲,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分析了這個原因,大家可以參看我上期的文章。本輪國內豆粕按照自身基本面走,整體成交平淡,庫存上升,基本面較弱。
  • 豆粕:假設下半年消費超2017年
    6月份豆粕表觀消費量同比實現18%的增長,預計7月份表觀消費同比將達到35%,從同比這個維度來看,需要考慮2019年同期基數低這個因素,因為2019年4~7月以及10~12月是非洲豬瘟疫情比較嚴重的階段,對豆粕消費造成衝擊正好是從6月份開始體現的,2019年三、四季度的豆粕表觀消費同比分別下滑9%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