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供應面—北美大豆播種面積可能增加數百萬畝

2020-12-27 騰訊網

由於聖誕節日的緣故,本周四和周五沒有美國大豆現貨市場報價。下周一恢復報價。

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貨收盤上漲。2021年1月大豆期約收高4.75美分,報收1263.5美分/蒲;3月大豆收高4.5美分,報1264.5美分/蒲。

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市場上漲,追隨鄰池大豆市場的漲勢,截至收盤,玉米期貨上漲1.25美分到3.75美分不等,其中3月期約收高3.75美分,報收451美分/蒲式耳;5月期約收高3.50美分,報收451.75美分/蒲式耳;7月期約收高2.50美分,報收450.25美分/蒲式耳。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農經學家斯科特·歐文教授在伊利諾州農場經濟峰會上表示,2021年玉米和大豆價格將非常強勁。歐文稱,進入2021/22年度後,旺盛的需求將繼續支持價格上漲,而且供應幾乎沒有機會從目前偏低的水平上恢復。儘管美國農業部當前預測2020/21年度美國大豆農場平均價格為每蒲式耳10.55美元,但是歐文認為有跡象顯示大豆(以及玉米)價格最終將超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水平。

歐文認為,目前全球庫存緊張狀況(尤其影響到美國大豆),可能在2021年吸引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增加數百萬英畝,玉米和大豆單產也將會提高。

明年大豆播種面積和單產可能增加的原因在於,今年播種季節早期美國中西部地區的惡劣天氣造成數百萬英畝大豆產量損失。歐文認為,2021年春季美國播種面積可能增加約200萬英畝,而2021/22年度的收穫面積將比本年度高出約800萬英畝。明年的玉米和大豆播種規模可能旗鼓相當,因為玉米/大豆價格比促使農戶儘可能多種大豆。歐文表示,多種大豆的吸引力確實更大。大豆市場的上漲就等於向農戶喊話:我們需要更多大豆。

2020年夏末穀物市場走出驚人的漲勢,原因在於中西部等主產區天氣惡劣,以及國內需求和出口超過預期,導致庫存下降,其中美國大豆庫存處於非常緊張的水平。

南美形成的拉尼娜現象已經造成天氣乾旱,可能嚴重影響該地區的大豆作物,從而動搖近幾年來中國極其依賴的供應基礎。

幸運的是,中國已經控制住了疫情,經濟也重新恢復增長。明年中國經濟將進一步增長,隨著生豬生產恢復,中國對進口大豆的需求還將繼續增長。

同樣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分析師喬·楊贊說,雖然中國玉米供應狀況一直是個謎,但是中國的玉米進口需求也可能繼續。他說,中國正在進口大量玉米。

歐文表示,目前全球玉米和大豆庫存狀況意味著美國農戶處於有利位置,其他地區的需求以及生產問題可以讓美國農戶獲益。而這也意味著,如果美國中西部地區再次出現惡劣天氣,可能引發天氣市行情。他說,2021年美國作物收成不容出現任何閃失,因為需求基數很大,而且還要補充庫存。

因此,只要庫存繼續保持緊張,將意味著價格上行潛力要大於下行潛力。歐文表示,在明年農作物豐產之前,玉米和大豆價格下行風險不大。

從這些消息面來看,北美大豆上漲因素也在慢慢消退,豆粕期價將面臨高位震蕩。

相關焦點

  • 豆粕期貨供應面—巴西大豆產量比上年增長2.2%
    本周巴西諮詢機構Patria Agronegocios(PA)公司將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1.2757億噸,比早先預測值調低了160萬噸或1.2%,原因在於持續乾燥天氣影響主產區的大豆單產。不過調低後的產量仍比上年增加2.2%,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 豆粕 有走高潛力
    雖然近期由於壓榨利潤走低,國內個別小油廠對美豆進口船隻洗船,但由於播種因天氣原因延遲,巴西大豆上市可能晚於預期,因而美豆出口獲得更寬裕的時間窗口。就目前來看,美豆出口一家獨大,出口形勢一片大好。截至11月19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201萬噸,比上年同期的195.24萬噸增加3%。
  • 後疫情時期,大豆如何安全供給、行情如何演繹?
    2019年,黑龍江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為255元/畝,玉米補貼為30元/畝,大豆補貼高於玉米補貼200元/畝以上。今年3月23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信息顯示,為落實國家關於今年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雙穩」的總體部署,以及農業農村部關於「適度增加玉米面積」和「增加糧食產量」的具體要求,在上年的基礎上,黑龍江今年大豆補貼標準基本保持穩定,玉米補貼標準適當提高,大豆每畝補貼高於玉米200元。
  • 大豆,玉米的前車之鑑
    此外,今年中國的大豆壓榨量將達到9260萬噸,並稱中國穩步復甦的生豬養殖業提振豆粕需求。適度進口,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我國在1995年前還是大豆淨出口國,但隨著肉蛋奶和油脂的需求大幅增加,進口規模越來越大。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2020-04-09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疆2020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同比增加300萬畝
    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全區已超額完成2020年冬小麥播種指令性計劃任務,較上年增加300萬畝,切實為今年農業生產穩定發展開了一個好頭,為全年糧食增產豐收、保障糧食供給安全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新疆積極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通過不斷提高冬小麥種植補貼標準,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牢牢守住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3410萬畝耕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2020年全區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小麥總產較上年增加33.6萬噸,實現了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
  • 中國農業軟肋:停止大豆進口,我們將吃不起豬肉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大豆起源地,在古代我們稱稻、黍、稷、麥、菽為五穀,其中菽指的就是大豆,雖然大豆起源於中國,但大豆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每年都需要進口數千萬噸,我們有超級水稻解決糧食的問題,為麼沒有超級大豆解決這塊市場空缺呢,這其實取決於我們的耕地面積,2019年我國大豆的播種面積約
  • 豆粕大漲\生豬跌停!相愛相殺的上下遊究竟為哪般?
    反觀生豬飼料上遊,豆粕行情近期表現搶眼,美豆銷售依舊火熱拉動粕價繼續抬高,南美大豆進入關鍵生長期,天氣炒作不斷粕價深受影響,而近期國內因限電限氣工廠停開供應受阻。下遊需求又受生豬存欄迅速增加帶動,不斷進口的豆粕不愁銷路,與生豬截然不同情形助力粕價再上一層。
  • 警惕豆粕上漲途中的幾顆「地雷」?
    解鈴還須繫鈴人,豆粕上漲的構成因素屬於可變量,我們來分析下這些可能變成「地雷」的因素:首先,前日上漲的直接因素為美國中西部的連續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大豆播種不及時,且未來7天陰雨天氣依舊存在,於是很多吃瓜群眾認為大豆減產不可避免。
  • 養殖行業推薦:飼料原料之豆粕基礎知識普及-百家號 - 每日糧油
    2016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預計為8453.7萬英畝,仍然創出歷史新高。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貨合約,國內的大連商品交易所豆類合約都要受到外盤的影響。中國的大豆需求很大一部分是從美國進口,中國也是國際市場上大豆的第一大買家。美豆的出口高峰期為9月至12月。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1月美國對華出口大豆425.4萬噸,遠高於巴西的213.8萬噸。
  • 2020年豆粕強勢收官 新年伊始繼續乘風「粕」浪
    新華財經北京1月4日電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儘管阿根廷農戶罷工結束的消息略給美豆及豆粕市場增添了些許陰雲,但絲毫沒有阻擋粕價強勢上漲的勢頭。按照收盤價計算,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國內豆粕主力連續合約期價年度漲幅達25.5%。4日早盤,截至發稿時,豆粕05合約期價一度再漲逾2%,畢竟3500元/噸關口。
  • 國產大豆價格持續走高有何「玄機」?
    單產偏低極大制約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所以俄羅斯大豆播種面積增速較慢,每年還需靠進口90萬—100萬噸大豆來彌補缺口。其次,俄羅斯大豆價格雖較我國大豆略有優勢,但品質參差不齊,並且農殘比例較高,價格優勢並不明顯。最後,歐亞經濟委員會6月2日作出決定,將大豆排除出歐亞經濟聯盟禁止出口商品清單,自6月13日起將允許大豆出口。
  • 豆粕成交平淡 庫存持續上升
    巴西播種進度加快,美豆收割集中上市,基金減倉都沒有影響美豆上漲,短期美豆維持強勢。國內豆粕完美錯過本輪美豆上漲,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分析了這個原因,大家可以參看我上期的文章。本輪國內豆粕按照自身基本面走,整體成交平淡,庫存上升,基本面較弱。
  • 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原標題: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豆類】因巴西天氣改善提振大豆產出前景,周五CBOT大豆期貨市場震蕩回落小幅收低
  • 豆粕單日暴漲超百點 這波異常強勁背後誰在搞鬼
    阿根廷工人罷工持續、天氣乾燥影響南美大豆產量,全球大豆供應前景堪憂,美豆延續強勢上漲,且觸及六年半新高,在突破1200美分之後繼續上攻,市場強勢特徵非常明顯。儘管國內進口大豆原料供應充足,未來兩周油廠開機率將回升,飼料需求增速放緩,國內豆粕市場整體庫存壓力猶在;但在美豆強勢突破,成本驅動下,豆粕行情勢必繼續加速上漲 本周開盤瞬間豆粕期貨M05合約就突破3200關口,單日暴漲超百點,賣方本以為周末賣的是合理價,買方同樣以為自己買的合理價。
  • 國產大豆高於進口大豆每噸2000多元,原因何在?權威回應:這是市場化...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師王遼衛認為,我國大豆消費已經形成了食用和飼料用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進口大豆主要用於滿足國內植物油和蛋白粕需求,80%用於加工豆粕,20%加工食用油;國產大豆主要用於直接食用、加工豆製品和大豆蛋白,少量用於生產非轉基因豆油和豆粕。
  • 新疆冬儲類蔬菜播種面積增加20%
    截至目前,全疆冬儲類蔬菜播種工作已基本結束,已種植冬儲類蔬菜共計79.6萬畝,較上年增長20.8%,主要種類有大白菜、胡蘿蔔、恰瑪古、蓮花白等。今年,新疆將通過加大冬儲菜種植和儲藏能力,提高冬春季蔬菜自給水平。
  • 保森林還是保大豆——歐盟壓力下 巴西做何選擇
    在2011-2017年間,馬來西亞預計新增毀林總面積達4百萬公頃,印度尼西亞達13.7百萬公頃。截至2018年末,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5.8百萬公頃,印尼油棕種植面積則高達14.3百萬公頃,較2011年分別新增約0.8百萬公頃和5百萬公頃。面對東南亞棕櫚油進口量的逐年增長,歐盟當局開始對馬印棕櫚油做出反擊。
  • 全國蔬菜供應總體有保障 新增蔬菜播種面積506萬畝
    全國蔬菜供應總體有保障 新增蔬菜播種面積506萬畝央視網  作者:  2020-03-15 目前這裡的蔬菜一部分是來自雲南、海南等地的南方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