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8日,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臺灣聯經出版有限公司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2016上海——臺北小說工作坊」將在上海舉行。
旨在搭建兩地中青年作家交流平臺,多視角文學探討的「2016上海——臺北小說工作坊」,邀請了上海、臺北各6位優秀中青年作家及6位上海青年評論家,連續4天進行8場文學交流活動,包括工作坊作家見面會,6場主題研討會和大夏讀書會。
其中6場主題研討會將採取作家、評論家面對面交流的形式,即由上海、臺北各1位作家與1位評論家組成主講小組,進行主題研討。會後,臺灣聯經出版有限公司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分別出版12位作家的作品。
除大夏讀書會在大隱書局舉辦外,其餘7場活動均在上海市作家協會大廳(巨鹿路675號)舉行。
「遇見小說」2016上海——臺北小說工作坊見面會11月5日下午16:30
嘉賓:與會全體作家、評論家
主持:上海作協副主席孫甘露
小說:擬象與事件11月6日14:00-15:30
主講:伊格言【1977年生。臺北藝術大學講師。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臺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併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歐康納國際小說獎、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等。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絡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著有《甕中人》《噬夢人》《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等書。】
主講:小白【上海作協專業作家。著有隨筆集《好色的哈姆萊特》《表演與偷窺》。長篇小說《局點》《租界》、中篇小說《特工徐向璧》。】
主持:張定浩
1976年生於安徽。現居上海,就職於《上海文化》雜誌,寫詩和文章。出版作品有文論隨筆集《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批評的準備》《愛欲與哀矜》,詩集《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等。曾獲第十屆《上海文學》理論獎,「2013青年批評家年度表現獎」,《南方文壇》2014年度優秀論文獎,2016年首屆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者」。
都市生活的詩意11月6日15:45-17:15
主講:李維菁【小說家、藝評。著有小說集《我是許涼涼》(臺北書展文學大獎)、《老派約會之必要》、長篇小說《生活是甜蜜》。藝術類作品包括《程序不當藝世代18》《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商品與消費》《名家文物鑑藏》《我是這樣想的──蔡國強》《家族盒子陳順築》等。】
主講:滕肖瀾【上海作協專業作家。著有小說集《十朵玫瑰》《這無法無天的愛》《大城小戀》《星空下跳舞的女人》《規則人生》。長篇小說《城裡的月光》《海上明珠》《乘風》。中篇小說《美麗的日子》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曾獲首屆錦繡文學大獎、《上海文學》獎、《十月》年度青年作家獎、《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獎、《小說月報》百花獎、《長江文藝》優秀作品獎。併入選《人民文學》與「盛大文學」共同推選的「未來大家TOP20」。小說《童話》《藍寶石戒指》曾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作品曾譯作英文、波蘭語出版。】
主持:btr【生於1974年,作家、譯者、書評及影評人,生活在上海。主要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筆記》(世紀出版,2003)及《迷走·神經》(新經典,2013)。主要譯作有:保羅·奧斯特《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浙江文藝,2009)、薩奇《殘酷極簡思維》(楚塵文化,2013)及保羅·奧斯特《冬日筆記》(九久讀書人,2016)。關於旅行、城市生活及文化的評論及寫作散見於《周末畫報》《上海書評》及《睿士》等。】
寓言、隱喻與現實11月7日14:00-15:30
主講:高翊峰【小說家、編劇、雜誌人。現專職寫作與影像工作。2012年由《聯合文學》雜誌評選為「20位四十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從事電影電視編劇、導演、雜誌編輯、廣告文案。文學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四大報文學獎,由其作品改編的同名迷你短劇《肉身蛾》獲金鐘獎。個人出版:《家,這個牢籠》《肉身蛾》《傷疤引子》《奔馳在美麗的光裡》《一公克的憂傷》《烏鴉燒》等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幻艙》《泡沫戰爭》。】
主講:走走【專業文學編輯、業餘小說人。著有長篇小說《愛無還》《房間之內欲望之外》《怪獸》《我快要碎掉了》;中短篇小說集《哀慟有時 跳舞有時》《961213與961312》《天黑前》《黃色評論家》《棚戶區》……認為語言是文學最必要的條件,專注於人性和動機的複雜。】
主持:黃德海【1977年出生,山東平度人,2004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現任職於《上海文化》雜誌社。著有文學評論集《若將飛而未翔》、書評隨筆集《個人底本》,翻譯有《小胡椒成長記》,編選有《書讀完了》《文化三書》《野味讀書》等。】
艱難的寫作或小說的未來11月7日下午15:45-17:15
主講:童偉格【1977年生,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著有散文集《童話故事》,長篇小說《西北雨》等。】
主講:路內【1973年生。著有小說《少年巴比倫》《花街往事》《慈悲》等。】
主持:黃平【1981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作家協會、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以當代文學為研究方向。著有《以文學為志業——「80後學人」三人談》《「80後」寫作與中國夢》《大時代與小時代》《賈平凹小說論稿》等。主編有《新世紀小說大系(2001-2010)·底層卷》。曾獲第四屆唐弢文學獎、《當代作家評論》2008年度優秀論文獎、《南方文壇》2011年度、2013年度優秀論文獎、第十四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2011年度當選上海市「晨光學者」;2015年度入選「南京青春文學人才計劃」。】
虛構、非虛構以及真實11月8日14:00-15:30
主講:劉梓潔【1980年生,彰化人。臺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曾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臺北電影節最佳編劇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近年並跨足電視,擔任《徵婚啟事》《滾石愛情故事》編劇統籌。著有長篇小說《真的》,短篇小說集《遇見》《親愛的小孩》,散文集《父後七日》《此時此地》。現為專職作家、編劇。】
主講:薛舒【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專業作家。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八屆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作品發表於《收穫》《十月》《人民文學》《中國作家》《上海文學》《北京文學》等雜誌。曾獲《中國作家》新人獎,《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獎,《人民文學》年度中篇小說獎,《上海文學》獎等。出版小說集《尋找雅葛布》《天亮就走人》《飛越雲之南》,長篇小說《殘鎮》《問鬼》,長篇非虛構《遠去的人》等。作品被譯為英文、波蘭文出版。】
主持:金理【復旦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出版著作《從蘭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與劉吶鷗為核心的社團研究》《歷史中誕生:19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小說中的青年構形》《青春夢與文學記憶》等。榮獲「2012年度青年批評家」、上海2014年度「社科新人」、第五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等,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
內省與蠻荒11月8日下午15:45-17:15
主講:黃麗群【1979年生於臺北,政大哲學系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金鼎獎等。著有短篇小說集《海邊的房間》、散文集《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採訪寫作《寂境:看見郭英聲》(與攝影家郭英聲合著)。長期從事傳媒工作。】
主講:任曉雯【小說家,著有長篇小說《她們》《生活,如此而已》《島上》,短篇小說集《陽臺上》《飛毯》。作品被翻譯成瑞典文、英文、法文、義大利文等。】
主持:項靜【生於1981年,青年評論家,祖籍山東泰安,文學博士,就職於上海市作家協會,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著有《肚腹中的旅行者》《我們這個時代的表情》。】
大夏讀書會11月8日19:30-20:30
嘉賓:與會全體作家、評論家
地點:大隱書局(淮海中路1834號-1)
註:本場活動需預約,詳情請見「大隱書局上海」微信公眾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