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那邊有一個東西在動,是什麼?」
「看著像是飛龍!」
在「6·2」北部原始林區阿巴河雷擊火實現全面合圍之後,阿龍山林業局的撲火隊員們在火燒跡地清理火場時,發現了一隻「驚嚇過度」的飛龍……
「我們在清理火場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隻飛龍飛了過來。火燒跡地黑壓壓的一片,只有少量斑塊似的綠色,它飛過來的時候就落在綠地上,神情異常緊張,我們趕緊跑上去將它抱入懷中。」阿龍山林業局撲火隊員王輝說。
正當大家對於它的「身世」和如何救助它而你一言我一言地討論時,細心的馬立新看出了端倪。「你們看,這隻飛龍肚皮上的毛都沒有了,我小時候看到過母雞在孵小雞的時候,肚皮上的毛就會掉光,這是一隻飛龍媽媽,估計它的孩子就在附近,咱們快幫它找找孩子。」
就這樣,阿龍山營林科科長馬立新帶著幾名撲火隊員對方圓100米的火燒跡地進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卻未見飛龍蛋或是小飛龍。或許它的孩子已經被大火吞噬了。大火過後,飛龍媽媽是回來找孩子的,但是,火場溫度高,再加上濃煙滾滾,一時驚慌失措的飛龍媽媽才飛到撲火隊員的身邊,尋求幫助。它的頭不住地往撲火隊員的懷中扎,神情慌張,就像是一個無助的孩子。
這時,馬立新說:「這塊兒也沒有食物和水源,它會餓死的。它已經失去孩子了,我們不能讓它失去生命。咱們走出火燒跡地把它放生吧!它屬於綠色的森林,不屬於黑漆漆的火燒跡地。」
王輝小心翼翼地抱著飛龍媽媽,不時地撫摸著它的羽毛,待到他們走了200多米之後,看到了綠色的叢林才把它放生。
「我們當時身心很疲憊,但是突然看到火燒跡地有活著的生靈,隊員們的眼睛都亮了,它帶給了我們守護綠色的信心和期盼火燒跡地恢復如初的希望。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綠色森林中的珍貴野生動物,讓森林恢復生態功能。」馬立新說。
小小的生命得到了再生,飛龍媽媽回到了綠色的懷抱中,火燒跡地也將會迎來綠色的希望。
(記者 米何妙子 通訊員 田穎)
那些被定格的「6·02」救災瞬間,哪一個更感動你?
感謝,森林火災中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你..……
唯有英雄逆火前行!致敬!最美務林人!
編輯:小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