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的愛情故事也可以拍得無比優美。
不講理由的超現實場景是抒發情感的利器。
影片展示了上世紀好萊塢歌舞片場的盛況。
米高梅的獅子吼廠標是時代的記憶,《愛樂之城》致敬《雨中曲》。
好萊塢歌舞片《愛樂之城》(La La Land)近日放出首款預告片,悠揚的主題曲與華美的畫面令人沉醉,影片由瑞恩·高斯林與艾瑪·斯通主演,《爆裂鼓手》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該片頗有重新定義歌舞片的野心,風格向經典米高梅歌舞片致敬,將復古元素融於了現代愛情故事裡。《愛樂之城》將於12月2日北美「頒獎季」上映,不過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觀眾可以在8月31日率先鑑賞本片,因為《愛樂之城》已被選為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電影,並且將角逐金獅獎。
1 給洛杉磯的一封情書
《愛樂之城》的英文原名「La La Land」在英語中是一句俗語,當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如入無人之境的時候,人們就會說:看啊,他已進入了「啦啦之地」。「La La Land」後來也被用來指代洛杉磯和好萊塢,因為這裡距離現實總是顯得那麼遙遠、充滿了夢想和幻想。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對這座城市充滿熱愛。預告片一開頭就用一個洛杉磯的大全景拉開帷幕,之後男女主角穿梭於這座「天使之城」的各個角落,也帶領觀眾走遍了它的地標景點。達米恩·查澤雷曾在採訪中形容本片是「一封獻給洛杉磯的電影情書」,是給這座城市創作的「一幅動態畫像」。如今看來,所言不虛。
2 塞巴斯蒂安和米婭
瑞恩·高斯林在片中飾演爵士鋼琴音樂家塞巴斯蒂安,恃才自傲又充滿魅力。為了餬口他在一家破舊的酒吧演奏,期待有朝一日得到伯樂挖掘。
艾瑪·斯通在片中飾演一個充滿抱負的女演員米婭,她從家鄉來到這裡發展,渴望成為明星,但面對一個充滿競爭的陌生世界,她有些孤獨和絕望。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個人相遇了。兩顆寂寞的心碰撞在一起,燃起了愛情的小火苗。很快塞巴斯蒂安和米婭就陷入了熱戀,他們沉醉在自己的「啦啦之地」中,忘記了外面的世界。然而,現實還是殘酷的,要夢想還是要愛情,一道艱難的選擇題擺在了兩個人的面前。
3 「高司令」和「石頭姐」
主演瑞恩·高斯林和艾瑪·斯通被中國影迷戲稱為「高司令」和「石頭姐」,各自在最近幾年迅速爬到了好萊塢準一線的位置。二人也是一對特別有緣的演員,《愛樂之城》已經是兩人第三次飾演銀幕情侶了。此前,他倆在2011年《瘋狂愚蠢的愛》和2013年《匪幫傳奇》中也曾扮演過情人。由於他們都是戲路比較廣泛的演員,尤其擅長遊走在正劇和喜劇之間,既放得開也收得住,演技水準也是同年齡段的演員中居於前列的。因此二人對手戲都相當有火花,銀幕形象也非常討喜。不過他們並非《愛樂之城》的首選,達米恩·查澤雷原本是想讓《爆裂鼓手》的主演邁爾斯·泰勒演高司令那個角色,讓另一個艾瑪(「赫敏」艾瑪·沃特森)來演女主角。
4 口哨!口哨!
預告片最抓人的是那首貫穿始終的歌曲,歌名叫做「City of Stars」,是作曲家賈斯汀·赫維茨為本片創作的諸多原創歌曲中的一首,由高司令親自演唱(包括最初和最後輕快的口哨)。
賈斯汀·赫維茨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的哈佛同學,查澤雷的上部作品《爵士鼓手》的音樂也是他創作的。赫維茨6歲開始學習鋼琴,他最喜愛卓別林創作的音樂,如《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在他看來,卓別林不僅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配樂大師前五名之一。
而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是學「爵士鼓」出身,最初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音樂家,後來他將對音樂的熱愛融入了他的電影中。赫維茨和查澤雷四年前就開始了《愛樂之城》的創作,而影片的構思則能追溯到五六年前。兩人對這部影片充滿了創作激情,他們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在若干年後,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歌舞片經典。
5 下一部不玩音樂
《愛樂之城》不像《悲慘世界》、《芝加哥》這些電影,它不是根據已經成功的音樂劇改編的,因此拍攝這樣一部原創的歌舞電影需要更大勇氣。
很多知名導演都嘗試過這麼做,比如伍迪·艾倫的《人人都說我愛你》,馬丁·斯科塞斯的《紐約,紐約》等。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並不妨礙後來者繼續挑戰。查澤雷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他說:「拍歌舞片的誘惑就在於,如果你搞砸了,則沒什麼能比它更糟;而如果你拍好了,則沒什麼能比它更好。」查澤雷表示,他在這部影片後將暫別自己喜愛的音樂和爵士,嘗試點別的——比如一部登月電影。
■ 米高梅Style
唱歌跳舞無需理由
從預告片中,我們能找到很多好萊塢經典歌舞片的元素。一個藝術家愛上了一個女演員,這不正是《雨中曲》的故事嗎?還有高司令與路邊燈柱,也像極了金·凱利當年在路邊的載歌載舞。
這些都源於導演查澤雷的一個夢想——拍一部真正原創的米高梅風格的歌舞片。
米高梅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曾拍攝過大量歌舞片,這些歌舞片也造就了金·凱利、朱迪·嘉蘭、弗雷德·阿斯泰爾、金吉·羅傑斯等大批的歌舞明星。米高梅歌舞片和現在的音樂電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歌舞基本是毫無來由的,你也不會在銀幕上看到音樂的源頭。而現在很多音樂電影,如《曾經》,基本都把這些音樂的出現合理化了。
《愛樂之城》裡,歌舞都是角色自己有情感需要抒發的時候,迸發出來的。這種類型的歌舞片,很長時間沒有出現了。迪士尼拍過一些,但基本都是動畫片,也有《魔法奇緣》這樣的真人電影,但那也有年頭了。導演查澤雷覺得是時候拍一部這樣的電影了,他為此遊說了很多電影公司,最終不是米高梅,而是另一頭獅子——獅門公司決定資助他製作這部電影。
《愛樂之城》的靈感來源十分龐雜,導演提到的有金·凱利的《雨中曲》、朱迪·嘉蘭的《一個明星的誕生》和《相見在聖路易斯》、夢露的《紳士都愛金髮女郎》、凱薩琳·德納芙的《瑟堡的雨傘》等。
編譯:尼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