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3日電 (吳平華 )為持續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實現便民利企,自貢市大安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三抓聯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區上下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強基礎、擴規模、增總量的第一抓手,推動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為加快大安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
打破行政壁壘 營造高效便捷「軟環境」
聚焦民企創業困境、發展期盼,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行政權力壁壘,用硬措施打造軟環境讓民企輕裝上陣。持續精簡行政許可事項,放寬個體工商戶登記條件、減少登記限制,減並工商、稅務、社保等流程,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將全區22個部門分散式窗口集中設置為商事登記、涉農事務等四大窗口,實行規劃、消防、環保等部門並聯限時審批,探索多規合一、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圖聯審等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審批效能。依託「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對相對簡單的辦理事項實行全程網上審批,「最多跑一次」事項辦理比例達100%。推出政策「紅包」。在自貢全市率先出臺《大安區發展總部經濟扶持政策》,完善總部企業培育獎勵激勵政策,成功引進自貢宏圖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總部企業3個。
延伸服務觸角 健全紓困解難「暖機制」
組建全省第一個入駐政務中心的「民營經濟服務中心」,為企業立項、建設、稅務、融資等提供全程代辦、限時辦結服務,推動審批效率提速50%以上。設立管理提升、融資協調、項目推進3個專項小組,截至目前全區組建民營企業黨組織116個,推動威鵬電纜、立華牧業等企業榮獲中省級表彰。開展「百名幹部駐企業優化營商環境行動」。分批次安排百餘名機關幹部和專家人才團隊進駐企業,目前,已組織兩批次64名幹部對22家骨幹企業實施精準幫扶服務,收集問題87個,解決問題45個,正在協調辦理42個,對接政策22個。現在已啟動第三批次活動。
培塑優質環境 構築護航民企「放心牆」
堅持把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作為民營企業健康成長的基礎,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成立招商引資涉企投訴快速處理小組,投資促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任組長,受理招商引資涉企投訴以及投訴接待等相關工作。加入12345政務服務熱線,第一時間反饋涉企投訴問題。鼓勵政商正常交往,制定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與企業人員5項正面交往清單、7項負面交往清單,促進政商關係在依法依規、界限分明、公開透明的軌道上良性互動。
領導帶頭走訪 助力企業經濟發展
建立縣級領導幹部聯繫機制。結合疫情防控和「三抓聯動」精神,我區建立了「縣級領導幹部+區級部門聯繫重點骨幹企業」的機制,在疫情期間,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為企業「送疫情防控」「送服務」「送政策」,對重點項目派駐專人協調服務,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指導幫助步步高潤達城、自貢職業技術學院等項目快速復工復產,調研企業復工復產和運行情況,協調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和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幫扶企業創新發展。全力開展「半年衝刺」活動。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對轄區內自貢硬質合金、威鵬電纜等6戶市內骨幹企業進行拜訪,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現場協調解決融資、規劃等問題。成立項目指揮部。項目籤約落地後由分管縣級領導牽頭、要素部門負責,幫助招商引資企業在工商註冊、土地取得、項目報建、產業對接等全過程服務,快速推動項目建設,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儘快幫助企業建成投產。大安區2019年引進的沃納科工業製造項目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完成投入、當年投產、當年升規的「大安速度」。(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採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