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Way Ticket》(單程車票)
是歐舞組合Eruption 演唱的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最經典的舞曲之一。
曾經紅遍全球,
在世界各地有超過上百種翻唱版本。
70年代末迪斯科風潮席捲全球,各種嗨曲引爆著當下年輕人叛逆的靈魂,其中這首《One Way Ticket》可以說是當中的洗腦神曲,這是Eruption樂隊於1979年推出的著名單曲,在80年代初期到中期傳入我國,是國人接觸到的最早一批迪斯科音樂之一。
當年穿著喇叭褲肩上扛著雙卡四喇叭錄音機在大街小巷招搖過市的一代潮人,這首《One Way Ticket》一定是標配,它和同期的《巴比倫河》《成吉思汗》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歐西電子樂曲成為80年代初年青人釋放自我的靈魂音樂。
說回Eruption樂隊,他和大名鼎鼎的Boney M可以說是師兄弟的關係,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老闆: Frank Farian。
組建完Boney M後, Frank Farian又將
老闆對Eruption樂隊是精心經營,令他們在美國獲得巨大成功,然而一心不能二用,Frank Farian對Boney M在美國的推廣就強差人意,令Boney M在歐洲的知名度遠大於美國。
兩支樂隊的風格非常接近,當時很多人搞不清楚《One Way Ticket》是來自Boney M還是Eruption的, 不過它們也確實合作過《HOLD ON I'M COMING》及《LET IT ALL BE MUSIC》等曲目。
《One
絕對稱得上是流行音樂史上
流傳最廣最富傳奇也是版本最多的單曲,
一張單程車票,
唱出了戀人分手的痛與不舍,
而中文版的歌詞也富有畫面感:
「別了愛人我為你祈禱,
雖然此去天涯路遙,
火車笛聲嘯, 我心哭泣了,
別把我忘掉, 別讓我心焦。」
自從上世紀50年代末誕生到如今,
半個世紀以來風靡全球,
超過上百種版本的翻唱足以證明
它就是經典中的經典!
Neil
這首《One
KONG LING (1963)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香港女星KONG
張國榮(1979)
七十年代末港臺年輕人愛看電影《油脂》,愛用的油脂化妝品,身為潮人的張國榮也化身「油脂仔」,在第二張個人專輯中搖擺著身軀大唱《油脂熱潮》,這是《One
柳培德(1984)
柳培德這個名字對南方歌迷來說相對陌生,他來自瀋陽,七十年代末是中國吉他流行音樂領軍人物,也是《十五的月亮》的原唱者。1984年他考入總政歌舞團,推出翻唱專輯《阿里巴巴》,當中就收錄了填上中文歌詞的《單程車票》,這也是中文版《單程車票》得以廣泛流行的推波助瀾者之一。
林端(1985)
林端是廣東流行樂壇的開拓者之一,80年代初本地首個流行樂團「紫羅蘭」輕音樂隊主唱,也是風靡廣東的首位電子琴彈唱的女歌手,父親乃鼎鼎大名的粵語語言藝術大師林兆明,1985年她也翻唱了《單程車票》,她用洋氣而極富磁性的聲音把這首經典唱出屬於自己的特色。
葉璦菱(1988)
臺灣歌后葉璦菱所展現出來的南國風情和熱情嫵媚的嗓音也是獨樹一格,所以儘管她推出了一系列翻唱專輯,但都不是單純模仿,而是把它演繹為屬於葉氏特色的作品,1988年她在《點歌集3》也把《單程車票》唱出了熱烈的情懷。
陳紅(1989)
1989年央視春晚,後來唱紅《常回家看看》的陳紅載歌載舞演唱《單程車票》,今天看來誇張的造型和舞蹈動作,在當年可是潮流的風向標!
Lisa
歐洲舞曲組合Lisa
特別聲明:昨天推文《廣州舊白雲機場,我們的流金歲月在這裡》圖20、21、22、26、28、29、32攝影者為信息時報記者蕭嘉寧。
《我的黑膠時代》已在 喜馬拉雅FM 上線
可點擊文章底部 閱讀原文 收聽更方便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收聽喜馬拉雅FM 上線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