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考題:項羽和拿破崙誰更強?一考生不識拿破崙,回答令人捧腹

2020-11-27 騰訊網

1905年,清朝舉行了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歷經1200餘年的科舉制度也在這一年畫上句號。從此以後,清末民初的國民教育開始逐漸向西方學習,學生們要考的內容也不再局限於四書五經,而是引入了許多西方的人文歷史和科學方面的內容。

雖然說從清朝末期開始,各地已經陸續興辦了許多新式學堂,但是在新知識的普及程度上還比較落後,很多學生對於西方的歷史文化也不怎麼了解。可是當時為了顯示出教育的進步,各地在考試命題方面都熱衷於添加一些西方內容。這樣一來,就經常會鬧出一些大笑話。

民國初年,湖南有一所新學堂落成後對外招收學員。為了考察這些新生對於中外歷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在招生試卷中就出現了這麼一道考題:《項羽拿破崙論》。這個題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讓考生們對比一下項羽和拿破崙誰更強。結果有一個考生不認識拿破崙,所作的回答令人捧腹。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武將,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但是對於民國時期的中國來說,拿破崙這個名字就顯得比較陌生了。因為拿破崙縱橫歐洲時,中國正處於清朝的乾隆時期,而且這一時期的清朝正處於閉關鎖國的階段,更不可能聽說拿破崙的大名了。

有個考生看到這個題目後就犯了難,項羽他知道,可是這個題目卻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壓根沒聽過拿破崙的大名,所以在審題時將《項羽拿破崙論》理解成了項羽拿著一個破車侖(輪)。因為他不知道有拿破崙這號人,所以他將這個「拿」這個字理解成了動詞。

考生審完題後感覺十分古怪,力能舉鼎的楚霸王項羽,會拿不起一個破侖(輪)?

考生認為考官出的這個題目是對項羽的一種蔑視,於是提筆寫下了這麼一句話:「夫項羽,乃拔山蓋世之雄,豈有一破侖而不能拿乎?」在考生看來,就算有破侖(輪)擋住了霸王的去路,憑霸王胯下的烏騅馬,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越過障礙,還用得著親自去拿?於是他又提筆寫到:「非不能也,實不必也。」

在這位考生眼中看來,項羽胯下有烏騅馬,手下又兵多將廣,無論如何也不至於讓楚霸王親自動手去拿這個破侖(輪)。因此,考生在最後又寫到:「基於上述,我以為,項羽不必拿破崙!」

從考生的回答來看,他這個回答完全是跑題了。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畢竟他確實不知道有拿破崙這號人物。而且,這位考生的回答還是比較認真的,他在回答完考題之後,還專門寫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對這個考題的不滿:欣然應試入場來,命題離奇復怪哉;但願細流能容海,勿拋不才孫山外。

考生雖然回答完了題目,但是他始終覺得這個考題出的莫名其妙,於是乎他又決定要吐槽一下出題目的考官。他在試卷上批評考官說,雖然這個《項羽拿破崙》的題目出的比較新穎,但是題目中的字卻用錯了,「拿破崙」中的「侖」字應寫作「輪」,因為「侖」並不通「輪」。

當時正處於文言文向白話文過度的階段,所以考生可能認為考官用了一個錯誤的通假字。考生在指出考官的「錯誤」之後,忍不住又在最後寫到:「我再三揣摩,終於明白了先生的用意。先生所言應是項羽擊破了敵軍的車輪,導致輪子與車體分離,故「輪」沒了「車」,就剩下『侖』了。實在令小生費解!費解!」

雖然說考生的回答完全跑偏,與試卷上的題目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從他的回答上來看,此人卻是一個極為認真之人,這一點是十分難得的。畢竟,不認識拿破崙也不是他的錯,對於那個時候的學生來說,可能絕大多數都不認識拿破崙。只能說這個學堂在出試卷時,高估了考生們對西方歷史的了解程度。

相關焦點

  • 拿破崙的皇后是誰 拿破崙和路易十六有什麼關係
    而拿破崙果然也沒有辜負這個名字,他在歐洲踏平了多個國家,而且在世界上都留下了威名,並且得到了數不清人士的深深的崇拜之情,拿破崙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樣,成為了世界上的強者。雄獅是威嚴的是森林中危險的強者,而拿破崙不也正是這樣的人嗎?
  • 拿破崙的三副面孔——普希金筆下的拿破崙形象
    這個時期的普希金在面對拿破崙時,更像一個有愛國之心的普通人,他無法原諒拿破崙的所作所為。當然,隨著視角和立場的變化,普希金對拿破崙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二、「偉大的人物明星」1821年5月5日,拿破崙悄然離世,普希金於6月8日創作了《拿破崙》[5]一詩。詩人一改此前對拿破崙的責罵,用一種平靜和舒緩的基調對他好戰的一生表達了疑惑和遺憾:「是誰蠱惑了你?狂人!
  • 拿破崙的珠寶與愛情 | 傳奇
    14 歲的歐仁妮對他一見傾心,無奈家裡嫌拿破崙「矮矬窮」,兩人只能私定終身。家裡不同意,聰明的拿破崙就來一招先斬後奏。他在歐仁妮姐姐的婚禮上,向歐仁妮當眾求婚,搞得眾人皆知,女孩家不得不暫時答應下來,但必須等歐仁妮滿16 歲才能成婚。 就在那時,拿破崙接到去旺代省部隊報到的命令,剛有點眉目的愛情不得不暫時擱置。
  • 歌德與拿破崙
    歌德在從卡爾斯魯厄避暑歸來的途中,得到這一消息。他在日記中記下:駕馭臺上僕人和車夫的不和,比羅馬帝國的分裂更讓我們興奮。帝國的消亡無法讓人興奮,因為這在很久之前已被確認。但歌德還是十分關心這一政治事件的發展。他不得不如此,僅僅因為自己在公國的職位。在往返卡爾斯巴德途中,他的日記經常提及政治談話,在那氣氛緊張的幾個星期裡,這並不讓人奇怪。
  • 對比拿破崙和秦皇漢武,佩服中國人的智慧
    大一統談何容易,除了軍事上的強大之外,還要有足夠的文化層次和科學技術支撐帝國的完整,否則任何一個帝國都不可能長期統一。拿破崙在軍事上做到了天下無敵,但他無法建立起支撐大一統的政治體系,法蘭西帝國對外戰爭的阻力越來越大,是不可能統一歐洲,即便是被短暫統一起來的西歐地區也很快陷入分裂。
  • 「戰神」拿破崙的接班人:拿破崙的兩個兒子和侄子先後接班,侄子還...
    」推翻,他被流放到聖赫倫那海島上,在那裡,拿破崙度過了最後的六年時光,公元1821年,一代戰神拿破崙死去,也有一說人是被砒霜毒死的,因為在他的頭髮裡檢測出了嚴重超標的砷,說明他是被毒死的,
  • 《拿破崙大帝》
    圍繞著「拿破崙是摧毀者還是建設者?是解放者還是專制者?是政治家還是冒險家?」展開論述,其間駁斥了許多圍繞在拿破崙身邊的「黑色傳奇」、不實傳說以及許多對其人其事進行詆毀的荒謬之詞。
  • 亂世中,約瑟芬和拿破崙的愛情:身為寡婦的她卻讓拿破崙一生難忘
    身為寡婦的她卻讓拿破崙一生難忘。她不是一般女人,她是在法國革命時因美麗而被免於賜死,並以美貌、才智及極佳的交際手腕成為巴黎社交界的名女人,她風流但不浪蕩,她全心全意幫助拿破崙但卻算不上忠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約瑟芬。
  • 拿破崙情史,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和他的後宮娘娘
    不久以後,身為軍官的拿破崙看上了約瑟芬,約瑟芬卻根本看不起這個比自己小6歲的矮個子。為了和寡婦約瑟芬結婚,拿破崙拋棄了自己的未婚妻德茜蕾·克拉裡。這是拿破崙的未婚妻德茜蕾·克拉裡。瑪麗·路易莎和拿破崙二世。
  • 拿破崙的初戀情人
    雖然歐仁妮只有14歲,但年少早熟的她覺得這個青年和自己的姐姐朱莉很般配,於是自作主張邀請約瑟夫到家中做客。約瑟夫順便帶上了自己的弟弟,年僅26歲已成為上將的拿破崙 波拿巴。那時拿破崙剛剛在土倫之戰中展露頭角,前途光明,意氣風發。1794年的法國流行吃完晚飯男男女女搭伴逛花園,在花園中約瑟夫與朱莉談情說愛,拿破崙與歐仁妮談理想談抱負,結果姊妹倆都淪陷了。
  • 拿破崙:泥足巨人
    囚禁教皇 拿破崙一直想要讓教會勢力為己所用,偏偏教皇庇護七世不願意配合,不肯聽從拿破崙的號令。 拿破崙此舉離經叛道,激起了各地天主教會的強烈憤慨和不滿,紛紛譴責和反對拿破崙。很多人轉向支持舊的波旁王朝勢力。 西班牙僵局 1809年1月拿破崙離開西班牙之後,蘇爾特率軍擊敗了葡萄牙人的抵抗,佔領了葡萄牙第二大港口城市波爾圖。
  • 鐵血宰相俾斯麥與拿破崙,誰更高明?打敗奧地利,就是不佔其首都
    然而,好景不長,拿破崙徵服了普魯士和歐洲大部,並武力推行資產階級變革,儘管從歷史的角度看,推翻了封建等級制度,有積極的一面,但其根源還是「為己所用」的暴政,激發了歐洲民族主義的盛行,他們組成「反法聯盟」進行抗爭。
  • 瞻仰 拿破崙
    1804年,拿破崙一世在榮軍院對他的有功將士舉行了一次豪華隆重的授勳儀式;1840年12月,拿破崙一世的遺骸運回法國安置在榮軍院,他的兄弟和其他將軍的陵墓也安置在這裡;1940年德國的希特勒把拿破崙一世的兒子「羅馬王」的骨灰送給了法國,也安置在榮軍院拿破崙的墓中,從而使他們父子永遠相伴。
  • 拿破崙也要借錢?一農民拿出拿破崙落款的欠條,法國做法令人稱讚
    ,拿破崙就是神的存在。」  在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看來,拿破崙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就像是西方世界的神話一般,創造了永久不滅的傳奇。拿破崙對於歐洲歷史的影響,是十分可貴的,也是創世紀的。在歐洲歷史上的反封建過程中,拿破崙無疑是最大的推動者,雖說拿破崙在1815年時在「英法戰爭」中遭受了「滑鐵盧」,最終因此被流放到大西洋的聖赫倫那島,但是,他的故事,依舊是人們所傳頌的神話。
  • 拿破崙豔史:戰爭與性的狂舞
    ——拿破崙致約瑟芬情書剛下過雨的草地上,男人和女孩一前一後散著步。 女孩很認真地回答:「以前是聖彼得堡,現在是莫斯科。」 剛剛溫和談笑的男人突然轉過身來,像獅子發現獵物一般瞬間面目凌厲,疾聲問道:「莫斯科是誰燒的?」 女孩嚇得目瞪口呆。男人看到她的樣子忍俊不禁:「是的是的,你知道是我燒的!」
  • 趣事;拿破崙還是一位數學家
    一,拿破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法國人。 在法國人看來,拿破崙在世界政治以及軍事上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代表著法國的榮耀。
  • 拿破崙的妻子約瑟芬
    1795年,拿破崙在巴黎邂逅了約瑟芬•德•博阿爾內。約瑟芬是一位33歲的富家遺孀。 她儀態萬方,風姿曼妙、渾身散發著成熟婦人特有的迷人風韻,如一顆豐潤、飽滿的草莓果,深深吸引了貌不驚人、瘦弱矮小的拿破崙。兩個人一見鍾情,約瑟芬成為拿破崙第一任妻子。
  • 誰毒死了拿破崙?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真相居然和一張牆紙有關
    在拿破崙的眾多死因中,最刺激最聳人聽聞也是最吸引別人的說法就拿破崙其實是被毒死的。1982年,瑞典醫生、毒物學家福舒夫伍德在法國出版了一本書《誰是殺死拿破崙的兇手》的書,頓時引起轟動。福舒夫伍德醫生在書中詳盡列舉了大量的證據,他認真研究了拿破崙的病歷,發現他有「心悸、身體雙肩和腰部劇痛、肝臟腫大、四肢無力、除了頭髮外全身毛髮脫落等」而這些症狀,明顯是慢性砷中毒的症狀。最終提出他自己的結論:拿破崙其實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歷史記載,拿破崙其實天性多疑,時刻對於別人保持高度的警惕。
  • 那些年,拿破崙皇帝追過的女孩
    若非和大詞人周邦彥一樣有好機會好身手,得以藏匿在帝王的床底,憑耳朵就能八卦出一幅活的春宮,那麼要靠鬆散的證據全面深挖出海內外眾多皇帝的豔史還是很困難的,畢竟狗仔們面對的不再是軟帳溫香雲雨迷情,而是最高級別的國家機密。狩獵區以內,他本職是獵人,副業才是國王。
  • 企鵝人生拿破崙:傳奇人生的功與過
    拿破崙求學時的一個考官對他的評價是:「他的數學很好,歷史和地理也不錯……能做一個很好的水手。」 當被問及將一套攻城裝備從凡爾登要塞送至維也納市郊需要多長時間時,當時大部分軍官都會迷惑地聳聳肩,或者亂猜一通;而拿破崙會去查看地圖,然後給出精確的天數和小時數。戰爭中這種對於算術的運用使拿破崙更像是一個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