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中心看2016諾貝爾文學獎:與經典文學更疏遠還是更接近?

2021-01-17 華夏經緯網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美國歌手鮑勃·迪倫

宣布完迪倫獲獎後,瑞典學院常任秘書薩拉·丹紐斯接受記者採訪

  「完全沒法理解,鬱悶至極!」

  這是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後,瑞典南方最大的報紙《南瑞典報》文化版新媒體上出現的標題。瑞典時間本月十三日即上周四下午一點,瑞典學院常任秘書薩拉·丹紐斯說出諾貝爾文學獎2016年得主姓名後,聚在一起看電視直播的《南瑞典報》文化版成員面面相覷,女負責人朱克麗發出喊聲:「不——!」而前負責人、被認為依然有「垂簾聽政」般影響力的資深文化評論員佩爾·斯凡松超越了瑞典人即便批評也不用極端字眼的中庸特點,鐵青著臉對新媒體鏡頭說:這是醜聞,是瑞典學院給美國作家們扇了耳光。他認為,這好比是學院覺得很久沒給美國頒獎了,可美國作家沒一個夠格,乾脆弄個唱歌的來,這是瑞典學院的偏見。該報音樂記者霍康·恩格斯特羅姆在極度詫異後總算定下神來,勉強評論了幾句:自然,這話很久前就被說起過,可沒人覺得背後有什麼嚴肅的成分。當然,不是說迪倫不重要;可這不等於說他就是那個「諾貝爾獎」的好得主。

佩爾·斯凡松

  一夜之後,《南瑞典報》也發表了住在大學城隆德的短篇小說女作家奧林·斯第格自認為很情緒化而缺乏理性論述的「歡呼」,但斯凡松的態度還是給他影響下的該報文化版定了個主導調門。斯凡松依然鮮明反對學院的這一選擇,他表示,要是那樣,也就可以把瑞典的「保拉音樂獎」(2000年迪倫在瑞典從國王手中領取了該獎)頒給霍拉斯·恩格道爾了——事實上,曾多年擔任瑞典學院常任秘書的恩格道爾能演奏管風琴。美國文學中明明有那麼多更值得獲獎的高質量的大作家。他當然早聽說迪倫被提名的事,一直看作玩笑,畢竟光被提名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他如此鬱悶是因為,擔心諾貝爾文學獎的「川普化」。他更大膽猜測,學院內部對此肯定意見不一,是其中某一派人促成了這一結果。

  斯凡松提及的恩格道爾的前妻、女權主義者和文學教授艾芭·維特-布拉特斯特羅姆則很喜歡學院的最新選擇,只惋惜得獎者又是一名男士。她認為迪倫在表達「男子的憂鬱和孤寂」的那群人中做得最好;同時很難想像迪倫的歌詞和他的音樂及嗓音分離;音樂人獲獎並不叫她失望,恰恰相反,她希望碧昂絲也進入名單,成為未來的候選人。

霍拉·恩格道爾

  1978年出生的女作家和文化記者約翰娜·科雍納十分喜悅,她說:「十年、二十年後,也許我們會討論Jay Z和肯伊·韋斯特。這是好事,也確實反應了詩歌和我這一代人以及比我更年輕的人的關係。」音樂人和詞作者拉斯·費訥布林興奮異常:總算歌詞也被接受為文學的一個類別了。或許我們好好努力,將來也有希望!

  作家、詩人和記者約然·格雷德在揭曉當天的《晚報》上表態,當瑞典學院選擇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鮑勃·迪倫時,它總算進入了現代的世界。他不知道那扇門裡的封閉會議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一定是有些什麼的——和這位理所當然地優先於書面的詩而選擇了歌的西方世界最大的吟遊詩人和全球詩人一同長大的新人們。格雷德認為學院並不是通過頒獎給迪倫而要與文學疏遠,學院是在靠近真正活著的心臟,因為這獲獎的詩能讓人拜訪它古老的起源:演唱、音樂、嗓音和舞臺。格雷德提醒說,1960年代,當很多人將迪倫減弱為一個單層面的反抗歌手時,在太陽鏡後,迪倫用這麼一句話將其撣走:稱自己是一名歌者。這就是迪倫,歷來的重要作家也莫不如此。

  格雷德的這番話讓我不由得要先跳出來提醒一句,諾貝爾文學獎確已不是國內某些媒體常脫口而出的,由「那十八個老頭」決定的了。這是一個已明顯年輕化的隊伍,也是一個擁有很多詩人的隊伍。如今的常任秘書生於1962年,目前最年輕的院士、女作家洛塔·羅塔斯生於1964 年。若不算已退出學院工作的小說家夏斯汀·埃克曼和在今年年底即將赴任的新增補的女院士、1972年出生的女作家斯特裡德貝裡,學院已有4名女院士,其中克裡斯蒂娜·隆德和卡特琳娜·弗洛斯藤松是瑞典最具影響力的當代女詩人。院士中的男詩人也不少,如謝爾·埃斯普馬克和耶斯帕·斯凡布羅。還有國內讀者十分熟悉的馬悅然院士,他是著名的漢學家和語言學家,更是翻譯家,譯介了大量的中英文詩歌,自己也有俳句集行世。其他更多的院士是作家或文學理論家。院士們衡量詩歌品質的能力無可懷疑。至于格雷德的有關重要作家無一不是歌者的話,則讓我想起莫言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演講標題:「講故事的人。」

  《晚報》文化版負責人奧薩·林德博伊表態:今年的選擇結果很好,但選擇動機或有問題。它容易讓人產生三個疑問:學院是要向大眾主義屈服嗎?還是要拓寬對流行的理解?迪倫配得上這個世界最好的文學獎嗎?林德博伊說,受歡迎的選擇不一定要以流行為推動力。流行在瞬間產生,而迪倫已被長時間討論。拿《晚報》來說,早在1967年就有一篇文章,談論迪倫是否夠格獲諾貝爾文學獎。林德博伊提及學院的前院士、2007年去世的拉斯·福塞爾對迪倫評價很高。她提請人注意,學院沒說詩人鮑勃·迪倫而是藝術家鮑勃·迪倫。林德博伊認為,學院的這一決定會被認為是個巨大飛躍,是對一系列新獲獎者的開放。雖然院士佩爾·韋斯特貝裡稱迪倫為當今美國最好的詩人,林德博伊以為,要說迪倫是否比例如約翰·勞倫斯·阿什伯裡更好,實在難以測算。雖然常任秘書覺得迪倫的詩該大聲讀出來,林德博伊覺得沒有音樂還是不行——當然,這並不降低迪倫詩歌的質量。林德博伊最後表示:「我尊重瑞典學院的傲慢,瑞典因此有個文化機構,不受潮流和公眾數字的幹擾。我也同樣尊重學院敢於挑戰傳統,讓我們討論文學到底是什麼。」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他可能是史上意想不到的獲獎者……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他可能是史上意想不到的獲獎者……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4 01:59:49
  • 美國歌手鮑勃·迪倫獲2016諾貝爾文學獎
    【觀察者網綜合】瑞典文學院剛剛宣布,75歲的美國民謠詩人、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Bob Dylan),獲得2016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唱作人、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其「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
  • 傳奇鮑勃·迪倫|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點擊關注,中國最時尚的影像娛樂社交平臺遇見自己,由你來精彩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
  • 經典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為何與諾貝爾文學獎差一步?
    寫完了第一部之後,他的身體就已經接近燈枯油幹了,而且第一部書被多方退稿,但是他並不放棄。弟弟勸他為了身體不要再寫,他甚至決定要用自己的生命來完成這部著作。在堅持了六年之後,平凡的世界完成。轟動了文學界,轟動了無數青年,工人,農民,也讓路遙獲得了國內文學界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出爐,有多少知名作家成了「陪跑王」?
    在琳琅滿目的世界文學獎項中,諾貝爾文學獎可謂是其中影響力最大、權威性最高的,知名的作家會因此廣為人知,作品備受關注,銷量隨之爆棚。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出爐了,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多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越來越出人意料,2016年這個文學獎頒給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他獲獎的理由是:「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 諾貝爾文學獎120年:理想、人文探索和世界文學
    Wirsén)說服了眾人,「如果不接受,用於文學獎的捐贈就要全部退回去,從而剝奪了諾貝爾安排的、使那些長期卓有成效地從事文學活動的歐洲大陸上的文學大師們享受極大的榮譽和益處的機會」。早在1889年,維爾森就聲稱,「在分崩離析的時刻,要把瑞典文學院建成一個具有文學理智和保守主義的橋頭堡」。
  • 2017年過了四分一,鮑勃·迪倫終於要去領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6 年諾貝爾文學獎連續劇今天有了更新:鮑勃·迪倫這周末終於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獎證書和獎牌了。要去一場劇情多次反轉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儀式去年 10 月 13 日,鮑勃·迪倫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流行音樂人後,先是失聯,再是傳出根本不想去領獎,之後迪倫本人出來宣布不去頒獎典禮,最後由好友代替領獎算是完成了儀式。一波三折,這個低調又讓人捉摸不透的音樂人,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五個月後,終於要去拿回獎章。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如好讀文化2016年出品《最漫長的思念》——書中是《新月集》《飛鳥集》(鄭振鐸譯本),出品方加了個新名字,易受當下市場青睞。美國作家海明威以194種緊隨其後。海明威作品眾多,受眾也很廣泛,尤其他的《老人與海》,作為中學生閱讀經典,在市場上極受歡迎。排名第三是莫言——130種。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是她!速覽諾貝爾文學獎歷屆得主
    2020諾貝爾文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音樂人鮑勃-迪倫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一個怎樣的傳奇?
    導讀:2016諾獎的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今天晚上7點公布。今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是美國藝術家鮑勃·迪倫,沒錯,就是那個唱搖滾的鮑勃·迪倫。   先來幾首Bob Dylan的經典歌曲。  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鮑勃·迪倫(Bob Dylan),苦了陪跑的村上春樹,也可惜了已經被得獎的阿多尼斯。
  • 再議諾貝爾文學獎:露易絲·格麗克是最佳人選嗎?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與近日熱映的電影《奪冠》。再議諾貝爾文學獎:露易絲·格麗克是最佳人選嗎?10月8日,瑞典文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作家、詩人露易絲·格麗克,以表彰她「精準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獲得普遍性」。繼鮑勃·迪倫之後,短短幾年又一位美國詩人拿下諾獎,這一結果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匯總
    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前不久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音樂人。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鮑勃迪倫經典歌曲。  4、《Like A Rolling Stone》  《Like A RollingStone》是「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最經典500首單曲排名首位的作品。實際上,這首歌最後也超越了歌曲的意義,無論對於現代搖滾樂的發展,還是西方整整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漢德克2016年曾經來過上海
    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丘克(Olga Tokarczuk)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成為第15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
  • 麥芒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及普遍性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這一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機中,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選擇這樣一位西方白人女詩人,傳達的信息是一種虛假的理想主義,是一種過時的,眼光狹隘的對當今變動的世界乃至世界文學的誤解和誤導。如果只談美國文學,上一次美國作家獲諾貝爾獎是2016年的鮑勃·迪倫,還真沒多久,怎麼瑞典文學女神又青眼有加,幸運的鐘擺這麼快就擺回來了? 無論如何,見面的頻率也未免太快了點吧。真是美國文學已經一手遮天,「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還是選來選去,在北大西洋的圈子之外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與其讓諾貝爾獎紅杏出牆,還不如讓肥水不流外人田,蘋果掉再遠也還是掉自家的蘋果樹下?
  • 諾貝爾文學獎x電影:海明威改編影片失意、福克納更適合做編劇?
    鮑勃·迪倫靠吉他贏來銀幕角色、海明威小說出色但改編影片失意、福克納更適合做電影編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眾多作品都被搬上過大銀幕,雖然眾多改編之作良莠不齊,甚至是不如意者居多,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文學和電影在形式上的區別,但文學和電影永遠互相影響;無論是原著改編還是參與編劇,各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文學史青史留名之餘也在電影史中留下了自己個性鮮明的印記。
  • 愛麗絲·門羅獲諾貝爾文學獎沾了莫言的光?
    [導讀]2013年10月10日晚,諾貝爾獎委員會將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相比於莫言之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門羅在中國獲得了廣泛關注,各家媒體都進行了大篇幅報導。這意味著諾貝爾文學獎已不只是一個文學愛好者的Party,還蛻變成為一樁公共事件。人們追捧它,不完全是為了感受藝術之美,而是想在「大事件」中留下一點身影,用買幾本書的方式,證明自己也曾參與其中。在這場狂歡中,三種人註定是勝利者:出版商,文青和推手們。我們很容易通過特徵性語言將他們區分出來。人生苦短,怎能錯過經典?
  • 武俠小說界,金庸成就如此之高,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導讀:很多人評價金庸的小說更像是商業作品,他的小說面向市場,面向讀者。說到金庸,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對於武俠小說,金庸重新定義了他。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定讀過金庸的武俠作品,當然根據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數不勝數。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證實:若非沈從文去世,他將獲1988諾貝爾文學獎
    近日,西方沈從文第一人金介甫在接受採訪時說: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漢學家馬悅然,以及曾任文學獎評委會主席的埃斯普馬克,先後證實,沈從文若非去世,會獲得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如果沈從文拿了諾獎,「沈從文熱」可能會持續更久!那這會不會是真的呢?
  • 盤點歷屆諾貝爾文學獎者及其代表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英語: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瑞典語:Nobelpriset i litteratur)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 。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