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號上一篇刊出《楊絳令尊及其他:不該出頭強出頭》,朋友們紛紛關注,在此深表謝意。
其中有幾位朋友先後在本號「留言」和轉發帖子中提出異議,認為「楊絳令尊」的說法有問題。
很多人會認為,「令尊」是用來稱呼講話對方的父親,只能用於第二人稱。
小號也曾經有過同樣的誤解。年輕時,一直以為,「令兄」之類以「令」字開頭的尊稱,都屬於第二人稱,只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
後來才知道,這個「令」字,意為「美好」、「善」,乃是一種美稱,完全可以用於第三人稱。比如「李某人的令弟如何如何乖巧」。
之所以誤解,是因為錯以為:
由於「令兄」= 「你哥哥」,於是「令」=「你的」。其實大謬不然。
關於「令」字敬稱的問題,本文暫以「他的令尊」作概括,如標題。
考慮到問題很有代表性,網上又有許多誤導。為著讓更多的朋友,弄清究竟,和我一樣走出誤區,需要展開說明和例證。
這不是三兩句附言可以做到的,只好另闢專文。
《紅樓夢》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中說到寶玉,有云:
「……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過幾次,無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過時,他便」姐姐'「妹妹'亂叫起來。……」
這裡的「他令尊」,自然是賈政了。
以下再舉一些例子:
……欲尋討父母下落。且俟應試之後,中與不中,必往荊湖。〔末〕賢侄此去,必然高中,小生忝為同榜。〔醜、淨笑介〕前程暗如漆。方才乍會,那裡就知同中了。〔末〕是有個緣故。十年前與他令尊和陳獻夫往訪術士袁。
——【六十種曲】明•沈鯨《雙珠記》第三十二出舉途鄉誼
……仲含道「這何足謝。但是目下要寫書達他令尊,教他來接去,未得其便。如今老先生與他是甥舅,不若帶他回去,使他父子相逢」
——《三刻拍案驚奇》第三回
……從此以後,先生在外邊費嘴,他令尊令堂在家裡磨牙。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三回
……竹理黃道「他少奶奶就是蘇大奶奶的令姊,聞說最賢惠的,這一定是老烏尋事了」施延年道「老烏因他令尊兼署了盈庫,氣象大,不似從前」
——清•庾嶺勞人《蜃樓志》第十四回
丁聰所以被稱為「小丁」,大概和他的令尊被稱為「老丁」有關。
——汪曾祺《張郎且莫郭郎》
另外,網上還見到有人說,董橋的國學功底也不是很深厚,因為他在某某地方說過「他令尊」云云。
看來,董橋也用過「他令尊」。
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令正」。「令正」可以尊稱對方的正妻,也可以作第三人稱用:
「尊府牛魔王,當初曾與老孫結義,乃七兄弟之親。今聞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稱之!」
——《西遊記》第五九回
「令尊」一詞,《現代漢語詞典》釋為「敬辭,稱對方的父親」。
事實上,這類「令」字開頭的尊稱、美稱,第一要義還是表達「美好」、「善」,然後才引申為第二人稱敬稱的。
《漢語大詞典》中有不少類似的例子:
【令母】賢德的母親。漢 蔡邕《濟北相崔君夫人誄》:「堂堂其胤,惟世之良,於其令母,受茲義方。」
【令弟】1.古代以稱自己的弟輩,猶言賢弟。南朝 宋 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之一:「永絶賞心望,長懷莫與同,末路值令弟,開顔披心胸。」唐 李嘉祐《送舍弟》詩:「老兄鄙思難儔匹,令弟清詞堪比量。」2.對他人之弟的敬稱。
【令妻】1.謂德行美善的妻子。《詩•魯頌•閟宮》:「魯侯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既多受祉正,黃髮兒齒。」孔穎達疏:「謂為之祝慶,使妻善而母壽也。」唐 劉禹錫《崔公神道碑》:「惟夫人姑臧冠族,以蘋蘩組紃輔佐君子為令妻,積三十餘年。」2.敬稱對方的妻子。
【令妹】1.猶言賢妹。《藝文類聚》卷二九引晉 左思《贈妹九嬪悼離》詩:「峩峩令妹,應期誕生,如蘭之秀,如芝之榮。」宋 蘇軾《與外生柳閎書》:「北歸萬裡,無足言者,獨不見我令妹賢妹夫,此心如割。」2.尊稱對方之妹。
【令閤】1.賢惠的妻子。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三:「東坡再謫惠州日,一老舉人年六十九,為鄰。其妻三十歲誕子,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詩,公戲一聯云:『令閤方當而立歲,賢夫已近古希年。』」2.用以敬稱對方的妻妾。
……
綜上所述,「他的令尊」這一說法於古有徵,於理可通。
我們認為,「令尊」一類詞語,完全可以用作對第三者親屬的敬稱。當然,前面要加上「他」、「他的」,或「某人的」。
而目前通行辭書,包括《現漢》和《漢大》,對「令尊」釋義不夠周密。或可改為「敬辭,稱他人的父親,現多稱說話對方的父親」。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異議,請告知刪除。
更多精彩文章,點擊題頭藍色小字張宇綽舊事新韻即可見到。
轉載務請事先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