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名中醫徐再春:50歲後要少動,休息就是最好的運動

2021-02-23 每晚一卷書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每晚一卷書

後臺回復「晚安」,領取你的今日晚安心語

人人都說鍛鍊好,但是退休了的國家級名中醫、餘杭一院名中醫館客座專家徐再春老師卻不這麼看。

他在接受《杭州日報》採訪時提出一句話,值得中老年人思考。

「人生有一傻,沒病吃藥最傻。

別老照鏡子,看看肚子有沒有大起來,特別是老年人。

患上慢病後拼命鍛鍊這是不對的,40歲前必須鍛鍊,50歲前適當鍛鍊,60歲後不鍛鍊、多保養才是正確的。」

「我鼓勵不到40歲的年輕人,多去跑步、打球,有能力的可以參加馬拉松。

但50歲以後要悠著點,多休息才是養生之道。

中老年人多容易患糖尿病等慢性病,假如腎功能還好,可以適當鍛鍊。」

健身不等於養生。這是徐老特別強調的一句話,許多人做錯了。

健身要分年齡和階段:40歲前一定要鍛鍊,60歲以後不要鍛鍊、要保養。

徐老提到了一個案例:

有些人年輕時不鍛鍊,老了拼命鍛鍊,違反自然規律,結果把身體弄垮了。

有位老太太來他這裡看病時,體重只有70、80斤,她認為鍛鍊可以養生,每天堅持晚飯後走路5公裡,哪怕夏天38攝氏度的天氣也堅持下來,但身體卻越來越差。

老人鍛鍊千萬要悠著點,尤其是在極端氣候條件下。

最近還有一位58歲的紅斑狼瘡女病人,化驗出來尿蛋白很多,病情加重了。

徐老一問,原來這位女病人為了鍛鍊身體,每天要走路2小時,哪怕覺得腰痛、沒力氣,晚上嚴重失眠也堅持走路,不走便渾身難受。

還有些肝腎都已衰竭的病人,一邊吃藥一邊還追求運動養生,這種逞能對身體有害無益。

怎麼辦?健康就是心態,休息就是鍛鍊,北大最長壽教授都認同。

再看徐老,年輕時是體育好手,退休後每天上半天班,其餘時間在家休息,但近5年來他卻沒有吃過藥、輸過液。

這是為什麼呢?

徐老說:

「養生是為了健康地工作生活,但人體肯定會衰老,牙齒會掉、頭髮會白、皮膚會鬆弛,都是自然現象。

許多人每天照鏡子,對這些變化耿耿於懷,其實首先應該看看肚子有沒有變大。」

徐老曾聽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位老教授介紹說,在北大的教授中,最長壽的老人都是哲學系的,

「90多歲高齡的不少,100多歲的也有。他們把人生參悟得很透,明白養生不是追求容顏不老,而是心身健康。」

那麼在家休息就是保養嗎?怎樣才算高質量的保養呢?推薦大家一個方法:培養一個愛好。

下面精選出來7種養生辦法,不但可幫助老年人訓練大腦的靈敏度、減緩記憶力衰退、增強老年人的肺活量和血液循環,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讓我們平添一份自豪感,最終達到:不需要用藥,自然延年益壽的功效。

60歲人生才剛剛開始,培養點自己的愛好,比吃什麼都強!

60歲是一生中第二個春天的開始,可以活得更瀟灑,那麼如何做呢?

攝影是不少退休人士的選擇。確實,攝影的過程就是接觸真善美的過程。另外攝影過程中攀登、下蹲、匍匐等動作也能讓人得到鍛鍊,用時下流行的話語講這個叫「有氧運動」。

美容其實也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健康專家說,年逾古稀者注重打扮、愛好美容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因為當人處於愉悅和滿足的心情時,能夠促進分泌更多的酶、乙醯膽鹼、腎上腺素等生化物質,自然就長壽了。

有很多人到老了特別關心養生保健方法的研究,這樣的確能讓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通過食療的方法獲取最直接的好處:大病靠醫療,長壽靠自己。

在眾多的長壽老人中,集郵愛好者不乏其人,為了做好集郵,我們必須了解很多相關知識,隨著腦力活動的開展,腦組織的代謝加強了,血液循環進一步改善,從而推遲了腦的老化。

現在很多手機軟體都有主播平臺,不少中老年人也開始做自己的直播。錄下一段音樂、唱一支歌、拍下自己的寵物發到網上,網友們紛紛點讚,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精彩的。

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葛可佑已年過七旬,他最大的愛好就是開車自駕遊。

國外老人在這方面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英國老人在草地、自行車道或鄉間小路上赤足跑,藉此強身健體;

德國老人喜歡賽龍舟時自由積極、勇往直前的精神;

西班牙老人則迷上了滾鐵環,不僅能活動四肢,還有利於呼吸系統。

這都可以給中國老人很好的參考,在安全的前提下,健步走、自駕遊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剪紙、十字繡也是非常適合老人的娛樂活動。

不僅手眼腦並用,好的作品還能為老人帶來很大的成就感,手指活動了,還能讓腦力更加活泛,減少痴呆的可能性。

沒事不吃藥,休息勝鍛鍊!

趕緊把這個觀點、這些健康的養生觀念傳遞給身邊的朋友吧!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哦 

相關焦點

  • 國家名中醫:50歲後要少動,休息才是最好 (語音版)
    患上慢病後拼命鍛鍊這是不對的,40歲前必須鍛鍊,50歲前適當鍛鍊,60歲後不鍛鍊、多保養才是正確的。人人都說鍛鍊好,但是退休了的國家級名中醫、餘杭一院名中醫館客座專家徐再春老師卻不這麼看,他在接受《杭州日報》採訪時提出一句話,值得我們中老年人思考。
  • 人人都說鍛鍊好,這位國家級中醫卻說,60歲後不鍛鍊才是正道!
    ▲徐再春 國家級名中醫、餘杭一院名中醫館客座專家人人都說鍛鍊好,但已經退休的國家級名中醫徐再春教授,卻不這麼認為。徐再春在接受《杭州日報》採訪時表示:人生有一傻,沒病吃藥最傻。別老照鏡子,看看肚子有沒有大起來,特別是老年人。患上慢病後拼命鍛鍊這是不對的,40歲前必須鍛鍊,50歲前適當鍛鍊,60歲後不鍛鍊、多保養才是正確的。
  • 休息才是最好的運動!北大最長壽教授一語點破養生精髓
    江山出教室門前回身看了看鄧傑,兩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後,江山大步的出了教室。 「這就是江山!同志,你們應該認識,前幾天學校的偷窺案,就是他……」 「我們記著呢!好了,江山,有人在報案,你涉嫌重傷害,跟我們回去做下筆錄。」一個年有多少句我愛你,最後成了對不起七月飛火。有多少句我愛你,最後成了對不起七月飛火。太陽炙烤著大地。天氣悶得讓人發慌,稍微動一動,便滿身是汗。
  • 國家級名中醫劉景源工作室入駐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
    8月28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舉行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劉景源名醫傳承工作室分站揭牌儀式。同時,東直門醫院劉景源工作室疑難病診療中心也正式成立。據悉,國家級名中醫劉景源名醫工作室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13年設立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國家級名醫工作室,工作室秉承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宗旨,現有專家團隊300餘名,實現中醫診療疑難病的技術優勢。
  • 國家級名醫團隊籤約廣中醫深圳醫院
    據悉,依託仝小林團隊,該院將建立以代謝病中醫診療為中心,形成分科明確,優勢突出的醫療布局,建立代謝病中醫防控體系,打造華南代謝性疾病中醫藥防治的第一高地。不出福田,深圳市民就可以享受到國家級名醫團隊的一流服務。
  • 這樣休息效果堪比運動,中老年人必看
    在休息中輕鬆實現養生效果,不費事也能「長壽」。 最易犯的5個運動誤區 走得多 人在劇烈運動時,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這些激素的增加使得機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反而不利健康。
  • 十大頂級專家的保健秘方:最好的防癌運動是遊泳,最好的防癌藥是...
    我的保健方法就是「兩動兩通」,動就是動腦子、動身體,我70歲到現在,一兩年出一本書,不單為你們,也是為了自己動腦子;遊泳我是隔天遊一次。血脈通非常重要,50歲以上的朋友,我建議吃點活血的藥,西醫可以吃阿司匹林,中醫可以吃丹參片。保持身心的動與靜,處事泰然處之,對癌症不要太著急,你要冷靜思考,認真應對。  很多人問我怎麼防癌、什麼運動能防癌?我說最好防癌運動就是遊泳。我有個病患,生了肝癌,血管裡面都是癌,然後去做化療,我問他你會遊泳嗎,他說會,我就讓他每天遊泳,然後打幹擾素,現在已經11年了,紅光滿面。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秘書長、兒科分會主任委員、體質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教授,浙江省名中醫。臨床專業方向為中醫兒童保健學,主要病種為兒童營養性疾病、多動症、抽動症、複雜性高熱驚厥、哮喘、易感兒等。《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以下簡稱「素養」)中的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下面就聊聊運動養生。
  • 低血壓別忽視 中醫教你調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出現老年性低血壓的朋友,應請醫生治療,中醫在這方面有不錯療效。 在日常生活中,老中醫林禾禧請大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日常活動應少站立,少彎腰。因為長時間站立可使下肢回心血量減少而發生低血壓,彎腰後不能突然站立。老年人由於調節功能下降,易發生低血壓,因此,老年人運動度不要過大,過大過強的運動量可因心輸出量不足而致血壓下降。
  • 走進名中醫 ——何曉暉教授
    何曉暉:國家級名中醫、江西省名中醫、江西省中醫院國醫堂專家,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2013年獲首批全國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導師,何曉暉是脾胃病患者的福音,也是江西省醫學界的財富。對於這樣的殊榮,何曉暉很惶恐。
  • 50歲後的男性,這4種運動還是儘量少做,免得身體受損
    年過50的男性身體的保養工作要做好,雖然運動是促進健康的好方法,但是運動也要適可而止,並非任何運動項目都可以進行。年過50身體老化速度加快,關節已經有退行性病變,加上心肺功能降低,劇烈的運動不宜進行,否則會出現不良反應。
  • 老鮮肉王德順,從50歲健身,84歲仍在堅持,抗衰老運動少不了
    老鮮肉王德順,從50歲健身,84歲仍在堅持,抗衰老運動少不了在我們大眾人的心目中,80歲的老人應該是老態龍鍾走路困難的人,可是有個人卻與我們印象中的80歲不同,他雖然已經80多歲了,但是和年輕人一樣,體力充沛,如果不看他的臉的話,完全不相信他竟然已經
  • 醫者仁心 至真至誠—訪首屆西安市名中醫唐遠山
    「我來自四川小山村,年幼時大山裡醫療條件不太好,缺醫少藥,周圍的人得了病要翻過幾座山才能去看鄉村醫生,從那時開始,我便在心裡種下了一顆想要從醫的種子。後來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就果斷地選擇了陝西中醫學院。然而,在入學後不久,自己卻因患病導致臥床一年無法上課,病痛的折磨沒有令我喪失對醫學的嚮往,反而更加堅定了我對醫學的熱愛。任何事都不怕做不好,就怕不努力。於是我在這一年中不斷自學,堅決不讓自己掉隊。就這樣,一年的自學生涯之後,我又重新投入到學校的學習當中。畢業後,我就被分配到了西安市中醫醫院,自此正式成為了一名中醫醫生。」
  • 助推中醫藥傳承創新 4名80歲以上高齡名中醫傳授臨床經驗
    12月19日,「致敬經典,致敬先生」暨深圳市80歲廣東省名中醫傳承大會在羅湖中醫院舉行,4位80歲以上高齡的廣東省名中醫現場為大家傳授中醫秘籍,為深圳市中醫藥學術傳承工作作出典型示範並推動廣泛經驗交流。
  • 男子運動後衝個涼,往沙發上一躺,醒來後突然不能動了……
    杭州50多歲的王先生(化名),出門運動後出了一身汗,回家就開著空調休息,不想醒來發現不僅手腳動不了,嘴巴還歪了!送醫後被診斷為腦梗死.....運動後衝涼就躺下突發腦梗死前幾天悶熱難耐,王先生想運動運動,出一身汗,一定很暢快。於是選擇出門去跑步,幾圈跑下來,汗流浹背,他全身都溼透。
  • 50歲後,養生不能只靠飲食和運動,3事也很重要,你可能忽略了
    對於很多人而言,養生無非就是在飲食和運動上多下功夫,這也是大家公認的,但其實50歲後,養生不能只靠飲食和運動,3事也很重要,不少人可能忽略了,接下來跟大家詳細說說,做到的人,身體會更健康,長壽更容易青睞於你。
  • 鍛鍊是個技術活,中醫運動養生有門道!
    >動形為基本鍛鍊形式,用陰陽理論指導運動的虛、實、動、靜;用開闔升降指導運動的屈伸、俯仰;用整體觀念說明運動健身中形、神、氣、血、表、裡的協調統一。 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的配合,即所謂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意守指意念專注;調息指呼吸調節;動形指形體運動,統一是指三者之間的諧調配合,要達到形、神一致,意、氣相隨,形、氣相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動、靜得宜,方能起到養生、健身的作用。
  • 這樣休息效果堪比運動,中老年人必看~
    在休息中輕鬆實現養生效果,不費事也能「長壽」。 最易犯的5個運動誤區 走得多 人在劇烈運動時,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這些激素的增加使得機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反而不利健康。
  • 50歲後,養生不能光靠運動,這件事或許比運動重要,希望你重視
    我們所羨慕的那些過了七十歲身體還很硬朗的人,往往都保持著運動的習慣,運動是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養生方式。    很多人在剛開始運動的時候,覺得效果不明顯,沒堅持幾天就放棄了,其實運動就是在磨鍊我們的意志,一開始身體還沒有適應,可能會出現肌肉酸痛、筋疲力盡的症狀,但隨著運動時間的增長,我們就會發現運動帶給我們的意外之喜。
  • 國家級名老中醫雲集!煙臺醫珍堂正式開館
    全國連鎖中醫館醫珍堂落戶煙臺,醫珍堂以全產業鏈全療程中醫藥服務體系為山東百姓給予更多健康呵護與保障。6月21日,煙臺醫珍堂中醫診所正式開業,煙臺醫珍堂聯合創始人孫召明,國家級名中醫孟憲蘭,國家級名老中醫丁元慶等,攜手中醫界專家、社會各界精英蒞臨與會,為煙臺醫珍堂揭幕,煙臺醫珍堂的落成將再次提升醫珍堂連鎖在山東地區的中醫服務供給能力,帶動山東中醫行業的再次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