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市場中的「黑馬」拉麵說,爆發式增長背後的流量打法到底有多...

2021-01-10 騰訊網

⊙ 編輯 葉川 | 營銷觀察報(yingxiaogcb)

⊙ 來源 刊叔 | 品牌周刊(BrandWeek)

喜歡刷抖音、玩快手,瀏覽知乎、微博、微信平臺的用戶,一定對拉麵說這個品牌不陌生。

拉麵說成立至今不過五年,但是只在今年618上,拉麵說光是6月1日前1個小時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去年全天銷售額。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定價堪比外賣的方便食品,是怎麼成為網紅的呢?

方便麵市場高端風口來襲

拉麵說成為一匹「黑馬」

方便麵其實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市場,整個行業的巔峰時期是2013年,當年方便麵銷量達到462.2億份,輝煌的極致就是沒落的開始,隨後方便麵銷量出現連年下跌,2016年跌到385.2億份。在內外交困的局面下,方便麵龍頭企業們開始慌了,他們需要給消費者一個重新愛上方便麵的理由。

曾經在物質短缺的年代,市場的主流是高性價比產品,以滿足基本需求為主,所以對於方便麵品牌來說,低價好吃就可以了。當物質極大豐富以後,消費者開始有更多選擇,便不再滿足於已有事物,寧願花更多的錢來獲得好的產品和服務。當這種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時候,矛盾就出現了。這個時候高端市場的來臨,成為了方便麵品牌拯救自己的「唯一」道路,那就是高端化。

方便麵市場的革新,使其即便在方便麵銷量大幅下滑之際,一些方便麵品牌也一直保持正向增長。例如在香港市場佔比60%的日清食品,擁有「出前一丁」等日式高端方便麵產品,一直保持正向的增長,2019年復甦後還實現了12%的同比增長,這說明整個方便食品市場出現了分歧。

高端化的方便麵市場競爭激烈,其中也有黑馬般的存在。動輒二三十元定價的拉麵說,一出道就將自己定位成「中國市面上第一款量產的一站式半成品生鮮速烹日式拉麵」,猶如一匹黑馬,自2016年橫空出世,便是一路叱吒風雲。

2018年2月,拉麵說天貓旗艦店開業。同年雙十一,就取得了銷售破千萬的好成績。2019年,拉麵說的銷售額突破2.5億,同時也是唯一進入2020年天貓快消類TOP10的即食麵品牌。而先後獲得400萬元天使輪、一千萬元A輪的融資歷程,也能看出資本市場對拉麵說商業模式的肯定。

這樣的成績對於一個新品牌來說,已經足以值得驕傲。

五年時間不到

拉麵說是如何成為網紅品牌的?

在新品牌層出不窮,統一、康師傅等巨頭開始進軍高端產品線的背景下,拉麵說還能成為「網紅品牌」,並持續增長的背後邏輯就顯得尤為關鍵。

1、輕資產模式打造品牌護城河

作為一款線上銷售為主的網紅產品,拉麵說並未生產拉麵,而是和三隻松鼠一樣選擇了輕資產模式,和代工廠合作生產產品,自己則將重心放在消費者研究和強化品牌打造來建立自己的行業優勢,這種輕後端供應鏈的模式可以讓團隊專注於品牌方面的維護,減少對手模仿的可能性,打造品牌的護城河。

2、快速創新保持品牌活力

想要保持品牌的競爭力,必須不斷創新以刷新消費者的注意力,保持年輕品牌的活力。不過,通常來說每一個新品的研發需要半年以上,特別是快消品牌,需要充分了解市場反應進行試錯,這導致新品出現很可能在一年左右。但是據刊叔了解,拉麵說則不一樣,新品的研發控制在一個月左右,如今,拉麵說已經推出了黑湯蒜油拉麵、番茄豚骨拉麵、胡椒豬肚雞拉麵、鮑魚花膠雞拉麵等十餘種新品,牢牢的抓住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3、多元營銷牢牢抓住年輕人注意力

產品的研發與迭代升級決定著產品的復購率,而如何營銷推廣才決定著產品如何快速敲開市場大門。 拉麵說從市場層面來看,對標18至35歲年輕人,以女性主導,兼顧一二線城市白領及「先鋒性」小鎮青年,拉麵說針對目標客戶所喜愛的圈層進行營銷,布局小紅書、公眾號、微博、小紅書、嗶哩嗶哩等社交平臺,同時在直播帶貨、聯名其他品牌以及冠名等多元化營銷方式的推動下,使得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

4、錯位定價塑造消費者認知

為了改變消費者「方便食品就是不健康」的固有思維,拉麵說選擇了高端產品路線。不僅採用半生鮮面,將保質期控制在60天內,還與日本企業合作,定製獨特料包。產品高端,價格當然也「高端」,12.9元至19.9元的價格帶,是拉麵說避開與外賣及常規方便麵競爭、抓取核心客群、佔據消費升級紅利的錯位空間。拉麵說的定價在中國消費者心智中,帶有精緻、高端、高價等暗示。

5、暖心定位真正打開差異化

這兩年,「儀式感」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一種標籤,儀式消費也成為全民風潮。在其他方便麵品牌還停留在不健康的形象上時,拉麵說真正實現了速食方便麵也能如此有儀式感。「一個人,也要對自己好一點」這個暖心的定位,讓那些都市年輕人找到心與胃的深夜食堂,也與其他品牌真正拉開距離。

有了產品永遠只是第一步,還需要有一整套的營銷體系與商業與之匹配,只有這樣一整套完整的邏輯才會讓企業做大做強,拉麵說能夠短短五年不到的時間裡就殺出重圍,就是因為這樣的營銷思路。

進軍傳統市場

用細分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很長一段時間,葉川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傳統市場已經成為紅海,品牌們無需再次進軍。但是葉川想說的是,每一個傳統市場從來都不會是紅海,就看你能不能找到細分領域了。葉川敢於說這樣一句話的原因是,消費主導權正在被消費者轉移。

主導權的轉移,意味著消費者需求由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再到一人千面,個性崛起帶來個性化需求爆發,比如顏值、性價比、高品質、社交屬性等等,垂直細分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在這個以「細分人群」為橫軸,以「細分場景」為縱軸的新賽場上,消費者的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細,這就是品牌的新機會。

你是方便麵、半乾鮮面,我就是是有肉有料又健康的的拉麵說。就是如此,拉麵說突出重圍,通過大力開展差異化、微創新、新渠道等模式聚焦細分賽道,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其中和拉麵說一樣在細分領域上做的不錯的,還有像老乾媽的風味豆豉,一個大單品能賣40多個億,並且成功走向全世界,太二憑藉主打老罈子酸菜魚成功登頂餐飲品牌,半年營收 5.38 億……

太二、拉麵說、風味豆豉等產品的風靡,無不在證實行業新進入者及追趕者資源及市場經營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市場細分,把握住力所能及的機會,選擇有利的細分市場,集中人、財、物及信息等一切資源投入該細分市場,方能變全局市場劣勢為局部優勢,才能與行業領先者展開全面競爭,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壯大。

「拉麵說」,一群95後做的新「速食代餐品牌」,如今給了太多品牌新的發展思路,未來,葉川相信,拉麵說一定能在2021年創造更多輝煌!

歡迎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相關焦點

  • 方便麵中的「愛馬仕」,拉麵說的增長黑客是怎麼做出來的?
    報導 | 消費界導讀:拉麵說,一碗二十幾塊的方便速食,和其他方麵食品幾塊錢的價格相比,儼然已經成為了方便麵食品中的"愛馬仕",在經濟下行的社會環境下,拉麵說是如何通過四兩撥千斤,來撬動兩塊五的方便麵市場?
  • 方便麵中的"愛馬仕",拉麵說的增長黑客是怎麼做出來的?
    導讀:拉麵說,一碗二十幾塊的方便速食,和其他方麵食品幾塊錢的價格相比,儼然已經成為了方便麵食品中的"愛馬仕",在經濟下行的社會環境下,拉麵說是如何通過四兩撥千斤,來撬動兩塊五的方便麵市場?拉麵說銷售勢頭在今年天貓雙十一中,拉麵說以一小時45分鐘突破1000萬的成績,躍居方面素食類目首小時TOP1。去年,拉麵說銷售額2.5億,今年,拉麵說目標6億。主打方便麵食的拉麵說,是如何佔據消費者心智的?拉麵說的爆發,是彌補了健康方便麵食在消費者中被忽略的需求嗎?它又是如何抓住麵食賽道,打造自己的不一樣的出位點的呢?
  • 從方便麵到自熱火鍋,千億級方便食品市場還有哪些增長空間?
    方便食品也開始革新,從非油炸方便麵普及開始,一些更健康、味道更好的中高端方便麵打開銷路。 即便在方便麵銷量大幅下滑之際,高端方便麵也一直保持正向增長。例如在香港市場佔比60%的日清食品,擁有「出前一丁」等日式高端方便麵產品,在大陸一直保持正向的增長,2019年復甦後還實現了12%的同比增長,這說明整個方便食品市場出現了分歧。
  • 拉麵說創始人九一:敢賣19.9元方便麵,一線白領與小鎮青年也有重合點
    來源:第三隻眼看零售 作者:張思遙60%看市場,30%看產品,10%看運營,是拉麵說得以高速增長的戰略綱領。拉麵說這個成立3年多的方便速食品牌,主打即食拉麵,高客單價、傻瓜操作、好吃有顏值等標籤屬性明顯。
  • 統一康師傅都不太敢賣的超10元方便麵,拉麵說怎麼做的?
    天貓食品高級行業運營憶橙對界面新聞說。今年618天貓速食品類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不少都是均價在10元以上、或者主打細分品類的新品牌,比如速食意面、螺螄粉等非傳統方便麵的速食。高端速食麵品牌「拉麵說」,今年6月1日前1個小時的銷售額便超過了去年全天銷售額。拉麵說是近幾年在方便速食賽道增長較快的新興品牌之一。
  • 傳統方便麵VS拉麵說,到底誰才是最受認可的?
    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但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方便麵真的是很美味,而且有時候在家不想做飯的時候,如果也不想吃外賣的快餐,到樓下買一包方便麵就可以美美地解決一餐了。方便麵與廣州人的關係方便麵,可以說是在廣州人心目中最有分量的快食品了,這道既省時又好吃的美食幾乎是每個廣州人從小吃到大的,廣州的每個便利店、超市,你一定能找到方便麵的身影。傳統方便麵大家見得多了,像康師傅、出前一丁、合味道等品牌。
  • 拉麵說是怎麼火起來的?
    新興方便麵品牌「拉麵說」自2016年第一款產品上線以來,一年內就將月銷售額賣到100餘萬元。2019年,更是實現爆發式瘋漲,GMV突破2.5億。到了2020年整個大環境都面臨著一片哀嚎之際,「拉麵說」這個「後浪」更是狂傲地喊出了10個億的銷售目標。短短5年不到的時間,拉麵說從諸多巨頭競爭的速食市場中開拓出自己的一片藍海,實現了從0到1的可能。
  • 韓國方便麵到底有多好吃???
    其中之一就有「方便麵」。很多外國人認為韓國方便麵與日本拉麵差不多,但實際上兩者卻截然不同。在韓國,方便麵於1960年代初出現。當時韓國人普遍覺得感覺時間不夠用啊,如果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一頓飯的食物出現就太好啦。就在此時,方便麵橫空出世。煮方便麵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有開水就可以。方便麵有兩種,有袋裝和碗裝。
  • 拉麵說背後的90後:1款拉麵,2.5億銷量丨食業人物
    2016年,統一湯達人大火,在逐年下滑的方便麵市場中成為亮眼大單品,品質方便麵時代到來。2016年,拉麵說品牌創立。2016年以來,「懶人經濟」、「一人食」市場潛力越來越大,據調查,當今中國獨身人群已到達2.4億,他們廣泛有一種「獨身一身更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理,所以對品質的要求也相應變高,這也可以解釋在方便麵一直下滑的2016年,湯達人成績依然亮眼。而拉麵說的創立,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品質需求,更要滿足其情緒需求。
  • 韓國人的拉麵?就是方便麵?
    事實上在日語裡,「ラーメン」(拉麵)詞義本身也和我們的含義區別很大。在漢語中的「拉麵」,儘管種類繁多,但都指用手(當然也可以用機器)把面塊拉成的麵條。而日語中的「ラーメン」(拉麵)在現代其實是日本中式麵食的一種統稱,普遍做法也不是手拉,基本都是切面。同樣的做法換成中國的說法,其實可以說是「手擀麵」?
  • 從王小滷、拉麵說、空刻、ffit8..解讀新品牌2020年爆發密碼
    這一年中,Ubras、三頓半、王飽飽、拉麵說、自嗨鍋等,一批創立不過幾年的品牌拿到新的融資,在各個品類,都不時冒出一些「黑馬」級別的消費品牌。  前者 113億美元市值,後者市值則達到1138.37港元(約949.9 億人民幣),這足以讓市場看到,一個切中要點的新消費品牌的價值潛力。  行業中的投資也不斷,絕對稱得上炙手可熱。在大環境遇冷的2020年,包括三頓半、Ubras、王飽飽、王小滷、雲鯨、拉麵說、極印、微果、拓牛、添可、自嗨鍋、ffit8 等,一大批新品牌逆勢獲得新一輪融資。
  • 從0到1,拉麵說在小紅書創造消費流行
    越來越多品牌商家藉助小紅書深化品牌形象,獲得了更多的用戶增長。拉麵說雙11戰報消息顯示:拉麵說1小時45分鐘銷售額突破1000萬,同比2019年雙十一增長200%,在方便素食類目首小時TOP 1。成立僅四年的時間,拉麵說便在新品牌層出不窮、統一和康師傅等巨頭當道的方便速食行業夾縫中殺出一條生路,成為風靡一時的「網紅品牌」,實現自己的從0到1,其持續增長的背後邏輯尤為關鍵。
  • 從5塊猛漲至45塊,「高端」拯救了方便麵市場,你還吃得起嗎?
    面對這樣的「高端」方便麵,依舊有買單的消費者,但與方便麵的價格相比,這兩個群體之間的消費規模仍然有很多差距,畢竟方便麵可以大火的原因,正是因為它的「物美價廉」的,現在只有「物美」,沒有了「價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麵生產國和銷售商。統計顯示,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方便麵市場成交額連續18年增長。
  • 今麥郎、白象VS拉麵說,差在哪了???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像方便麵這種快速食品,正在被人們逐漸拋棄。 但,你以為方便麵從此失寵了?其實,並沒有。 在近兩年快速爆紅的消費品牌中,除了飲品奶茶喜茶、奈雪的茶、李子柒、好歡螺的螺螄粉、以及鍾薛高冰淇淋以外,還有像拉麵說這樣的垂直於拉麵細分領域的麵食品牌。
  • 當你印象中的方便麵價格比肩實體拉麵,你還吃方便麵嗎?
    甚至有品牌剛出道就打出了「中國市面上第一款量產的一站式半成品生鮮速烹日式拉麵」招牌。 在方便麵市場中,4盒裝香濃大塊牛肉方便麵賣到69.9元,6盒裝私房紅燒川辣牛肉麵賣到139.9元的比比皆是,甚至有廠家直接做出了「滿漢大餐」方便麵,2碗39.8元,「滿漢宴」
  • 在美團餓了麼夾縫中生存,拉麵說殺出一片天,一年賣2.5億元!
    曾經四處可見的方便麵,那時在超市中佔據好幾個貨架,現在已經慢慢的變成了只有一小塊地方用來存放。泡麵在以前光是中國就有著400億包的銷量,誰也不會想到市場變得這麼快。都說打敗自己的不一定是同行,統一、康師傅、白象等泡麵廠商之間的競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不過卻被送外賣的美團餓了麼等一系列的配送行業把市場重新洗牌了。雖然泡麵市場已經沒落,但是依舊十分的飽和,而年輕人的想法想法總是比較跳脫,拉麵說一枝獨秀般的在泡麵市場重新殺了出來。
  • 買方便麵時,別只知道康師傅,這5種方便麵遇見嘗一嘗,錯過可惜
    所以說中國人愛吃方便麵,不僅是因為方便,更是一道美味,但小時候的記憶中,超市貨架上的方便麵,不是「統一」就是「康師傅」,每次吃方便麵總是那麼幾種。不吃吧總覺得少些什麼,吃吧又吃得厭了。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貨架上終於有了新口味的方便麵,終於滿足了人們挑剔的味蕾,銷量非常火爆。
  • 當半個娛樂圈都在吃自嗨鍋,方便麵去哪兒了?
    網際網路的爆發以及中產階級的湧現,或許才是背後更主要的原因,在方便麵進入中國這20年間,中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遞增,家庭結構不斷縮小,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也出現了「消費升級」的趨勢。
  • 韓國農心"辛拉麵"俘獲"中國胃" 入礦泉水市場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韓國農心「辛拉麵」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6日訊 去年一部《來自星星的你》讓中國再度颳起了韓流熱潮,不僅劇中的服飾和化妝品在中國持續熱銷,連電視劇中男女主角吃過的韓式辣湯美食以方便麵類食品為例,近些年,韓國「辛拉麵」已逐漸走進各大超市和網店,給中國本土方便麵市場帶來了不小的競爭。數據顯示,由韓國食品生產集團農心推出的辛拉麵產品在近兩年的中國市場上實現了銷售額的急速增長,總銷售額已達5億元人民幣(後文均以人民幣作為貨幣單位)之高。
  • 遊學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 誰在為定製化遊學買單
    誰在買單定製化遊學寒假臨近,遊學市場再次升溫。隨著近年來政策的細化,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遊學類別細分也成為必然趨勢,從幼兒親子遊學到青少年遊學,從適合大學生以及城市白領的成人遊學到針對企業負責人及高管的商務遊學,各種遊學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