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米芷萍
現在是挪威時間下午4點。我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這熟悉的聲音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安慰,一种放松。
今天下午我沿著峽灣走了很久。
當拍下那張照片時,我甚至有點激動。
我用文字記下了那一刻:
眼前的,一定不會被時間蒙塵。在歲月流逝後我一定會為此懷念,那山,那景,還有那片承載著我夢想的天空!
轉眼間又到年末。時間匆匆而過,它不等待任何人,不聽從任何人,不被任何人所束縛,它只管大步地往前走!
這個固執倔強的傢伙,讓過去成為經歷,讓故事成為歷史,讓有些人成為見證青春的人。那些想要遺忘在時光裡的卻終將忘懷不了。
這幾天一定有很多人在寫年終總結。這一年經歷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為感謝的人激動得流下感恩熱淚,為失望的人也流下了不值得的眼淚。
回想自己的這一年,遇到的人有一些,去過的地方也有一些,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林林種種,一些又一些。可留在我的生命之河,在我心中的可不是一些。
能讓我將不曾忘記的永遠是性情之人,性情之文,是那些真真正正的大自然之景。
我生活在挪威,每天面對的就是大自然,我就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可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感受,甚至以前一直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環境。認為它太安靜,太孤寂,甚至太自然。
我在微信朋友圈會發一些我平時拍的圖片和視頻,總有朋友在下面評論說我生活在仙境之中。說得多了,我不以為然,因為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當時的所見。之後反覆看圖片和視頻,才明白那句:到不了的地方都是叫遠方。
原來,遠方一直讓人憧憬。我在遠方,卻拒絕這遠方。
人總是這樣,在一處時想逃離,離開後又思念至深。如,故鄉。如,曾短暫生活過的地方。
記得小時因為家庭原因一直想離父母遠遠的,有多遠就到多遠。在上海時,在那個紙醉金迷的國際化大都市,華燈初上,乘著3號線地鐵透著窗看著經過的樓宇,心想這成千上萬的住宅,竟無一處是吾家。
想一想自己雖才疏學淺,但是願努力拼搏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能在若大的城市有一束光照我回家便知足了。
但總是事與願違,現實總讓人心碎,所以逃離便成了不成熟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想著遠方,那個一定會讓一切不好的歸零,所以重新在路上便成了大多數人所憧憬,甚至是人生抉擇時的一個選項。
當眼淚成為只為自己而流,苦只自己承受,痛只給自己訴說時才發現,那些到不了的地方也許就是遠方,可這遠方不一定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遠方可能是歸宿,可能是心安之處,但不要為了遠方而到達遠方。
遠方,有你不曾接觸過的人,食物,風景,動物,等等。一切未知的,是神秘的,是新奇的,危險的,是有可能讓你幸福的,但也許也會讓你為之不幸。既然選擇了,生命所賜予的不幸也許也是幸。
我的2019年,有一些不幸,還好回頭看看也算幸運。
2019年我在遠方,離我故鄉很遠的地方,也許以後將始終如此。故鄉,於我而言也成了遠方。
我的新書《與你相逢,總夢繁花一樹明》,由央級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公司出版,已經溫情上市。
這本書以愛為源,以最真最樸素的文字向人們展示別樣的感悟與情懷。看似有些悲傷的文字,但最後全都是在表達積極正面的觀點。
書中有關我的童年,怎樣從家鄉到大連,大連到上海,上海到丹麥,丹麥到挪威的描述,也有我的愛情故事,更有我行走十幾個國家的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