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地方也許就是遠方

2021-01-08 庶人米聊育兒

圖片:米芷萍

現在是挪威時間下午4點。我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這熟悉的聲音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安慰,一种放松。

今天下午我沿著峽灣走了很久。

當拍下那張照片時,我甚至有點激動。

我用文字記下了那一刻:

眼前的,一定不會被時間蒙塵。在歲月流逝後我一定會為此懷念,那山,那景,還有那片承載著我夢想的天空!

轉眼間又到年末。時間匆匆而過,它不等待任何人,不聽從任何人,不被任何人所束縛,它只管大步地往前走!

這個固執倔強的傢伙,讓過去成為經歷,讓故事成為歷史,讓有些人成為見證青春的人。那些想要遺忘在時光裡的卻終將忘懷不了。

這幾天一定有很多人在寫年終總結。這一年經歷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為感謝的人激動得流下感恩熱淚,為失望的人也流下了不值得的眼淚。

回想自己的這一年,遇到的人有一些,去過的地方也有一些,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林林種種,一些又一些。可留在我的生命之河,在我心中的可不是一些。

能讓我將不曾忘記的永遠是性情之人,性情之文,是那些真真正正的大自然之景。

我生活在挪威,每天面對的就是大自然,我就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可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感受,甚至以前一直在抱怨自己的生活環境。認為它太安靜,太孤寂,甚至太自然。

我在微信朋友圈會發一些我平時拍的圖片和視頻,總有朋友在下面評論說我生活在仙境之中。說得多了,我不以為然,因為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當時的所見。之後反覆看圖片和視頻,才明白那句:到不了的地方都是叫遠方。

原來,遠方一直讓人憧憬。我在遠方,卻拒絕這遠方。

人總是這樣,在一處時想逃離,離開後又思念至深。如,故鄉。如,曾短暫生活過的地方。

記得小時因為家庭原因一直想離父母遠遠的,有多遠就到多遠。在上海時,在那個紙醉金迷的國際化大都市,華燈初上,乘著3號線地鐵透著窗看著經過的樓宇,心想這成千上萬的住宅,竟無一處是吾家。

想一想自己雖才疏學淺,但是願努力拼搏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能在若大的城市有一束光照我回家便知足了。

但總是事與願違,現實總讓人心碎,所以逃離便成了不成熟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想著遠方,那個一定會讓一切不好的歸零,所以重新在路上便成了大多數人所憧憬,甚至是人生抉擇時的一個選項。

當眼淚成為只為自己而流,苦只自己承受,痛只給自己訴說時才發現,那些到不了的地方也許就是遠方,可這遠方不一定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遠方可能是歸宿,可能是心安之處,但不要為了遠方而到達遠方。

遠方,有你不曾接觸過的人,食物,風景,動物,等等。一切未知的,是神秘的,是新奇的,危險的,是有可能讓你幸福的,但也許也會讓你為之不幸。既然選擇了,生命所賜予的不幸也許也是幸。

我的2019年,有一些不幸,還好回頭看看也算幸運。

2019年我在遠方,離我故鄉很遠的地方,也許以後將始終如此。故鄉,於我而言也成了遠方。

我的新書《與你相逢,總夢繁花一樹明》,由央級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公司出版,已經溫情上市。

這本書以愛為源,以最真最樸素的文字向人們展示別樣的感悟與情懷。看似有些悲傷的文字,但最後全都是在表達積極正面的觀點。

書中有關我的童年,怎樣從家鄉到大連,大連到上海,上海到丹麥,丹麥到挪威的描述,也有我的愛情故事,更有我行走十幾個國家的旅行故事。

相關焦點

  • 到不了的地方都是遠方,回不去的都是故鄉
    那陣子我常常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留在北京,為什麼要孤零零的窩在這個鬼地方。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但似乎除了能賺錢之外,找不到什麼更好的理由。但是,如果以賺錢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話,那我這輩子都註定是失敗的。我突然很想回老家,用一句時髦的話,叫作逃離北上廣」。在外拼搏的人誰都會有心累的時候,太累太無助的時候也會想著回老家脫離現在的境域吧!
  • 有個地方隨手一拍就是美景,到達不了的地方才叫遠方
    而諾伊隨性的態度讓他經常逃學,而他也沒有什麼好的去處,只是因為上課太過無聊,出來在加油站套遊戲機的錢去和小數點騙幾本小黃書之外,更多的是一個人去看電視,雖然這樣看來有些憂鬱,也時常喜歡一個人躲到地下室裡發呆。
  • 《白雲之下》: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
    看電影《白雲之下》,突然想到了南拳媽媽《牡丹江》裡的一句歌詞:「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朝克圖一次次離家出走,只為找尋他夢想中的生活,妻子薩如拉則渴望留在草原,因為她更喜歡這種純情的日子。
  • 愛情到不了的地方叫做遠方
    孤單時看日落細數花紅,迷茫時放不下的執念,感動了自己。生命中的有些東西,有的時候越想拼命的抓住,卻怎麼也得不到;有時候想要轉身要遠離,反而會越靠越近。我們每個人,仿佛都是在得到和失去。在相聚與分離中,不斷平衡著,反覆循環著。雖然隨著時光的推移漸行漸遠,但又依然溫暖著前行的確程。
  • 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而回不去的地方卻是故鄉
    人這輩子,能夠去的地方有很多,而真正能回去的地方卻少之又少。也許我們所謂的長大,就是從離開故鄉的那一刻,不論你是何種原因離開了故鄉,在那一刻我們都將獨自前行,獨自去經歷我們該經歷的人生。而這份因為未知帶來的忐忑和那份對故鄉無比思想的念想,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陪伴著我們。
  •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
    3.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多少人就這樣,一直在路上4.失戀就像動了一次手術,過一段時間傷口癒合了不疼了,可是傷疤還在。你看到傷疤的時候還是一樣的會痛,因為當時傷的太深。5.雨水研磨著深情,託清風化作相思淚,落座在你的掌心,做你的掌上花,胸前硃砂,只為銘記你我的每一次相遇。
  • 山的那邊,就是遠方
    在我的小千世界裡,總有一個聲音在吶喊「去遠方走走吧」,我不由反問自己何為遠方?我記得小學時學過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作者問著母親山的那邊是什麼?母親答到是海,那時懵懂的我,就開始幻想海的模樣。在課文結尾處,作者終於登上了山頂,但看到的還是連綿不斷的山啊,根本就沒有母親口中所說的海。我不由為作者感到惋惜,好不容易登上了山頂,但卻沒有見到心中的那片海。
  • 我從遠方來到陌生的地方
    我從遠方來到陌生的地方就像沉睡了不知多少個年頭我將不顧一切的來到這地方放眼望去一路春光不再平凡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固執的人一首歌可以單曲循環上好幾天直到聽膩為止最近我開始重聽丟火車<白蘭鴿巡遊記>   4分01秒結束我是不是聽到了自己我從遠方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
  • 遠方的姑娘們,電瓶車到不了的地方就是遠嫁,你們後悔了嗎?
    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小美的母親拉著她的手說:閨女啊,咱們家不是嫌貧愛富的主何況你們之間已經有了五年的感情,我們做父母的也是不忍心拆散你們的,但是男方家裡確實離咱家太遠了,媽媽有暈車的毛病坐不了車去不了遠方,將來想去看看你都是件難事啊!聽了母親聲淚俱下的這段話,小美最後果斷選擇跟男友分了手。這件事兒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了現在朋友們問起小美會後悔嗎?
  • 去不了的地方都叫遠方,回不到的地方都叫家鄉
    3.李健《異鄉人》故鄉安置不了肉身,從此有了漂泊,有了遠方。異鄉安置不了靈魂,從此有了歸鄉,有了故鄉!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4.趙雷《家鄉》去不了的地方都叫遠方,回不到的地方都叫家鄉。推開那扇鎖了很久的門房子裡一屋等待的人房子裡已無等待的人!
  • 到不了的地方—蕭敬騰
    《到不了的地方》片中以兩位年輕人的成年之旅為線索,跨越五座山脈與六座城市,穿插十二道當地美食,並在晝夜交替間,插入日據時期及國軍退守臺灣初期的真實事件,以小人物的悲情烘託歷史的殘酷。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到不了的地方》詞:李鼎/潘柏希曲:V.K克
  • 林長華|遠方不遠,一念之間
    那時,住在農村裡覺得鄉裡的集市好遠啊,不知道要長到幾歲才能去。因為那時交通不便,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坐上去鄉裡的車,我們小孩只有等到能獨自走完這段路時父母才會帶我們去,要不,時不時要大人背著怕錯過了趕集的時間,又會使大人體力不支。當終於被準許趕集了,立即被集市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後來,去的次數多了,趕集就對我沒什麼吸引力了。但是一顆嚮往遠方的種子就這樣萌芽了。常常想:比鄉裡更遠的地方會是怎麼樣?
  • 你的詩和遠方,正是別人的眼前的「苟且」,沒有「也許」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很多年前,這句話曾火得一塌糊塗,也曾有無數的文藝青年,背了吉他,挎了背包,毅然走向他們所謂的詩與遠方,目標無一例外地直指雲南和西藏,去追逐他們的夢想中的香格裡拉。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先驅者高曉松已經先與他們火得一塌糊塗了。與他們不同的是,高曉松去的卻是廣州。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 【遠方】黑龍江 《遠方——我苦苦追尋的地方》作者:羽竹 朗誦:紅日
    下面,就讓我用激動的口、顫動的手說一說、寫一寫,我是如何來到這個夢寐以求的地方——遠方詩歌文化傳媒平臺黑龍江總社。我是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本來一直忙碌的我,因為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大慶教育電視臺錄播課正好有我們年級的同步教學內容,所以我在家只負責為學生講解一些相應練習題、拓展知識和批改家庭作業等。這樣我就有了一些空閒時間。
  • 【醉美姊歸·最美庭院】遠方遊子牽掛的地方
    【醉美姊歸·最美庭院】遠方遊子牽掛的地方 2020-07-1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島醫生診療所》那個我到不了的遠方
    因為是事到如今才翻來看,所以不管是畫質、配樂、鏡頭的使用都給人一種年代感,還有男主角的臉【好吧我就是一開始有點嫌棄。這是五島和村民從不信任到初步建立信任的關鍵。如果病人及家屬不信任醫生,那麼醫生該如何是好呢?當然雖然我覺得這一步五島最大的收穫是一個腦殘粉get,和好基友get→ →然後是內婆婆。看似頑固的老婆婆到後來簡直出奇的可愛TUT「恭維我是沒用噠~"真是~但是這個病例最讓我淚目的是他兒子說,雖然我內心一直認定這個地方是我的故鄉,但是不知不覺中我的生活已經不在這裡了啊。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對於主人公安迪來說就是世界的末日,人生的黑洞,自由的終結。一進去,監獄長諾頓就說,這兒只有兩樣東西,紀律與聖經,把你們的信仰交給你上帝,把你們的身體交給我。2.幾十年的監獄生涯,被禁錮成為戒不掉的習慣了嗎?瑞德說: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安迪的監獄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他利用諾頓洗錢的心理,把帳戶的錢都存到一個假人那裡。誰有這些假人的證件,這筆錢就是誰的。這筆錢為安迪提供了未來的生活保障。 三、收穫: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安迪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你的東西,那就是希望。
  • 四枝筆:讓遠方成為你的遠方,讓遠方成為你啊
    清新民謠三人組四枝筆的新歌《遠方》,最適合安撫初夏時節躁鬱的心。木吉他伴著percussion流淌,清和的女聲吟唱遠方,心緒也跟著飄到目所不及之地:「那些沿途的風景,曾經多麼美麗,我快要忘記……」好似跟時下的世界有些呼應,然而四枝筆唱的是「面對結束」時的流連和掙扎。
  • 鍾漢良——如詩如歌,不一定只在遠方
    旅行就是這樣,事先安排好的行程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臨時做的決定反倒有了不一樣的收穫。於是,當眼睛忙不過來的時候,相機就是一個很好的幫手。它可以讓我們很輕鬆地就將眼前的盛況裝進口袋帶走。當一段旅程結束,我們從遠方回歸現實的時候,這些片段卻又常常還沒來得及整理就被我們塞進了某個角落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旅途中的畫面也可以重新製作,變成一段旅程的告別儀式呢。在羅馬的時候,鍾漢良就偷偷地把在撒丁島拍攝的短篇,配上義大利語的旁白,送到專業的後期公司製成短篇送給他的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