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愛拍照的煥煥
她的鏡頭裡,藏著一個光怪陸離
奇幻瑰麗的妖怪世界
她拍出了中國最妖豔的百鬼
只為還原傳統山海經
90後商業攝影師
煥煥,原名陳馨,是個90後四川姑娘,大家都愛稱她「煥爺」。她大學時學的美術類專業,與攝影結緣是被一個攝影師邀請她做模特,拍了兩次之後,她徹底愛上了攝影。
起初她只是拍一些風景,後來風景照已經不能滿足她了,就開始約拍模特,經過許久的歷練,漸漸的就有商業拍攝項目來找她,之後,她便走上了自給自足的商業攝影師道路,直到到現在已經是一名頗有名氣的商業攝影師。
說到拍《山海經》系列,她說這是從小深受奶奶的影響,每當奶奶講這些奇妙的故事時,她都聽得津津有味。就這樣,這些奇珍異怪在煥煥心裡種下了一個神秘天地。
偶然有次,她讀到了古書《山海經》,在翻這本書的時候,她迷上了裡面所記載的妖怪神獸,她說:裡面的很多故事,和我奶奶講的很吻合呢!
但每當煥煥和別人談起《山海經》時,大家都不愛聽,她說:這麼好的一本古籍,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去看了。
於是,她想著如果把《山海經》裡面的神獸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呢?有了這樣一個想法,她便著手去實施了,大家不知道的那些神話故事,而她用鏡頭開始一步一步為我們還原這些異獸。
鮯鮯之魚
《山海經-東山經》之鮯鮯之魚
▽
《山海經·卷四·東山經》記載:有魚焉,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其鳴自訆。
鮯鮯魚像一般的鯉魚,但長著六隻腳和鳥一樣的尾巴,形狀很奇特。
九尾狐
《山海經-海外東經第九》之青丘國九尾狐
▽
《山海經·海外東經第九》記載:「青丘國在其北,其狐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在北邊的青丘國生活著一種狐狸,有九條尾巴,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九尾狐,而且每一條尾巴代表著一條命,因此傳說中,九尾狐有九條命。
蠱雕
《山海經》之蠱雕
▽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又東五百裡,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蠱雕,是一種吃人的怪獸,生活於澤更水之中,起外形如同雕,頭上長有角,能發出嬰兒啼哭的聲音。
通過她的鏡頭,《山海經》裡怪獸的靈性和情感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出來,但是拍這個系列遠遠不是按快門這麼簡單。
她先會把《山海經》裡對神獸描述的細節一一分解出來,然後再本子上畫出造型草圖。
除了拍攝前手稿的繪製,
服裝、道具製作、
甚至是妝面,她都親力親為
鮫人
《山海經》之鮫人
▽
比如這隻鮫人的服裝,煥煥說,首先不但要考慮顏色,還要考慮魚鱗的大小,再加上魚鱗的剪裁都做的讓人身心疲憊,剪不好還很容易碎,就得全盤重做。
她還說,光是買材料就花了不少錢,很多衣服因為都是由羽毛和鱗片組成,下水拍攝報廢那是常有的事。
畢方
《山海經》之畢方
▽
這隻畢方身上的毛煥煥說是用200多米的羽毛材料,自己一點點的剪裁,再一層層疊起來,才還原了羽毛的豐滿感。
由於「畢方」只有一隻腳,為了讓其看起來不會像人的腳,煥煥專門找來了和鳥爪子類似的人造革,再將其設計成到膝蓋長度的「靴子」,還利用3D列印技術,為其配上了帶活動關節的爪子。
這個鳥窩也是她買來很多的樹藤,然後自己搭建場景,她說因為鳥睡覺基本頭是藏在裡面的,所以模特進去睡覺的時候,還是希望是比較寬敞的那種狀態。所以這個鳥窩也是需要足夠大的。
魮之魚
《山海經》之魮之魚
▽
煥煥說:很多畫師喜歡用畫筆去表現《山海經》裡的神獸,而我更喜歡用拍攝人物的方式表現神獸,讓它們多了靈性、思想和情感,同時也注入了時尚元素,讓它更符合現在的審美。
在煥煥的鏡頭下,如魮是有著巨大魚尾的美人魚,遍體鱗片和珍珠紅裳綠波,載沉載浮。
夫諸
《山海經》之夫諸
▽
《山海經·中山經》記載:「中次三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琈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燻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
夫諸,居住在神燻池,外形像白鹿,頭頂有四角,每次出現都會伴隨著洪水發生,在煥煥的鏡頭下夫諸不僅和古書描繪相當,且奇幻唯美。
她說這個系列,最開始拍的是乘黃,之後才陸陸續續地拍了九尾狐、鮫人、如魮、夫諸等等,目前也拍了十幾種小怪了,拍這個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
乘黃
《山海經》之乘黃
▽
《山海經》記載:「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乘黃其形狀與一般的狐狸相似,但脊背上長有角,其身子像馬,還長著龍的翅膀。人如果騎上它就能長壽,活到兩千歲。
嬰勺
《山海經-中山經卷五》之嬰勺
▽
《山海經·中山經卷五》記載:有鳥焉,其名曰嬰勺,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共鳴自呼。
嬰勺,神話傳說中的鳥名,棲息於支離山,其形狀像鵲,身體呈白色,眼睛和喙為紅色,其尾若勺,它鳴叫的聲音就像自己的名字。
這些山海經的神獸,仿佛全部都栩栩如生的復活了,或空靈、或憂鬱、或大氣,讓看的人心中不禁發出陣陣驚嘆。
句芒
《山海經·海外東經》之句芒
▽
《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郭璞註:「木神也,方面素服。」這就是芒神為人首鳥身、騎龍的形象。
句芒是傳說中的春神,木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也掌管太陽升起之地——扶桑。
有很多人問煥煥,明明這些都可用PS來完成的,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時間、精力來完成呢,對此,煥煥回答說,有些效果靠是P不出來的,我希望自己的山海經世界更真實、更自然。
鴒䳩
《山海經》之鴒䳩
▽
鴒䳩,是《山海經》中的一種怪鳥。生活在廆山上。形狀像野雞卻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身上通紅如火卻是青色嘴巴。
因此,她也說到,做她的模特特別辛苦,比如,做《山海經》裡面魚類的角色,模特會在水裡面泡上好幾個小時,有時候還要加乾冰進去做特效,做鳥類的角色,模特需要披著羽毛,會特別悶熱,有時候角色的需要可能還要去荒漠、雪山拍攝。
不過,一路走來,煥煥說自己運氣特別好,能做自己喜歡的造型,參與影視製作,只要做她喜歡的事情,所有都是享受。
建木
《山海經·海內南經》
▽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種聖樹。傳說建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伏羲、黃帝等眾帝都是通過這一神聖的梯子上下往來於人間天庭。「建木」也常在詩歌中,被用來泛指高大的樹木。
南海蝴蝶
《山海經》之南海蝴蝶
▽
隨著《山海經》作品的陸續發布,有粉絲問《山海經》什麼時候拍完?
煥煥回答說:這是一個「有生之年」系列,會努力爭取把它拍完,直到自己沒有了想像力的那一刻。煥煥也正在籌備自己的新書,把自己拍攝「山海經」系列的故事都寫進了書裡。
最後,讓我們期待煥煥
帶來更多的優秀創作吧
來源:美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