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開出多張大額罰單 嚴打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包興安

嚴打資本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抓手之一。今年以來,證監會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行政處罰力度加大,開出了多張千萬元以上大額罰單。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監管層落實「零容忍」要求,從嚴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全方位立體式追責,進一步提高違法成本,淨化了市場生態,有力保護了投資者合法權益。

「證監會開出多張大額罰單,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加大了違規違法行為成本。」郭一鳴說。

具體來看,今年開出的一張內幕交易罰單處罰金額較大。3月31日,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汪耀元、汪琤琤父女內幕交易,證監會對兩人處以「沒一罰三」的處罰,兩項合計36.25億元。

5月18日,證監會披露了對四環生物及相關當事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共計罰款金額高達3256萬元。其中,公司實控人陸克平因涉及多項違法合計被罰2734萬元,並被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8月21日,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對時任凱瑞德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吳聯模操縱「凱瑞德」的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證監會決定對吳聯模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沒收違法所得8532.19萬元,並處以4.27億元的罰款,罰沒款合計5.13億元。

11月4日,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對時任梅花生物董事長孟慶山、時任梅花生物董秘楊慧興操縱「梅花生物」價格的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證監會決定沒收孟慶山、楊慧興違法所得5659萬元,並對孟慶山、楊慧興處以1.7億元的罰款。

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北京藍海韜略資本運營中心(有限合夥)因內幕交易天通股份遭罰沒2095.37萬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523.84萬元,處以1571.53萬元罰款。

「監管層嚴打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還市場一片清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市場價格波動是市場行為,但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如虛假記載、內幕交易、造假則會讓資本市場失效,從而使得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現階段監管加大執法力度是對違法違規行為最有效的威懾,也是促進資本市場信息傳遞有效性的最佳手段。

「從監管方面看,開出巨額罰單可以有效震懾違法違規行為,但是在執行層面,未來罰款時可以考慮進行投資人賠付,補足投資人集體訴訟維權的賠償途徑難題。」盤和林表示,比如,實際控制人造假侵害的是小投資者的利益,打通這個訴訟渠道,未來可以形成有效的市場自發監管體系,從而減輕監管層集中監管的壓力。

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焦點

  • 證監會新年1號罰單劍指操縱市場
    專家表示今年仍將集中資源打擊重大違法行為本報記者 吳曉璐近日,證監會公布了2021年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和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熊某昌、吳某榮控制196個證券帳戶,操縱華平股份虧損3.24億元,分別被證監會處罰205萬元、185萬元,合計罰款390萬元。
  • 監管聯合亮劍操縱市場案 透露出哪些信號
    筆者認為,這起由證監會和公安機關合力查辦的操縱市場案件透露給市場一個重要信息:今後行政與刑事執法的強強聯手將會進一步縮短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時間。同時,新證券法的實施也將進一步加大對證券違法案件的懲戒力度,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再升級。一直以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情景不斷在資本市場重複。
  • 臺山「首張」違規佔用消防車通道罰單昨日開出
    臺山「首張」違規佔用消防車通道罰單昨日開出 2020-05-10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仍是「重災區」,專家建議築牢三大「防火牆」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自新證券法施行以來,對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規等行為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強,資本市場法治環境持續優化。小編據證監會網站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8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共開出268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從處罰類型來看,在268張罰單中,涉及信披違規的共103張,涉及內幕交易的有89張,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罰單合計192張,佔比為71.64%,超過七成。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針對銀行業開出超900張罰單,處罰金額超過9.45億元(註:罰單統計以作出處罰日期為準)。其中,銀保監會對銀行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62億元,各地銀保監局對銀行以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83億元(註:統計不含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罰單)。
  • 註冊制改革 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全市場推行註冊製成為今年市場關注的重點之一。2020年年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座談會上表示,穩步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市場人士認為,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順利,市場運行平穩,上市公司信披質量有所提升,價值投資理念正逐步形成,近日,刑法修正已經通過,退市新規正式發布並實現全市場覆蓋,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已經具備。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過程中,主板和中小板註冊上市標準是全市場成功推行註冊制的重中之重,未來仍需強化投資者教育、提高信披質量、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 貴陽整治旅遊市場「不手軟」立案查處44起案件 開出罰單200多萬元
    記者昨日從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自貴陽市旅遊市場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已立案查處行政案件44起,開出罰單200餘萬元,吊銷2家旅行社經營許可證。貴陽市委、市政府各部門高度重視旅遊市場整治工作,多次召開專項工作會議,以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為核心,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運管、市網信辦等相關部門,迅速開展整治行動,同時成立旅遊市場整治專項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多措並舉,嚴打旅遊市場頑疾。
  • 臨沂交警開出多張電動自行車違章罰單!寧陽縣一天開出115張
    昨日,臨沂公安交警開出多張非機動車未依法登記上路行駛的罰單,罰款20元 。Q:電動自行車違規違法行為如何處罰?相比於臨沂,泰安市寧陽縣一天開出的罰單量,臨沂市全市也無法比,市民說:開罰單真的是積極性極高啊!請看來自寧陽縣交警的報導:山東省電動自行車集中登記掛牌工作,已於8月31日截止。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自9月1日起,未按規定懸掛正式或臨時號牌的電動自行車不得上道路行駛。
  • 存在10項違規行為 中信銀行再領343萬元罰單
    6月19日,央行深圳中心支行官網披露,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存在10項違法行為,被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942,587.48元,並處以罰款人民幣2,290,842元,合計罰沒金額3,233,429.48元。
  • 央行開出1.15億元創紀錄支付罰單!商銀信為非法集資網站擅開支付通道
    公司因多項違規行為,被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5009萬元,並處罰款6588.69萬元,兩項罰沒合計超1.15億元,為央行開出的支付機構史上最大罰單。央行營業部對商銀信開出1.15億元罰單  央行營業部指出,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包括:(1)擅自中止支付業務;(2)挪用備付金;(3)變相出
  • 多起案件第三方機構承擔連帶責任,資本市場強化「看門人」責任
    2020年11月27日,證監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及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涉嫌債券違法行為立案調查。證監會表示,將與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密切協同,按照國務院金融委「零容忍」的工作要求,依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嚴肅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推動債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 證監會開出年內首張罰單:兩人用196個帳戶操控股價虧逾3億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2日電 近日,證監會開出了2021年首張罰單。證監會2021年1號行政處罰和2021年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顯示,熊模昌、吳國榮因操縱華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平股份,300074)股票價格,利用196個帳戶虧損3.24億元,熊模昌被給予警告,合計處以205萬元罰款,吳國榮被給予警告,合計處以185萬元罰款。
  • 兩萬億大行連收5張罰單!員工私售理財產品、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11月25日,上海銀保監局一口氣公布8張罰單,其中5張開向上海銀行,違規問題涉及績效考評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未按規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績效薪酬、員工私售理財產品等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名直接責任人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 最高檢、證監會聯合發布12起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上市公司在發行、持續信息披露中的財務造假行為,嚴重蛀蝕資本市場的誠信基礎,破壞市場信心,損害投資者利益,必須嚴厲懲治。資本市場財務造假行為主要通過信息披露的方式表現出來,損害投資者利益。對於不同階段涉財務造假信息的違規披露行為,刑法規定了不同的罪名和相應刑罰。
  • 坐莊操縱股價倒虧超3億,罰390萬3年市場禁入
    1月12日,證監會發布2021年1號行政處罰和2021年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熊模昌、吳國榮因操縱華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平股份,300074)股票價格,利用196個帳戶虧損3.24億元,熊模昌被給予警告,合計處以205萬元罰款,吳國榮被給予警告,合計處以185萬元罰款。據悉,這是中國證監會2021年開出的首張罰單。
  • 208張罰單劍指違規 四川金融業嚴監管持續
    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2日,四川銀保監局年內已發布罰單208張。其中,銀行業罰單方面,農村金融機構佔比依然較高,同時貸款違規問題較為集中。保險業罰單方面,保險中介機構成為「重災區」,其存在的違規行為包括銷售假保險單證、聘任不具備任職資格人員等。
  • 證監會2017《降魔傳》:ST慧球千項奇葩議案挑戰監管
    據統計,證監會稽查部門全年受理各類違法違規有效線索625件,新啟動調查478起,立案調查312起。從中挑出幾個典型案例,便能書寫出一本精彩的章回體小說——《降魔傳》。  新的一年裡,希望能少一些「妖魔鬼怪」,讓投資者少踩雷多賺錢。
  • 連吃13張罰單、淨利潤不斷下降,資管巨頭如何破局?
    來源:野馬財經作者:戴鄂編輯:繆凌雲來源:獨角金融近日,銀保監會對長城資產及旗下附屬公司進行了處罰,罰單有13張之多。在領到罰單的同日,長城資產及旗下一些公司還受到銀保監會發文點名批評。銀保監會在文章中指出:「本次行政處罰主要基於我會前期對長城公司風險管理及內控有效性現場檢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來源:中國銀保監會那麼,長城資產在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方面暴露了哪些問題呢?
  • 財經問道丨金融委3個月4次聚焦 資本市場「零容忍」動真格
    由此前對財務造假等行為的「零容忍」上升為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的「零容忍」,表述的一再升級意味著國務院金融委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為何高層屢屢提及嚴打資本市場犯罪?從嚴監管在當前為何顯得如此迫切?如何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針對上述問題,本期《財經問道》將一一進行解讀,敬請關注。
  • 證監會新年首張罰單:兩人操縱華平股份虧逾3億被罰百萬
    中華網酒業1月13日訊 近日,證監會官網披露2021年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和2021年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熊模昌、吳國榮二人用196個帳戶操控華平股份股價虧逾3億元被罰百萬元。與此同時,證監會還對吳國榮採取三年證券市場禁入的措施。這是證監會開出2021年首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