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張罰單劍指違規 四川金融業嚴監管持續

2020-12-23 金融投資網

金融投資網記者 吉雪嬌

2020年,金融業嚴監管仍在持續。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2日,四川銀保監局年內已發布罰單208張。其中,銀行業罰單方面,農村金融機構佔比依然較高,同時貸款違規問題較為集中。保險業罰單方面,保險中介機構成為「重災區」,其存在的違規行為包括銷售假保險單證、聘任不具備任職資格人員等。

農村金融機構違規頻現

12月15日,巴中銀保監分局發布罰單顯示,巴中農村商業銀行因重大關聯交易未經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審查,未提交董事會批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被處以罰款45萬元。

此前,11月16日,樂山銀保監分局發布9張罰單,涉及多家銀行違規。根據罰單,樂山市五通橋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樂山市沙灣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四川峨眉山農村商業銀行違規接受地方政府擔保發放社保安置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分別被處以罰款50萬元。

而從罰單金額來看,百萬級罰單依然存在。以四川羅江農村商業銀行為例,因在員工行為、印章管理等方面內控失效,高管人員違規越權以銀行名義對外提供擔保,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四川羅江農村商業銀行被處以罰款150萬元。王剛、武文斌承擔直接責任,被警告並分別罰款20萬元、8萬元。

總體來看,在年內受到處罰的銀行機構中,農村金融機構佔比依然較高。如南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未對入股資金來源進行認真審查,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內江農村商業銀行「向監管部門提供虛假統計報表」;資中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循環辦理存單質押貸款,以貸轉存,虛增存貸款規模」;四川西充農村商業銀行「違規向股東發放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四川仁壽農村商業銀行「違規投資資產管理計劃,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

3人被禁業或取消任職資格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以來,貸款違規問題較為集中,成為銀行機構「踩雷」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相關罰單來看,四川銀行機構存在的貸款違規行為包括貸款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貸後管理不盡職,導致重大風險;非真實轉讓信貸資產;未真實分類反映不良貸款,以貸還貸、以貸收息掩蓋不良貸款並導致風險擴大;違規以貸吸存、流動資金貸款用於固定資產項目且以貸轉存、流動資金貸款用於不當用途和同業投資業務接受第三方金融機構信用擔保等。

在機構處罰的同時,也有多位從業人員因貸款業務違規受到「頂格處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2日,年內已有3位銀行從業人員被禁業或取消任職資格。其中,李久潤對恆豐銀行南充分行帳外經營、違規籤訂「抽屜協議」掩蓋不良貸款、超越權限向集團客戶授信、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借道商貿企業等主體提供用途不實的授信、信貸資產風險分類不準確、通過滾動循環籤發銀行承兌匯票和以貸轉存虛增存款負主要領導責任,被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終身。

胡統濱對龍泉驛稠州村鎮銀行違規發放互保聯保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直接責任,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張建平在四川宣漢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峽支行工作期間,對違規辦理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有直接責任,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8年。

保險中介機構「花式」違規

另一方面,年內亦有多家保險機構受到處罰。其中,保險中介機構成為「重災區」,其存在的違規行為包括銷售假保險單證、聘任不具備任職資格人員等。

其中,因設立分支機構未及時向監管部門書面報告、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的人員擔任高管、利用業務便利為非本公司人員牟取不正當利益、編制、提供虛假報告等多項違法行為,華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收到4張罰單,被處以警告並罰款51萬元。時任總經理李茂、總經理助理李強、多元渠道部負責人晏平負有直接責任,被警告並罰款合計13萬元。

此外,佳興保險銷售有限公司古藺分公司、敘永縣分公司,四川民潤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宜賓分公司,四川鴻霖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四川博廣誠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永達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等也因業務違規受到處罰,其處罰原因主要包括銷售假保險單證、、委託未經執業登記的人員從事保險銷售、開展業務活動未向客戶出示客戶告知書、分支機構營業場所變更未報告、未按規定開設獨立的代收保費帳戶、收受保險公司給予合同約定之外的其他財物等。

而保險公司方面,長生人壽四川分公司因會計憑證資料虛假記載、利用開展保險業務為其他機構或者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被處以罰款20萬元;大家人壽四川分公司存在以培訓費名義報銷非培訓事項相關費用、未經批准變更營業場所的違法行為,被處以罰款13萬元;永安財險綿陽中心支公司「未經監管部門批准撤銷分支機構」,被處以罰款3萬元。

相關焦點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針對銀行業開出超900張罰單,處罰金額超過9.45億元(註:罰單統計以作出處罰日期為準)。其中,銀保監會對銀行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62億元,各地銀保監局對銀行以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83億元(註:統計不含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罰單)。
  • 徽商銀行多項違規被重罰 監管連開11張罰單
    年末又見銀行因多重違規,被監管批量處罰。12月25日,安徽銀保監局一連掛出11張罰單,全部指向徽商銀行、徽商銀行合肥分行及其相關責任人。11張罰單共開出419萬元的處罰金額,其中,徽商銀行被處以罰款290萬元,徽商銀行合肥分行被處以40萬元罰款,合計330萬元;9位直接負責人被處以7萬至30萬不等數額的罰款及警告,合計罰款金額達89萬元。
  • 穿透式監管持續滲透,金融反腐不斷加碼,從不平靜到不平凡,細數銀行...
    這一年,強監管成效開始凸顯,大額罰單開始減少,但監管罰單仍持續不斷,穿透式監管逐步滲透,更多細節問題逐步曝光;這一年,從胡懷邦到顧國明,金融反腐持續加碼,銀行業成為整治」重災區「;這一年,由於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央行和銀保監會同時宣布對包商銀行進行接管,開啟了城商行被監管接管的先河;這一年,各大銀行信用卡發卡量驟減,不良率上升,「剛性扣減
  • 新浪支付 裕福支付等六家機構違規 商銀信「吃」億元罰單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聶國春)為加強支付機構監管、規範支付行業發展,央行營業管理部近日對6家支付機構處以逾1.78億元罰款。其中,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近1.16億元。
  • 證監會開出多張大額罰單 嚴打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本報記者 包興安嚴打資本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抓手之一。今年以來,證監會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行政處罰力度加大,開出了多張千萬元以上大額罰單。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監管層落實「零容忍」要求,從嚴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全方位立體式追責,進一步提高違法成本,淨化了市場生態,有力保護了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開出多張大額罰單,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加大了違規違法行為成本。」郭一鳴說。
  • 多部門出臺新規劍指直播帶貨亂象 未來監管只會更嚴
    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已出臺了監管新規,劍指直播帶貨行業亂象,旨在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流量數字可以花錢改  近日,中消協工作人員調查發現,浙江一公司在某直播平臺高人氣直播間銷售其生產的瑤浴產品,宣稱可以「祛溼驅寒,疏通經絡,護肝養腎」,但該產品實際上並不具備上述功效,公司也無法提供有關證明。
  • 兩月內連吃2張罰單!西南證券深圳老牌營業部再因投顧違規被罰,深圳...
    財聯社記者梳理證監會2020年以來所開具的多張投顧違規罰單發現,無證薦股、未及時向證監局報告公司經營重大信息、未對投資者進行適當性評估、誤導性營銷、投顧運營人員平臺披露與實際不符、客戶信息不完善、留痕管理有效性不足、合規薄弱等是公司在開展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過程中經常觸及的「紅線」。
  • 四月以來銀行被罰超2億元,違規輸血股市樓市仍是監管重點
    微信公眾號「經濟參考報」8月5日消息,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密集出手,今年來數十家銀行吃到大額罰單。記者據網站公開公告統計,2020年4月1日至7月31日(以披露時間計,下同)各級銀保監系統對銀行業機構(不含個人,下同)累計開出罰單近700張,罰金金額逾2億元。
  • 監管火力全開!7月已有12張罰單砸向私募,知名機構也中招……|任重...
    中國基金報記者 林雪私募監管旋風雷厲風行,進入7月,地方證監局已經發布了12張罰單,針對轄區內的問題私募機構。比如深圳證監局對紅樹基金一口氣發出4張罰單,公開譴責,因為其情節嚴重,社會危害性大,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要求公司及高管做好風險處置。
  • 合規監管趨嚴 中泰證券這份研報為何被點名?
    時代周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共有5家券商因研報合規問題被採取監管措施,涉及公司和分析師個人,共計7張罰單,其中有3張是對分析師個人的處罰。五家券商因研報被採取監管措施中泰證券是最近兩個月第三家因研報問題被採取監管措施的券商。這份「問題」研報發布於今年5月5日,署名分析師為謝楠。
  • 平安銀行收720萬元巨額罰單:汽車金融、信用卡分期等違規,風控失衡?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此次的罰單中多次出現了審查不到位、貸款用途管控不力等字樣小長假還沒完全結束,平安銀行就收到了一張來自監管的罰單,直指其存在15項違規行為,主要集中在汽車金融、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現金分期
  • 大冶農商行因內控管理問題領8張罰單 年內30名銀行人員因此被警告...
    7月7日,在銀保監會對銀行業內控管理問題監管趨嚴的情況下,湖北大冶農商行「踩雷」引來8張罰單。具體處罰信息顯示,湖北大冶農商行內控管理不到位導致支行員工發生空存實取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50萬元。而陳冠宇作為其支行員工,對空存實取等違法違規行為負直接責任,被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周坤對上述員工行為負管理責任,被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三年。另據財經網金融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銀保監會就內控方面,如管理不力、管理不到位、缺位、管理存在漏洞、違規、嚴重不審慎等問題,對17家銀行開出了近50張罰單。
  • 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亂象治理效果顯著今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向各類違法違規市場亂象重拳出擊。數據顯示,2018年和2019年,監管部門向保險機構開出的處罰金額分別超過2.4億元和1.4億元。普華永道數據顯示,僅今年1月至9月,銀保監系統已對保險業違規亂象開出超1.69億元罰單,其中還多次出現「百萬級」罰單,從嚴監管態勢未有絲毫鬆懈。數據資料從處罰對象來看,車險仍是財險領域整頓的「重頭戲」。銀保監會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有超過140家財險分支機構因車險業務違規被採取停止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的監管措施。
  • 池子事件背後的中信銀行:連續收千萬罰單,分行違規查詢信息被罰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中信銀行的分支機構及一級分行曾因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者企業的信貸信息、違規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等問題受到處罰。7日下午,南都記者從上海銀保監局獲悉,該局已正式介入對中信銀行人員洩露池子銀行流水事件的調查。目前,中信銀行是否會面臨處罰仍不可知,但近年來,中信銀行頻收罰單。據南都記者梳理,中信銀行已連續三年收到千萬元級別的高額罰單。
  • 臺山「首張」違規佔用消防車通道罰單昨日開出
    臺山「首張」違規佔用消防車通道罰單昨日開出 2020-05-10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信貸強監管持續升級 嚴防違規「輸血」樓市...
    信貸強監管持續升級 嚴防違規「輸血」樓市  銀行業強監管「威力」延續。《經濟參考報》記者據銀保監會官網統計,截至11月末(以罰單披露時間計),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各類型銀行業機構(不含個人)已累計開出罰單近2000張,罰金金額已突破10億元,遠超去年全年。其中過億罰單兩張,超千萬罰單12張,百萬級罰單數量超過百張,與去年同期相比近乎翻倍。
  • 央行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商銀信被罰1.16億元
    > 為貫徹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機構監管、規範支付行業發展的工作要求,人行營業管理部持續強化對支付機構常態化執法檢查,堅決查處違法違規經營活動,著力塑造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支付業態,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
  • 太平洋財險接連「吃」罰單:今年已罰298萬元,還曾遭明星投訴
    8月12日,銀保監會下發了3張罰單,合計罰沒340萬元。其中,太平洋財險2家分公司合計被罰100萬元;平安財險總公司及4家分公司、支公司合計被罰205萬元。具體來看,罰單顯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平洋財險」)浙江分公司存在下調未決賠案的交通事故責任比例行為。
  • 上海銀行收千萬元罰單背後:監管質疑其內控,副行長黃濤曾遭舉報
    因存在多項違規行為,銀保監會對上海銀行(SH:601229)開出多張罰單。8月14日,上海銀保監局披露的罰單顯示,上海銀行因在2014年至2019年的23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沒1652萬元。同時,上海銀行還有兩名負責人被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