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與父親冷戰20年,在靈堂守著他的遺體寫稿,3年無法正常說話

2021-01-10 小白白說教育

麥家:與父親冷戰20年,在靈堂守著他的遺體寫稿,3年無法正常說話

1964年,麥家出生在浙江省富陽市的蔣家村。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被打成「右派」。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家裡的政治地位「低到了泥土裡」。

童年的麥家遭受了整個村莊的歧視與孤立。而他的父親,一位淳樸的農民,總是用粗暴的方式教育他。

12歲時由於不堪忍受同學對父親的言語侮辱,年幼的麥家進行反抗,卻被幾個孩子暴揍一頓。受了欺負的麥家決定找肇事者報仇,但匆匆趕來的父親不但沒幫他,不還扇了麥家兩個大耳光,毒打他一頓。

這件事徹底傷了麥家的心,令敏感又脆弱的麥家,倔強到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沒有和父親說過話。

此後,麥家在外求學、打拼,寫書創作,後憑藉《暗算》獲得茅盾文學獎,聲名大噪。麥家拒絕回到家鄉工作,而是選擇在外漂泊。

直到1997年,已經在小說界立足,並已結婚生子的麥家,在一次到四川考察災區地震情況時,親眼目睹一位耄耋老人,懷抱四十多歲兒子的屍體,痛哭流淚的場景。

他突然間想起,如果此時死去的是自己,父親也一樣會悲傷吧。

不惑之年,當了父親的麥家,終於明白了父親的不易,也終於在心底想與父親做個和解。

當麥家回到家鄉,欲盡孝心的時候,他的父親卻得了阿爾茲海默症,不認得自己的兒子了。

不久前,作家麥家在騰訊「星空演講」的舞臺上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更確切地說,是揭開了自己的傷疤。

2011年9月底的一天,我的父親去世了。

那天晚上9點多鐘,我突然接到電話,說父親病危。我當然就回去了,但是我只在父親身邊待了2個小時就走了。

為什麼?一是因為我覺得父親可能不會走,另一個原因是我當時正在趕一部書稿,稿子前半部分已經在《收穫》雜誌上發表,下半部在等米下鍋,而我只剩下一天半的交稿時間。

我心裡對父親默默地說:給我一天時間,等我交了稿再來安心陪你。但父親沒堅持一天,他只堅持了2個小時。我剛剛回到家,就接到電話,說父親走了。

我年輕時不懂事,和父親關係非常緊張,等我懂事了,他也老了。2008年我特別從成都調回老家,就想陪陪他,儘儘孝心。沒想到,最後一刻,我最應該陪他的一刻……

我覺得父親是有意讓我放空的,他就是要給我這個難堪,好讓我去痛思、痛改。

真的是很難堪。雜誌社盡了最大的人道給我寬限了10天,但那是什麼樣的日子,哪是寫稿的時間?我不得不在靈堂上守著父親的遺體寫,在親人不絕於耳的哭聲中寫,在荒誕和絕望中寫……這不是寫作,而是對我的嘲弄和懲罰!

我想這一定是父親安排的,只有一個上了天的人,他才有這麼大的本事,可以這麼極端又貼切地羞辱我、教訓我。

從那以後,我整整一年沒有打開電腦。我完全做好了不寫作的準備。

我在父親去世的床上睡了半年,陪母親度過最難熬的日子,直到最後母親把床拆了,趕我走。

此後的三年裡,我一直處於「失語」的狀態,無法正常說話,也停筆不再寫作。

你們一定在想,我這部破車後來是怎麼被修好的?是時間修好了我。

2014年夏天,我在強烈的衝動下坐下來開始寫新作《人生海海》。

這是我全新的一次出發,不論是題材、手法還是思想情感,我都和過去一刀兩斷了。

我回到了故鄉,回到我的童年,聆聽我最初的心跳。我寫鄉村小世界,寫命運大世界,寫父子情深,寫世道人心,寫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寫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

一定意義上說,這本書也是父親安排我寫的。我花了5年時間,才磨蹭了20幾萬字,平均下來一天不到200字。2019年4月,這部書終於出版了。我通過寫它完成了自救,治癒了我的老毛病,沒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寫了一部作品。

書中的主人公,是麥家從父親的影子中,塑造而來。自始至終,他都在書寫自己的人生,父親的身影從未離開。

對55歲的麥家而言,是一種釋放,亦是一種救贖。這本書寫完,他也終於有勇氣面對童年的自己與那些傷痛。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原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這個詞做了更深一層的解讀:「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這本書無論是給現在的你、在上學的孩子、或是有豐富閱歷的大人,都會有所觸動與收穫,這是一本教人「和解」,重拾勇氣的書。

一杯咖啡,一頓快餐的錢,便可讓你對於人生有新的感悟和體會!

莫言、高曉松、董卿強力推薦,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2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相逢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2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相逢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中國的傳統家庭一般都是「嚴父慈母」的搭配,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普遍顯得比較嚴格。都說父子是一對冤家,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父子冤家故事。漂泊20年後浪子回頭,卻發現父親已痴呆20年裡,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當年受欺負的小孩,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
  • 兩巴掌換來冷戰20年,浪子回頭父親卻痴呆,董卿為他推所有主持
    兩巴掌換來冷戰20年,浪子回頭父親卻痴呆,董卿為他推所有主持麥家——一個很多人並不熟悉的名字。,卻發現父親已痴呆20年裡,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當年受欺負的小孩,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
  • 20年冷戰只因兩耳光,重歸故裡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所有主持
    20年冷戰只因兩耳光,重歸故裡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所有主持麥家——一個很多人並不熟悉的名字。,卻發現父親已痴呆20年裡,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當年受欺負的小孩,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
  • 兩個耳光冷戰20年,再見時父親已痴呆,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時光不能倒流,我父親沒有辦法彌補對我的愛,我也無法把我曾經失敗的父親角色重新修補好。"這是麥家在《朗讀者》中坦言的事情。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見父親已痴呆,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12歲的麥家由於不堪忍受同學對父親的言語侮辱,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三個人對他一個。
  •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相逢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相逢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1976年的一天,在浙江富陽大源鎮蔣家門口村,一個農村少年被三個高年級學生暴打,甚至老師都在拉偏架!為什麼呢?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因為對故鄉的恨意,他畢業後輾轉十幾個城市都不願回家,漫長的二十年,家書從來都是寫給母親,他在心底對父親完全關上了門扉。
  • 因12歲兩耳光冷戰20年,再見時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主持
    ,卻發現父親已痴呆20年裡,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當年受欺負的小孩,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他看到了一個與他父親年齡差不多大的老人,正抱著一個孩子號啕大哭,心中酸楚。天災下,他想起了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父親。那一刻,他突然很想回到家鄉,去看看「冷戰」了20年的父親,與父親和解。
  • 麥家:在父親靈堂寫書,在親人哭聲中寫,幾千字,寫的他肝腸寸斷
    麥家:在父親的靈堂寫書,最終,歷時八年磨一劍,「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這本沒有序言的書,用最樸素的文字,寫出了麥加的溫軟感情。
  • 麥家:與父親決裂20年,獨自寫作獲千萬稿酬,卻說:寧願不成功
    2012年,在父親去世一周年之際,麥家飽含深情地寫了《致父信》 ,事隔一年後,發表在《南方周末》副刊麥家在信中說:「父親,您怎麼能這麼忍心?父親,您怎麼能這樣打我?」這時候的麥家已經原諒了父親,可父親已經不在了,他再也沒有機會和父親和解了。
  • 12歲因兩耳光冷戰20多年,回來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主持
    12歲兩耳光冷戰20多年,再回來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主持《人生海海》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卻發現父親已痴呆20年裡,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當年受欺負的小孩,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
  • 因2耳光決裂20年,醒悟後父親早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麥家以為自己的父親應該會幫自己,雖然父親在家中很少說話,但自己是他的兒子,幫自己難道不應該嗎?可拉麥家沒有想到的是,父親一出手卻給了他兩耳光。父親魯莽的行為徹底傷透了他敏感脆弱的內心。從此,他再也沒有喊過父親一聲。
  • 因2耳光與父親決裂,20年後回頭父親已痴呆,董卿讀完熱淚盈眶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相逢父親已痴呆,卻發現父親已痴呆離家出走的20年裡,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當年受欺負的小孩,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他看到了一個與他父親年齡差不多大的老人,正抱著一個孩子號啕大哭,心中酸楚。天災下,他想起了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父親。那一刻,他突然很想回到家鄉,去看看「冷戰」了20年的父親,與父親和解。
  • 父子決裂20年,再見父親已痴呆,他蹲跪大聲重複「爸」
    麥家的沉澱八年,打磨五年隔閡!父子決裂20年,再見父親已痴呆,他蹲跪大聲重複「爸」?他看到了一個與他父親年齡差不多大的老人,正抱著一個孩子號啕大哭,心中酸楚。天災下,他想起了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父親。那一刻,他突然很想回到家鄉,去看看「冷戰」了20年的父親,與父親和解。
  • 被扇2耳光後與父親決裂,一怒之下離家20年,董卿為他推掉主持
    麥家的沉澱八年,打磨五年隔閡!父子決裂20年,再見父親已痴呆,他蹲跪大聲重複「爸」?父親魯莽的行為徹底傷透了他敏感脆弱的內心。從此,他再也沒有喊過父親一聲。麥家小時候因為和父親之間的隔閡,曾經20多年沒有回過家,這其中的對錯,外人是說不明白的。
  • 兩耳光換來冷戰20年,再相逢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節目
    兩耳光與父親決裂20年,回頭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麥家——一個很多人並不熟悉的名字。,卻發現父親已痴呆離家出走20多年,回首時卻發現父親已痴呆20年的實踐中,背負著複雜情感的麥家,陸續寫出《解密》《暗算》《 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他已經成了中國知名的作家。
  • 12歲因兩耳光結仇20年,再見父親已經痴呆,董卿為他推掉主持
    12歲被打兩耳光,與父親冷戰20多年,回頭卻發現父親早已老年痴呆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20年因為對故鄉的恨意,他畢業後輾轉十幾個城市都不願回家,漫長的二十年,家書從來都是寫給母親,他在心底對父親完全關上了門扉。
  • 因2耳光離家20年,再回頭父親早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也是由於童年陰影的緣故,他和父親冷戰了將近二十年。麥家說:「心窩裡插了一柄刀,怎麼也撥不出來!」就這樣以後,他與父親有了很深的隔閡,他痛恨自己的父親,恨欺負自己的人,甚至也恨自己的故鄉。兩耳光換來冷戰20
  • 因兩耳光與父決裂20年,再見時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所有主持
    因兩耳光與父決裂20年,再見時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所有主持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花去了他們多少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父母給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父母用博大的胸懷與深沉的愛。
  • 黃鴻升靈堂最後一天:父親穿黑衣送別兒子,守到最後一刻不願離去
    黃鴻升靈堂最後一天:父親穿黑衣送別兒子,守到最後一刻不願離去!9月21日是兒子遺體告別的最後一天,小鬼黃鴻升的女友峮峮早早的就已經趕到了靈堂陪伴男友,而黃鴻升的父親則是在接受10點左右才現身。妹妹黃婷婷則跟在父親的身邊照顧著父親,期間還伸手扶著父親,擔心他體力不支而摔倒。
  • 12歲被霸凌父親卻扇他2耳光,冷戰20多年後,父親已老年痴呆
    因2耳光離家出走,20年後回頭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小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八年沉澱後的新作,故事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卻發現父親已痴呆20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備受欺凌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大有前途的青年,二十多年的奮鬥,《解密》、《暗算》、《風聲》等經典諜戰作品的成功令他成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作家,但他與父親的關係仍然沒有絲毫好轉。
  • 因耳光與父親決裂20年,回頭父親已痴呆,董卿為他推掉所有主持
    只是父母卻很少給予麥家相應的愛和陪伴,這也使得麥家的性格變得較為孤僻,和朋友相處也顯得不那麼合群。甚至,經常受到同齡小朋友的欺負和嘲諷。直到有一天,麥家又一次受到3個同齡小朋友拳腳相加的對待,這時候的麥家似乎忍無可忍了,他奮起反抗與他們廝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