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用喜歡不喜歡來選擇工作,對90%的人來講,挺危險的」

2021-03-01 LinkedIn

2019年,北京市的離婚率高達48.3%。

 

喜歡是門玄學。身邊的人看久了,總覺得不像真愛。

 

 

每個社畜也有同樣的煩惱:

現在的工作真特麼不喜歡,我該怎麼辦?

 

所以說,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離婚&辭職的。

 

LinkedIn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顯示,70後的第一份工作超過4年才換,80後3年半,90後直接斷崖式下降,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而談及辭職理由,更是五花八門。

 

文藝版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搞笑版的「回家炒股」。

狗糧版的「辭職拍婚紗照,為啥?因為老婆最重要」。

但說白了,千言萬語彙聚起來不就一條:這工作,我!不!喜!歡!

 

可是,「真愛」這事兒靠譜嗎?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李莎拉。




 

你以為你喜歡的

就是你喜歡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文學和偶像劇的流行,現代人把「真愛」捧到了至高無上的程度。

 

戀愛如是,工作亦如是。

 

根據《中國90後青年調查報告》,在選擇工作時,自我興趣這一因素在90後中佔比21%,而在80後中則僅有12%。

 

主流的觀點是:不喜歡的工作,幹起來也不會開心,哪來的動力去成長,去深耕?

 

就像對一個人沒有了荷爾蒙,你只想趕緊單身。

 

的確有live for love(為愛而活)的幸運兒毅然決然殺入了自己喜歡的領域。

 

去年畢業的95後小芸就是其中之一。小芸本科學習酒店管理,平常最喜歡的就是看劇,英美劇、日韓劇、泰劇,統統不挑。

圍觀微博、逛論壇、上豆瓣、刷知乎都是日常操作,被室友稱為「重度網癮少女」,自稱沒有她趕不上的熱點,吃不到的瓜。

 

愛好吃瓜,自覺天生為熱點而生的小芸放棄本專業,進了一家公司做新媒體運營崗。

本以為自己會特別喜歡這份工作,沒想到這工作和她想像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複製、粘貼熱點成了日常,搬運、加工文章,排版,檢查錯別字幾乎成為了工作的全部。

再加上公司新媒體粉絲少的可憐,小芸對這份工作一點也提不起興趣。

本來想著忍忍就好,剛剛入職不會給自己大任務,過幾個月肯定能有機會原創。

 

好不容易等來了原創的機會,每天接觸的內容也都是以前喜歡吃瓜的內容,可是圍觀吃瓜和自己寫完全不是一回事。

天天泡在熱搜中追逐熱點,小芸漸漸覺得自己就是「熱搜」材料加工器。

原先覺得新鮮有趣的料原來都是這樣拼湊加工出來的,以往吃瓜的熱情很快就涼了半截,心灰意冷的她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


「高薪不喜歡」與「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其中蔡康永的發言正好印證了小芸的案例。

 

蔡康永老師認為「喜歡」不是選擇工作的標準,

因為人很難知道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

你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我覺得,用喜歡不喜歡來選擇工作,對90%的人來講,挺危險的。

因為恐怕,你以為你喜歡的事情,你去做了以後會發現,你沒那麼喜歡。

你以為你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了?

 

這句繞口令有點難理解,換個說法比較好懂:

 

你以為你喜歡的就能喜歡一輩子了?

 

不喜歡的工作

就一定幹不好嗎

 

或許我們這麼執著於喜歡,是有因可循的。

 

電視劇都是這麼演的:真愛即正義。出軌不對,但出軌的對象如果是真愛,正房通常都會被塑造成阻撓真愛面目猙獰的反派。

 

Find your passion!(找到你的興趣點!)

這樣的話大概是各種商業奇才、業界大佬們分享自己走向人生巔峰時總會提到的金句,也被眾多朝聖者奉為圭臬。

 

聽得多了,久了,找不到passion你就是個將就的loser,感覺都抬不起頭來。

 

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抱著滿腔熱情認為,只有從事「本命工作」才是令自己滿意的職業道路。

 

嗯!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上天賜予我的,獨一無二的passion,然後剩下的一切都會順其自然地好起來。

 

我的激情、興趣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就像是被埋藏的寶藏,我要做的就是喚醒它、找到它!

 

但是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PaulO』 Keefe和史丹福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發現:

這種興趣論Finding your one true passion(找到你唯一的興趣點)在實驗中站不住腳。

 

在實驗中,研究者們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兩組研究對象各有自己擅長的研究領域,並讓每個小組成員都閱讀一篇和其所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章。

 

不出意料,兩個小組的所有成員都非常享受閱讀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章。

 

然而當他們交換文章時,研究者們有了一個發現:

 

那些認為「人人都有一個潛在的興趣點」的實驗對象,對學習不熟悉領域的文章並不怎麼感興趣;

 

而那些認為人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出許多興趣點和激情所在的實驗對象,則更願意學習研究自己不擅長領域的文章。

 

這說明了什麼呢?

 

興趣從來不是零和遊戲,增加對某一領域的興趣,並不必然減少對另一領域的感興趣程度。

 

思維才是決定你是否能接受並變得擅長某個新事物的關鍵因素。

 

工作也是一樣。

 

拋棄固定思維

做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

 

上文中這兩種人,其實擁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認為,人們與生俱來某種興趣,並且這種興趣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所以持續探索、尋找自己的其他興趣毫無必要,他們更傾向於找到那個「本命工作」。要是現在的工作不夠喜歡,那就辭!

 

但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願意相信,興趣是可發展、培養的。

 

所以,即使你對某一領域有著極強的興趣和激情,也不會阻擋你追求其他新鮮事物。

 

你對工作的感興趣程度是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價值的體現和成就感的上升而增多的。

 

慢慢地,你就成為了幹一行愛一行的人才。

要是現在的工作不喜歡怎麼辦?那就再學學,再乾乾。

 

這事兒也體現在戀愛上。

 

「靈魂伴侶」到底是天生註定的那唯一一個?

還是日久真能生情,可以通過雙方調整逐步發展成為彼此的唯一?

 

「天生註定」派理所當然地認為你這一生需要尋找特別的那個TA。

一次約會沒被對方驚豔到就趕緊偃旗息鼓,轉換目標,暗暗告訴自己TA不是我要找的那個人。

 

內心OS是:

好吧,這次約會也還不錯,可是TA並不能讓我感到,對了,就是TA了。

 

「日久生情」派則在有了第一次還不錯的約會時告訴自己:

我還有很多可以繼續了解TA的地方。可能需要些時間,那就期待下一次、再下一次的約會。

 

這種期待就成為了繼續接觸、發展的動因。(找到至今單身的原因了!)

 

 「成長型思維」的人們從來沒期待「水到渠成」的好事砸在自己的頭上。

 

他們知道,在發展的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有困難存在。

 

所以,當他們在追尋理想,找尋工作激情或是約會交往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畏困難,解決困難再前行。

因為他們知道,遇到困難是事物發展的必經之路,而不是你放棄、另尋出路的退堂鼓。

 

那麼,回到一開始的那個問題:現在的工作不喜歡,你會怎麼辦呢?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YGHwKBEges

https://medium.com/s/story/the-truth-about-finding-a-satisfying-career-d2314d321403

奇葩說第五季第七期

LinkedIn領英《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

易觀智庫《中國90後青年調查報告2014》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李莎拉。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影視截圖,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讓本來已經很討人喜歡的你,在未來變得更討人喜歡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實用書,在「說話」多年之後,首次嘗試教人「說話」。康永哥更是在書中便許下宏願:這本書會令「本來已經很討人喜歡的你,在未來變得更討人喜歡」。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都需要說話,並且,需要會說話。
  • 「被劈腿還自我安慰,我喜歡的人別人也喜歡」,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被劈腿了真傷心,只好安慰自己眼光還不錯,自己喜歡的人別人也會喜歡。」這些看似樸實,實際上飽含哲理的話,出自臺灣著名主持人超康永之口。中國談話類節目,男主持火不過蔡康永。業界都這麼說。每次看蔡康永老師的節目,都會被他的主持風格而吸引。
  • 馬東力邀加盟奇葩說,網課賣了數千萬,蔡康永:我很喜歡薛兆豐
    他需要的不只是有趣的人,最重要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他也是偶然一次聽到了薛兆豐的網課,感到十分驚訝:「竟然有人把經濟學講得那麼有意思!」當時的薛兆豐已經賺了第一桶金,面對《奇葩說》的邀約也只是程式化地籤約。尤其是當馬東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一再更改見面地點的時候,薛兆豐更是認定了節目並沒有誠意。
  • 馬東力邀加盟奇葩說,網課賣了數千萬,蔡康永:我很喜歡他
    他需要的不只是有趣的人,最重要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他也是偶然一次聽到了薛兆豐的網課,感到十分驚訝:「竟然有人把經濟學講得那麼有意思!」但是薛兆豐卻絲毫不覺得尷尬,每個人都不會是百科全書,這樣的「低情商」更說明了薛兆豐對自己專業領域的專注。
  • 姜文怕她,蔡康永說她危險,林青霞直言喜歡她,這個女人夠「野」
    很多人都說,這哪裡是來參賽的,分明是來「選妃」的。 圖片源於網絡她叫寧靜,卻一點也不寧靜:一開場就把工作人員懟到說不出話。 03 蔡康永都說她是危險人物 娛樂圈裡很多女演員一旦到了「中年」,事業就會出現瓶頸
  • 工作很努力,但不喜歡和人交往,喜歡獨來獨往工作,晉升很難嗎?
    他們喜歡獨處,因為獨處更有利於自己思考問題想問題的解決方法,換言之也就是說獨處對他們有很大的益處 有的人會片面地以為,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人緣一定不會太好,因此在工作會因為和同事缺乏溝通而得不到同事的支持與認可 工作的分類不同,自然晉升的方式也就不同,舉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是做銷售,那麼不愛和人交往,喜歡獨來獨往,不僅得不到提升,可能面臨辭退
  • 夜思|「李雪琴的才華」上熱搜:不喜歡我的人,我也不喜歡你
    「李雪琴的才華」上熱搜:不喜歡我的人,我也不喜歡你來源:洞見 | DJ00123987作者:洞見Leyla不要用無數次折腰,去換一個漠然低眉。01你真的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前兩天,表妹來家做客時,向我抱怨了這樣一件事。她是一家公司運營部的經理,手下有十來個員工。上月公司搬家,組織了一場慶祝活動,他們團隊有幸抽到了雙人旅遊的名額。
  • 上海人蔡康永的家族故事 一段不太平的往事
    運輸的船隻是有限的,要登上輪船也需一番功夫,於是,蔡康永的父親,蔡天鐸,當時經營著上海數一數二的船運公司。他有許多大船,其中一艘,叫作「太平輪」。買了船票的,託了關係上船的,朋友求來的……總之,塞了又塞,人與家當,從外灘開往汪洋。載著未知與希望,卻不料換來的是絕望。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與榮氏家族的「建元」號貨輪慘烈相撞,船沉,人亡。裝滿珠寶的箱子在大洋上漂啊漂。
  • 蔡康永的情商你學不會
    他的音色與音調,能直接用在夜間廣播節目或是文藝電影旁白中。有些人讀他的書,也會產生自帶語音的恍然感。而當他坐在面前回答問題時,微笑或大笑,感染力很強,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忍不住嘴角上揚。這樣一位知名主持人、作家,光彩熠熠,卻喜歡保持謙遜姿態。被問到書的讀者群,他答「讀者是在人生中跟我一樣有很多困惑的人」。
  • 蔡康永:要讓別人喜歡你,就看你是否懂得這些
    大家都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就是「我們比較容易喜歡那些對自己客氣,有禮貌,會說話的人」!我們都會張開嘴巴說話,而有時候說出來的話會傷害到別人,從而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要懂得:永遠不和自己的領導「瞎槓」蔡康永說「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摸索彼此能繼續往來的分寸。
  • 奇葩說第五季雖然結束了,那些直戳內心的觀點依然讓人念念不忘……
    這時候就會發生一個問題,後面的那個人就比較容易敲前面付出的那個人的竹槓。所以雙方進入這個關係的時候,女方如果要問男方給一點抵押,這有錯嗎?——薛兆豐把房子當成人生想像重要的依據,我覺得這個出發點是錯的,你對於婚姻的一切想像,都依據這個社會約定俗成的態度來進行,你把你的人生你的幸福感交在了別人的手裡,這是非常危險的。
  • 蔡康永:做個溫柔而冷峻的人
    蔡康永被大家知道是通過《康熙來了》,他和小S因為這個節目成為了眾多網友喜歡的人!小S因為她的古靈精怪被喜歡,而蔡康永因為他的高情商、會說話被大家喜歡。蔡康永有多會說話?很多人拿他和高曉松做比較。蔡康永擁有強有力的共情能力馬東說蔡康永的人就和他的辯論一樣,他的言辭不會特別鋒利,總是娓娓道來,讓你很舒服的進入他的節奏,聽他講話。但是千萬不要忽略溫柔的力量,他能用一杯溫水燙死你。也正是因為他用的方式很溫柔,所以大家就忽略了他的冷峻。在某一期的《奇葩說》裡面,大家談到了藥廠定價太貴導致普通人買不起的問題。
  • 蔡康永:我鼓勵大家成為冷淡的人
    過了以後就發現:哦,只要把酒放在面前,你就可以去做你的事情了,超開心……真正很麻煩是那些不願意喝酒的人,你就得認真地傾聽他說話。」蔡康永說主持人的身份給他帶來很多誤解,他其實不是一個喜歡傾聽的人,「我不覺得有人喜歡派自己這個任務。」
  • 挺婚姻平權 蔡康永:法律不可以為偏見服務
    (摘自蔡康永臉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立法院」28日召開婚姻平權聽證會,數千人集結要求平等、反對「專法」。蔡康永與男友交往22年、出櫃15年,他昨以更換臉書封面圖片方式表態,圖片中在彩虹之上有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名言「雖然法律難以改變人們的偏見,但是法律不可以為偏見服務」,此舉讓支持同性婚的網友一片叫好。
  • 蔡康永: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每個人對幸福的感知不同,自然對成功的定義也不一樣。你不用跟大多數人一樣,獲取世俗意義上,稱得上「好的」一切。哪怕別人都覺得不怎麼樣,只要能讓你心生歡喜,那便是好。電影《頭文字D》裡,有這麼一句臺詞。「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 比起李敖罵小S,我更害怕蔡康永為她拍的電影
    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說:「蔡康永為《阿嬰》築了一座索多瑪城,愛像枯槁的花屍靜臥,而淫念滂沱如雨,分娩出欲望的沼澤,於是邱剛健讓她淪亡,王祖賢烈若陳釀的唇宛若幽豔的血祭,悼男權槍口下在這羅生門式詭譎的鏡宮內遺失的情色烏託邦。」不喜歡的人則赤裸的說,「形式壓過了內容,又長又無趣,蔡康永的才能也有限啊」
  • 小S&蔡康永退出《康熙》 曾經你挺我無數次,這次,換我挺你一次!
    啊啊啊啊,就在剛剛,蔡康永發微博宣布,將退出主持了12年的《康熙來了》...▼
  • 蔡康永:高情商的人,不總是溫暖友好
    蔡康永在一次採訪中說:和所有人都能好好相處;永遠沒有情緒、很冷靜;很會處理麻煩的場面……你不覺得聽起來,像在描述東京銀座開夜店的媽媽桑,或者是夜店的公關嗎?這不是高情商的人,該有的樣子。是的,所謂情商,最終應該是為了讓我們自己活得更舒服,而不是用一堆狗屁規則,限制自己,步步為牢。
  • 蔡康永:為什麼我們要來讀這位冷門作家的作品?
    蔡康永愛亞:華文寫作裡面,不管是小說還是散文,非常習慣於用悲情的方式來表達作者的情感以及整個的事件,但是袁哲生他有他自己的一套小說語言,他很擅長用一種自嘲的、自諷的語氣,用黑色幽默和黑色喜劇的表達方式來寫作
  • 蔡康永祖籍寧波,卻說自己是上海人,AB到底是香港人還是上海人?
    現在灣灣那和香港的娛樂行業都不景氣,所以很多明星都選擇來內地發展,比如蔡康永和小S。最近小編我看蔡康永的節目,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蔡康永竟然在節目裡面說自己是上海人?what???蔡康永不是臺灣人嗎?難道他的祖籍是上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