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舌頭是人的重要感覺器官,遍布能感受食物味道的味蕾,讓人清楚食物的味道。但事實上,舌頭的作用遠大於此,舌頭不僅能知曉味道,還能透露你最近的身體狀況。比如舌尖發紅這表示熱毒淤積,舌尖發黑暗示寒毒極盛。那麼常見的舌頭胖大,兩側有齒輪印記,舌苔厚膩,說明了什麼問題?
舌頭的這幾種表現其實都表現了身體的一個問題:脾虛。在中醫上,脾主要是把身體內的食物和水液運化。若你的脾氣不充足,你舌頭便不能辨別食物的酸甜苦辣鹹,脾有問題,這時你的嘴便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味道,比方說脾熱時嘴裡會有一種甘甜感,脾氣失調時會有一種油膩以及發苦的感覺。與此同時,舌苔也會有所變化,顏色由白色變為黃色,形體變得胖大,而且讓舌頭兩邊出現牙痕。
舌頭的變化也只是脾虛的一部分,同時也會反映到嘴巴上。正常的嘴唇通常為淡紅色,而脾虛的時候,嘴唇周圍會變成白色,又因為脾虛時溼氣比較重,嘴唇邊緣就會呈現為黑色。當脾虛溼氣到達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食物的運化,此時,嘴角兩端就會潰爛。
當然脾虛的表現也不僅僅是表現在嘴和舌頭上面,也會表現在身體上,比如便秘、肥胖、臉色暗黃、睡覺流口水、經常拉肚子、女性白帶或多或少、怕冷或怕熱等。
其實,想調理好脾,只需要在這兩個方面下好功夫就行。
第一個方面便是——補,要補陽氣。其實許多人的脾虛都是因為陽氣損耗過度,導致陽氣匱乏而引起的,因為陽氣匱乏導致身體的陰陽不平衡,進而使寒溼之氣佔了上風,使脾氣的正常運化受到影響,脾便出現了問。因此,可以通過驅寒,補陽來調理脾虛。
補陽可以通過按摩達到目的。比如每天晚上在睡覺前,打上一大盆熱水並在裡面放上幾顆鵝卵石來泡腳,用水紋和鵝卵石來刺激腳部的穴位來達到昇陽驅寒的目的。當然還有更為簡單的方法,沐浴到清晨的陽光之中讓後背面向太陽30多分鐘即可。
第二個方面便是——洩。脾虛會引來便秘,而長期便秘便會影響溼氣的排出速度,一旦溼氣的進入速度快於排出速度就會導致溼氣累計,進而進入到惡性循環,導致脾虛變得更加厲害。因此要調節腸胃,使大便排出更通暢,大便排出通暢了,溼氣自然而然就走了。而出汗也是能調節脾虛。通過汗液的疏洩,同樣可以帶走身體內的溼寒之氣。
其實,在生活中每天做一定量的有氧運動,便可有效的調理脾虛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飲食來達到調理的效果。吃胡蘿蔔、葡萄、雞肉等食物便能通便潤腸,也有助於脾的運化。
總之,舌頭上有牙痕且胖大,吃啥都沒味,多半是脾的問題。也應該通過身體的其他狀況做進一步的判斷,如果確實是脾虛了,也可以通過一洩一補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