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由戀愛,佩芳夫妻能破鏡重圓,冷清秋卻不行,原因令人深思

2020-12-23 小梨有話說

說起《金粉世家》裡的「自由戀愛」,人們最容易想到冷清秋與金燕西,卻往往忽略了其實豪門中還有另一對自由戀愛的夫妻:大哥金鳳舉與大嫂吳佩芳。

所以,常常有人拿這一對作為「包辦婚姻」典型,用來與冷清秋金燕西做對比,說大哥大嫂的婚姻雖然狀況百出,卻最終還是攜手相伴;而金燕西二人雖然自由戀愛,卻鬧到分道揚鑣,以此來說明「門當戶對」比「自由戀愛」更重要。

固然,「門當戶對」是婚姻穩定的重要保障因素,但是大哥大嫂的婚姻之所以能起死回生,並非只因為門當戶對。

在金鳳舉、吳佩芳的身上,有著金燕西與冷清秋所不具備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恰是決定了這兩段「自由戀愛」婚姻不同結局的關鍵。

01 不成熟的男人,空有中年人的年紀,卻依舊是男童的心

在《金粉世家》裡,大少爺金鳳舉雖然是大哥,然而卻是個典型的「晚熟」品種。

出場的時候,佩芳已經「快到三十的人」,那麼按照中式婚姻普遍「男大女小」的年齡推算,鳳舉大概率已是「而立之年」了。

可是,即便已經這個年齡,若論起「任性胡鬧」,鳳舉絕對不輸給任何的少年人。

對愛情,他不夠專一:他母親金太太曾埋怨;當年「你和佩芳訂婚的時候告訴過我們嗎」,坐實了鳳舉與佩芳當年也是情投意合、自由戀愛;然而婚後才幾年功夫,鳳舉又看中了妻子的陪嫁丫鬟小憐。求小憐而不得,他又在朋友的起鬨中半推半就地偷娶了風塵女子晚香。

晚香帶給他的新鮮感,使他對佩芳的態度極度冷淡,整夜整夜不回家;甚至在得知妻子有孕之後也沒有給予絲毫的溫情。

對理財,他毫無概念:先大手大腳花錢,然後抓耳撓腮借債,成了這位豪門大少爺的常態。有一次,鳳舉再次面臨借債過年,結果竟然兜兜轉轉借到了妻子吳佩芳的私房錢。

當鳳舉得意洋洋將「過年錢」遞到妻子手上時,佩芳一眼認出錢上有自己留下的記號,嚇得「喪魂失魄,六神無主」,只能悄悄打電話讓娘家弟弟把錢「儘快收回」,寧可不要利息。因為她太了解丈夫的為人:錢到了他手裡,等於有去無回。

任性起來,他就是個大齡熊孩子:有一天,鳳舉在妻子佩芳、姨太太晚香之間受了夾板氣,一怒之下誰也不理、獨自鑽進了父親金銓的書房,趁著夜色讓廚子給他準備火鍋和美酒,獨自吃吃喝喝,在父親書房裡爛醉如泥。

金銓半夜起來看見,氣了個倒仰:這做派,哪裡像個即將當父親的、而立之年的男人?

天真起來,他又似乎對世態人情一竅不通:金家老爺子金銓去世,鳳舉為了把喪儀辦得風風光光,想要借用航空廠的飛機、在出殯的沿途拋灑紙錢、以壯生威。他覺得只要自己一開口,對方負責人絕對聽從,不料人家卻回復他「沒有先例」——他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情,居然涼了。

天真的金大少爺,竟似乎完全不懂得什麼是人走茶涼,什麼是人情冷暖,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聖旨;卻不知從前自己從前只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而從今之後,父親的庇佑已經消失,周遭人情也大不相同了。

如此種種,真是讓人對這個「晚熟」的大少爺又好氣又好笑。

02 現實的暴擊面前,有人一夜長大,有人卻破罐破摔

所幸,在金銓去世後,殘酷的現實用一個又一個響亮的耳光、將懵懵懂懂的「長子」從綺夢中打醒,金鳳舉被迫開始成長,並迅速成熟。

他一改往日喜好交際的作風,沒事儘量不出門,在家陪伴母親。

他看透了晚香只是貪圖自己的錢,也認識到了妻子吳佩芳的辦事能力,終於醒悟妻子才是自己的良伴,從今後兩口子應該要互相幫襯著過日子。

他甚至不知不覺間開始替兄弟們操心。在冷清秋離家出走之後,有人說她在頤和園出現過,鳳舉專門帶著金燕西去尋找,還嘮嘮叨叨地叮囑他:如果見到她,一定要注意你的態度,不要讓人家沒面子。

鬧分家的時候,兄弟之中只有鳳舉一個人顧忌金家的臉面、覺得分家會讓金家受人恥笑。連金燕西這麼個不著調的人都看出:「只要能維持住這個大家庭,讓老大倒貼錢出來,他都是願意的」。

不得不承認,此時的鳳舉與此前那個任性胡鬧的鳳舉,真是大不一樣了。

不要以為這種「成長」很容易,換了誰都可以。在同樣殘酷的外界環境下,金燕西不僅沒有「一夜長大」,反而將骨子裡的「渣」徹底釋放出來。

居喪期間,兄弟們都不大出門,只有金燕西整日外出玩樂,完全不懂得寬慰母懷。

妻子冷清秋替未來擔憂,製作小家庭預算表,金燕西不僅不接受建議,不考慮「攜手過難關」;反而醉生夢死、花天酒地,對妻子不聞不問。

至於「擔起責任」,更是想都沒想過。舉個最明顯的例子,鳳舉當了爸爸之後,歡喜不已;而金燕西當了爸爸,卻覺得「很難為情」,面對別人的賀喜,他的反應是「沒什麼好賀喜的」。孩子未來的一切,更是從沒有在他的計劃裡出現過。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鳳舉雖然「晚熟」,但終究是「熟」了,而且是快速成長。這對於妻子佩芳來說,如同溫暖的火光,給婚姻帶來的是希望。

而金燕西則正如他母親所說,屬於「至死不悟」。這樣一個不願成長、又極端自我的男人,又如何能給妻子帶來一段美滿的婚姻呢?

03 通透的女人,不給婚姻賦予太多的「意義」

換個方向,咱們再從女方的角度聊聊。

不得不說:即使金燕西後來能夠像金鳳舉一樣浪子回頭,冷清秋卻很可能無法像吳佩芳一樣等到那一刻。因為冷清秋與吳佩芳在婚姻中的心態不一樣。

婚後,冷清秋總覺得自己日子過得委屈巴巴。其實在鳳舉胡鬧的期間,吳佩芳的處境並不比她好多少。

那個時候的吳佩芳,丈夫對婚姻不忠、偷娶二房;公公婆婆卻態度曖昧,因為在那個時代並不明令禁止納妾,何況公公自己本身就娶了三個太太;金燕西等所謂的「兄弟」平時看起來感情不錯,結果在這件事上不僅沒人給她透露半點風聲、而且一轉頭卻與「新嫂子」喝酒去了。

如此種種,佩芳一個堂堂大少奶奶,面子往哪裡放?論起心裡的委屈,是不是比冷清秋更多?

但是佩芳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很清楚也很篤定:婚姻就是婚姻;即使婚姻失敗了,不等於自己做人失敗、更不等於人生失敗。

所以,無論是她決定與鳳舉離婚也罷,還是後來又因為鳳舉悔悟而原諒他也罷,她所作出的選擇都是基於「婚姻」的質量好壞,而不是像冷清秋一樣、將問題提高到「為了尊重自己的人格」的層面。

也正因為如此,佩芳儘管心裡百般委屈,卻能夠始終保持從容與坦然。她不擔心別人質疑自己「人格喪盡」,不擔心別人笑話自己不獨立,也不擔心別人將自己劃為「舊式婦女」。

她將婚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將婚姻問題圈定在「夫妻感情」的範圍內,無論離婚或者不離婚,她都以婚姻質量為判斷標準,而不是被旁人的態度所左右,更不會用「處理婚姻問題的姿態」去證明自己「做人的姿態」。

也正是這一種坦然與從容,給了鳳舉成長與回頭的時間。

相比之下,冷清秋婚後卻在不知不覺間「憋著一股勁兒」,要用「幸福的婚姻」去對抗世俗的眼光,去證明自己當初嫁入豪門、與金燕西結婚是正確的選擇。

所以在結婚之初,冷清秋拼命隱忍,希望用隱忍換來婚姻的安穩、間接證明做人的成功。

而在婚姻後期,發現隱忍無效,她便痛心於自己「做人」的失敗,「空有滿腹詩書、卻糊塗地做了紈絝子弟的妻子」,於是又用強硬決絕的姿態竭力擺脫這段關係,目的則是為了「表示我的人格還不錯」,表示自己是個「窮得乾乾淨淨的人」。

誠然,冷清秋這樣的獨立意識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如果總在頭腦裡繃緊這麼一根弦,時時刻刻將「婚姻質量」與「人格獨立」捆綁在一起,不僅對夫妻關係沒有裨益,反而可能束手束腳:該較真的時候不敢較真,不該較真的時候卻又上綱上線,刺激矛盾升級。

當冷清秋趁著大火從金家逃出的時候,她其實內心是絕望的,甚至抱著孩子驅車來到昆明湖,想在此「步三閭大夫後塵」、「覓一死所」(出自冷清秋寫給金燕西的絕交信)。

真是讓人又可嘆,又心疼。如果能夠簡單一點,不把婚姻問題與人生成敗掛鈎,離婚就離婚,何至於差一點就搭上兩條命?

所以說,冷清秋在這段婚姻裡加上了太多超出婚姻之外的意義,這些附加品過於沉重,使得她沒有辦法像佩芳一樣用相對單純的心態看待婚姻,也做不到佩芳的收放自如。

說了這麼多,沒有詆毀冷清秋的意思,也沒有給金燕西洗白的意思。只是覺得冷清秋太自苦了,到頭來,難受的還是自己呀。

04 結語

每段婚姻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無論是大哥大嫂的「破鏡重圓」,還是金燕西冷清秋的「一拍兩散」,都有其自身的道理。

不過這兩段婚姻至少給我們三點啟示:

第一,女人也許可以接受男人的「一時」不成熟,但不可以忍受他「一直不成熟」。

第二,「自由戀愛」沒毛病,不過,若想讓這段戀愛成為婚姻牢固的基礎,就必須要確保戀愛時真的是以「愛情」為基礎,而不是金錢或者其他。

金鳳舉與吳佩芳的自由戀愛,書中雖然沒有詳細寫,但肯定不是基於金錢或者地位的攀附,感情的成分更多一些。而金燕西與冷清秋,與其說是自由戀愛,倒更像是金銓評價的「用幾個臭錢去引誘人家」。

所以當婚姻出現波折的時候,因為有感情基礎在,佩芳在盛怒之下還能去關心鳳舉劃破的手指,鳳舉也能在妻子不給好臉色的時候、唱京劇戲文逗妻子開心。

而金燕西與冷清秋在感情不和的時候,卻連一點迴旋與留戀之處都找不出來。

第三,婚姻失敗真的不等於人生失敗。雖然書中吳佩芳沒有冷清秋的才氣,但在這個問題上,佩芳確實比冷清秋拎得清。

感情危機的時候,佩芳也哭過、也痛過,但是擦乾眼淚之後,該吃吃、該睡睡,不能與自己過不去。

而冷清秋則在決裂之後,「閉樓獨居」,「罰自己坐牢」,搞得闔家震驚;後來又差一點投了昆明湖。決絕是真決絕,但是不值也是真不值。

婚姻縱然失敗,人生卻還在繼續,何必用婚姻的失敗、去懲罰自己尚有無限可能的人生呢?

對於吳佩芳與冷清秋的婚姻態度,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一起討論呀!

相關焦點

  • 金粉世家:丈夫納妾,冷暴力,佩芳卻還能與他和好,只因王玉芬?
    小說《金粉世家》前半部,金燕西與冷清秋甜蜜戀愛,金家豪門鼎盛,一派風光旖旎、繁華錦繡。這其中唯一不太協調的,卻是金家大少奶奶吳佩芳的婚姻:明明日子還算安穩順遂,卻忽然急轉彎,丈夫金鳳舉偷娶姨太太,對佩芳則除了吵架就是冷暴力,連佩芳懷孕在身都毫不體恤。
  • 《金粉世家》: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愛情悲劇,絕非只是「齊大非偶」
    01 打著愛情的幌子:兩個人所謂的自由戀愛,其實是包裹在金錢追求下的感動冷清秋:一個貧寒人家的女子,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從南方來到北京投奔舅舅,一家人生活僅夠維持溫飽而已。金燕西:北洋軍閥內閣總理金銓之子,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但同時也是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
  • 《金粉》為何佩芳後來也討厭清秋?看她在婆婆面前說了什麼就知道
    《金粉世家》冷清秋這個女孩子聰明倒是很聰明,但是聰明過了頭反被聰明誤,太聰明了就顯得處處用心計,處處謹小慎微不自然,以為這樣用心去經營人際關係很得體,反而無意中得罪了人。得罪王玉芬就不用說了,錯不全在清秋,而是因為白秀珠跟燕西婚事告吹的緣故。
  • 《金粉世家》:金燕西最後為什麼會背叛冷清秋,求婚白秀珠?
    但是他出生在一個新舊文化交替的年代,青年人在擇偶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戀愛,自由結婚。在看遍了天下女子之後,他覺得富家千金脾氣太大,撈女只看上了他的錢,丫鬟地位又太低,最後愛上了一個普通家庭出生的知識分子。
  • 《金粉世家》導演去世,多少人最美的樣子,都留在了這部劇裡
    和燕西感情生變後,清秋頭髮剪得更短,愈發的漠然冷清。花店裡再次重逢,為了求得佳人所在,燕西冒雨跟在黃包車後面奔跑,最終知道了冷清秋的住址後,一場浪漫熱烈的求愛開始上演。他是金家七公子,不在乎階級,對下人友好,嚮往自由。同時他也是紈絝子弟,享盡父母寵愛,不懂世事艱辛,家道中落後依然大手大腳,吃喝玩樂,夜不歸宿,並且愚蠢地用冷暴力處理他和清秋之間出現的問題。
  • 《金粉世家》大結局:金燕西拍電影大火,冷清秋帶著兒子擺攤賣字
    小說裡,閣樓失火後,冷清秋和孩子不知去向,金燕西根本就不關心,甚至還詛咒他們就此葬身火海,自己倒也落得乾淨。和冷清秋登報離婚之後,金燕西再娶了邱惜珍,改名為景華,成了一名電影演員。金燕西原本就長相出眾,金銓夫妻倆之所以最寵愛他,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金銓在世時,曾說過老七最像自己,風流倜儻。
  • 歐陽夏丹:為何在《新聞聯播》「消失」,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回到學校以後她發憤圖強努力學習,但父親還是沒能堅持到她上大學就去世了。歐陽夏丹:為何在《新聞聯播》「消失」,背後原因令人深思在這裡她一直都盡心盡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所謂&34;,她的努力上進都被領導看在了眼裡
  • 女大學生「懷孕」現象越來越多,學姐指出背後原因,令人陷入深思
    女大學生「懷孕」現象越來越多,學姐指出背後原因,令人陷入深思對於高中生而言,最大的願望就是進入理想大學。有人說大學生活是美好的,有人說大學生活是自由的,相比較高中時期而言,大學時期學生談戀愛並不受限制,更有學生曾說過:「沒談過戀愛大學等於白上」。因為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大學情侶人數也在不斷攀升,可是,在不斷攀升的大學生情侶背後,卻有一個現象引起人們注意,那就是「女大學生懷孕人數越來越多」。那麼,大學時期已經成年,為何還會發生「意外懷孕」事情呢?
  • 《金粉世家》:金燕西從未真正愛過冷清秋,原因如下
    這部劇中很多的美好都是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上的。所以,最後金燕西和冷清秋看似童話般的婚戀故事,才會以悲劇收場。在少女時代的我看來,《金粉世家》的前半部分,金燕西都是一個痴情人設,愛冷清秋愛得感天動地,愛得屏幕前的觀眾羨慕。
  • 《金粉世家》:同樣是高嫁,為何小憐和冷清秋結局會有天壤之別?
    身在豪門深宅,不多留幾個心眼,是斷然不行的。小憐和柳春江私奔到了日本以後,她學著融入柳春江的世界,做起了護士。這樣的小憐,很有上進心,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也知曉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了維護這段感情,她用了心。可冷清秋就不一樣了。
  • 《金粉世家》原著裡小憐嫁入豪門:一個丫頭都比冷清秋「拎得清」
    看到小憐婚姻裡的成功,我不得不聯想到冷清秋。為何同樣的寒門出身,滿腹詩書的冷清秋卻遠不及勉強能識字寫信的丫頭小憐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小憐遇到一個好男人那麼簡單嗎?我反覆翻看原著,發現小憐比冷清秋強在了這三點:第一點:在擇偶方面,冷清秋沒有小憐理智。
  • 冷清秋的故事(上)
    而冷清秋打小上軍藝學舞蹈,沒什麼文化水平,和前夫並沒什麼共同話題。不僅如此,二人三觀也不同。前夫對名利沒什麼欲望,喜歡平淡的生活,而冷清秋則十分追求身外之物,還沒出學校時就和兩個小有身家的老闆不清不楚。    後來冷清秋就和一位比她大了十多歲的溫州富商在一起了很多年,就是包養關係。富商要求冷清秋少拋頭露面,她也很聽話,富商也就樂意給她不少錢和房子。
  • 《金粉世家》:冷清秋不甘做男人的「玩偶」,變為"出走的娜拉"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像冷清秋一樣,渴望有一場浪漫的愛情,婚後也依舊能保持這份浪漫,但是愛情的力量似乎根本敵不過柴米油鹽亦敵不過門第所帶來的鴻溝。但是,張恨水作為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一般都是才子佳人為主,但是張恨水卻在這個才子佳人小說中寫了一位中國式的娜拉,那就是冷清秋,一方面,冷清秋有著中國傳統女子的思想,以丈夫為主。但是在遭受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和遭遇以後冷清秋的思想開始覺醒,相比于娜拉來說,冷清秋更多了一份理智,思想更加豐滿,她始終相信愛情,而夫妻之間也應該是自由平等的。
  • 冷清秋嫁給金燕西,是因為愛情還是金錢?金銓早就給出了答案
    紈絝子弟金燕西接觸到的上海名媛太多了,因為家世背景的原因,幾乎所有女人都主動「巴結」金燕西。習慣了在「萬花叢」中受簇擁,猛然遇到了一個對自己冷冰冰,並嘲諷自己是「紈絝子弟」的高傲女人,金燕西的興趣和新鮮感瞬間湧上心頭,帶著極強的勝負欲和好奇心,他一次又一次地接近冷清秋。
  • 《金粉世家》原著:冷清秋是如何一步步由愛到悔,最終選擇逃離?
    冷清秋和金燕西結婚那日,她坐在豪華的房子裡,內心有這樣一段獨白:「這些東西,不知是誰所辦?沒一樣不令人稱心合意的。這樣的好屋子,不說有一生一世享受,就是能住個十天半月,此生也就不枉了。」冷清秋愈發覺得,連「自立」都做不到的人,活該被看不起。冷清秋嫁給金燕西以後,跟著他一起過「啃老」的生活。金燕西沒有工作,整日和狐朋狗友出入娛樂場所。他不掙錢,卻十分能花錢。
  • 《金粉世家》原著:如果冷清秋沒懷孕,金燕西不會娶她
    冷清秋就是如此。她骨子裡是叛逆的,所以,她「敢」去做那些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比如,還沒結婚就和金燕西有了夫妻之實,和金燕西決裂後敢自己帶著孩子逃離等等。我仔細想了想,他對冷清秋的任何不好,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婚姻結得太倉促了,玩心那麼重的金燕西,若不是因為和冷清秋生米煮成了熟飯,他斷然不會娶冷清秋的。這一點,跟他「見一個,愛一個」的涼薄性情有關。
  • 《金粉》原著不愧是千金,佩芳理財一流,懂留後路的女人結局不差
    所以,這就是佩芳的高明之處:存錢,理財。一直知道佩芳有錢,但沒想到她有錢到這個程度,私房錢整整一萬元,在那個年代,是一筆巨額。一萬元的購買力是什麼概念,粗略舉幾個例子對比一下:金道之準備買的房子在五萬上下,身上怎麼著也有個十萬八萬的存款。鳳舉買給姨太太晚香的名貴灰鼠大衣要500塊。
  • 金燕西那麼愛冷清秋,為什麼結婚後卻辜負了她?
    最近又看了一遍這部劇,發現冷清秋已經算命好的了。想想看,在那麼重視門第的年代,一個清貧少女嫁給了總理家最受寵愛的七少爺,居然公婆很容易就接受了,也沒有婆媳矛盾、生不出兒子之類的狗血劇情。 金家的大小姐們,對冷清秋都是欣賞的,喜歡的。
  • 金粉世家冷清秋被吃幹抹淨拋棄:不怪王玉芬白秀珠,只因她太虛榮
    在電視劇中冷清秋與金燕西的愛情,令人唏噓,最後他們兩個人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帶著悔恨的心,那時覺得這個結局已經是很悽慘了,可是看原著才明白,最悽慘的就是現實的人生啊!金燕西與冷清秋能走到這個地步,不完全是因為王玉芬,白秀珠這樣的神助攻,最重要的是他們兩個人從來沒有愛過對方,只因利益而結合,也會因利益而散。最根本的原因是小門小戶出身的冷清秋被虛榮之心蒙蔽了眼睛,明明已經察覺金燕西不是可託付的人。但是還是抱著僥倖心理嫁了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