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推薦的影片都很適合孩子們觀看,假期的時候不妨陪他們一起看喲!
「對自我的追尋與確認」、「讓音樂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發現大自然之美」、「勇敢追逐夢想」這四個電影主題也是孩子們共同面對的成長課題。藉助電影的方式,我們為孩子補充元氣滿滿的正能量!
01、《海洋奇緣》 推薦人:黃文健
最近看了迪士尼的又一部力作《海洋奇緣》,這部影片的背景是太平洋的一座島嶼——玻里尼西亞。製作團隊去到太平洋不同的島嶼實地考察,與當地部落交流,所以這是一部能讓我們了解到當地部落土著文化的電影。影片中充滿土著風情的畫面和音樂,讓人耳目一新。每一段音樂的旋律都扣人心弦。
在這裡,每個角色最終都能找回自我,毛伊身上有各種各樣的紋身,每經歷一件重要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就會留下印記,紋身中還有一個外形與他相似的「縮小版毛伊。」每一次毛伊做錯了事情,小人都會提醒他,讓他有所覺察。從小被父母拋棄的毛伊,一直以為自己擁有魚鉤才能擁有自我價值、且受人關注的毛伊,一直無法面對強大的對抗力量,唯一的辦法就是逃避。當看見主人公莫阿娜對抗強大力量的時候勇氣十足,這個小女孩讓他刮目相看。一路上他們共同在大海上航行,他教會了莫阿娜如何航海:觀察航海的方向,如何揚帆起航……
當他們一起抗衡魔鬼厄卡的時候,毛伊的魚鉤被弄壞碎了一部分,他擔心自己再也變不回擁有神奇魔法的半神,於是放棄與它抗衡,離開了莫阿娜,過了不久毛伊決定要面對真正的自己,無論結果如何,他願意與莫阿娜共同面對。
02、《幻想曲2000》 推薦人:鄭肖
推薦理由:一部將音樂和動畫完美結合的經典神奇影片,由迪士尼動畫師根據音樂旋律展開奇思妙想而作,給大師級的古典樂章配上迪士尼的經典動畫,作為給孩子的古典音樂的入門欣賞教材再好不過了,很多人因為這部影片愛上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和交響樂乍聽起來離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對不懂音樂的人來說顯得高高在上,既缺乏欣賞的環境又少有了解接觸的機會。動畫片是孩子們所熟悉且喜歡的形式,而這部影片將通俗的動畫上升到藝術的層面,看一部電影就像是在聽一場美妙的交響樂音樂會。
藝術和情感是相通的,聽到一段音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有的人感受比較強,有些感受則比較弱。這部影片將聲音視覺化,將聲音中蘊藏的情感,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作用下轉化為色彩斑斕的色彩圖像、觸動人心的故事,多個層面地刺激我們的感官,給我們帶來豐富多樣的情緒體驗。
無論是開場時的光怪陸離的光塊、線條,流動跳躍的音符,還是飛天的鯨魚,優雅美麗的芭蕾舞女郎以及為愛犧牲的玩具錫兵、用線條構築的現代紐約之日常、調皮的火鶴、甚至還有生生不息的春之神,各個風格迥異的畫面和故事,與或激越高昂、或低沉如訴的音樂相得益彰,美不勝收,讓人沉醉其中。
《幻想曲2000》是迪士尼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將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到了極致,時隔這麼多年,依舊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時的新奇與震撼,無論何時再重溫,總能發現新的感動,那是我們心中長存的夢幻與童真。在這個浪漫的冬日裡,讓我們跟孩子一起走進聲色光影的奇幻世界!
關鍵詞:音樂啟蒙 奇幻想像 情感表達 美育
與孩子互動:
1.你最喜歡哪段音樂?它讓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2.你覺得這段音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可以嘗試讓孩子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去創編他理解到的故事。
03、《微觀世界》 推薦人:文芳
導演:克勞德·紐利迪薩尼和瑪麗·佩萊諾
影片類型:紀錄片
在成人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容易忽略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一隻昆蟲爬過、一隻蝴蝶飛過、一陣風吹過... ... 當我們忙著去照顧自己的小世界時,常常會忽略了周圍的大世界,忽略了大自然給我們創造的美,因此我們常說,不是生活中沒有美,而是你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微觀世界
我喜歡紀錄片,因為紀錄片總是會用它的鏡頭真實地去捕捉畫面,並真實地呈現給大家。 《微觀世界》是一個關於自然世界的一部紀錄片,它從一個不同的角度,重新向我們詮釋了大自然的美,從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等這些場面,都用放大的效果十分細緻生動地捕捉了下來,每一個畫面都令人驚嘆,讓我對大自然又多了一份敬畏。 (推薦給5歲以上的孩子觀看~)
04、《側耳傾聽》 推薦人:王逸文
導演:近藤喜文 監督:宮崎駿
關鍵詞:青春、文學、夢想、追求、等待
主要角色:月島雯、天澤聖司、貓爵士
適合年齡:12歲以上青少年
問題:1、你現在的目標是什麼?
2、為了實現目標,你需要做什麼準備?
故事中的月島雯是熱愛文學、喜歡看書、富有想像力的初三少女。對升學和未來充滿幻想的她因書結緣酷愛小提琴的天澤聖司,純粹美好的情感將倆人聯繫在一起……
影片令我感動的是在相遇、相知之後的兩人更加堅定自己的追求,更加勇敢地追求夢想。為正處於中學階段的少男少女帶來積極向上的能量。喜愛寫作的月島雯改編美國鄉村歌曲《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的歌詞,將日本鄉村因城市規劃的變化呈現在這首音樂當中,當月島雯唱著歌,天澤聖司和爺爺一起拉著小提琴伴奏,那種溫暖在他們之間流動,那樣的流動令觀影者感動。每次聽到這首歌,我的心裡就充滿溫暖,中間的小提琴伴奏則令我產生嚮往的感覺……天澤聖司一開始便立志要去義大利探究小提琴的最專業的製作方法,成為一名小提琴工匠,儘管在離開故鄉的最後時間裡遇上喜歡的月島雯,但是這依然不會動搖他追求理想的決心,影片的最後就是青春時期的感情約定,純潔美好得讓人不禁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情感。
還有神奇夢幻的貓爵士,一個關於守護與等待的故事……這個故事為月島雯的寫作奠定了基礎,她執著創作,為了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也會感染到我們。整部影片表達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煩惱、搖擺、理想、內心的細微想法以及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對比和期盼,當這些現象都同時出現,我們又能夠怎樣去面對呢?也許《側耳傾聽》這個名字會讓我們有所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