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53次閱讀
作者:李壽生 來源:中化新網 2020年08月27日
收藏《天邊加油站》是一部反映新時代一線加油站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電影,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反映工業戰線,特別是石油和化工戰線普通員工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優秀電影。影片由知名電影人韓萬峰編劇和導演,集中了一批優秀演員,深入到祖國邊陲、大漠戈壁,在嚴冬臘月一頭扎進荒原上的哈薩克族小村落,睡大通鋪、吃大鍋飯,白天寒風刺骨,晚上滴水成冰,全體演職人員不分晝夜,任勞任怨,辛勤工作,為石油化工行業獻上了一部既滿懷激情,又充滿人文關懷的精彩大戲。
小人物、大情懷,小場景、大製作,是《天邊加油站》這部影片的突出特點,也是影片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影片從頭到尾沒有進行刻意的渲染,也沒有「高、大、上」的空洞說教,更沒有當前許多電影過度商業化的痕跡,而是從普通員工的樸素情感切入,從小人物的身邊小事講起,從遙遠天山腳下的一座小小加油站出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娓娓道來。當觀眾逐漸進入狀態,慢慢沉浸在加油站站長與前來接班的大學畢業生、與村民、與家人的家長裡短而渾然不覺時,故事的精神內核以一種意料不到的方式真誠呈現在觀眾面前,直達觀眾的內心,在事業和家庭、職業和個人的矛盾中,我們石油石化的基層員工究竟做出了何種選擇?20年如一日獨自堅守在加油站是為了什麼?與歷史上反映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影片相比,《天邊加油站》並未進行宏大敘事,而是更加關注了基層普通員工這一小人物的內心,在有溫度、有深度、有情懷的一線勞動者身上烘託出石油化工全行業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滿足民生需求,為建設邊疆作出本職貢獻的職業情懷。
在影片結束時,這個遠在「天邊」的加油站也走進了觀眾的心裡,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它距離我們是那麼的近,那麼的親切,又那麼的令人難以忘記。它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通加油站,而是一座給命加油的加油站、一座給民族大團結潤滑的加油站、一座給建設石油化工強國做奠基石的加油站,是承載了千百萬石油和化工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經歷千錘百鍊、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加油站。
這部影片的上映,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經濟社會遭到巨大衝擊的關鍵時刻。相比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發的最早,也控制的最快、最好。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億萬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迅速控制了疫情,取得了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而就在疫情暴發初期的「風暴眼」,在英雄的城市——武漢,就有一支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油品供應英雄隊伍,他們在疫情最吃緊的時刻,堅持不斷供、不漲價、不打烊,24小時堅守在崗位,有的加油站職工不顧被感染的巨大風險,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手提肩扛加油桶進入方艙醫院,為醫院救護車、鍋爐加油,為醫護人員以及新冠肺炎病人送去石油石化人的溫暖,這是在為生命加油啊!在影片《天邊加油站》中,當有的顧客把加油站站長送給的名片隨手一丟時,他丟掉的是信任,是沉甸甸的愛心。當他們面對生命危險,感到絕望時,恰恰是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加油站站長,不拋棄、不放棄,義無反顧地在茫茫雪原中尋找、搜索,這不也正是在為生命加油嗎?生命至上,人民至上,這一崇高理念,在百姓同胞面臨危險時被我們的普通加油站員工演繹的淋漓盡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哈薩克族是少數民族,而在影片中的哈薩克族小村莊,主人公反而成為了「少數民族」。代入感往往會使觀眾產生錯覺,經常會把民族關係簡單地理解為單向的施與受,進而會失去對多維度、內涵豐富的民族關係感知的靈敏。《天邊加油站》顯然明智地克服了這一點,當觀眾在感嘆加油站站長給予一位哈薩克老奶奶幫助和大愛時,其後故事情節的峰迴路轉遽然又會把觀眾送入到一個更高的精神層面。「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哈薩克村民也同樣給予了加油站站長大愛,從而揭示了「愛不是索取,而是相互給予」這一深刻的道理。只有相互給予的愛才會觸及靈魂,才會牢不可破。影片故事推進到這裡,又達到了一個新的思想高度,後續的「聖水之旅」使之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加油站雖然很遠,哈薩克村莊雖然很小,但愛卻很近、很暖、很大,因為「愛」給了民族大團結以潤滑,「天邊加油站」的價值才得以充分彰顯。
「三老四嚴」是影片中加油站站長始終銘記於心,並身體力行的優良傳統,雖然相關話語不多,但足以表明現在的堅守既是對老一代石油石化人的致敬,又是對未來夢想的召喚。在上世紀60年代,以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工人,為擺脫落後貧油國的帽子,在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難的情況下,「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吃苦奉獻、苦幹實幹,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油田,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的經濟建設。此後,一代又一代石油石化人前赴後繼、接續奮鬥,建設成了世界石油石化大國。《天邊加油站》的故事背景雖然改變了,但是石油石化人為國分憂的精神沒有變,「三老四嚴」的工作作風沒有變,建設世界石油石化強國的目標沒有變,這體現在加油站站長的每一次加油時,體現在每一項工作記錄上,體現在對每戶村民用油的供給中。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後疫情時期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將更加複雜,只有加快向石油化工強國跨越,才能在變局中創造新機,於困局中打開新局,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發生在加油站的新老交替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天邊加油站」是一座給建設石油化工強國做奠基石的加油站。新一代的石油石化接班人在經歷現實中的挫折與磨練後,將得到思想洗禮和精神升華,最終會突破狹隘個人世界的藩籬,破繭成蝶,走向成熟,成長為識大體、顧大局,以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為重的石油精神傳承人,接過代代石油石化人相傳的接力棒,奮勇向前,力爭上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美,必然是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在影視領域尤其如此。《天邊加油站》攝製組在取景、拍攝上下了很大功夫,茫茫的雪原、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泉水、蔚藍的天空、純淨的空氣以及濃鬱哈薩克民族風情的村落、家居、服飾和舞蹈,再加上張志忠、沈丹萍等藝術家的傾力出演,使影片整體上達到了和諧統一,故事清純感人,發人深思,令人回味,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必將進一步激發全行業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建設石油化工強國新徵途上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