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劉庫 謝羽翎:鄉土敘事與人文情懷——《天邊加油站》

2021-01-08 紅網

電影《天邊加油站》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天邊加油站》:鄉土敘事與人文情懷

文/劉庫 謝羽翎

《天邊加油站》受啟發於真實故事《羅布泊的春天》,聚焦於兩人一狗和一個村落,以貼近百姓與土地的視角描摹出邊疆基層加油站員工的堅守與奉獻,展現了對人民的關切、對生命的關懷,而這也正是瀟影集團一直以來堅守不變的創作主旨與思想標準之一。這一創作主旨與標準使得瀟影集團能夠持續地推出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大作,對當代中國新主旋律電影創作具有重要的學習和借鑑意義。

鄉土敘事彰顯生命關懷

影片以溫情動人的口吻和緩緩流淌的敘事節奏將對生命的關懷娓娓道來。「別的加油站是給車加油,天邊加油站是給命加油。」王重慶站長對接班人秦孝男的教導振聾發聵。影片以溫情動人的口吻和緩緩流淌的敘事節奏將對生命的關懷娓娓道來,通過兩代站長的職業觀衝突順其自然地將故事推向了高潮。一根電話線連接生命呼喚,一個巴掌警醒工作懈怠。因為私事佔用值班電話而導致葉爾蘭妻子生產受阻是新任站長秦孝男上任以來犯的最不可饒恕的錯誤,同時也是他思想態度轉變的重大契機。在天邊加油站工作不只是管好站內的一畝三分地,更要走入百姓家中,關注哈薩克族同胞的生產與生活。葉爾蘭家的兩臺車是不同容量、阿媽家的麵粉快要用完……秦孝男終於明白這些被他當作耳旁風的來自前任站長的囑咐不是刁難,而是站長工作的真正核心所在,是對生命的關懷備至。

影片不只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更有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電影反覆出現了人與狼、狗、鷹等動物的互動交流。在普遍認知中,狼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可是在哈薩克族同胞們的眼裡,聽到狼叫聲代表著吉祥。作為天山地區的外來者,在經歷野外方便被狼追、負氣出走被狼救的一系列事件後,秦孝男對於狼的態度發生了由恐懼到親近的轉變。這種變化不僅因為秦孝男的成長,更源於他對狼的了解逐步深入。影片通過此事宣揚了愛護野生動物、共建和諧生態的意識。與狼的意象在影片中有所改變不同,小狗阿黃自始至終都扮演著人類忠誠朋友的角色,陪伴王重慶孤獨地堅守在天邊加油站。影片最後借王重慶之口點出這已經是第四代阿黃,強化了狗對於主人的使命感與忠誠感。

電影《天邊加油站》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紀實光影呈現人景合一

《天邊加油站》的鏡頭語言、剪輯節律契合中心主題,整體上呈現出弱剪輯的紀實化風格。在畫面表現上,影片有意在抒情性強的情節段落中糅合人在飛雪中的意象,使之在情感抒發上擁有一種人景合一的開闊感與情景交融的沉浸感。雪原上個體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得以同這片土地聯繫起來,產生更為強烈的、使人動容的共鳴。

影片常把飛雪作為前景,讓故事在飛雪中安靜而自然地自我呈現。電影表現秦孝男到天邊加油站與王重慶、路師傅吃第一餐飯時,鏡頭從窗外的飄雪切入,觀眾仿佛站在飛雪中默默觀照著這片美好雪原上的人、事、物。初來乍到的秦孝男面對性格看上去有些古怪的前輩以及喝白酒不喝啤酒的要求顯得有些無所適從。在故事層面,此時前景的飄雪隱喻著雪原的凝視,喻意一切故事都將在這個時而惡劣時而靜謐的邊疆雪域展開。而當身體不適的王重慶試圖通過聞汽油味熬過去時,鏡頭適時轉換,由窗內望向窗外,緊密的飛雪將王重慶包圍——男主長久的堅守,早已習慣並成為了天邊加油站與克爾溝村的一員。

與此同時,影片採用遠景與全景展現出人只是茫茫雪原中的滄海一粟之感。俯拍鏡頭下,路師傅載著初到的秦孝男進山。原本龐大的貨車在這樣一望無際的開闊雪原中也顯得渺小起來,遠景展現出開往天邊加油站的路是一條孤獨、遙遠且危險重重的路。卸任歸家的第一代天邊加油站站長王重慶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踏上歸程。聲勢浩大的風雪模糊了天地的界限,在妻兒和克爾溝村民中不得已二選一而孤身返程的王重慶卻在暴風雪中一往無前。影片通過極端惡劣天氣和王重慶孤獨前行身影的力量感反差表現出這位基層站長的堅韌與不易。且這樣激蕩的天氣何嘗不是王重慶內心掙扎情緒的外化呢?

電影《天邊加油站》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文本空間昭示民族情懷

文本空間即故事的呈現空間具有雙重意義,故事呈現的空間描寫處處可見對克爾溝哈薩克族同胞們的關懷。《天邊加油站》的攝製組一頭扎進天山,用鏡頭記錄下邊疆壯麗的美景。影片抓住核心意象「雪」,反覆用遠、全景的空鏡頭描繪廣袤遼遠的雪原,藉助雪潔白的顏色與純潔的寓意構建出與世無爭的純淨世界。自然景觀的魅力與人的魅力疊加,單純善良的哈薩克族同胞和糅不進一粒塵埃的克爾溝村落浮現在觀眾眼前。這樣一個純淨無瑕的世界與城市中的車水馬龍、紛紛雜雜形成鮮明對比。然而天山的白天鵝古麗婭卻說:「美只是表面的。」影片不只再現了一望無際的美景,更關注到克爾溝村民們生產生活等方面事務。影片的呈現空間緊扣敘事,從醫療教育資源、日常生產生活等層面展現出創作者對邊疆地區民族同胞的深切關懷。

故事情節主要在天邊加油站、克爾溝幼兒園和村民家展開。茫茫白色雪原中的一抹紅是加油站,是中國石油集團為克爾溝民族同胞們提供的生活與生命保障,也是情節發展的中心線索。影片通過新一代站長秦孝男與幼兒園園長古麗婭的相處,引出了園長教小孩跳舞、為同學們做相冊等情節。大銀幕上出現孩子們純真而俏皮的笑臉,為影片增加了勃勃生機,同時表現出對偏遠地區孩子們教育問題的關切。當加油站經理深入到克爾溝村民的生活中時,場景便自然而然地轉換到村民家——如王重慶和村民們同慶村長生日、王重慶照顧眼盲的阿媽。故事情節的展開場所昭示出影片對於哈薩克族同胞生命安危和日常生活的全方位關心。

總之,《天邊加油站》描繪了天山壯麗的美景、邊疆地區人們純樸的生活,特別是以王重慶為代表的基層加油站員工的無悔堅守與默默奉獻。儘管影片沒有炫彩的特效、知名的流量明星,但它用鄉土敘事彰顯生命關懷、以紀實光影呈現人景合一、借文本空間昭示民族情懷,真正做到了「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是一部優秀的「小正大」電影。

劉庫,文學博士,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導,湖南省電影評論協會會員。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等多項,主編規劃教材1部,在《傳媒》《湖北社會科學》《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等刊物發表文章20多篇。

謝羽翎,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學生。在《湖南日報》《湖南師範大學青年評論網》《星辰在線》等媒體發表文章多篇。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人故事:在平凡中堅守的《天邊加油站》
    在美如仙境的遙遠天邊,有一抹亮麗的石油紅,綻放民族團結的寶石花。一站一人一狗,風霜雪雨同行,用責任為孤獨正名,讓這座天邊的加油站,成了生命的供給站。」由中國石油新疆銷售、星宿映像(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公司聯合攝製的,我國首部展現石化行業一線銷售人員的電影作品《天邊加油站》於11月12日在京首映舉行了首映式。
  • 讓平凡點燃溫暖《天邊加油站》在京首映
    電影《天邊加油站》採用散文詩般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名加油站經理在邊遠加油站堅守20年的真實故事,用小人物視角呈現民族團結的時代主旋律,展現新一代石油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但是《天邊加油站》的故事很觸動他,他希望能夠通過影視化的手段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並且了解這個故事。他曾了解到,我們國家有很多類似《天邊加油站》的情況,在很多偏遠地區都存在著這種加油站,他認為這些人的堅守應該被看到,被了解。
  • 天邊並不遙遠——觀電影《天邊加油站》
    作者:孫勇由瀟湘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天邊加油站》,是前不久在鄭州舉辦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首映」的影片之一。這是一部關乎美的片子。有人性的美,更有自然的美,是一部通過表現小人物身上的故事,體現新時代追夢人的大情懷的片子。
  • 一個清純感人的敬業故事——寫在《天邊加油站》影片公映前夕
    影片由知名電影人韓萬峰編劇和導演,集中了一批優秀演員,深入到祖國邊陲、大漠戈壁,在嚴冬臘月一頭扎進荒原上的哈薩克族小村落,睡大通鋪、吃大鍋飯,白天寒風刺骨,晚上滴水成冰,全體演職人員不分晝夜,任勞任怨,辛勤工作,為石油化工行業獻上了一部既滿懷激情,又充滿人文關懷的精彩大戲。  小人物、大情懷,小場景、大製作,是《天邊加油站》這部影片的突出特點,也是影片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 勵志丨石油人觀《天邊加油站》有感
    《天邊加油站》該影片以銷售企業先進典型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基層加油站經理王重慶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駐守遙遠偏僻的天邊加油站,積極履行三大責任,在孤獨中恪盡職守、無私奉獻,與當地各族群眾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民族情的感人故事。
  • 一個清純感人的敬業故事——寫在《天邊加油站》影片公映前夕(李壽生會長)
    影片由知名電影人韓萬峰編劇和導演,集中了一批優秀演員,深入到祖國邊陲、大漠戈壁,在嚴冬臘月一頭扎進荒原上的哈薩克族小村落,睡大通鋪、吃大鍋飯,白天寒風刺骨,晚上滴水成冰,全體演職人員不分晝夜,任勞任怨,辛勤工作,為石油化工行業獻上了一部既滿懷激情,又充滿人文關懷的精彩大戲。小人物、大情懷,小場景、大製作,是《天邊加油站》這部影片的突出特點,也是影片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 讓平凡點燃大地的沉默——導演韓萬峰談《天邊加油站》創作始末
    於是,《天邊加油站》這部電影出現了。《天邊加油站》是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拍攝,瀟湘電影集團等單位共同攝製完成的一部反映石油和化工行業基層加油站員工愛崗敬業精神的電影。電影中的男主人公叫王重慶。
  • 讓平凡點燃大地的沉默——導演韓萬峰談《天邊加油站》創作始末
    於是,《天邊加油站》這部電影出現了。《天邊加油站》是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拍攝,瀟湘電影集團等單位共同攝製完成的一部反映石油和化工行業基層加油站員工愛崗敬業精神的電影。  電影中的男主人公叫王重慶。二十年前,王重慶來到了天山腳下哈薩克偏僻地區的加油站擔任起了基層加油站職工。
  • 化學工業出版社員工看電影《天邊加油站》觀後感
    精於構思,妙在升華——電影《天邊加油站》的敘事藝術分析  很難想像,在方圓數十裡僅有109戶人家的天山腳下,還有一個加油站,更難以理解的是,在我們大多數人只有旅行才有可能去到的邊疆,有一個人卻甘願獨自在加油站留守20年。
  • 讓平凡點燃希望溫暖寒冬 電影《天邊加油站》在京首映
    10月1日零點,由導演韓萬峰執導,表演藝術家張志忠、沈丹萍主演的電影《天邊加油站》將在中油閱讀APP上線。
  • 江湖散人‖天邊的青春天邊的雲——電影《天邊的加油站》觀後感
    看完電影《天邊的加油站》,我的心情有些激動,有眼淚湧滿眼眶,強忍著不讓它流出來。舉頭望向那遙遠的天邊,我想望見那個天邊的加油站,我想望見那個一百零九戶哈薩克村民的村莊。遙遠的天邊有一朵白雲,淡了,散了。多像王重慶啊,多像我們石油人的青春啊。遙遠的天邊又飄去一朵白雲,多像秦孝男啊,多像我們前僕後繼的石油人啊。
  • 我國首部石化行業電影《天邊加油站》在京首映
    11月12日,我國首部展現石化行業一線工作人員的電影《天邊加油站  《天邊加油站》是一部涉及工業題材和民族題材的電影。該影片採用散文詩般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名加油站經理在邊遠加油站堅守20年的真實故事,從小人物的視角展示民族團結的時代主旋律,展現了新一代石油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
  • 想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天邊加油站》觀後
    天邊加油站是一個驛站,時刻關照著加油的顧客。影片中,王重慶將手寫的聯繫方式交給一對年輕夫妻,並和村民救下了這對試圖自殺的人,就只是加油站時刻面對複雜社會情況的一個小點。可以說,《天邊加油站》飽含著愛情、親情、友情、民族情,編織出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
  • 電影《幸福路上》《天邊加油站》今天你看了嗎?
    受邀嘉賓、志願者團體、媒體記者及影迷觀眾代表參加活動並觀看了兩部現實題材影片《幸福路上》和《天邊加油站》。  《天邊加油站》講述了兩個不同年齡,各有心思的人因天邊加油站新老站長接替走到了一起活動中,《天邊加油站》主創韓萬峰 、藍婭、楊宇鑫、郭雪在現場分享了他們的創作感悟,並就現實題材電影源泉、新時代下電影人的機遇與挑戰等進行了交流探討。
  • 從電影《紅高粱》看,導演張藝謀的鄉土情懷
    從張藝謀導演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濃濃的鄉土情懷,在電影《紅高粱》裡面,他把這種鄉土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電影《紅高粱》已上映30多年,依舊是不可多得的經典,曾經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豆瓣評分8.2。
  • 《秀美人生》:籠罩在鄉土情懷下的扶貧故事
    縱觀這些作品,可以發現成功的作品多遵循了一些共同的創作原則:採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藝術風格;繼承和發揚社會主義文藝的敘事傳統;對農村這一敘事空間進行了更符合時代精神的文化生產等。 《秀美人生》中,導演開篇就對黃文秀的人生意義進行了設問。黃文秀的畫外音回答中,首先說自己人生選擇的勇氣「來自生命與土地一起生長的情感基因」。
  • 公共文化空間,彰顯鄉土人文之美
    公共文化空間,彰顯鄉土人文之美(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重要內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離不開公共文化空間建構。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對傳承鄉土文化、涵養村民精神生活有著重要意義。
  • 多部本土電影亮相票房冷熱不均 鄉土情懷如何更動人?
    原標題:鄉土情懷如何更動人?   講情懷也要有劇情   儘管這兩部本土電影在上映前期就「刷屏」各大社交平臺,網上評價卻是兩極分化。許多網友感慨被影片中的鄉土鄉音觸動,對於能在大熒幕上看到家鄉傳統文化的畫面充滿新鮮感。有觀眾則表示被《爸,我一定行的》中沉默保守的「潮汕父親」形象戳中淚點。「電影裡龍伯的言行舉止像極了我的父親,我恍惚看到了往日父親的背影。」
  • 展覽丨「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當代藝術展開幕!
    展覽丨「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當代藝術展開幕!現代以來至當代,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黃河引發了藝術家的嚮往,觸動著藝術家的心靈,激蕩起藝術家的創造情懷,關於黃河的藝術表達展現出黃河獨特的自然生態、豐厚的人文內涵和多彩的生活景象,猶如生生不息的黃河在敘述自己的前世今生。
  • 嗩吶聲聲傾訴鄉土情懷
    嗩吶聲聲傾訴鄉土情懷 2020-12-16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