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夥伴在微博和貼吧等平臺反映,自己報考的學校竟然臨時反悔,研究生招生不接收三本考生了。這導致自己不能列印準考證,不能參加考試。
報名和網上確認都審核通過了,沒想到竟然到列印準考證的時候才提醒審核不通過,emmm……就很離譜。
另外考生還爆料稱,針對三本考生,學校特別「貼心」推出「籤署不參加複試知情書就能列印準考證」的騷操作。說白了就是威脅三本考生,如果你還想考試,那就只能乖乖服從我們的安排。
如果考生反饋屬實的話,那這個學校不僅是赤裸裸的院校歧視,還要逼迫學生乖乖就範!學校以後的招生聲譽估計要涼涼了!
雖然院校歧視這個灰色問題一直存在,但一般表現在初複試環節,像這樣明晃晃地不讓考生參加考試還是頭一遭。
都說「考得好不如報得好」,22考研的小夥伴在擇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除了關注報錄比等相關信息外,也要了解好某些院校的「潛規則」。
分享君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對一志願考生非常不友好的985/211高校。
寧夏大學
20考研寧夏大學因為打壓一志願在微博熱搜上掛了好幾天,原因是文學院對一志願考生專業課瘋狂壓分,有的甚至壓到了個位數,導致0人上線。
對於文學專業來說,雖然批改試卷的主觀性很強,但也不至於150分的總分只給個位數呀。
這樣來看,文學院的目的很明顯,不想錄一志願,想要接收優質調劑生。
其實壓分操作在高校裡很常見,不過寧夏大學文學院用力過猛,顯露了意圖。
廣西大學
作為B區有名的211高校,廣西大學一直是考研調劑的重災區,每年調劑生都非常多,調劑生源也越來越優質。
優質生源哪個學校能拒絕呢?所以廣西大學也開始飄了,對一志願的保護開度越來越小。
在2020年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廣西大學甚至列出了不再遵循「一志願優先錄取」原則的專業名單。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是公認傾向接收本校生和調劑生的學校,不過南理工不會對一志願壓分。
南理工有一個「優質生源調劑專項計劃」,會用少量指標調劑錄取來源於校外「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畢業的優秀考生,並配套調劑優惠政策。
這樣看來,留給一志願考生的機會受到了一定影響。
另外報考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大多實力不差,複試高分扎堆比較嚴重,很容易淪為炮灰。
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比較喜歡參加過夏令營的優秀營員。即使沒有獲得保研資格,初複試也會更加順暢。
2018年湖南大學電氣工程專碩,招55人,保研了15個,剩餘40個統考名額。然而光優秀夏令營有100個人(本校51個,外校49個)。在這些人中,最後報考了湖大且初試過線(310的線)人數有30個,這30個人直接複試走過場就錄取了。
所以實際留給普通考生的名額只有10個。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也是出了名的不保護一志願的學校,很喜歡在調劑生裡撿漏,更愛985/211名校的學生。
蘭州大學一志願考生要和調劑生一起複試,直接按照複試總成績進行排名,然後刷完人後再招調劑。這樣最後錄取的都是精英考生。
所以考蘭大只能用實力說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隨著「最好考985」的名號越來越被人熟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考人數也在逐年升高。
西北農林大學近幾年是不保護一志願的,一志願考生和調劑生一起複試一起排名。
另外學校複試時間也非常晚。今年研招網調劑系統5月20日開啟的,而西北農林的信息工程學院5月31日才複試完。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也是出了名的壓分高校,一志願考生專業課壓分尤為嚴重,很多考生甚至都過不了國家線,調劑都調不了。
努力很重要,選擇一所好的學校和專業也很重要。考研不易,22考研的小夥伴們在擇校方面還是要積極去了解院校風評,謹慎選擇。
因為文章篇幅有限,分享君只盤點了幾所學校。還有哪些學校不保護一志願呢?歡迎小夥伴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