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2021-01-18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科學家精神蘊含著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以及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新時期,廣大青年肩負沉甸甸的歷史使命,要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特別需要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培育時代新人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們要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積極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促進青年一代成長成才。

愛國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基本前提。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習近平強調:「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鍾南山,科學家群體的職業選擇和研究方向無不彰顯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用科學家精神引領時代新人培育,要牢牢守住愛國初心,用科學家群體的愛國情懷感召學生,教育青年要正確處理好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之間的關係,堅定政治立場,實現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同向同行,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創新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核心要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能力在131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4位,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領先優勢,是躋身綜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進展。居安思危,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距離創新強國尚有距離,自主創新能力需要全面提升。青春的標誌在於創造,青年作為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用科學家精神助力時代新人的培育,就是要弘揚科學家精神蘊涵的創新創造精神,激發青年群體的創新意識,釋放新時代青年的創造活力。

求實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內在要求。實事求是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思想方法。新時代中國青年勇擔歷史使命,需立足本職、埋頭苦幹,從自身點滴做起,在立德樹人的進程中求真務實。「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弘揚求真務實的科學家精神,應以「知行合一」為路徑,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艱苦執著的探索精神教育引導學生,使青年學生既學識淵博又本領高強,以探索真知、求真務實的態度求真學問、練真本領,以厚實的底氣、無畏的勇氣努力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奉獻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鼓勵科技工作者專注於自己的科研事業,勤奮鑽研,不慕虛榮,不計名利。」人的本質屬性決定了人的社會價值是衡量人生價值的重要標準。放眼未來社會,中國的未來屬於青年,時代的光輝榮耀感召青年。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就是要服務於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需要,使廣大青年努力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此過程中,廣大青年應勇擔重任,發展自身、貢獻社會、造福人民。弘揚科學家精神助力時代新人培育,就是要弘揚奉獻精神,積極踐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優秀榜樣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優秀科技工作者的事例感召學生,注重實踐養成,引導青年學生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協同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必然要求。團結協作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二人齊心,其利斷金」,這些古語與詩句滋潤著我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世界的未來屬於年輕一代,為了更好地發揮青年在世界大舞臺的作用,習近平提出:「各國青年應該通過教育樹立世界眼光、增強合作意識,共同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在新時代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繼續弘揚偉大團結精神,以團結互助的科學家精神助力時代新人培育,增強青年一代的團隊意識,堅定合作共贏的理念,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促進合作共贏。

育人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內容。科技創新,貴在接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廣大院士發揮好科技領軍作用,團結帶領全國科技界特別是廣大青年科技人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中國加速向科技創新強國進軍的過程是一場接力賽,老一輩科學家做好領跑者,傳好接力棒,青年一代跑好接力賽,意義不言而喻。發揮好育人精神,也是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的關鍵。弘揚科學家精神,要弘揚育人精神,提攜後學,為青年一代的發展開闢道路,為中國培養新生的科技力量;要堅持正確的育人理念,不僅注重提升青年一代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本領,還要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促進青年一代成長成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廣大青年新的歷史使命,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有助於引導廣大青年保持強烈的愛國心、堅定的報國志,把愛國奉獻的熱情轉化為創新創造的不竭動力,讓更多青年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系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讓更多青年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L19WTA012)的階段性成果】

(張志元系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東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馬慧慧系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志元 馬慧慧  2021-01-1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廣大青年新的歷史使命,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有助於引導廣大青年保持強烈的愛國心。
  • 培育出彩時代新人!楊凌深入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培育出彩時代新人! 新時代孕育新公民,新公民呼喚新精神。《實施方案》明確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任務,要求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築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明德修身、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積極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使之成為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實踐的鮮明標識和昂揚向上、奮發有為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生動實踐。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11月13日,在「德美漢中之理想信念美——弘揚延安精神,爭做時代新人」徵文、演講、講故事比賽現場,來自鎮巴縣初級中學康張運同學慷慨激昂的演講,感染著在座的每一位觀眾。「德美漢中之理想信念美——弘揚延安精神,爭做時代新人」徵文、演講、講故事比賽決賽選手合影。
  • 培育知行合一的時代新人
    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看,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加強勞動教育,關係到黨和國家事業的興旺發達,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既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價值追求,也凸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
  • 解讀好「時代新人」的時代表達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再次強調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豐富拓展了「時代新人」的意蘊內涵。從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時代新人」概念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一系列關於時代新人的重要論述,是指導我們理解明晰時代新人特質內涵的時代表達。
  • 明德書院:領略國學時代精神 解密企業家的商道智慧
    明德書院定位國學商道課程專家,專注於國學商道課程的研發和教育,以「培育新儒商,共築中國夢」為企業使命,在豐厚的文化積澱中凝聚起更加強大的創新創造活力,打造國學發展新高地,探索國學時代精神,踐行國學商道智慧,運用國學商道文化幫助現代企業走上商業繁榮之路。
  • 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
    進一步明確了宣傳思想工作的職責使命,就如何「育新人」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指明了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實踐方向。再次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為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創新提供了基本遵循。
  • 玉溪市紅塔區聚焦培育時代新人 弘揚時代新風建設文明實踐中心
    紅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著眼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部署
  • 弘揚紅色文化 培育時代新人
    茂名網訊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教材。為了讓廣大學生養成紅色閱讀習慣、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昨日,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少先隊廣東省工作委員會、茂名市委宣傳部指導,茂名市委教育工委、茂名市教育局主辦的「紅色主題閱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暨「陽光未來計劃」正式啟動,這是近年來我市開展時間最長、內容形式最豐富的校園紅色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
    廣大少先隊員在少先隊這所大學校裡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從小培養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新時代,少先隊要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面向復興大業 加強課程思政 培育時代新人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面向復興大業 加強課程思政 培育時代新人時間:2020/12/19 0:40:17 來源:同濟大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12月15日,教育部在南京大學舉辦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
  • 夯實英語課堂教學 培育時代新人
    夯實英語課堂教學 培育時代新人——德陽市旌陽區2020年初中新入職英語教師優質課競賽決賽成功舉行 2020年12月10日 11:14:05 來源:
  • 新時代勞模精神的嶄新意蘊與當代價值
    如果每一位勞動者都能身體力行,做勞模精神的踐行者,做新時代的奮鬥者,那麼,中國夢照進的現實,正是每一個中國人用奮鬥贏得的未來。  勞模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相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力量。
  • 【平語新時代丨圖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專題解讀:提高...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國內滾動 【平語新時代丨圖解
  • 雙牌:強化堡壘作用 培育時代新人
    會議強調,下階段要狠抓任務落實,著力推動黨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創新用好各種學習平臺,堅持和完善黨組織學習制度,分類精準抓好學習培訓;要切實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嚴格落實黨風廉政「一崗雙責」,認真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充分利用網站、報紙、微信等媒體,廣泛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加強運用反面典型案例進行警示教育的力度;要把意識形態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 周慧琳人民日報撰文:開啟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新徵程
    當前,上海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在浦江兩岸落地生根、在弄堂小巷開花結果,切實增強道德建設的時代性實效性,充分發揮道德力量的涵養支撐作用,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力助推上海「五個中心」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
  • ...論壇網評 | 以「立德樹人」為綱,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充分體現出黨中央對於教育事業發展的殷切希望,也為做好新時代人才培育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基本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
  • 承擔起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職責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再次強調,「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我們亟須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適應時代變化和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勇於承擔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使命任務。第一,堅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導時代新人擔當起民族復興的重任。
  • 育時代新人、展少年風採:上海徐匯發布「新時代好少年」事跡
    新華網上海12月25日電(記者李榮)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海市徐匯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在全區86所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推薦學習宣傳活動,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的生動局面。
  • 《我們的歌》:「我們」有時代,而「歌」無時代
    恰如這個名字,《我們的歌》——「我們」是有分別的,各自生活在各自的時代之中、文化之中,而「歌」卻是無分別的,它跨越了時代的差距、融合了文化的障礙,成為了我們之間的同一首歌。所以,「我們」有時代,而「歌」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