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幫扶讓我們端上了就業「飯碗」|平壩區夏雲鎮黃龍村村民王...

2020-12-28 天眼新聞

我叫王增琴,今年46歲,是平壩區夏雲鎮黃龍村的村民。過去,因為丈夫身體不好,加上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要讀書,我一個僅有初中文化的婦女,只能常年在外打工來補貼家用。  前些年,我先後幾次去過浙江寧波一帶打工,雖然收入還算可觀,但遠離家鄉的種種痛楚,讓我不得不返鄉。2013年,我返回家鄉,打著零工,繼續為生活奔波。2014年,因為家庭收入低和丈夫生病等原因被識別為貧困戶。  為了擺脫困境,什麼雜活我都肯幹,然而,沒有穩定的工作,生活時常入不敷出。轉機出現在2017年,我來到了貴州華興玻璃有限公司,該公司按照「萬企幫萬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積極發揮企業優勢對貧困戶進行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智力幫扶、捐贈幫扶和教育幫扶。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業,我就是幫扶對象之一,到這裡工作後,我每月有2800元收入,公司還為我繳納了五險一金。

王增琴在檢查玻璃產品

工作一段時間後,公司了解到我家裡的情況,又再次伸出援手,把我患有痛風的丈夫王成才聘進了公司煤氣站工作,也為他購買了五險一金,就這樣我們夫妻倆都端上了扶貧產業的「飯碗」。憑藉刻苦實幹我成功轉入包裝崗位,工作雖然忙碌,但是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家裡的情況也慢慢變好。  我們每天工作8小時,一家人月收入差不多有6000元,逢年過節還能得到公司發放的福利,按月領工資,收入穩定。既能關注孩子學習,又能照顧家裡的老人,我們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滿意。感謝國家政策和企業的幫扶,貴州華興玻璃有限公司對脫貧攻堅事業的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先後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工人先鋒號」,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企業。

王增琴騎摩託車上下班

2018年,我們一家順利脫貧。家裡新建了兩層樓房,也添置了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生活上的種種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去年,我們一家搬到了公司附近,每天上下班只需要十多分鐘的路程,照顧家裡人更方便了。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有了黨的好政策,我們一家生活越來越好,我和丈夫正商量,再攢些錢,把家裡好好裝修一番。想到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我真的是做夢都會笑醒。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恆新

編輯 朱登芳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區夏雲鎮:產城融合惠民生 結構調整強產業
    1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夏雲鎮看到: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一個個企業落地生根,一個個項目加緊施工,商貿繁華的夏雲鎮,產城融合新格局正在形成,成為平壩區小城鎮建設的新亮點。截止目前,工業園區入駐企業218家,解決就業崗位6500多個。」夏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鳳江說。 據了解,作為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城鎮和全省小城鎮建設42個示範鎮之一的夏雲鎮,圍繞區委區政府「一核兩翼」城市布局,立足平壩區東翼,充分利用工業園區產業基礎、縣城規劃區覆蓋基礎、重點項目聚集基礎,著力推進城鎮建設。
  • 河北邯鄲復興區:端牢百姓就業「飯碗」
    邯鄲市復興區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突出位置,針對返崗、招聘、培訓等方面的問題,積極尋找破解之策。一系列保就業政策解除了勞動者的擔憂,為其牢牢守住了就業「飯碗」,以就業之穩,促經濟之穩、社會之穩、人心之穩。據統計,截至4月底,復興區提供就業崗位達到3200個。精準幫扶穩就業源頭5月20日,記者來到復興區綠色製造產業園。
  • 讓「就業飯碗」接得住端得穩
    「就在我們一籌莫展之時,人社部門主動上門了解公司情況,及時發放了困難企業穩崗返還補貼59萬元,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公司副總經理郭銀山感慨地說,公司還免繳員工社保企業應繳部分65萬餘元,申請到普惠性穩崗返還補貼近4萬元。通過各項減免措施,公司扭虧為盈,訂單數量較去年至少增加3倍。 就業既連著百姓的飯碗,也連著經濟社會發展。
  •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託住就業大局 築牢民生之本
    「我們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條件不好,娃娃上學較遠,現在國家讓我們搬遷到城裡來,娃娃讀書就比較方便了。最主要的是成立這個扶貧車間對我們生活都很有保障,讓我們衣食無憂,每個月也能賺個兩千塊錢左右。」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ー家以主營服務於政企和家庭客戶為主線,以保潔、養老服務、物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業務為一體的綜合型家政服務企業。
  • 易地搬遷村民家門口就業
    原標題:易地搬遷村民家門口就業扶貧車間讓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記者殷雷攝本報訊 記者郭曼報導「拆線、繞絲、剪線、焊接……很多電子元器件的加工技術我們都掌握了,操作也越來越熟練,按件計酬,一天可掙100多元錢嘞!」「是啊,一出家門,就進廠門,賺錢顧家兩不誤,多虧了高新區的幫助啊。」走進高新區對口幫扶的東川區銅都街道電子元器件加工扶貧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畫面映入眼帘。當地村民滿臉笑容,對如今的生活十分滿意。
  • 順德北滘鎮黃龍村從落後村發展成文明村小康村
    /佛山日報記者鄭奕純攝很多人並不知道:黃龍村原來是一條村容村貌不佳、基礎配套不足、公共服務滯後、人居環境較差、基層矛盾突出的經濟落後村,而這條村就坐落在有著美的、碧桂園兩家千億名企的富裕大鎮——北滘鎮,這條村曾經也被認定為順德區20個「經濟發展較慢村」之一。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來到黃龍村,對黃龍村提出了「基層黨建做得更讓群眾滿意」的殷切希望。
  •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打破界限 從單家獨戶邁向產業規模化
    打破界限 從單家獨戶邁向規模化   行走在青莊壩區,山地、壩子連成一片,大型農耕機來回翻地,上百村民種植蔬菜,形成一幅美麗的春耕圖。   「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我們著力在縱深上做文章,不僅打破地界、村界,把壩區連接成片,更把山地和壩子整合成壩區,全力打造標準化、體系化、規模化樣板壩區。」平壩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鄒永平說。
  • 平壩區召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暨自用船舶管理專題會
    據平壩區人民政府網消息 12月5日,平壩區召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暨自用船舶管理專題會。區政府辦、區直相關部門、夏雲鎮、白雲鎮、樂平鎮、齊伯鎮分管負責人參加會議。要結合上級部署要求,密切聯繫平壩區實際,突出重點水域,主動作為,紮實、深入推進禁捕工作落實。要進一步健全制度,以制度促管理、求實效。要進一步加大巡查、執法力度,強化對非法捕撈行為打擊和相關案件的辦理,著力形成強有力的震懾。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對接,及時上報工作開展情況。
  • 【文明】歷史紀錄片《天水空戰》攝製組到平壩區取景拍攝
    【文明】歷史紀錄片《天水空戰》攝製組到平壩區取景拍攝 2020-11-16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梅縣區:企業幫扶點子多 鄉村振興路子寬
    目前,梅縣區已成立工商聯鎮級商會14個,共發動161家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通過「多企幫一村」「一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等方式,達成結對幫扶355個村。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召開以來,該區企業和企業家捐資近3億元,組織開展村企對接350多次。
  • ...好政策似蠟燭 點亮了我家脫貧路丨平壩區十字鄉羅院村村民漆長林
    我叫漆長林,是平壩區十字鄉羅院村中寨二組村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和妻子一起趕集賣水果和乾菜,雖然每天起早貪黑非常辛苦,但是相比以前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漆長林裝貨回想前幾年,兒子在讀大學,女兒在上小學,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壓得我和妻子喘不過氣來,當時家庭收入來源主要靠我在附近打點零工,日子過得十分拮据,特別是孩子們即將交學費的前幾天,我們夫妻兩人是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每天一睜眼就是想方設法到處借錢。
  • ...的熱情做好幫扶工作丨安順市平壩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李雨欣
    楊明金家入戶路、庭院硬化了,門窗裝上了,家禽銷路也不愁了,日子開始紅火起來,每次見面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叫李雨欣,在安順市平壩區政府辦工作,2017年9月開始了我的扶貧故事。天龍鎮高田村楊明金是我包保的貧困戶中情況最糟糕的。第一次去他家剛好遇上雨天,入戶路上雨水伴著泥巴,不知道從何下腳。剛看到欄裡的幾頭豬和一頭牛我還挺樂觀的,但是越往房間裡走,我的心就越涼。
  • 面對面招工 點對點幫扶 需求在哪裡 株洲招工小分隊就跟到哪裡
    在炎陵縣九龍開發區,湖南國聲聲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流水線上,工人們在爭先快幹。年初,受疫情影響,我市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用工,而貧困勞動力就業遇到諸多困難。全市人社部門用心做好就業扶貧與企業用工結合文章,組建招工小分隊、開發就業扶貧車間和公益性崗位,為貧困勞動力播撒就業「金種子」。
  • 千方百計穩就業,「職」為民生(星城璀璨·有你更精彩)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不少勞動者面臨「保住飯碗」的壓力。面對新形勢,長沙市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積極穩就業政策。特別是疫情期間,全力以赴戰疫情、促復工、穩就業、惠民生,堅決讓勞動者「保住飯碗」。今年1至7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97萬人,全市減免企業社保費61億元。
  • 南充市高坪區就業服務管理局 三項幫扶力促大學生就業創業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關係千萬家庭幸福,關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面對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和艱巨任務,高坪就業局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立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長效機制,通過崗位幫扶、創業幫扶、政策幫扶等「三大舉措」,力促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一、崗位幫扶,打造信息港。
  • 來黃龍村看看
    今(13)日,順德北滘黃龍村第三屆睦鄰冬瓜文化節「我家有個大冬瓜」黑皮冬瓜種植評選活動拉開帷幕。在冬瓜豐收的季節,村民們拿出自家種的靚冬瓜「PK」,賽出豐收喜悅。 據悉,今年,大賽共計評選「最重黑皮冬瓜」、「最長黑皮冬瓜」、「最大黑皮冬瓜」等獎項前7名,共計28個優秀種植獎項以及多個積極參與獎項,並有46位村民參加種植評選。 據評選結果,黃龍村「最重黑皮冬瓜」獎項第一名來自村民林發,其種植的靚瓜重達28.5公斤。而「最長黑皮冬瓜」獎項第一名的則是屬於村民陳執旺,其種植的冬瓜身長135釐米,如一小孩身高。
  • 社旗饒良鎮:「三字經」幫扶 村民口服心服
    央廣網南陽12月31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記者 程海舟 通訊員 趙蘭奇)當下,當步入社旗縣饒良鎮陳莊村時,就會聽到村民們對社旗縣人大機關駐村工作隊點讚的順口溜。原來,近年來,該工作隊按照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的「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和「五條途徑」的總體要求,堅持「保障與增收、短期與長期」無縫結合和「開發式與保障性」扶貧並重原則,念活「因戶施策、分類幫扶、對症下藥」幫扶三字經,實現了方法科學合理、脫貧質量提高、群眾普遍滿意的脫貧致富目標。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的「拼命三郎」丨安順市平壩區天龍...
    我認為,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要將心思放在「如何在脫貧攻堅路上讓我們的黨旗高高飄揚」之上。龍小波走訪貧困戶關鍵時刻,我就把自己豁出去了,下定決心帶頭樹立好率先垂範的標杆,把「給我上」變成「跟我上」,既當好「指揮員」又當好「戰鬥員」。我那輛小車幾乎變成了公車,為村上的工作效勞。
  • 就業幫扶撬動貧困「留守」青年「斜槓」人生
    2020年11月26日, 「恆愛守望者——2020年青年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在京舉行總結交流會。會上介紹了項目過程及取得的成效,並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討。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戚學森(左)與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副董事長宋躍升(右)向幫扶學員頒發創業先鋒榮譽稱號今年8月,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開展「恆愛守望者——青年就業幫扶專項行動」,投入100萬元人民幣為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和萬榮縣因疫情就業受阻的民政低保家庭青年提供就業扶持金
  • 黃龍村愛國衛生運動,原來可以這樣玩!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我們經歷了很多。相信大家,會特別期待2021到來,希望新年有新氣象。過新年,一定要有滿滿的儀式感,送走灰霾的2020,迎接全新的2021。特別感謝武漢傳媒大學·黃龍本土青年大學生陳巧燕為本村活動宣傳視頻拍攝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