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陽12月31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記者 程海舟 通訊員 趙蘭奇)當下,當步入社旗縣饒良鎮陳莊村時,就會聽到村民們對社旗縣人大機關駐村工作隊點讚的順口溜。
原來,近年來,該工作隊按照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的「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和「五條途徑」的總體要求,堅持「保障與增收、短期與長期」無縫結合和「開發式與保障性」扶貧並重原則,念活「因戶施策、分類幫扶、對症下藥」幫扶三字經,實現了方法科學合理、脫貧質量提高、群眾普遍滿意的脫貧致富目標。
據了解,該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254人,其中因病致貧22戶94人,戶數佔比30.6%;因殘致貧24戶102人,戶數佔比33.3%;缺勞動力致貧18戶23人,戶數佔比25%;缺技術致貧6戶27人,戶數佔比8.3%;缺資金致貧2戶8人,戶數佔比2.8%。
在因病致貧上,念活「繳、包、管」三字經。政府「繳」。該村利用財政資金對72戶254人每人繳納人身意外保險24元、每人補貼城鄉醫保交費100元,並享受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6次報銷。聯合「包」。實施家庭醫生籤約服務,72戶貧困戶都有籤約醫生,定期為他們進行健康體檢。對大病患者,村兩委和幫扶單位及時上門慰問探視,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對符合低保條件的積極辦理低保手續。醫院「管」。為貧困戶中116名慢性病患者辦理慢性病門診卡,根據病種每月給予150-200元藥費補貼。
在因殘致貧上,念活「定、補、保」三字經。組織「定」。積極組織疑似殘疾人到縣殘聯參加殘疾鑑定34人,其中鑑定為殘疾並發證25人。符合「補」。對符合殘疾補貼發放條件的按時發放殘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2017年10月至今共發放資金4.6萬元。納入「保」。將家庭特別貧困的再納入農村最低保障範圍,2017年來殘疾人貧困戶納入低保42人。
在缺勞力上,念活「墊、兜、入」三字經。政府「墊」。18戶全家無勞動力戶由政府墊資5000元,入股縣滿意合作社,每年可分紅1200元,共計2.16萬元。 保障「兜」。18戶因缺勞動力致貧戶中,14戶為特困供養貧困戶,落實特困供養政策和養老保險待遇;為4戶辦理了低保戶保,實現社會保障兜底救助。全部「入」。把72戶貧困戶全部加入益農合作社,只出500元入股費,在3年合同期內每戶每年分紅1500元。
在缺資金致貧上,念活「獎、貸、帶」三字經。實施「獎」。3年來先後實施了產業扶持養殖業、種植業獎補102戶次174523元。銀行「貸」。 累計辦理小額貸款33戶次102.6萬元。企業「帶」。通過企業帶貧,補貼資金24萬元。
在缺技術致貧上,念活「教、補、發」三字經。現場「教」。該村適時舉辦家政、小兒推拿、種植業、養殖業等實用技術培訓73人次。兩次「補」。有11人參加駕駛員短期技能培訓,取得駕駛執照,每人補貼2000元。先後發放就業獎補38戶次82795元。教育「發」。發放「雨露計劃」教育補貼9人,每人每年補助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