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饒良鎮:「三字經」幫扶 村民口服心服

2021-01-13 央廣網

央廣網南陽12月31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記者 程海舟 通訊員 趙蘭奇)當下,當步入社旗縣饒良鎮陳莊村時,就會聽到村民們對社旗縣人大機關駐村工作隊點讚的順口溜。

原來,近年來,該工作隊按照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的「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和「五條途徑」的總體要求,堅持「保障與增收、短期與長期」無縫結合和「開發式與保障性」扶貧並重原則,念活「因戶施策、分類幫扶、對症下藥」幫扶三字經,實現了方法科學合理、脫貧質量提高、群眾普遍滿意的脫貧致富目標。

據了解,該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254人,其中因病致貧22戶94人,戶數佔比30.6%;因殘致貧24戶102人,戶數佔比33.3%;缺勞動力致貧18戶23人,戶數佔比25%;缺技術致貧6戶27人,戶數佔比8.3%;缺資金致貧2戶8人,戶數佔比2.8%。

在因病致貧上,念活「繳、包、管」三字經。政府「繳」。該村利用財政資金對72戶254人每人繳納人身意外保險24元、每人補貼城鄉醫保交費100元,並享受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6次報銷。聯合「包」。實施家庭醫生籤約服務,72戶貧困戶都有籤約醫生,定期為他們進行健康體檢。對大病患者,村兩委和幫扶單位及時上門慰問探視,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對符合低保條件的積極辦理低保手續。醫院「管」。為貧困戶中116名慢性病患者辦理慢性病門診卡,根據病種每月給予150-200元藥費補貼。

在因殘致貧上,念活「定、補、保」三字經。組織「定」。積極組織疑似殘疾人到縣殘聯參加殘疾鑑定34人,其中鑑定為殘疾並發證25人。符合「補」。對符合殘疾補貼發放條件的按時發放殘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2017年10月至今共發放資金4.6萬元。納入「保」。將家庭特別貧困的再納入農村最低保障範圍,2017年來殘疾人貧困戶納入低保42人。

在缺勞力上,念活「墊、兜、入」三字經。政府「墊」。18戶全家無勞動力戶由政府墊資5000元,入股縣滿意合作社,每年可分紅1200元,共計2.16萬元。 保障「兜」。18戶因缺勞動力致貧戶中,14戶為特困供養貧困戶,落實特困供養政策和養老保險待遇;為4戶辦理了低保戶保,實現社會保障兜底救助。全部「入」。把72戶貧困戶全部加入益農合作社,只出500元入股費,在3年合同期內每戶每年分紅1500元。

在缺資金致貧上,念活「獎、貸、帶」三字經。實施「獎」。3年來先後實施了產業扶持養殖業、種植業獎補102戶次174523元。銀行「貸」。 累計辦理小額貸款33戶次102.6萬元。企業「帶」。通過企業帶貧,補貼資金24萬元。

在缺技術致貧上,念活「教、補、發」三字經。現場「教」。該村適時舉辦家政、小兒推拿、種植業、養殖業等實用技術培訓73人次。兩次「補」。有11人參加駕駛員短期技能培訓,取得駕駛執照,每人補貼2000元。先後發放就業獎補38戶次82795元。教育「發」。發放「雨露計劃」教育補貼9人,每人每年補助3000元。

相關焦點

  • 饒良鎮陳年舊事 (08)饒良鎮戲曲及文娛
    (八)饒良鎮戲曲及文娛事乃人生戲,關你關他關我關生死,榮辱無常,細品都是戲;戲則人生事,演天演地演人演古今,興衰有變,深思莫作戲。
  • 摯愛唱戲 並蒂花開-走訪饒良鎮民間戲曲老藝人馬清俊、毛永信夫婦倆
    看著李王莊這古樸的老屋和嶄新的樓房,熱情的村民我不由得感嘆李王莊地靈人傑!經村民指點,我來到了馬老先生的家,馬老先生一大早到村外小河邊鍛鍊身體和練嗓子去了。馬老先生的老伴毛永信毛老師在院子裡打掃衛生,見我進來,熱情地接待了我。馬老先生不在,說一會兒就回,我忙和馬老先生的老伴毛老師聊了起來。
  • 靈壽縣寒巴村吸引愛心幫扶 讓每個村民笑臉如花
    「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少,咱們在這兒設個幫扶點吧。」在向寒巴村捐贈了一些愛心物資後,朱勇和溫寶恆等人一拍即合,決定以寒巴村為幫扶點,建立一個長期的一對一幫扶機制。公益組織在寒巴村建設的「愛心食堂」。和紀榮海一樣,很多愛心人士都會與村裡的老人結對幫扶,讓每一位老年人都享受到了晚年的快樂。工作組吸引資金讓村民養上了雞鴨,掙到了錢。溫寶恆介紹,朱勇的愛心組織,不是簡單地來村裡給老人做頓飯,還讓村裡每個人都掙到了錢。苜蓿、茄子、豆角,各種蔬菜種子往村裡送,讓每戶村民都拿去種,發展了種植業。
  • 高校教師駐村幫扶把村民當家人:家裡困難解決了才高興
    王元生是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2018年5月作為鹽城市委選派的駐村幫扶幹部,駐嵩乳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帶領村民創辦茨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在2019年底,嵩乳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9.51萬元,實現了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達標和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增收脫貧的目標。 嵩乳村是鹽城市經濟薄弱村之一。
  • ...企業幫扶讓我們端上了就業「飯碗」|平壩區夏雲鎮黃龍村村民王...
    我叫王增琴,今年46歲,是平壩區夏雲鎮黃龍村的村民。過去,因為丈夫身體不好,加上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要讀書,我一個僅有初中文化的婦女,只能常年在外打工來補貼家用。轉機出現在2017年,我來到了貴州華興玻璃有限公司,該公司按照「萬企幫萬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積極發揮企業優勢對貧困戶進行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智力幫扶、捐贈幫扶和教育幫扶。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業,我就是幫扶對象之一,到這裡工作後,我每月有2800元收入,公司還為我繳納了五險一金。
  • 路面兩車道 武平上湖村軍區幫扶修大路,村民歡喜過大年
    省軍區為上湖村民善舉贈送的紀念品 2019年2月28日,省軍區為上湖村民贈送紀念品
  • 新時代家風「三字經」牌匾 掛在家家戶戶大門口
    裡溝村是磙子營鄉南部一個淺山丘陵區,村民總戶數222戶93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0戶39人。居民分散居住在11個自然村中,有時想集中起來開個大會,宣講一下黨的扶貧好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時代的鄉風文明等也很不容易。
  • 富陽「90後」老黨員自編方言快板《防疫「三字經」》
    疫情爆發之後,他通過看報、看電視了解了疫情中個人防護的要點,便開始寫起了《防疫「三字經」》的快板詞。創作完成後,春江街道第一時間為老人錄製了快板微視頻,在轄區黨員和村民微信群中轉發,受到了廣泛好評。  有村民說:「這樣的快板說唱很接地氣,我們一聽就記住了要怎樣做好個人防護,也轉發了好多群,要周邊更多的人都看一看,聽一聽。」
  • 【社旗微同城】便民信息大全今日更新 !
    聯繫人電話:李女士15936189306(微信同號)【招聘】因網絡規模擴大,現招聘網絡維護人員,工作區域社旗範圍。要求:45周歲以下,退伍軍人、應屆畢業生及從事過相關網絡維護人員優先!一經錄用待遇優厚!詳詢:18348004818好消息!好消息!
  • 市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武文清 檢查駐村幫扶工作並走訪幫扶貧困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我們一直在行動從未鬆懈5月25日,市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武文清,副調研員宋世亮及相關科室和部門負責人,赴土右旗雙龍鎮武鄉縣村檢查駐村幫扶工作,並看望了剛剛脫貧的村民。
  • 千千心結系幫扶
    2014年,市委辦公室幫扶之初,村「兩委」班子年齡老化、能力極差,在村民中的威望一降再降。當時的村子,一沒領頭人,二沒好產業。先前,村裡雖然發展過奶牛養殖產業,但因受市場因素制約,奶站倒閉,許多養殖戶再度返貧。面對窘境,市委辦公室派駐大馬庫聯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陳俊武帶領工作隊員,在旗委組織部的全力支持下,以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為突破口,加力攻堅。
  • 真正的英文三字經
    (內容來自趙彥春的個人博客)天津外國語大學趙彥春教授最新譯作《英韻三字經》日前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趙彥春的《英韻三字經》,以獨特的「三詞格」來闡釋《三字經》這部中華經典中「三字」這一顯著特點,不僅在形式上做到完全吻合原著的特點,兼顧了原著的形式之美,在音節和押韻方面更是做到絲絲入扣,形神兼顧。《三字經》以三字之簡橫貫古今,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包容天地萬物之雜,匯聚華夏文化之粹。南宋至今,許多傳教士、漢學家將之譯為英文,推廣海外。
  • 社旗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黃靜到唐莊鄉企業現場辦公
    12月10日,社旗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黃靜深入唐莊鄉宛澄機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調研企業發展中存在困難和問題並現場辦公,解決限制企業發展的產能、銷售鏈等問題。縣工信局、縣紀委領導,唐莊鄉黨委書記陪同。(唐莊鄉)——美麗社旗歡迎您——
  • 社旗史浩——警營裡的脫貧攻堅人
    2018年在縣鄉統一規劃下,獅子莊村又流轉土地2500餘畝打造蔬菜扶貧基地,這將帶動更多村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更進一步。擔任獅子莊村第一書記以來。史浩認真貫徹省、市、縣關於扶貧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斷強化幫扶意識、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村民實際困難,堅持以解決廣大群眾增收入為重點,通過抓班子,帶隊伍,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
  • 五年幫扶顯成效
    (院)領導班子帶領下,全校(院)教職工到幫扶聯繫點武宣縣東鄉鎮屯應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為各自所幫扶的貧困戶送去物質與精神食糧。貧困戶陳桂英高興的向其幫扶人羅祖高談起今年的生產生活情況。屯應村於2018年根據「十一有一低於」標準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2020年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完成了13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做到了貧困戶全部參保、改造了85戶危舊房、保障了全村無貧困生輟學、解決了村民喝水難問題。
  • 「社旗縣旅遊主題曲歌詞徵集作品展(4)」社旗之戀
    活動開展以來,社旗縣旅遊主題曲徵集組委會收到了來自北京、福建、黑龍江、上海、浙江、四川、重慶、山東等全國各地各界應徵者提交的100多首作品,其中包含很多語言優美、寓意深刻,視角獨特的優秀作品,多方位展現了正在騰飛的賒店古鎮的自然人文之美和社旗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奮鬥的精神風貌。
  • 丁真家鄉的氣象幫扶故事
    2016年底,在理塘縣縣政府分管領導帶領下,縣氣象局、發改局和政務中心三部門扶貧人員走進然日卡村與村民交流座談,摸底脫貧情況。雖然沒有在然日卡村長期派駐駐村幹部和扶貧隊員,但理塘縣氣象局全局幹部職工還是經常到幫扶村開展扶貧工作。
  • 依蓋爾其村免費幫扶物資坐了「冷板凳」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13日電題:依蓋爾其村免費幫扶物資坐了「冷板凳」新華社記者杭芮、劉兵愛心貨架上整齊碼放著米麵油無人領,愛心衣櫃裡嶄新的外套無人取……去年村群眾工作服務站的免費幫扶物資還是「香餑餑」,如今卻坐了
  • 建行牡丹江海林支行孫國慶:推進楊林村產業幫扶個性化幫扶獲實效
    「組織派我到長汀鎮楊林村執行幫扶任務,我一定切實履行使命。」2018年1月,中國建設銀行牡丹江海林支行扶貧幹部孫國慶踏上了他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楊林村的幫扶之路。 「愛心橋」連通農耕路 「村民們,村民們,建行愛心橋通車了……」楊林村廣播站的擴音喇叭打破了小村莊的寧靜。「今後,大伙兒再也不用蹚水過河幹農活了!國慶兄弟,這幾年多虧了你和建行的幫扶了!」楊林村村支書李佔奎握著孫國慶的手說道。 李佔奎說的這條小河位於楊林村中部,把村子分成兩部分。河南邊是生活區域,河北邊是村裡的部分農耕區。
  • 河南社旗:大田請進棚 土裡能生金
    社旗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油料作物、蔬菜、中藥材、林果等特色種植面積突破70萬畝,農業效益持續提升,全省優勢特色經濟作物轉型升級觀摩推進會在社旗縣召開。以滿義蔬菜為龍頭,加快推進設施蔬菜發展,在爭創「省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5年內建成「國家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