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面對今年的第二波衝擊?

2021-01-13 伊河的貓

中小企業如何面對今年的第二波衝擊?

2020年中小企業好不容易扛過來了,但是,就目前來看,第二波又快到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該如何做呢?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提供的可視數據來看,全世界眾多的國家和地區,90%以上的企業員工都是不超過250名的中小型企業,而且,這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的企業員工人數是不超過10位的。一旦市場行情波動過大,這些企業基本上難以承受。經過2020一整年,過半的中小企業銷售額下降至了正常情況下的一半,還有倒閉的企業多不勝數。

這種情況下,政府想了很多的辦法來對中小企業進行政策上的支持,比如:減稅降費、下調稅率、減徵免徵、延遲繳納、延期申報、免除利息、罰款、滯納金、加速退稅等等。特別是對於小規模企業增值稅免徵的政策,可謂是讓中小企業受惠頗多。

那麼今年呢?中小企業可以享受哪些合理的財稅政策來幫助自己度過這第二波疫情影響下的市場情況呢?

第一個:個人獨資核定徵收/個體工商戶核定

個人獨資核定徵收目前綜合稅率為3%左右,可以解決企業500萬左右的成本,可以開專票。

個體工商戶核定目前綜合稅率為1.6%左右,能解決的成本費用大概也在500萬左右,只是與個獨的區別在於不是以公司的形式。

第二個:一般納稅人核定

在企業缺少大量成本以及進項的時候,可以選擇這個政策。核定企業開票額的10%,再乘以25%的企業所得應稅率,實際企業所得稅率為2.5%;增值稅地方留存41%,獎勵企業30%-80%。這個政策除了一些特殊的行業,比如煤炭、菸酒、再生資源等均可做。

還有很多政策,如有限公司獎勵返稅、西部大開發、五免五減半等政策,有興趣的老闆們可關注諮詢——《伊河的貓》加以了解。

相關焦點

  • 賦能中小企業,共赴變革浪潮——世紀智仁總裁班第二期成功落幕
    2020年已過半,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還有沒有乘風破浪的機會?7月23日下午,為期三天的《中國合伙人全維模式·總裁班》第二期課程在杭州圓滿落幕,這是世紀智仁在「變革2020」主題下推出的重磅之作,旨在幫助全國中小企業,在疫情後時代快速破局。數百名中小企業家參加了本次課程。
  • 片岡裕也:TPP對農產品衝擊大
    片岡株式會社成立於1984年,以加工魔芋產品為主。尤其從今年夏天開始,定期訂單很多。」片岡裕也表示,從今年1月到現在, 在中國市場已經實現了近400萬日元的銷量。目前,企業的知名度還不夠高,為了儘快將產品遠銷海外,他們只能依託出口商,他相信不久的將來,當外國消費者喜歡上這些產品後,公司的銷量會成倍地增長。 最近,受到日元持續貶值影響,日本原材料和能源進口價格高漲。
  • 北京一地升級為高風險,股市第二波衝擊?疫苗卻有好消息...
    市場亦擔心第二波衝擊。資本市場上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創業板註冊制上周五深夜出臺,大基金再度減持晶片巨頭,市場結構可能面臨變化。而資金面本周也將迎來驟變,周一MLF將迎來續做,其規模和價格必將成為市場的關注點;6月19日,富時羅素指數將迎來A股擴容。外圍市場在經歷了持續上漲之後,近期震蕩幅度有所加大,償付危機亦逐漸顯現。那麼,這些因素是否又將對A股構成衝擊呢?
  • 吸引中小企業 發展直播帶貨……疫情之下 今年的進博會有哪些變化?
    變化一:中小企業攜手進博會共同復甦進博會不變的吸引力,除了引來行業巨頭,本屆也吸引了更多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參展。數據顯示,參展的境內企業中,有5.35萬家民營企業,佔比超過六成。已連續兩年參會的英國,這次派出了一支由120多家企業組成的代表團參會,主題聚焦「美食」與「美酒」,其中很多都是英國的中小企業,通過進博會首次與中國市場建立起合作紐帶。
  • 江蘇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發布
    12月16日,南京大學金陵學院企業生態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江蘇中小企業景氣指數」評價報告。2020年江蘇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為103.7,與2019年相比(112.3)大幅下降8.6。進一步看,2020年江蘇中小企業的即期景氣指數值更低(96.7),說明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造成了巨大衝擊。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商學院副院長、企業生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林萍分析認為,2020年的預期景氣指數變化率從2019年的1.6%飆升到12%,充分表明我省大多數中小企業對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景氣走勢持樂觀預期。
  • 亞太中小企業代表匯聚深圳共商發展機遇
    新華網深圳12月16日電(記者李曉玲)以「共克時艱,復工復甦,同創未來」為主題的2020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14日-15日在深圳舉行,亞太中小企業代表匯聚深圳,共商發展機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湧動的特殊大背景下舉辦的此次論壇,吸引了部分APEC成員經濟體代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代表、各商協會、服務機構負責人以及13個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企業代表以線上和線下方式參加,與會者圍繞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等話題,共同探討中小企業發展機遇。
  • 中小企業如何打造品牌?適合在央視投放廣告嗎?
    以前的中央電視臺廣告,投放費用相當高,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針對中小企業,央視大門是緊閉的。針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可以用在廣告上的宣傳是有限的,面對當下日漸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小企業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困境中謀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驅動下快節奏的時代,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給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 梁信軍:疫情損失已經是事實,請留意第二輪衝擊和窗口機會
    很可能還有第二波的衝擊。」 「圍城之下,直播58天」,復星集團聯合創始人梁信軍老師從宏觀經濟角度,破解本次疫情與非典有何不同、貨幣政策有何難點、市場情緒區間與機會何在。 現在要關心的是第二個問題:如果一些現金流特別緊張的中小企業在可能發生的倒閉之前、一些員工在可能發生的失業導致家庭收入進一步下降之前,不能得到適當的幫助和支持的話,那麼第二輪衝擊將會到來,這對於整個社會經濟和各方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臺媒:民進黨如何面對「公民參選」
    臺媒:民進黨如何面對「公民參選」 2015-03-02 10:28:03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2015今年,公民運動領袖挾這股餘威躍躍欲試,成立新政黨,並進而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參選「立委」,這對臺灣的藍綠板塊將產生什麼推擠力量,值得觀察。  以臺灣的藍綠對峙,政治已被推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彼此暗算的泥沼;在這種情況下,若有新的力量加入,可以打破現有的恐怖平衡,並牽動良性循環,各界當然樂觀其成。
  • 借智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管窺蘇企未來之路——培植「主力軍...
    本報記者受邀全程參會,從一場場論壇中,管窺新格局下如何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營商環境、重構中小企業轉型增長新動能、大中小企業怎樣融通發展,為江蘇中小企業尋覓出路。  國內外供需萎縮,與中小企業共克時艱  「當前中國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穩定恢復,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好轉,1-10月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增長,同比增長了5.7%,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 第二波疫情爆發!外貿人將再次面臨這些挑戰!
    「青島疫情」突然給到人們一個信號:第二波疫情已經來了! 國內疫情防控,我們不太擔心,但我們看看國外的疫情,不禁冒冷汗! 外貿人要準備第二次戰役了!
  • 《環球經濟熱搜》:中小企業如何進行數位化轉型升級?
    中小企業如何進行數位化轉型升級?數位化轉型對各個行業均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可以幫助企業通過流程管控的模式創新,構建起企業內部人與業務的信息聯接通道。現代企業數位化轉型轉什麼?加強工業網際網路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攻關、公共服務平臺和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培育,幫助中小企業提升數位化應用的水平和能力。中小企業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數位化升級系統方案呢?財寶認為,首先要選擇在企業財務預算範圍內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切不可過於追求技術的先進性而導致財務成本急劇升高,影響企業正常運轉。
  • 疫情之下,中小企業如何度過財務危機?
    那如何在短期之內,快速獲得現金流呢?從財務的角度來看,有6種辦法:我們一個一個來看。第一種辦法是,尋求股東融資。去年國資委就發過文,要求國企不要拖欠中小企業的應付帳款。現在特殊時期,國資委有可能也會推出類似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第五種辦法是,延期支付應付款項。應付款項,是你在一定期限內,需要支付給別人的款項。
  • 中小企業情況不妙 明後兩年或將大規模倒閉
    中小企業情況不妙,2012年依靠原有積累勉強支撐,2013年將進入大規模倒閉期。  缺乏技術與成本優勢,使製造企業舉步維艱,以往以高科技企業當大旗的行業,顯露出傳統製造業的本來面目。從三季度開始宏觀經濟數據好轉,但基建規模拉抬了高鐵等公司,對於普通製造企業沒有多大好處。
  • 【創騏管理】中小企業如何 「專而精,精而強」 ——臺灣中小企業的啟示
    搜索微信號:『NLP1588』創騏管理諮詢——分享最實用的企業管理、銷售、溝通、談判,包括婚姻、親子知識。例如,生產家用濾水器的布裡塔公司佔據全球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85%;豪尼公司製造的捲菸機械在世界市場上的佔有率達到90%;專門運送葡萄酒的希拉布蘭德公司佔有60%的全球份額。日本一橋大學教授古川一郎也提出,日本中小企業具有「小而專、專而精、精而強」的特點。同時,日本大企業的競爭力也離不開日本中小企業的「專而精」。
  • 《楊瀾訪談錄》對話朱民:第二波疫情爆發概率上升,世界經濟兩年內...
    他將在節目中,針對疫情對世界經濟、全球金融市場的衝擊以及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與中國的應對之策,展開分析和解讀。 1 第二波疫情爆發概率增加,世界經濟兩年內不會增長
  • 中小企業崗位多潛力大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不少中小企業面臨訂單減少、市場需求下降等困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業人才需求。但從各地反映情況看,中小企業仍是招賢攬才的主力計算機、網際網路、通信領域相關人才需求量劇增,數字經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所涉及職位,廣受高校畢業生青睞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形勢嚴峻。
  •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聯合京東啟動「滿天星計劃」
    12月13-15日,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在深圳舉行。  論壇期間,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聯合京東集團發布全國性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滿天星計劃",整合中小企業產業鏈資源,聚合服務機構,共同為中小企業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為因疫情影響的出口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為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 大咖說丨思維風暴:中小企業如何做好數位化轉型這道必答題
    在今年的萬家登鏈主題論壇中國(重慶)區塊鏈與數位化賦能發展高峰論壇中,行業大佬、專家教授就「中小企業如何做好數位化轉型這道必答題」展開了圓桌對話,對中小企業關心的問題進行相關討論,現摘錄如下。共識是基礎,數位化是工具,企業的業務才是根本;第二是路徑。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中真正的轉型,是業務的轉型。找到新場景,形成新模式,從而持續可迭代,這是就是企業需要尋找的路徑;第三是實踐。掌握融合能力,找好應用場景,從而服務客戶。
  • 評論丨警惕疫情「第二波」,哪怕「十防九空」
    當疫情似乎已達高點、人們都在盼著拐點出現的時候,警惕可能出現的疫情「第二波」,非常必要。第一,隨著延後的假期即將結束,春運返程引發的流動壓力是一個嚴峻挑戰。特別要看到,一些地方、一些企業出於當地經濟和自身發展考慮,不可避免地產生「疫情很快就要過去、抓緊時間提前布局」的衝動,急於開工建設,甚至有可能不惜重金招攬各地農民工返廠工作。是否會出現「民工潮」需要監測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