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雖然是千年古縣,有著燦爛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但是相比較旅遊發達的地區而言,金溪的旅遊產業發展存在三個主要方面的差距:
一是旅遊龍頭效應不足,各地政府在對待旅遊招商、景區建設和運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重招商、輕建設輕運營現象,旅遊企業的建設和運營進展緩慢,沒有龍頭帶動,市場缺乏吸引力,比如竹橋古村,雖小有特色,但在古村遊中核心競爭力不強,也沒有形成較好的業態和商圈,形不成龍頭;
二是品牌宣傳上有差距,金溪近幾年也搞了一些活動,比如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全國香精香料的承辦、數字遺產中國行活動的承辦、全省旅發大會活動的承接等等,看似比較熱鬧,但是過後並沒有形成一個叫得響的旅遊品牌,旅遊形象不清晰;
三是產業化有差距,金溪有竹橋古村,還有香谷小鎮、紅色後龔、滸灣古鎮、御道園和天門嶺等一批有特點的景區,還有十多個省級鄉村旅遊點,從數量上來看,金溪是個旅遊大縣了,但我們卻夠不上是旅遊強縣,因為我們的產業化沒有發展起來,各個景區基本上是賠本賺吆喝,旅遊產業缺乏「造血」功能。
旅遊難做,在於旅遊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產業,一個產業相關聯的部門、行業實在是太多太多,一個地區要想快速推進旅遊發展,首先在認識上取得突破,金溪發展旅遊業是必答題,而不是選擇題。
要整體謀劃旅遊品牌
1、清晰定位,久久為功
一個沒有鮮明文化特徵的地方,不容易被人記住。
一場沒有鮮明文化主題的活動,不容易產生真正價值。
縱觀國內旅遊推廣成功的城市案例,城市的旅遊資源雖然多元,但一般都主打一個核心主題來吸引眼球,比如好客山東、豔遇麗江、七彩雲南、秘境香格裡拉等。宜春以明月山景區為核心品牌,緊緊圍繞「月亮文化」做文章,不僅把山上山下的基礎設施建設、景點設置都處處體現月亮景、月亮情,還把月亮文化與當地的山嶽文化、溫泉文化、禪宗文化、農耕文化、書院文化融合一起,構建起「山月相融、泉月相映、禪月相通、農月相趣、書月相照」的獨特文化格局,並堅持十一年舉辦月亮文化旅遊節,一年一屆,一年一主題,一年一載體,久久為功終於造就了「月亮之都」。
旅遊形象需要一個核心文化旅遊主題,以及一個長期系列旅遊活動策劃。
2、活動策劃原則
接天氣,即緊跟撫州市旅遊文化發展動態,儘量借全市舉辦大型活動的契機,配套做成大活動的分場活動,借大「勢」,不僅能提升整體關注度,也能吸引更多嘉賓和遊客前來參與。
接地氣,即根據金谿縣本身的文化旅遊資源,深度挖掘,設計切合金溪實際的活動內容。
接人氣,即在設計活動時,要根據時下比較流行的時尚元素、比較受歡迎的市場需求來設置主題和活動內容,增強與市場的互動對接。
有話題,即活動主題應帶有話題效應,具有炒作和傳播意義,才便於在媒體和社會進行擴散傳播。
成系列,即每場活動不應單獨成篇,而要圍繞金溪的特色文化,制定核心主題,再從持續每年開展的活動來依次展開主題。
成規模,即在信息大開放的時代,應力求做到活動人數成規模,活動宣傳成規模。不能再局限於全市或全省範圍內來做活動,要擴大視野,轉變思路,把目光著眼於一些全國性、國際性能參與進來的活動內容。
探索實踐
領導人提到的古代25名思想大家,金溪先賢陸九淵便是其中一位,明代王陽明繼承發展其學,集大成「陸王心學」,是中國儒家精神的真正體現,不僅對中國,對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的思想和社會變革產生過重大影響。
2019年是陸九淵誕辰880周年,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打造好金溪「象山故裡心學聖地」的突出形象,提升撫州及金溪美譽度和影響力,引爆地方文化旅遊產業,去年10月份舉辦陸象山誕辰880周年紀念活動暨首屆象山文化旅遊節。
本屆活動主要側重六個方面,一是舉辦學術研討和交流,佔領文化高地;二是躋身「百家講壇」,普及象山心學;三是編排舞臺劇目,藝術再現象山精神;四是聯誼全國陸氏宗親,共謀合作商機;五是承辦國際香精香料大會,「香」聚金溪,從「心」開始;六是組織文化旅遊周活動,展示金溪文化旅遊新面貌。
今後,要爭取每年都舉辦活動,通過不同的展現方式,持續長久地傳播一個主題,久久為功,形成金溪獨特的文化旅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