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現實才有說服力——談工業題材網絡小說的價值及其走向

2020-12-2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關注現實才有說服力

近年來,湧現出一批工業題材網絡小說,它們以「科技興國、重生創業」展現當今時代精神訴求。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世界奇蹟,其中工商企業改革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一領域風起雲湧、波瀾壯闊,歷經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共生,機遇發展期向市場競爭期的跨越式發展。工業題材小說創作緊跟時代步伐,在不同時期湧現出一批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的優秀作品。進入網絡時代,以類型文學為基本形態的網絡文學置身於這片沃土精耕細作,找到了適合網絡傳播的表達方式,並逐步建構起新的藝術範式,代表了新時代工業題材小說的發展趨勢。

工業題材網絡小說呈現新氣象

在工業題材網絡小說領域活躍的網絡作家多為80後。他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中國企業改革大潮,卻是改革的受益者,在改革成果和想像力的雙重引導、推動下,他們的文學寫作呈現出一片新的氣象。為了顯示虛構人物的在場感,從形式上,工業題材網絡小說大多運用穿越、重生手法,主角帶著二十一世紀的思維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歲月,開闢他們的創業之路。他們以文學虛構重走父輩的道路,並在若干細節上彌補上一輩人的遺憾和不足,充分展現了文學與現實交錯的魅力。

在不同類型的網絡小說中,無論處於多麼艱難困苦的環境,遭遇多少匪夷所思的挫折,主角自帶光環必須取得成功,這是作者和讀者之間形成情感共同體所遵從的鐵律。一般來講,網絡小說習慣採用「金手指」化解矛盾與危機,主角歷經磨難、化險為夷,最終迎來曙光。工業題材網絡小說在整體設定上基本遵循這個套路,但由於題材的特殊性,關注現實,或者說從現實出發,真實再現工業改革給國家帶來的巨大變化,才具有說服力,才能打動讀者。這是由歷史決定的,網絡作家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範含的《電子生涯》作為早期網絡小說,開啟了科技工業文的先河。急凍人的《重生之科技巔峰》奠定了工業題材在網絡文學中的地位。自2010年以來,一批網絡作家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進入這一領域,在網絡上掀起了工業題材創作的熱潮。值得一提的是北師大副教授齊橙的作品集眾人所長,以硬核替代爽文模式,樹立工業題材網絡小說的標杆。

走進人的心靈世界

縱觀工業題材網絡小說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無論什麼題材,人永遠是文學的核心。只有走進工業人的心靈世界,才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題材小說。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有幾億產業工人,這樣一個國家需要工業教育、工業宣傳,更需要符合國情的工業文明。齊橙是機械廠子弟,自小就對機械工業有一種莫名的熱愛,這是他在網文界專寫工業文的動因。在此之前,他曾寫過其他類型的網絡小說,總覺得意猶未盡,最終這位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博士決定在工業題材領域一展身手。和很多同類型作者的感受一樣,齊橙也認為工業題材寫作有一定的難度。這樣的寫作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工業生產講究流程,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故事的發展必然要受其制約。另外,工業產業和經濟社會不可分割,也就說不存在純粹的工業文,只有站位高,才能把握工業題材的命脈。

在齊橙的作品《工業霸主》中,主角早期靠辛苦賺錢,製作電風扇;後來憑技術參與競爭,生產化肥設備;再依靠強大的國力,開始搞數控工具機、晶片等,整個歷程幾乎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起飛的縮影。在這部作品的寫作過程中,齊橙一直糾結於如何組織細節上的矛盾衝突,這顯然是一個作家的自覺意識,寫不好人物關係,作品就立不住。作家蔣子龍曾說:「即便是工業題材,最迷人的地方也不是工業本身,而是人的故事——生命之謎構成了小說的魅力。」齊橙的《材料帝國》的寫作在技法上往前邁了一大步,人物更接地氣,表現出日常生活中的家國情懷,很好地化解了小說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2019年10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推介了25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網絡文學作品暨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齊橙的《大國重工》入選。這部作品具備更加開闊的視野,除了涉及工業生產、工業技術方面的內容,還有大量企業管理、國家戰略等方面的闡述。作品裡出現了大量工業知識與經濟學知識,大量對工業體系、工業製造工藝的細節描寫,以及改革開放以來關於產業發展的國家政策。齊橙的作品網感十足,勇於將視點著力於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的問題與挫折,讀者從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如今的工業社會已經不再是冷冰冰的鋼鐵廠和礦山,而是奔湧而來牽動人的靈魂和社會神經的科技浪潮,工業的興衰提供了對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諸多思考,工業社會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國策的重中之重。

對工業化進程進行全景式關注

以科技發展為先導、製造業為核心,工業題材小說在網絡領域開疆拓土,對中國工業化進程進行全景式關注。「技術流」和「製造業」是工業題材網絡小說的核心題旨,無論是關注當下的《中國鐵路人》《大國工程》,還是穿越到古代、近代的《化工大唐》《明末工程師》,或是重生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工業之王》,抑或是以科幻、玄幻為外殼的《星際工業時代》《最終智能》等,都是以科技進步為故事推動力,通過製造業的長足發展,實現民族工業騰飛的強國夢。

網絡小說長於藉助時空交錯反映現實,而不同時空的技術變革,如由於穿越帶來的先進技術,更有利於作者在現代科技文明背景下表達價值立場。相對於傳統工業題材小說,網絡小說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包括日用品、建築、鋼鐵、化工等,製造業涵蓋汽車、飛機、冶金裝備、礦山裝備、電力裝備等,可謂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也有的作品不是典型的工業題材,而是以跨界的方式涉足這一領域,如愛潛水的烏賊在《奧術神座》中用量子理論架構奇幻世界,並推動科技工業發展。這些作品包含對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多方位的思考,共同建構起工業題材網絡小說宏大的文化視野,具有文化開放性和創造性的表徵。

工業要素和文學想像二元互動

巧妙隱藏「金手指」,化專業知識為梗,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挖掘故事內涵,已成為工業題材網絡小說有別於其他類型網絡小說的特色。

志鳥村的《超級能源強國》裡的主角是一個畢業於重點高校的學生,他因緣際會來到勝利油田工作,成為在基層一線的石油工人,這個身份可以視為巧妙隱藏的金手指,為故事層層疊疊的展開,以及主角一路晉升直至走出國門揚威海外儲備了充足的能量。這種貼近現實的敘事方法,給讀者帶來的感動更為真切。如果說人物設定可以藉助寫作經驗的話,那麼在關鍵段落化專業知識為梗,就需要硬核的支撐。沒有豐厚的生活底蘊,沒有對時代發展規律性的認知,將虛擬實境衍變成有溫度的人生經歷,只能是水中望月。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尚未加入WTO,高精度數控工具機技術還處在相對落後的狀態,海外勢力企圖以技術封鎖的手段壓制中國的發展。任怨的《神工》以詼諧的語言講述了水木大學學子郭泰來得到納米機器人系統後,成為精密加工領域大師,擁有九級鉗工技能,加工精度達到原子、分子級,完美彰顯中國工匠精神的故事。作品涉及眾多專業領域知識,以虛實結合的手法,反映了中國對外開放過程中當代精工技術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

牛家一郎的《星際工業時代》是一部工業題材科幻小說,作品以熱血情懷對中國工業的未來進行了藝術化展望。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襲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突飛猛進,大學生秦毅因此幸運獲得了科技塔,由此翻開了星際工業的時代篇章。太陽系變成了人類的後花園,太空中建起了農業基地、太空工廠,月球變身為一座城市,人類的目光伸向了浩瀚無垠的宇宙星空。作品通過現代人在不同時空和環境中的變化與成長,展示了工業世界全新的姿態和神奇的魅力。

概而言之,工業題材網絡小說以中國社會現實為基礎,以全球工業文明為背景,不拘一格,融合科幻、穿越和魔法等多種文學類型,實現了工業要素和文學想像的二元互動,極大豐富了當代文學的表現內容,拓展了工業題材的表現疆域。從表象上看,工業題材網絡小說在藝術形態上與傳統工業題材小說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精神內涵是一脈相承的,而以「科技興國、重生創業」展現當今時代的精神訴求,恰恰體現了網絡作家的文學表現力和責任擔當。隨著時代的發展,工業領域未來將發生哪些變化,仍然需要我們去大膽探求和摸索。網絡文學雜樹生花、腦洞大開,優勢不言而喻。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任何題材的文學寫作,經過創新和變革之後,都將回到主流社會價值認同這個層面,網絡文學在表現形式、審美方式和傳播手段上的變化,最終必將以深刻反映時代精神為己任。

(作者:馬季,系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研究員,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建構研究》〔18ZDA283〕階段性成果)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鍛造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圓桌談)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不容易寫長,也會導致用戶黏性弱,影響閱讀體驗。 肖驚鴻:我認為困難有二:一是概念。不少網絡作家對現實題材的概念模糊,二是創作手法。並非回歸傳統文學才是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的唯一出路,我認為最好的出路恰恰是體現網絡文學創作的本體特徵,同時又注入現實生活觀照。
  • 網絡小說的「金手指」能否激活現實題材新的想像力?
    現實題材的崛起和備受關注,是近兩年網絡文學發展的明顯趨勢。隨著越來越多現實題材作品的湧現,更高的要求、更深入的思考也隨之產生:什麼是真正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如何理解現實題材與現實主義的關係?幻想題材與現實主義對立嗎?如何警惕網絡文學中的「偽現實」?
  • 2019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揭曉 半數網絡小說為現實題材
    其中,《浩蕩》《天下網安:縛蒼龍》《關河未冷》《朝陽警事》《我在火星上》《宰執天下》《天道圖書館》《書靈記》《傳國功匠》《星輝落進風沙裡》等10部作品入選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慶餘年》《全職高手番外之巔峰榮耀》《知否?知否?
  • 鄉村題材網絡小說的敘事與改編
    截至2019年10月,在院線上映或網臺播出的改編影視作品達400餘部,而鄉村題材作品不足5部。這至少反映出兩個事實:一是鄉村題材網絡小說的作品數量客觀上較少,優質作品更少,基於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難為無「米」之炊。
  • 網絡電影市場的價值藍海,藏在現實題材的「小人物」裡
    ,有片價值藍海如今越發明亮。所以在這段時期內,現實題材內容也會比以前更受關注。」事實確是如此,前不久上線的《樹上有個好地方》,主角「巴王超過」是輿論刻板印象中的「差等生」,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直到支教老師的出現,看到了「巴王超過」身上鮮少有人發現的閃光點。鄉村教育的難點、教育理念的衝突透過一個孩童的成長折射出來。
  • 中國網絡文學領航者閱文集團榜上有名,不斷開拓IP價值空間打造高...
    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細分為現代、古代及幻想三個子榜單,分別評出10部作品。《明月度關山》《何日請長纓》《獵贗》《慶餘年》《贅婿》《山河盛宴》《詭秘之主》《第一序列》《歡想世界》等18部閱文作品入選三個榜單。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近年來備受關注。
  • 資本湧入加速挖掘IP價值 幫助小說母本走向長線開發
    以往「先有作品再談衍生產品開發」的操作慣例,已經被與文本創作幾乎同步的前置開發打破。資本市場搶先跑馬圈地,對產業源頭的寫作者究竟是激勵多,還是破壞力更大?有業內人士提醒,前置「轉碼」對小說及作家的品牌維護升值有一定推動力,但小說、影視、遊戲畢竟各有創作規律,需警惕一味迎合市場的短視粗放,否則最終損害的還是文學本身的藝術生命力。
  • 【文藝評論】周志雄:網絡小說怎樣寫現實
    近年來,現實題材網絡小說受到重視和關注,需要討論的問題是,現實題材網絡小說很少直面現實複雜性,網絡小說是以讀者為中心的小說,偏重故事的趣味性、曲折性,多是輕盈而非滯重的,喜劇性而非悲劇性的,戲劇性情節多於心理性描寫,少有表現生活與人性的複雜糾纏。
  • 閱文旗下18部優質作品入選「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
    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細分為現代、古代及幻想三個子榜單,分別評出10部作品。《明月度關山》《何日請長纓》《獵贗》《慶餘年》《贅婿》《山河盛宴》《詭秘之主》《第一序列》《歡想世界》等18部閱文作品入選三個榜單。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近年來備受關注。
  • 今年科幻讀者票選的獲獎小說,都在關注現實問題
    弟弟是一位公司白領,也患上了這種病,他記憶中的戀人在現實中已經和他分手,枕邊睡著的卻是他並不認識的另一個女友……兄弟二人為了找到真相,開始四處調查奔波。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常見的科幻題材,傳統的寫法往往是圍繞個人視角來寫,當把這些題材放到社會整體的角度,它就會變成一個全新的作品,帶給我們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 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看貴州網絡作家創作新「腦洞」
    不僅成為這個一次集結國內100多位網絡作家、工作者會議熱議的話題,也是貴州網絡作家的關注重點。記者走訪發現,貴州「新一代」網絡作家在選取題材中,出現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的轉變,為網絡文學增添「煙火氣」。
  • 《魔力工業時代》什麼小說?沒聽過。那麼《放開那個女巫》呢?
    今天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南京日報報導的一個新聞:「閱文集團六部佳作當選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其中有大神齊橙的《大國重工》,卓牧閒的《朝陽警事》,蔣勝男的《燕雲臺》,還有我個人看上去並不是很熟悉的《地球紀元》、《魔力工業時代》、《星域四萬年》。
  • 房偉:我們向網絡小說「借鑑」什麼?
    (中國作家網策劃「21世紀文學20年」專題已陸續推出,敬請關注)「21世紀文學20年」專題系列之五:我們向網絡小說「借鑑」什麼?「文學類型」發達,不僅是文體意識變革,更體現著文學反映現實社會「知識變革」的能力。羅燁的《醉翁談錄·舌耕敘引》在「小說開闢」一章分古典小說為「靈怪、煙粉、傳奇、公案、樸刀、捍棒、妖術、神仙」八類,顯示了古代中國人的社會知識及其文化想像。晚清是中國文學類型爆發期,梁啓超論及「新小說」類型,分為歷史、政治、哲理科學、軍事、冒險、偵探、寫情、語怪、社會等類型。
  • 卡辛斯基的警告:工業社會及其未來
    論文聲稱,工業革命帶來的是人類的災難,技術使人類喪失自由,最終將導致社會的動蕩甚至毀滅,人們應該摧毀現代工業體系。這就是兇手為什麼襲擊大學教授的原因,因為他們推動了技術的發展。更讓人吃驚的是,這篇論文很有說服力。許多人開始認真思考作者的觀點,主流的知識分子雜誌(比如《大西洋》、《紐約人》)專文討論它。
  • 現實題材主賽道:「冰山」下的潛力爆款!
    一直以來,現實題材因其強烈的時代感和深刻的現實意義而成為劇集市場中的重要品類。電視劇鷹眼(ID:TV-insight)統計了騰愛優芒四大平臺2020年已播劇的網播量/熱度峰值TOP30後發現,三大平臺今年上榜的現實題材數量尚未過半,在政策導向和品質驅動下,可以預見,未來的一到兩年內,現實題材依然具備極大的市場空間,並佔據劇集市場的絕對C位,各大影視公司也紛紛儲備彈藥,蓄勢而發。
  • 關注丨「類型小說」與「類型劇」的前世今生
    其實,自2015年IP概念興起,網絡文學影視化的深入發展,網絡文學從方方面面影響著影視劇,其中類型化的特徵和多元題材,對於影視劇的發展影響尤為深遠。那麼對於影視作品來說,類型化發展有何優勢?在漫長的網絡文學與影視發展歷程中,二者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賦能的呢?接著IP價值官將梳理網絡文學的類型變遷與影視的類型化發展歷程,探究二者之間的關係。
  • 入選「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
    隨著電視劇《慶餘年2》的好消息傳來,《慶餘年》原著又成功登陸韓國出版市場,併入選「2020年最具版權價值排行榜」,成為古代題材榜單榜首。《慶餘年》是首發於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的一部架空歷史小說,講述了範閒的成長路程。貓膩通過對慶國幾十年曆程的描寫,為讀者呈現了三代風雲人物的起起落落、輪轉更替。
  • 論阿耐網絡小說影視劇改編的成功之道
    近幾年隨著阿耐的三部網絡小說《歡樂頌》《大江東去》《都挺好》被改編為現象級的電視劇,阿耐本人及其小說迅速為廣大觀眾關注討論。三部小說商戰題材的統一選擇,對應著當代人特定的社會心理和文化消費需求,商戰背後女性情結的獨特展示,傳遞著女性抗爭精神,引起現下大眾的廣泛共鳴,同時拓展了女性寫作空間。
  • 江湖世界的倫理重建 ——2019年玄幻與仙俠類網絡小說閱讀筆記
    影視化改編讓玄幻和仙俠從文字世界走向可視化的圖像世界。自2015年「IP」元年起,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逐漸受到關注,近兩年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影視劇逐漸成為熒幕上的主力。即以仙俠、玄幻而言,2019年便有《將夜》《慶餘年》等影視劇的熱播,此外還有《劍王朝》《九州縹緲錄》等。除影視改編外,動漫改編也不可忽略,如《鬥破蒼穹》《魔道祖師》等都頗為成功。
  • 首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收官,24部作品獲獎
    同心澆灌讓現實題材文學之花在網絡盛開 現實題材創作因其自身的特點,最能代表時代風向。近年來,現實題材創作給網絡文學注入新的藝術活力,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在反映現實的廣度上不斷拓展,廣泛涉獵不同階層、不同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