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Leonard Cohen的七十件事

2021-02-18 良倉

◎Leonard Cohen的綽號包括:「悲觀主義桂的冠詩人」,「販賣絕望的雜貨店主」,「憂鬱教父」和「鬱悶王子」。儘管如此,他還是給上百萬買他唱片的人帶來了快樂,甚至笑聲。

◎他今年82歲了,是60年代那批音樂人中年紀最大的。他生於1934年,比貓王還早。 

◎他的新專輯《You Want It Darker》於2016年10月14日正式發行,這是一張他14張錄音室專輯。


◎他50歲之後出的專輯買的很好,而且是越老賣得越好。對於歌手,後中年時期是艱難的——如果他們還能撐到那會兒的話,然而Cohen卻愈老彌堅。不少些大公司發了由大牌明星星翻唱他作品的合輯。Nick Cave,Suzanne Vega和Rufus Wainwright都表示深受他的影響;Rufus曾說:「我認為他是在世的最偉大的詩人。」 
◎在挪威,Cohen的每張專輯都是#1。 

◎在美國,他的上一張專輯排在Billboard第143位。 

◎2001年時,他說:「很多年以前,我跑到紐約去聽阿爾蓓塔.亨特唱歌,那時她已82歲了。當她唱道『上帝保佑你們』,聽者無不動容。當然,聽一個20歲的青年談論愛情也很有意思;但我更願意聽一個年老的歌手細說從頭。我願意做個老歌手。」

◎世界各地的人們每年都在計劃聚會如何慶祝他的生日,在多倫多,在埃德蒙頓,在巴塞隆納,在昆士蘭的無名小鎮……巴塞隆納的一位歌手將用當地一種稀有的方言演唱Cohen的歌。

 

◎Cohen是在32歲時為了賺錢而投身音樂界的,那時他已是小有名氣的詩人和小說家。當年他在紐約四處尋找唱片公司推銷他的歌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你不覺得你做這一行有點太老了嗎?」 

◎他一生未娶——「對婚姻心存恐懼」。但他和Suzanne Elrod生了兩個孩子,並和電影明星Rebecca De Mornay同居過好幾年。


▲Cohen與Suzanne Elrod以及他們的孩子

◎他常說:「我的心在火上備受炙烤,滋滋作響。」他好像特別喜歡這個意象,曾4次在採訪中說起,分別是在1977年,1988年,1997年和2001年。 

◎音樂上,他風格多樣,從木吉他民謠到電子流行樂,他都嘗試過。但他的歌詞只變過一種風格,就是從過去考究的抒情變成現在「乾巴巴」的幽默。他的聲音從過去那種克制的性感的嘶吼老成了現在渾厚遒勁的低語。再這樣下去,他大概終有一天只能發出次聲了;到時候,就只有狗才能聽懂他在唱些什麼。 

◎Cohen的外祖父,一位猶太教法師,著有一本700頁的猶太法典註疏。 

◎他的父親是一位成衣商,在他9歲時去世。 

◎他的middle name是Norman。 

◎17歲時他有了他的第一支樂隊,樂隊的名字是「披鹿裘的男孩」。 

▲1952年,Cohen與他們的朋友們一起組建的樂隊叫「披鹿裘的男孩」

◎在他的高中畢業紀念冊裡,他寫道,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大演說家。 

◎在麥克吉爾大學念書時,他當了辯論社的社長。 

◎他的大學死黨也都是些詩人。「那時我們覺得,我們的每次會面都是人類詩歌史,不,思想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在唱歌之前,Cohen是個詩人,也是個作家。他22歲發表第一本詩集,就得了一筆2000塊錢的獎金;3年後,他拿上這筆錢去了歐洲浪遊。


▲Cohen在希臘小島Hydra時期

◎在歐洲,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希臘小島Hydra。1960年他花1500塊錢在島上買下了一座沒有電沒有自來水的房子。在島上一年的生活費大約是1000塊;所以他每年先在加拿大寫東西,賺夠了錢就立馬回Hydra,遊泳,駕船,享受生活。 

◎他的第二本小說《大方的輸家》寫的是個三角戀。有評論家說這是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噁心的書。 

◎他人生的轉機來自與Judy Collins的會面。他在電話裡唱了Suzanne,她聽完立刻答應把它收進唱片。 

◎不久,哥倫比亞公司的傳奇星探John Hammond(此人曾籤下Bob Dylan,Bruce Springsteen也都是他發掘的)請他吃了頓飯。在他Chelsea Hotel的房間裡,Hammond讓Cohen唱幾首歌給他聽。他唱了;而Hammond說:「我籤定你了。」

 

◎一周後,Cohen就進了錄音棚。Hammond親自做他的製作人。他剛一開口唱,Hammond就在對講機裡對Bob Dylan喊:「聽,你要小心了!」 


▲《Dylan and Cohen: Poets of Rock and Roll》

◎Cohen的成名曲是「Suzanne」。他曾說,這首歌簡直是篇紀實報導;因為歌裡的細節全部都是真實的。Suzanne Verdal確有此人,她也的確曾帶他到家裡喝茶。歌詞裡有一句是:「在心裡,我輕撫你美妙的身體」,當然只能在心裡,因為,Suzanne是他一位朋友的妻子。

◎多年以後在演唱會上再唱Suzanne,Cohen卻發現,那段往事似乎已經漸漸淡去。「我唱不了這首歌了,因為沒有感覺;而有沒有感情,觀眾一聽就能聽出來。要想找回一點當初的感覺,只能去灌酒。」 

◎他長期患有「狂躁抑鬱症」。他說:「我什麼藥都試過,放鬆神經的,製造迷幻的,什麼都有。沒有一種起作用。」 

◎他吃了4年素,從1965年到1968年。又過幾年,他練起了瑜迦。 


▲1963年的Cohen

◎70年代早期有段時間,有人評價他的歌很適合作「自殺時的背景音樂」。這個說法很快流行開來。「我被人貼上了『憂鬱』,『絕望』的標籤,每次有人在電腦上搜索我的名字,這些描述就會出現在相關搜索條目裡。」

◎他的偶像是詩人Federico Garcia Lorca。他給自己的女兒取名Lorca:「她是個可愛的小東西,古靈精怪。這名字很配她。」他曾花150個小時把Lorca的一首詩譯成英文——也就是「Take This Waltz」。 

◎「Anthem」(1992)的歌詞中有這樣的句子:「這個世界是破的,然而,透過裂縫,光照進來了。」後來他說:「這大概可以算是我的信仰吧,我的歌,很多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他的歌「Chelsea Hotel No. 2」講的是他和Janis Joplin的故事。這首歌可能是史上唯一一首講述歌手自己的誹聞的歌。「你說你更喜歡英俊的男人,但,你會為我破例……在凌亂的床上,你向我湊過來,而窗外,正是熙來攘往。」 

◎很多年過去了,他說:「我從不對別人談及我的情婦和裁縫。」但顯然,為Joplin,他也破例了。 

◎有一個女人沒有成為他的俘虜,她就是Nico。1966年二人在夜店相遇。「她是我見過最美的女人。」Nico拒絕了他,說他太老了;但她把引見給了Lou Reed——Lou Reed讀過他的書。「我們一個勁地互相恭維。」 

◎1968年他帶著妻兒住進Nashville附近一座小屋。Hammond說,「Nashville被震撼了,因為那兒從沒有過他這樣的人,以後也不會再有了。」 


▲1970年,Cohen在家中

◎Cohen在Columbia已籤了37年,但和公司的關係一直若即若離。1988年他在一個頒獎禮上感謝了Columbia,說:「我很感動,因為其實我並沒給他們賺多少錢。」 

◎Cohen總覺得「Bird on a Wire」哪兒不對勁,像是「活兒還沒做完」。可Kris Kristofferson說,他要用這首歌的頭3行歌詞作自己的墓志銘:「像電線上憩著的鳥/午夜教堂裡賴著的醉漢/我以我的方式,找尋自由」。 

▲1973年,Cohen在以色列

◎90年代,體育產業急速膨脹,有些搞音樂的人被嚇到了。Cohen沒有。「在60年代,音樂是最時髦的東西,也是最重要的溝通方式;現在這已經變成了體育。在美國,體育明星既性感又幽默,就連他們的生活也比搖滾樂手的驚險刺激得多。他們更像是傳統意思上的英雄。」 

◎沒人知道他的靈感是哪兒來的,他自己也不知道。「要是我知道我的靈感是哪兒來的,我一定到那兒去待著。


◎專輯「Death of a Ladies' Man」由Phil Spector製作。Phil有點精神不正常。「我完全給他氣爆了,」他說:「當然,他也被我氣爆了。我表達氣憤的方式是走人,自個兒難受去,而他的表達方法是完全失去理智,對我頤指氣使,並且不時在我面前玩刀弄槍,我最受不了他這個。他說他這樣很華格納,我倒覺得他是個希特勒;那時我倆間的氣氛十分緊張,幾乎都無心做專輯了。有那麼一回,Phil一手提著酒,一手拿著槍,走到我身邊,一把摟住我的肩膀,把槍抵在我脖子上,說,『Leonard,我愛死你了。』我說,『希望如此,Phil。」 

◎Cohen說,這是張令人作嘔的專輯。 

◎1988年,Cohen發表了專輯「I'm Your Man」,搖身一變成了個玩世老嘻皮。專輯裡大量使用了電子合成器,有句歌詞唱道:「大家都知道你很正經,但總有些時候,你也會變得淫蕩。」 

◎如果你被放逐孤島,而且只能帶一張CD去島上,你會選誰的歌?很多人選擇Cohen。Jack Vettriano選了「I'm Your Man」,Pink Floyd的吉他手David Gilmour選的是「Anthem」,Velvet Underground 的John Cale則選了「Alexandra Leaving」。而演員Gillian Anderson還選了兩首翻唱自Cohen的歌:Jeff Buckley翻唱的「Hallelujah」和Roberta Flack翻唱的「Hey, That's No Way to Say Goodbye」。 

◎還是1988年,Cohen在《音樂人》雜誌對他的訪談裡說:「我真的老了。」 

◎50年代,他是作家。60年代,他做了歌手。70年代,過氣歌手。80年代,他搞起了搖滾。而到了90年代,Cohen決定去做和尚。他加入了坐落在LA附近的Baldy山上的一個佛教組織。LA四季如夏,只有他住的那一角有冬天。他負責照顧90歲的住持,還得給他開車。Cohen的法名叫「寂堪」。 

▲1994年,60歲的Cohen在南加州禿山上的禪修中心隱居修行,做了五年禪門臨濟宗和尚

◎「Cohen在寺裡簡直如魚得水……可又有什麼總讓人覺得哪兒不對勁,我說不上來。」 Leon Wieseltier神秘兮兮地寫道。Cohen倒很清楚自己的狀態:「我並非在找尋新的信仰。猶太教很好。」 

◎1986年,Cohen在電影《罪惡邁阿密》中客串了一個角色,扮演一個國際刑警隊長。 

◎1992年,Cohen發表了一首名叫《民主》的歌。這是一首特立獨行的歌,有著進行曲的曲式以及充斥著政治氣味,極盡諷刺之能事的歌詞。不久,這首歌就被Ralph Nader拿來助選;而在柯林頓就職儀式的舞會上,Don Henley也唱了這首歌(「太可怕了」—— Leon Wieseltier說)。《民主》發表於LA暴動之後,但暴動之前就已經錄好了。「有人說這首歌是個預言,這我可不敢當。不過,寫歌的時候,我確實會不自覺地張開「觸角」,捕捉空氣中任何微妙的變化。」 

◎有媒體問英國2004年的當紅新人Katie Melua,她心目中理想的樂隊應該是什麼樣的,她的答案是:有紅辣椒的John Frusciante彈吉他,Eva Cassidy作主唱——唱的得是Leonard Cohen的歌。

◎1995年,Cohen上了《採訪》雜誌,記者Anjelica Huston形容他為「一半是狼,一半是天使」。 


◎Cohen一生都在不斷修改自己的作品。1988年他就下大力氣寫作歌曲「My Secret Life」,但直到13年後這首歌才寫完。「一首歌只有達到了值得被收藏的境界,我才拿得出手。」 

◎很多歌手為了掩蓋年齡無所不用其極——化妝,做手術,或者,就算被曝光也打死不承認……Cohen卻正視現實。在「Tower of Song」中他唱道:「現在,我的朋友們走了,我的頭髮白了,我的身體痛了。」7年以後,有人問他,你到底哪兒不舒服了?他苦笑著說:「我也忘了。」 

◎2003年,Cohen被總督授予加拿大榮譽公民獎章,政府對他的評價是「流行音樂泰鬥」。

◎前年在愛丁堡有一場紀念Kurt Cobain的演出,叫作「來世要做Leonard Cohen」。這名字來自涅磐的歌曲「Pennyroyal Tea」,歌裡有句詞是這樣的:「下輩子我要做Leonard Cohen,像他一樣,永恆嘆息。」 


◎在Cobain死後,Cohen說:「我有點難過,要是那時我能和這孩子談談就好了。寺裡也有不少人吸過毒品,他們都找到了解脫的法門。無論怎樣,總有辦法的,要是能和他談談,我說不定可以給他一點幫助。」 

◎Cohen的歌迷保持著一個鬆散的組織。2004年6月,他們在紐約組織了一次集會。而在Brighton,舉辦了了一場「Leonard Cohen之夜」,獻唱的歌手包括Nick Cave,Rufus Wainwright等。 


◎歌迷們還為他做了一個網站:「Leonard Cohen檔案館」,站長Jarkko是個挪威人。網站上列有一個Cohen作品被翻唱情況的清單。目前單子上錄有890項,包括78個版本的「Bird on a Wire」,44個版本的「Hallelujah」,以及124個版本的「Suzanne」。 

◎英國青年歌手Kathryn Williams在她的專輯Relations中翻唱了「Hallelujah」。前不久在一場演唱會上,她說道:「我非常,非常,非常想和Leonard Cohen上床,但我知道,他的心臟一定受不了。」 

◎1995年,Cohen的經紀人Kelley Lynch策劃製作了合輯Tower of Song,裡面的歌曲全部都是Cohen的老歌,由 Sting這樣的當紅大牌歌星翻唱。Kelley還找過Phil Collins,不過被拒絕了。Cohen親自給Collins發了個傳真,內容是:「難道貝多芬會拒絕莫扎特的邀請嗎?」Collins很快給了他回覆:「當然不會,可貝多芬現在正在跑他的全球巡迴演唱會。」Cohen表示理解:「逼著人家一邊巡迴演出一邊惦記著你的爛歌,這確實挺噁心。」


◎為了宣傳Tower of Song,公司想了一個招,就是給全國「有Leonard Cohen感覺」的咖啡店免費發放CD,請他們在店裡放。Cohen說:「我倒想去那些店看看,看看『Leonard Cohen的感覺』應該是什麼樣的。」 

◎他在Napster上賣得最好的歌是「Suzanne」和「Hallelujah」。

◎Cohen大概是最講禮貌的歌星。你要是問他過得怎麼樣,他一定會說:「湊和吧,還行。」好像那些憂鬱得要死的歌都不是他寫的一樣。而和他打完電話,他一定不忘道「再見」,就像當年分手時也不忘和Marianne道再見一樣。 


◎他的歌頻頻出現在電影和電視劇中,從McCabe到Natural Born Killers,甚至The L World;而且大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從70年代到80年代,共有13部影視作品引用他的歌,而1990年以來,已經有63部。

◎劇集Absolutely Fabulous中有一集有這樣的情節:喝得醉醺醺的Jennifer Saunders和Joanna Lumley 參加一個頒獎禮,不巧Saunders得了個獎,得上臺發表一番得獎感言。結果她在臺上背起了「Bird on the Wire」的歌詞…… 

◎60年代,Cohen在法國紅得發紫。當時的法國總統蓬皮杜據說度假時必帶上他的唱片。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一個法國女人只有一張唱片,那一定是Cohen的。 

◎Cohen曾給自己畫過一副自畫像,在他70歲的時候,登在加拿大一份叫做《海象》的時事雜誌裡。 

◎Cohen的歌裡總是有很棒的和聲。「我的聲音只要搭配上一個女人的,就會好聽很多。她可以中和掉我聲音中一些不好的東西。」 

◎Cohen的兒子Adam也是個音樂人,他的女兒Lorca當過廚師,現在則做著古董生意。 

◎1994年時,他說:「如果身處這個音樂界已經令你感到頭大的話,你不妨想想,其實荷馬,但丁,彌爾頓,華茲華斯,他們都是你的同行;你從事的事正是他們當年從事的,那就是開掘人性的力量。我是個小詩人,一個無名小卒;這並不是謙虛。」


作者:世界音樂(ID:allworldmusic)




更多良品:





相關焦點

  • 永遠懷念LEONARD COHEN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一日,leonard cohen去世了。leonard cohen我本來想用個什麼有寫作技巧的開頭,但是人真的悲傷的時候是不會去照鏡子的,語無倫次,那就慢慢講吧。我第一次聽他的歌是聽IGGY POP 後期作品時因為聲音低沉而性感,有的樂評人說乍聽像leonar cohen。我當時就納悶這傢伙是誰。
  • 《紐約客》將在網站上發布Leonard Cohen新歌
    Cohen與Sony將於1月31日發布這張專輯(www.leonardcohen.com/us/news/new-album-old-ideas-be-released-013112)。《紐約客》詩歌編輯Paul Muldoon從1967年開始聽Cohen的歌曲,他說自己對《紐約客》此舉感到「非常興奮」,該雜誌最近一直在表彰創作歌手的巨大力量和成就。
  • Leonard Cohen
  • 音樂|吟遊詩人 Leonard Cohen( 上 )
    〈Tower of Song〉歌曲出自:1988年的《I’m Your Man》專輯在2008年的時候,許多人對於Leonard Cohen能入選進入搖滾名人堂這件事,都感到相當驚訝;就連Leonard Cohen自己也感到難以置信。
  • 生日快樂,Leonard Cohen
  • Leonard Cohen 低調就是腔調
  • 加拿大傳奇歌手Leonard Cohen的10首經典歌曲
    〈Tower of Song〉歌曲出自:1988年的《I’m Your Man》專輯在2008年的時候,許多人對於Leonard Cohen能入選進入搖滾名人堂這件事,都感到相當訝異;就連Leonard Cohen自己也感到難以置信。
  • 民謠詩人科恩的第一張專輯 Songs of Leonard Cohen
    六十年代末,嬉皮士運動在悄然消散,搖滾青年們在七十年代到來的時候變得愈發狂躁和不安,也愈發地無助和失落。在這場六十年代最後的搖滾盛宴中,許多人也變得暴躁,甚至有許多人想衝破音樂節的圍牆不買票衝入內場,瘋狂的搖滾青年和現場保安激烈衝突,還導致許多歌手也用麥克風指責並要求歌迷安靜下來。然而瘋狂的青年人並沒有靜下來,直到一個人開唱。
  • 民謠流域丨解讀Leonard Cohen《HALLELUJAH》
    這並非是宗教教徒的專利,任何一個活在塵世裡的人都可以擁有這樣的感受,世上也並非真有上帝,心靈的神在自己的心裡,做什麼事都無愧於心。
  • 今天是Leonard Cohen的忌日,推薦下這部紀錄片
    關於Leonard Cohen和Marianne Ihlen的愛。  熟悉Cohen的應該都知道那首《So Long, Marianne》,那是Cohen獻給Marianne的歌。
  • 到六、七十歲還沒有白髮的人,說明4件事做得比別人好,值得借鑑
    還有一些六七十歲的人,還沒有白髮,這是為什麼呢?這說明日常生活中4件事情做的比別人好,值得大家借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六、七十歲還沒有白頭髮的人,可能與沒有患有疾病有關係,身體機能衰老速度也就變慢,
  • 我在未來等著你,《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靜江
    《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是最近一部比較火熱的動漫番劇,在B站《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有著不俗的觀看和討論隨著《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第8集的結束,史萊姆莉姆露也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靜江小姐畫上了一個句號。靜江小姐可能就是《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中出場顏值最高的了,反正小編就是很喜歡靜江小姐的的形象。不過靜江小姐明明只出場了幾集,怎麼會成為莉姆露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呢?關於勇者和靜江小姐的離別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關於癌坤在轉生史萊姆吧鬧騰這件事
    然而由於搞事的人不斷折騰,口舌之爭在所難免,於是那些B玩意兒利用這一點進行舉報,把一些老吧友給搞掉。(這也是名字長的作品的通病,主吧名字叫「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被爆的貼吧名字叫「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存粹是翻譯方式不同而已。)他們把吧主給舉報下臺……
  • 頂風相撞:關於莎士比亞你需要知道的10件事
    我們煞費苦心,根據伯吉斯的著作《莎士比亞》(豆瓣評價9.1分,108人評價),整理出關於莎士比亞的十件事。安東尼•伯吉斯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以小說《發條橙》聞名於世,他說:「莎士比亞就是我們自己,是忍受煎熬的凡人俗士,為不大不小的抱負激勵,關心錢財,受慾念之害,太平庸了。他的背像個駝峰,馱著一種神奇而又未知何故顯得不相干的天才……我們都是威爾。
  • 應採兒預言的關於娛樂圈,四件事已實現了三件,這嘴是開過光嗎?
    最近,聽說娛樂圈有一個人的嘴巴「開過光」,網友爆料這個人說的話很多都成真了,而這個人就是娛樂圈知名的女演員應採兒,大家都在傳她說了四件事目前已經實現了三件,所以大家都在等著她嘴裡的最後一件事實現。應採兒預言的關於娛樂圈,四件事已實現了三件,這嘴是開過光嗎
  • 關於芝加哥大火必知的9件事
    芝加哥大火節周六晚上演 / Ryan Bardsley1.關於火災原因最流行的說法是愛爾蘭移民O』Leary夫婦家的牛打翻了燈籠所致。但後經證實這個故事只是當時一名記者編造出來博取眼球的。還有人說是隕石墜落導致,但真正的原因至今無從所知。3. 大火迅速蔓延既是天災也是人禍。當年夏天芝加哥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乾旱,加上當時大部分的建築和設施都是木質,非常容易著火。
  • 「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第二期」延期
    「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第二期」延期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