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近日頻發輕微地震 或對民眾造成心理壓力

2020-12-23 大眾網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22日報導,近期,義大利境內頻繁發生輕微地震。有官員稱,頻繁傳出地震消息,給宅在家中防疫的民眾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據報導,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INGV)監測數據顯示,當地時間12月21日2時22分,義大利馬爾凱大區費爾莫省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29公裡,震中位於蒙特喬治市。當地政府官員表示,距離震中範圍20公裡左右的市鎮均有震感。

  而據費爾莫省民防部門通報,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費爾莫省發生3.6級地震不久,當地再次發生了2.9級餘震。

  當地時間21日5時33分,佛羅倫斯省發生了2.0級地震。INGV數據顯示,震中位於佛羅倫斯西南約6公裡處斯坎迪奇市,震源深度9公裡。當地民眾表示,有輕微震感。

  當地時間19日22時16分至20日7時23分,義大利那不勒斯省連續發生了20次2.0級左右的微弱地震。那不勒斯省波佐利市長菲格裡奧裡亞表示,地震雖然未形成任何破壞力,但頻繁傳出地震消息,已經為宅在家中防疫的民眾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當地時間19日11時57分,義大利南部墨西拿海峽沿岸雷焦卡拉布裡亞省也發生了3.9級地震,震源深度18公裡,震中位於羅卡福爾泰德爾格雷科市。12日6時37分,該地區曾發生過2.6級和2.8級兩次地震。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12月17日16時59分,INGV曾記錄到米蘭發生3.9級地震,震中位於米蘭省納維廖河畔特雷扎諾1公裡處,震源深度7.9公裡。米蘭市各區和郊區均有震感。

  INGV米蘭監測中心負責人盧茲表示,這是米蘭地區最近500年來最強烈的一次地震,米蘭是歷史上從未經歷過強烈地震的地區。米蘭上一次地震可能要追溯到1396年。(黃鑫)

  【編輯:孟湘君】

相關焦點

  • 義大利近日頻繁發生3.9級以下地震 米蘭500年不遇
    歐聯網12月22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INGV)監測數據顯示,當地時間12月21日2時22分,義大利馬爾凱大區費爾莫省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29公裡,震中位於蒙特喬治(Montegiorgio)市。
  • 義大利羅馬發生3.3級地震 未造成傷亡及財產損失
    歐聯網5月12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1日凌晨5時3分,義大利首都羅馬發生了3.3級地震。地震發生時,居民普遍感覺震感強烈,並造成一些民眾湧向街頭躲避。義大利民防部門表示,地震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義大利地震
    截至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義大利中部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291人。...新華社發(毛羅·烏耶託攝) 8月28日,在 義大利阿斯...截至當地時間26日上午, 義大利中部 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267人,另有387人受傷。...
  • 專家解讀|義大利6.2級地震的災情如此慘重!為什麼?
    為什麼義大利6.2級地震會造成如此慘重的災情呢?且聽「地震三點通」特邀專家解讀。        大地構造位置:義大利位於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地區,屬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的西段,為地震頻發多發地帶。
  • 礦震頻發怎樣遠離衝擊地壓
    2020年12月15日,陝西榆林市榆陽區發生2.6級礦震,金雞灘煤礦停產;2020年12月23日,山東濟寧曲阜市發生2.4級礦震,星村煤礦停止生產……多地礦震頻發,礦震問題備受關注。雖然近期礦震均未造成大的人員財產損失,但回想起由礦震引起的河南義馬千秋煤礦「11·3」重大衝擊地壓事故等經歷,依然讓人心有餘悸。礦震到底有哪些危害?與衝擊地壓有何關係?
  • 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 民眾不必要莫名恐慌
    日本遭遇百年難遇的9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上海市地震局地震預測分析中心主任尹京苑研究員說,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近一年來頻發的、超過7級以上的強震,標誌著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他提醒,引發地震的原因很複雜,並不只是單純的板塊活動,活躍期也不意味著極度異常,民眾不要莫名恐慌。
  • 東京以南突發強地震,海嘯警報已經發出
    據中國地震臺網報導,日本東京以南突發強地震,震級達到了5.7級,震源深度達到了10千米,但日本氣象廳則測定地震震級達到了6.2級。日本不少地方的海平面發生了劇烈變動,當地政府發出警報,海嘯可能到達居民區,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 蘆山地震一周年:震區心理重建路漫漫
    曾經參與了汶川地震心理幹預的李曉景表示,與汶川地震不同,蘆山震區有很多留守兒童,來自家庭的關心少,面對大型創傷反應更大,承受能力更差。「地震只是導火索,隨之引發的一些心理問題是成長過程中多次積累的創傷事件。」  震後,中國科學院心理學院也在學校開展了不少心理幹預措施。一年後,震區學校師生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況都有很大改善。
  • 全球十大地震國排行榜 尼泊爾位列榜首,中國排最後
    詳細介紹:尼泊爾作為一個發展很落後的國家,這裡發生地震之後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極其嚴重的,相信大家都還記得15年的8.1級低戰,在餘震還未結束時緊接著又發生了7.5級地震,對當地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
  • 臺灣花蓮地震已造成7人遇難,254人受傷,廈門母子遭壓埋!近期臺灣地震頻發廈門會如何......
    頻繁的地震原因造成的?市地震局綜合處處長蔡欣欣介紹,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帶,它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著太平洋分布,地球上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這裡。而臺灣花蓮海域恰好處在這個地震帶上,因此地震發生十分頻繁。幾乎每年花蓮附近都會發生6.0級以上的地震。4日以來的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造成的。
  • 加州地震,為什麼加州地震頻發?
    2019年加州也發生過幾次,能感受到震感的地震,但都沒有造成大的影響,不過總體來說,加州地震很少會出現人員傷亡,主要是因為加州房屋主要是木質結構,抗震的效果比混凝土要好很多。這又來個地震,加州為什麼會如此頻繁的地震呢?加州地震的淵源——環太平洋地震帶加州正好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才會地震不斷。
  • 日本民眾悼念「3·11」大地震遇難者
    3月11日,在日本巖手縣,人們手持燈籠悼念「3·11」大地震遇難者。 當日,日本多地民眾悼念2011年「3·11」大地震及海嘯遇難者。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共造成約1.6萬人遇難,2533人失蹤。
  • 日本地震頻發 專家警惕「超級地震」來襲:東京或被海嘯吞沒
    來源:海外網2018年北海道地震(共同社)海外網6月8日電「4月末日本茨城縣、千葉縣發生過幾次地震了,這可能是南海海溝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同時發生的『超級南海地震』前兆。」拉響警鐘的是專門研究災害史和災害危機管理的日本立命館大學特任教授高橋學,他認為,這兩種地震整個日本帶來的打擊是致命性的,一旦發生,至少造成47萬餘人的死亡。據日本網站「Smart FLASH」報導,4月26日,日本茨城縣南部發生震度4級地震,5月6日,千葉縣西部也發生了震度4級地震。
  • 美海嘯預警鬧烏龍 民眾嚇得「蹦了起來」
    美海嘯預警鬧烏龍 民眾嚇得「蹦了起來」時間:2018-02-08 12:23   來源:52PK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海嘯預警鬧烏龍 民眾嚇得蹦了起來 6日早間,美國東海岸、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地區不少民眾經歷一場虛驚。
  • 安莎社:多數義大利民眾視中國為朋友
    【歐洲時報5月28日李朔編譯】隨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歐洲國家尤其是意大利面臨的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對此,中國政府盡己所能施以援手,助力義大利抗擊疫情。義大利安莎社指出,在攜手應對疫情的鬥爭中,中國與義大利的友誼得到升華,兩國之間的團結精神也得到了加強。
  • 日本傳出壞消息,可能會發生9.3級大地震,「逃命警鐘」已敲響
    專家預測:日本未來將會發生超級大地震 前段時間,有日媒報導,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的海溝附近,可能會發生9.1級到9.3級的大地震。在日本民眾的記憶裡,最近一次發生的這樣級別的地震,已經是9年前了。
  • 日本將迎來大地震?上空瀰漫不明惡臭,1995年曾出現類似情況
    因為位於板塊交界處的原因,地震對於日本來說並不陌生,而且這個國家在防護以及震後重建方面做得相當不錯,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地震不會給日本造成傷害。根據海外網報導,除了神奈川縣以外,日本多地都出現了有關異味的通報,有民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表示,這種氣味和煤氣或者是汽油洩漏時的味道頗為相似,而且味道很大,即便是戴著口罩也能夠聞到。
  • 花蓮強震 臺「營建署」籲民眾儘速辦理房屋耐震評估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4月18日,臺灣花蓮地震令許多民眾都親身感受到威力,「營建署」表示,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屬於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民眾如對自有建築結構安全有疑慮,可儘速聯繫各地方政府詢問辦理結構安全性能評估,以確定自有建物安全情形。
  • 20年代關東大地震:成為壓垮和平的稻草,讓日本邁入對外擴張道路
    日本作為一個火山和地震頻發的島國,平均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要超過1000起,全世界超過6級的地震每5起就有1個發生在日本。在2011年的時候,日本發生了芮氏9級的大地震,造成了2萬多人的傷亡。不過近代歷史上日本發生的破壞力最強的地震並非此次地震,而是80年前那場——將日本走向軍國和對外強勢擴張,間接發動二戰的關東大地震。
  • 印尼雅加達極端天氣現象頻發
    【來源:人民日報】近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及周邊地區,由於大規模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嚴重。印尼國家抗災署發布通報稱,最近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月25日—27日,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影響超過7.3萬個家庭的近23萬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