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覺得那些孩子總是越來越好,但看著自己的孩子卻唉聲嘆氣,感嘆壞孩子怎麼都不能和別人相提並論,然而家長們殊不知在這樣抱怨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傷害孩子。
"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好",這可能是很多家長的心聲,他們總是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但每天盯著的卻是自己孩子的缺點,這對孩子來說未免有些不公平。
有些父母經常和外人討論孩子的問題,逢人就說:我們家孩子太調皮,每天都要被我罵上幾次。可能家長們只是隨口抱怨一下,但在孩子和其他人眼裡,就會變成"父母在給孩子下定義",而且這個定義還是負面的。
這樣一來,其他人會覺得這個孩子不好,每天都被罵,從心裡開始輕視孩子。而孩子的感覺要更差,他會覺得反正自己在家長眼裡就是調皮,怎麼做媽媽都會這麼說,那麼他就沒有動力去改變,反而讓調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由此可見,家長這樣做對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影響也是十分惡劣的。
那麼,家長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哪些方面呢?
1、 性格
每個孩子都想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肯定,畢竟孩子的思想沒有那麼複雜,誰都想被表揚被稱讚,但如果讓孩子經常聽到家長向別人否定自己,這對孩子來說傷害實在太大了。
這樣的孩子性格會產生很大的變化,要麼變得更加沉默寡言,要麼就變得肆無忌怛,總之,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變得十分極端。
2、 心理
孩子們也是有自尊心和虛榮心的,他們經常聽到父母否定自己,會覺得父母不愛他,對他沒有任何的信心,從而導致心理發生改變。不僅會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而且在面對其他孩子時,還會產生很大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確實比不上其他孩子,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產生極度的不自信。
3、 上進心
孩子們的成長是需要鼓勵和表揚的,這樣他們才會有進步的動力,可父母這樣做卻一直在否定他們,會讓他們感覺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沒辦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從而失去上進心,徹底變成父母所認為的那個樣子。
所以說,父母們不要再疑惑為什麼好孩子越好、壞孩子卻難更正了,可能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就是父母所造成的。
心理專家曾經提出過"破窗效應",並認為這可以極好地說明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未來所產生的影響力,如果想要孩子們越來越好,"破窗效應"家長需要了解一下。
破窗效應的含義:
簡單來說,破窗效應所指的就是如果展示給大家一扇被砸碎了的破窗,那麼其他人路過時,也有可能拿起石頭去砸那個窗,因為在人們的意識中,這個窗子就是破的,其他人進行傷害也無所謂。
如果把破窗效應放到孩子身上,那麼代表的含義就是父母告訴其他人,這個孩子是壞孩子,我可以傷害,你們也可以。
可能家長們也是在無意中打開了這扇窗,但最後所有的傷害卻只能讓孩子一個人扛,才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儘量避免孩子受破窗教育影響,否則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
如果想要避免這種問題出現,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下內容:
1、 換位思考
家長們總是對孩子提出很多要求,要求孩子乖巧懂事、成績好、性格好等等,但卻很少真心地尊重和理解孩子,他們一直站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貿然對著孩子直接下定義,這對孩子來說並不公平。
如果想要孩子變得更好,家長們可以嘗試著和孩子換位思考,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孩子會怎麼想,這樣才可以更全面地考慮問題。
2、 支持和鼓勵
如果有家長覺得孩子哪裡做得不好,不是應該對著孩子大肆批評和指責,而是應該對孩子表示支持和鼓勵,父母的話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可以讓他們更努力更積極。
3、 和孩子做朋友
儘管家長們的身份永遠不會改變,但有時候可以嘗試著去和孩子們做朋友,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孩子的內心,懂得他們喜歡什麼想要什麼,而孩子也會說出自己的心裡話,讓親子關係更和諧。
總之,家長們不要只將目光放在表面上,而是應該更關注孩子的心理,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這樣的家長才最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