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字解 解璽璋

2021-02-12 文匯筆會

雅、俗並稱,出現得較晚,在此之前,習慣稱風、雅。當年,孔子編訂《詩經》,便以風、雅、頌為分類。

風有兩種讀法和用法,十五國風之風讀平聲,就其內容而言,有風俗、民風之意,朱熹就認為:「所謂風者,多出於裡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也。」就功能而言,又有教化、諷喻之意,所謂「風天下」,就是「風以動之,教以化之」;於是又分為上下之別,「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後者則需讀去聲。

這自然不是風的本義。《河圖》上說:「風者,天地之使也。」今天,我們則把空氣流動的現象稱之為風,用形象來比喻,就是大自然的使臣,天地之間將要發生什麼變化,通過風就可以察覺和感知。歐陽修的《秋聲賦》就寫出了秋風悄然而至時一個文人的敏感,他以其色、其容、其氣、其意、其聲之特點,描繪秋風即起,天地之間可能發生的變化,並且感嘆:「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餘烈。」中醫有六氣之謂,風寒暑溼燥火,風居於首位,說明風在診斷疾病時的重要性。《素問》說:「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百病的產生離不開風寒暑溼燥火,而風是六氣之使,抓住風,也就抓住了六氣。

再來看《說文》對風的概括:「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蟲凡聲。」《靈樞經》對於八風的稱呼與順序則另有一套:南方來風,曰大弱風;西南來風,曰謀風;西方來風,曰剛風;西北來風,曰折風;北方來風,曰大剛風;東北來風,曰兇風;東方來風,曰嬰兒風;東南來風,曰弱風。總之,四面八方皆可生風,故民間又有八面來風一說。

問題是,作為「天地之使」的風,如何成了十五國風之風,又如何成了「以風其上」之風?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把話扯得遠一點。《素問》常講「東方生風,風生木」,為什麼東方的風能生木呢?古人自有他的道理,首先,東方之風就是春風,其位在東方。《禮記》說:「春之為言蠢也,產萬物者也。」春風蕩漾,天地以生,萬物發陳,蠢蠢欲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便是中國古人的生命觀。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上帝創造的;它們的生息繁衍靠什麼呢?也不靠上帝恩賜;而應該是一種「風生木」的自然現象。我們知道,生命的發生往往要有雌雄兩性的交配,動物發情的時候,無論雄雌,都會主動相互吸引。

植物不同於動物和人類的地方,是它咬定大地不放鬆,它們要雌雄相會,就沒有敖包相會那麼便當,只能藉助於風,由於風的作用,吹動植物的花粉,為植物的雌雄相交提供了機會,植物才有了繁衍生殖的可能。

於是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後世許多涉及男女之事的詞語,都有「風」這個字。比如說風俗、風情、風月、風騷、風塵、風化、爭風吃醋、風花雪月、風流韻事、風姿綽約,等等,多得不得了。這樣看來,男女相誘的歌被稱之為風是很自然的。劉錫寰的《嶺表記蠻》,描寫民國時期雲貴高原的民風,還「說及歌乃人生中要事,否則缺乏戀愛求偶之可能性」。所以,《詩經》中言人之事,特別是男女之事的詩,被稱之為風,以別於雅。

國有十五,故曰十五國風(實為十三國,因周南、召南多為情詩,也列入風的範疇)。又有採詩之說,「蓋王者之政,莫大於巡狩述職;巡狩則天子採風,述職則諸侯貢俗」,這裡的採風、貢俗,其實就是地方官員給中央來的人講當地流行的段子,其中很多段子都可能涉及男女私情。

本文刊於2015年1月27日 文匯報 筆會


————————————

對本文有話要說,請回到筆會微信封面頁,直接回復。我們將編輯您的留言於每周末發送。

本微信號每天推薦的文章,均為《文匯報》「筆會」版獨家刊發的稿件,歡迎大家直接分享到「朋友圈」;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及微信公號不得轉載。

聯繫版權,可發送簡訊到微信後臺。

我們製作了部分作者姓名的關鍵詞回復,以方便大家查閱。

讀者只要在回復欄中輸入他們的名字,就可看到「筆會」微信推送過的相關文章。他們是:

楊絳、湯一介、樂黛雲、邵燕祥、黃永玉、宗璞、王安憶、阿城、韓少功、陳平原、劉心武、陳尚君、葛劍雄、遲子建、胡曉明、許紀霖、羅志田、裘山山、葉兆言、張大春、李黎、金宇澄、陳四益、梁小民、林達、董橋、畢飛宇、汪湧豪、李天綱、嚴鋒、毛尖、胡展奮、張新穎、舒飛廉、徐建融、阮儀三、李皖、陳學勇、劉緒源、王周生、陳丹燕、楊揚、謝泳、郜元寶、唐韌、張蟄、李娟、江曉原、俞可、朱天心、唐吟方、唐吉慧、李修文、吳非、李敬澤、談瀛洲、蔡翔、邵燕君、張定浩、黃德海、王曄、陳辰、沈嘉祿、孔明珠、柳鳴九、唐小為、愷蒂、孫潔、楊好、路明、葉傾城、戴冰、肖復興、張輝、管繼平、陳大康、陶文瑜、張莉、孫小寧、黃軼、莫礪鋒……

您還可發送關鍵詞「四月」,收到五篇我們在四月份推送過的好文:

鐵 凝 《公主來訪》

奚美娟 《周小燕先生九十九歲了》

陳平原 《自由地勞作、休閒、讀書》

劉曉蕾 《黛玉的明媚與哀愁》

蔡 翔 《洗澡》

同理,您還可回復「一月」、「二月」、「三月」。此外,回復1-45之間的任何數字,可獲去年的好文推送。


我們以後還會繼續完善這個系統,如果您發現自己喜歡的作者尚無關鍵詞回復,歡迎來提醒我們!

點擊右上角按鈕可以:1,「分享到朋友圈」;2,「查看官方帳號」關注「文匯筆會」。

更多內容請點下方「閱讀原文」,或讀紙質《文匯報》。

相關焦點

  • 民俗文化——解字 測字
    最開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比如「天」字,下半部分是人,人是世間最聰明的動物,所以以「人」字代表世間一切。上半部分是兩個「一」代表茫茫蒼穹。這樣「人」加上兩「一」就組成了天字。在比如「地」字就是「土」「也」意思就是說大地是土組成的。「日」字最初形狀是圓形的太陽樣子「月」字最開始也是半彎的。總之是根據萬物所體現出來的狀態演變而來。所以人們深信漢字可以代表世間一切。而解字測字這門民間藝術也就隨之誕生出來。
  • 明日七夕,邯鄲天氣頗解風「晴」
    明日七夕,邯鄲天氣頗解風「晴 」 2020-08-24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語解字•歡樂祥和迎新春:生龍活虎
    這是「成語解字·歡樂祥和迎新春」系列的最後一個成語「生龍活虎」。「生龍活虎」本義是說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引申義是形容人活潑矯健,富有生氣。該成語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也有描述:「是那全部作品中的真實的生活,生龍活虎的戰鬥。」
  • 成毅:入了你的劫,誰都無法解。琉璃之後,再無司風.
    司風:入了你的劫,誰都無法解....離澤宮地處偏遠,遠離塵囂,這也使得他對人情世故一竅不通,對情字一字更是一知半解,從他初見璇璣時緊張到結巴就可見一斑。璇璣六感缺失,但她單純又為人真誠,再加上她摘了司風的面具,以及和司風之間無男女界限感的相處,使得司風對她動了情你沒錯,我亂了……
  • 《風之庭院》叔控是不可逆的方程解→ →
    然後,終於打開了風之庭院。真的沒想到主演竟然是中井叔。看著叔遊刃有餘的工作,調侃,和年輕女孩子打情罵俏,又隱隱透些溫柔,突然就想到四個字,君子如玉。不是一見鍾情,連第二眼帥哥都算不上。但是在看著他很久,很久之後,卻看著叔就有種柔和溫暖的情感。像玉一般,溫潤,握久了,還很溫暖。其實我是真心看好他跟那個唱歌的小姑娘的。晚上送她回家兩個人還很有聊的一起在計程車上互發簡訊。
  • 字言字語 大智若愚解神話
    這裡不妨就「神」解神。  神是個會意兼形聲字,金文作「申」(或加義符「示」),篆文整齊文字化,從示從申。「申」像天空中閃電形,古人以為閃電變化莫測,威力無窮,故稱之為神,本義即神靈,引申為不可思議的、特別稀奇的、不平凡的,如神奇、神秘、神醫、神聖等,再引申為心思、注意力、表情、精神等,如勞神、神色等等。
  • 【趣解字】「月」字好吃,愛跟「肉」字作偏旁
  • 說文解字之「中」字的密碼:為什麼中華文化是辯證法的老祖宗
    「中」字,每個中國人熟得不能再熟了。其基本意思人們當然也非常清楚,很簡單,就是「正中間」之意。這個意思當然是準確的。然而,「中」字還有更為深層次的文化密碼。「解字」是為了「說文」,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中」字。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釋字:「亂」,字義為罔失法度,若合成語詞,其意也多屬負面,如亂政、亂鬨鬨、亂七八糟。今日起,本報推出「2020臺灣說文解字」特別策劃報導,盤點解析今年臺海大事件。 近日,臺灣2020年度代表字出爐,由於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瘋狂肆虐,「疫」字毫無懸念當選,時下寒冬來臨,防疫更鬆懈不得。
  • 還珠:知畫永琪結婚,知畫只說了七個字,永琪就開始解她衣服
    還珠:知畫永琪結婚,知畫只說了七個字,永琪就開始解她衣服!說到還珠大家也印象比較深的了吧,在結婚前兩對情侶還是很幸福的。但是在婚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了,特別是小燕子他們這一對情侶了。不得不說真的是很心疼結婚後的小燕子了,不僅被小妾欺負還流產了好幾個孩子。
  • 腦筋急轉彎:解二十一立方,打一個字,11歲妹妹一口就答出來了!
    腦筋急轉彎:解二十一立方,打一個字,11歲妹妹一口就答出來了!嗨!大家好,今天的心情如何呢?讓我們一起做一下腦筋急轉彎,開心一下吧!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上為什麼嬰兒的屁股都有青色的胎記?
  • 羽西X 新華字典又聯名了,推出「剖字解心帽」!
    推出「剖字解心帽」解讀年輕人的另一面在這次跨界聯名中,羽西以「年輕不只表面」為主題推出「新年靈芝限量禮盒」。內含鼠年限定護膚品以及來自《新華字典》的「解心帽」,為消費者深入肌底對抗初老、深入內心瓦解偏見。
  • 說「玟」解字
    在這些迷戀者們中,也有個別好學之士(閒的蛋疼),看到「玟」這個字,沒有想當然念半邊,而是先去翻字典,欲知「玟」之根底。這一翻不要緊,竟然發現無論是當時的新華字典還是漢語詞典,都沒有收錄「玟」這個字。粉絲髮懵,玟竟成空。事過境遷,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玟」字。
  • 韓愈的名作《晚春》太難解,古代學者:有三個字看不懂
    但因為其中「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中的「無才思」三字太怪異,遂引起了後人的諸多猜測。如「清詞三大家」之一,清代著名學者朱彝尊就在《批韓詩》中說:「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卻是如此」。即「無才思」三字到底怎麼解?從詩中描寫暮春景色來看,它僅用來讚賞楊花也能顯得有情有趣,不落俗套。
  • 典型例題剖析:七字口訣巧解氧化還原題
    今天小德就教大家七字口訣巧配化學方程式、解氧化還原題。七字口訣:升失氧化還原劑解釋一下這7個字怎麼理解:升:化合價升高; 失:失去電子; 氧化:氧化反應; 還原劑:還原劑。沒錯,這七字口訣分上下句,不過同學們只要能記住上句的這7個字,就能解題了,因為下句的這7個字正好與上句相反。
  • 南構世語中國風│字在中國風
    這麼唯美的中國風句子大家可還喜歡。其實,中國風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這些文章句子呀,還有音樂、服飾、圖片、字體等都是有中國風的存在,今天我們就說說字在中國風的這款字體——南構世語中國風。南構世語中國風南構世語中國風這款字體是一款個性鮮明的中國風字體,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說文解字:驢為什麼又被古人稱為「蹇」?
    蹇其實不算生僻字,因為中學課本裡講過這個字。有個出自《左傳》的故事「蹇叔哭師」,大多數朋友耳熟能詳。蹇。讀jiǎ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蹇,跛也。從足,寒省聲。」形聲字。本義是跛腳。《莊子·達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
  • 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說文解字,原來這麼有趣
    與來有關的字,有萊、徠、淶等字。說文解字「周所受瑞麥來麰(móu)也。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yí)我來麰。凡來之屬皆從來。」字形說明:上半部描繪來的稈與葉子,下半部畫來的根部;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常用詞彙:禮尚往來、繼往開來、信手拈來。2.麓。會意兼形聲字。
  • 蘇東坡幫王安石解一「鳩」字,王安石聽了大怒:你被貶職了
    晚年的王安石還寫過一部解釋漢字的《字書》,更是有很多牽強附會、毫無根據的概念。蘇東坡對此嗤之以鼻。比如「篤」字,意思是厚實、忠實,《說文解字》裡的本義是「馬行頓遲也」,馬跑得慢。王安石在《字書》裡解作,「以竹鞭馬為篤」,意思是既然馬跑得慢,上面的竹字頭就是用竹子抽打馬兒,讓它跑快點。
  • 說文解字: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
    一、 「故」、「先」兩字釋義「故」字就是對死亡的委婉表達,這裡與歿、終、逝以及圓寂、涅槃、仙遊等一個意思,就是含蓄婉轉一些,這個字的表達並不是十分重要,現代很多墓碑已經忽略。「先」字,就是對已逝長輩的尊稱,也可以理解為「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