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愛的孩子

2021-02-22 潛山論壇

 

題記:時光豐盈了我們的人生,同時也催老了父母的容顏。他們目送我們起航之時,就已心盼我們何時回鄉!所以,適逢假期,請儘可能地陪伴著他們,一起看最美的風景,一起陪最愛的人!

——群子

2019年立冬後的第二天,星期天,是我敬愛的老媽63歲生日。自從老爸7年前過世後,老媽獨自一人在老家,過著嘴抿耳淨的日子,所以她最愛節假日和所謂的一切帶有儀式感的節日,因為在這個時候家裡有歡聲有笑語,有呼有應有吵鬧!哪怕這個時候為了孩子們燒洗曬收撿刷累的直不起腰來,老媽仍然樂呵呵的忙前忙後,陪吃陪喝陪玩陪樂,把一個人在家憋了很久的話匣子打開,一吐為快,愜意地享受相聚的短暫時光!

就在老媽生日前幾個星期我們姐妹商量到時一大家子好好聚聚,老媽也翹首以待,偷偷跟我說她養了一年的鴨子可派上用場了,讓我們回來喝點她拿手的炭火煲鴨湯!

可是生活在茶米油鹽裡的我們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臨到老媽生日前後,老人家膝下的三個女兒三個女婿都各有事情耽擱,這個女兒來電話說抱歉,那個女婿同商量,都說有事情回不了家,老媽也千叮萬囑說理解,讓我們各自不要分心,該考試的考試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在電話裡老媽言語中憐愛萬分,聽不到半絲失望與無奈,就連本該隆重慶祝的日子,膝下兒孫都在各忙各的,老人家不曾考慮自己孤單,反而還擔心子女們因為歉意而增加她自己的心裡負擔,或許這就是天下所有母親能原諒子女的一切錯,為母則剛的偉大之處吧!

好在生日前一天星期六下午3點半,我聽到好消息說公司計劃有變,第二天的活動取消,消息一出,二話不說我就火急火燎的飛奔離開公司,把大傢伙從教室裡提前拎出來,把小傢伙從夢鄉裡拽起來,娘仨一路狂奔,甩電瓶車追公交車 ,終於趕上了回山裡的最後一班中巴車 ,三人落座後氣喘如牛,半晌緩不過氣來!

兩孩子從期盼外婆生日早點到的喜悅,到我說要上班去不了的無奈,到現在突然趕上車的意外而驚喜,小傢伙說也要給外婆一個驚喜,好吧,那就不提前給外婆電話!

車顛車搖到黃柏大橋五點半了,初冬天黑的早,馬路上路燈昏暗,步行二十分鐘的路程兩傢伙你追我趕一路歡歌到家,透過窗戶遠遠看到老媽在灶前填柴加火,紅彤彤的火焰映的老媽形單影孤,小女忍不住突然跳到外婆跟前,來了個美式哈嘍,老媽先是一愣,緊接著趕緊扔了手裡的火鉗,抱起女兒就親,大傢伙也湊到外婆身邊,老媽激動的摟這個抱那個!還不忘回頭質問我說「不是說不回來麼?」聲高語急,但滿臉興奮!

往常只要我回家都是上車就給老媽打電話,一來提前招呼填米加菜,二來讓老媽按點到馬路上接駕!這次由於沒提前通知,害的老媽又另起鍋燒灶,燒她的女兒我愛吃的,做外孫女喜歡的,燒外孫愛嘗的!忙裡忙外,不亦樂乎!

吃過飯,小女指定要和外婆一起泡腳,小小的盆擠滿三代人的腳,小的開心老的樂乎!此刻原本空蕩蕩的房子裡充滿歡聲笑語,兩個小傢伙把外婆逗樂的像個無憂無慮的孩子,我想或許這就是這次我回家的意義所在吧!

我們總是以工作忙為由,而擠掉看望父母的時間;我們又以工作忙為由,而不願意坐下來聽父母說話。當孤寂的他們,對我們的要求,僅僅只是需要一個傾聽者時,我們何以忍心逃離他們昏濁的目光?其實,父母是最容易滿足的。幫著他們收拾屋子、洗刷碗筷、細心講解電器功能和使用方法,聊天時不做「低頭族」魂不守舍……這些細節就足以讓父母寬慰良多。而年輕人陪父母嘮嘮嗑、與爸媽多吃幾頓飯,聽聽長輩的甜蜜與憂傷、聊聊自己的歡喜與惆悵,我想愁腸百結也能就此化開,足以聊籍父母孤獨想念的傷!

常回家看看,常聽聽父母的嘮叨,對我們自己來說,可能會是件免卻後悔和遺憾,比金錢都重要的大事!幸福其實也很簡單,陪伴父母,就是幸福。我想再多的惦念與物質回報,也不及守在身邊的陪伴來得實在。

讓我們一起都做個追愛的孩子!追父母愛的孩子!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的江湖,沒有來日方長,哪怕路遠偶爾身心累,多遠都要追!有愛可追,既是幸福!

                                     

                         2019年11月12日

群子 

相關焦點

  • 《追星星的孩子》你的愛是孩子最有力的武器和護盾
    2、用愛去釋懷、救贖和化解家暴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愛像燃燒的小行星一樣執著,用熾熱的火光照亮夜空。在這個故事中,阿妮雅、諾亞、小本和特維斯都目睹過,或以別人的方式經歷過家庭暴力。阿妮雅在家和爸爸玩得最多的遊戲就是「躲藏遊戲」,最終媽媽害怕爸爸的暴力,帶著阿妮雅和諾亞在賓館裡住了好久,直到媽媽消失那天,警察和穿著西裝的阿姨把他們帶到寄養家庭伊庫楚阿姨家。
  • 追風箏的孩子——張敬軒
    下面就開始介紹這首他寫的《追風箏的孩子》,一探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追風箏一對傻瓜,相信愛情童話,當天初戀想過成家,會有一點荒謬嗎?愛到愁雲傷疤,發覺信仰有偏差。」年輕時,相信什麼都是好的,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後來才發現這只是童話世界的場景罷了;初戀為什麼成不了家,不懂愛如何成家,愛未落地,無以為家。
  • 全家追著孩子餵飯是害不是愛,鍛鍊自主進食,孩子秒變「小吃貨」
    原本樂樂媽媽不想繼續慣著兒子,畢竟追著樂樂已經不小了,可一旁婆婆卻總擔心樂樂吃不飽,每次樂樂拒絕自己吃的時候,婆婆就會拿著飯碗追著樂樂餵飯吃。 雖然樂樂媽媽和婆婆也因為這件事爭執過,可老人家總是覺得不礙事,孩子自己吃不但麻煩,而且弄得到處都是。
  • 孩子不愛吃飯,與其連哄帶騙、追著餵,不如採取真正治本的方式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不愛吃飯,你還在追著餵嗎?我希望沒有。但想讓一個孩子好好吃飯確實很難,總會碰到些「疑難雜症」,諸如孩子不愛吃飯,又或者極度挑食,吃不了幾口就放筷子。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父母也是絞盡腦汁,把孩子不喜歡吃的蔬菜包進肉包子裡,或者變著法地開發新菜譜。但孩子總是特別敏感,吃著吃著就把餡料裡的蔬菜吐出來,一臉「痛苦」,讓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孩子不愛吃飯,先不要過早下定義,真正想一想孩子要什麼?
  • 追不到的愛——從《追愛》看清婚姻的真相
    一口氣看完《追愛》,感慨萬千。這是一部法國電影,男主人公鮑裡斯做裝修工作,沒有穩定收入。結婚十五年來,女主人公瑪麗負擔了大部分經濟支出。現在瑪麗破產了。他們準備離婚,但因為財產分割無法達成共識,只好暫時繼續住在一起。
  • 夢想的聲音林俊傑《追風箏的孩子》完整歌詞
    夢想的聲音林俊傑《追風箏的孩子》 完整視頻在線觀看歌詞追風箏的孩子 (Live) - 林俊傑詞:Mona/羽泉曲:Douglas Shawe/Wayne Hood編曲:Terence Teo製作人:林俊傑音響總監:金少剛音樂總監
  • 追風箏的孩子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李繼宏(譯者)小說《追風箏的人》英文版。前言如同《追風箏的人》中的阿米爾,我在上個世紀70 年代的喀布爾開始寫作,當時還是孩子。《追風箏的人》正是這樣寫就的。我腦海中有兩個男孩,其中一個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從,搖擺不定;另外一個單純、忠誠,生性純良正直。我知道這兩個男孩的友誼前景暗淡,兩人的決裂對他們的生活影響巨大。內中緣由是促使我在2001 年3 月開始創作這本書的原因。我必須將其找出來,因為到頭來,於我而言,寫作總是服務於我自己,是一種把故事告訴我自己的行動。
  • 對於不愛吃飯的孩子,追著餵是錯誤的,寶爸寶媽們有做對嗎?
    對於不愛吃飯的孩子,追著餵是錯誤的,寶爸寶媽們有做對嗎?沒有孩子之前,家長們都是想吃啥吃啥,有了孩子以後,家長們是想吃啥沒啥,自己吃不飽不說,還要追著孩子餵飯,那麼孩子不喜歡吃飯,非常的挑食,到底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 《追星星的孩子》: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追星星的孩子》以一個十歲孩子的視角來觀察她周圍的一切。初看書名,會認為是一部夢幻童話故事。其實不完全是。有關於孩子的想像,更多的卻是,離開父母的兩個弱小孩子依靠自身的信念和美好的夢想,在周圍或善良或冷漠或陰險的環境裡艱難生存的故事。她沉默、不多話。她和弟弟也曾有過一個溫暖的家,家裡有愛她愛弟弟的善良的媽媽。
  • 羞於把愛說出口的中國父母,如何向孩子表達愛?
    周末去商場,看到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不知因為什麼惹了媽媽生氣,那位媽媽就一直在訓斥孩子,後來氣不過還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頓時哇哇大哭,那位媽媽說,你還哭?你還有臉哭?那位媽媽轉身走掉,孩子一看媽媽走了,趕緊哭著去追,一邊追一邊喊:媽媽,我愛你,媽媽我愛你。
  • 孩子最愛的追劇小零食,酥脆香甜無添加,一口一個,比爆米花好吃
    孩子最愛的追劇小零食,酥脆香甜無添加,一口一個,比爆米花好吃看電影追劇爆米花是標配,每次去看電影孩子都要一桶爆米花帶著
  • 龍應臺:有些愛,不必追
    作家龍應臺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這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然而,多年前被喻為「龍捲風」的龍應臺,跟目前的龍應臺似乎有著巨大的區別。自1985年《野火集》出版,龍應臺都是一個跨戰馬、提長槍的戰士形象。
  • 《愛之初》:俞飛鴻越洋追愛
    《愛之初》講述了一位跨國追愛的北京大妞,在海外經歷辛酸打拼、愛情浮沉後,最終選擇回國成就夢想與幸福的暖心故事。在導演趙晨陽看來,《愛之初》中「追愛」是一種故事基調,而該劇的故事內核是以女主角謝橋(俞飛鴻飾)的視角,再現「海漂」的經歷與情感、夢想與掙扎、生活與成長。趙晨陽說:「《愛之初》裡的每個角色都是真人真事,我們希望讓大家看到殘酷背後的溫馨,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真實狀態。
  • 用彩鉛,繪《陳情》:最幸運的孩子藍思追
    一個三歲的孩子,父母俱亡,家族覆滅,顛沛流離被抓去做苦工,跟著婆婆在深夜的大雨裡徘徊。僥倖被救之後依然困苦無比,野果也吃不飽,見到肉就像過年,獨自一人被留在亂葬崗很多天,發燒燒得人事不知失了記憶。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卻是整部陳情令裡最幸運的那個人!
  • 中國式爸爸,一邊不陪孩子,一邊追生二胎
    小美帶女兒去看兒童心理醫生,醫生說,孩子心靈受傷了,不懂說出來,只會用行動告訴你,她自扇耳光是一種缺愛的表現。小美抽泣著說,她缺的是父愛,遺憾的是兒子也一樣面臨著這種心理困擾。她不該生二胎,對不起孩子……
  • 魔道祖師:隱姓埋名的思追,是藍湛和阿羨的孩子,是「定情信物」
    #魔道祖師#文|安小辰《魔道祖師》裡有一個溫柔的人,他就像是「別人家的孩子」,魏無羨認定他是個修仙的好苗子,藍忘機對他修習的評價會表示肯定,莫家莊驅邪也是他帶隊。用溫柔報以世界,他機靈勇敢,還有些「憨憨「氣質,他端莊雅正,氣質不凡,這個翩翩公子就是藍思追。
  • 《狼殿下》:用「八爪魚」思維和孩子一起追劇
    ,開了彈幕是喜劇7.RAP音樂混搭耳目一新追劇是親子關係中最好的話題。很多家長都說:家有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怎麼辦?實際上,追劇追明星都是最好的溝通媒介。   每個家長都年輕過,都有自己年輕時代的偶像。但是,成為家長了,卻開始擔心孩子追星追劇浪費時間,更擔心孩子會失去理性瘋狂為愛豆打call。
  • 孩子學習太差,怎樣才能追上大部隊?
    白天工作一整天,晚上回來陪寫作業,累就不說了,關鍵我們不會教呀,我自己都一知半解,給孩子也說不清,他又不愛學,不好好想。唉!」這個家長的孩子,三年級,算20以內的加減法都很艱難,一道題算半天。現在學校已經學到了「有餘數的除法」,孩子的學習態度可想而知——他真的太難了!我曾建議家長,暫停學校的數學作業,先把基礎加大馬力補回來。但家長不敢,怕老師說!
  • 追風箏的孩子:不要讓幼小的心靈迎風流淚
    更令人諷刺的是,慈善家是王振華最愛標榜的身份,尤其是涉及到兒童的慈善活動。由他新城控股發起的「七色光計劃」是其中的核心,也是王振華最熱衷親自參與的「慈善」活動。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王振華最愛讓孩子們叫他「王伯伯」,一臉橫肉的「王伯伯」也特別愛鼓勵這些孩子們:「王伯伯的今天是依靠知識的力量,只要多讀書,善於獵取知識,你們就可以實現造房子、救死扶傷、創造發明等所有夢想,
  • 現代小孩不追明星,追YouTuber|看懂網紅紅什麼 貼近數位孩子的世界
    攝影:黃建賓七歲的小愛,熟練的拿起爸爸Louis的手機,點進YouTube,看她最愛的網紅妞妞玩玩具。大她三歲的哥哥哲哲說:」我以前也愛看妞妞,但我現在都看阿神玩Minecraft,他超酷的,而且說話很好笑,我超級喜歡他。」說完,他滑起iPad、戴起耳機,進入阿神視頻裡的遊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