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孩子:不要讓幼小的心靈迎風流淚

2021-02-13 童淵閣

文 | 王叔叔  編輯 | 膽小鬼

「為你,千千萬萬遍」

--卡勒德·胡賽尼(美籍阿富汗作家)

出自小說:《追風箏的人》

……

01.

前幾天去上海出差,路過虹橋火車站的時候,準備扔垃圾,好不容易找到了垃圾桶卻迷茫了,四個一排的垃圾桶敞開在那裡,竟不知道要扔到哪個桶裡。

不禁看著手裡的垃圾問:你是什麼垃圾?

世間事總是變幻無常。就在不久前,每天都有一群瘋狂的人舉著手機、開著直播把鏡頭對準一個流浪漢,各大短視頻網站每天都在刷屏。

流浪漢瞬間成為了全民網紅——流浪大師。

於是我們通過視頻看到了非常滑稽的一面:流浪大師講三國、聊尚書、侃熱點,仿佛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無所不知。

圍觀的群眾像小學生們一樣帶著崇拜的眼神如饑似渴地傾聽著,生怕錯過了一句可以成為熱點的網紅語錄。

但流浪大師最喜歡聊的卻是垃圾分類。

流浪大師自己說,他每天兩三點就開始撿垃圾了,把垃圾分好類,拉到專門的地方。六點鐘就開始看書了。他說他不是為了撿垃圾而撿垃圾,而是為了踐行垃圾分類的理念。

圍觀的群眾似乎也當作笑談,聽聽耳目一新的理論,樂呵樂呵也就過去了。

如今流浪大師沈巍終於不再流浪,從頭到腳裝扮一新,玩起了他最鄙夷的直播,天天遊山玩水去了,據說也賺得盆滿缽滿。

對於一個流浪26年的人來說,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我們不必苛責什麼,甚至應該為他重獲新生感到高興。

而上海人卻被垃圾分類逼瘋了,不知道他們心裡究竟是感謝沈巍還是憎恨沈巍,也許他們壓根沒有心思關注流浪大師了。

而是逢人就問:你是什麼垃圾?

02.



比起瓜子皮、小龍蝦到底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更讓人出離憤怒的,是道貌岸然的企業家、慈善家突然成為了人類中的垃圾!

6月29號,一位9歲女童被一位謊稱帶她去迪士尼玩的周姓女子,帶到了大渡河路一家五星級酒店。

迎接他的不是可愛的米老鼠和唐老鴨,而是一位經常自稱「王伯伯」的衣冠禽獸,女孩被性侵,造成陰道撕裂,心靈更是受到巨大創傷。

事發酒店的不遠處,就是中國十大房地產公司新城控股的總部,這個「王伯伯」就是該公司的董事長王振華。

7月3日,上海公安局普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證實了這一十惡不赦的罪行。

有個細節讓人看了更加擔憂。女童被周姓女子帶到酒店後,王振華付給了周姓女子1萬元。

據周某供述,事發當天,她帶了兩個女童入駐酒店,一個9歲,一個12歲,兩個女孩的母親為周某的朋友。

當天晚上王振華對9歲女童實施了性侵行為。

一個是1萬元,一個是朋友,讓我們觸目驚心。

這意味著這背後很可能存在著有組織的針對兒童的犯罪活動,這更意味著惡魔在人間,而且很多惡魔就是你的身邊,是你認識的熟人。

更令人諷刺的是,慈善家是王振華最愛標榜的身份,尤其是涉及到兒童的慈善活動。

由他新城控股發起的「七色光計劃」是其中的核心,也是王振華最熱衷親自參與的「慈善」活動。

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王振華最愛讓孩子們叫他「王伯伯」,一臉橫肉的「王伯伯」也特別愛鼓勵這些孩子們:

「王伯伯的今天是依靠知識的力量,只要多讀書,善於獵取知識,你們就可以實現造房子、救死扶傷、創造發明等所有夢想,並且未來的你們一定比王伯伯棒。」

當「王伯伯」把罪惡的手伸向小女孩的罪行暴露後,人們才恍然大悟王振華熱衷參與兒童慈善的原因,繼而感到透心涼。

簡直細思恐極啊!

這位身價千億的富豪一下子跌落了神壇,新城控股的股價狂跌正印證人們心中的憤怒:

你是什麼垃圾?

03.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純真、最脆弱的階段,幼小的心靈是需要被呵護的。童年時受到的傷害有時候會成為一輩子的傷痛。

有一部電影叫《追風箏的人》(又譯作追風箏的孩子),講述了一個由於性侵造成一輩子傷痛而錐心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阿米爾,他有個童年的玩伴叫哈桑,哈桑是他家僕人的兒子。

阿米爾的父親是個成功的地毯商人,但阿米爾性格懦弱,時常得不到父親的重視;哈桑是僕從的孩子,但性格堅強勇敢,時常得到阿米爾父親的欣賞。

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好基友,一起玩一起鬧,還曾經在山上的石榴樹上刻下「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統治者」的字樣。

他阿米爾內心也會常常嫉妒哈桑。他一直想向父親證明自己。

在阿富汗傳統的賽風箏節上,阿米爾為了討好自己的父親,他卯足了勁兒,一路過關斬將,把天空僅存的實力強勁的藍風箏也割斷了,搖頭墜落。

阿米爾激動極了,看臺上的父親也露出了微笑。

然而根據阿富汗賽風箏的傳統,你割斷的風箏要收回來。從小為阿米爾撿風箏的一直是哈桑,這次也一樣。

「為你,千千萬萬遍」,回頭朝阿米爾喊完這句話,哈桑狂奔著朝風箏墜落的方向跑去。

但是,這一次,哈桑卻久久沒有回來。

阿米爾覺得奇怪,朝著哈桑追風箏的方向找尋,終於在一個巷子裡他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哈桑手拿著藍風箏,被一群小混混圍在了一個角落裡。

小混混的頭兒叫阿塞夫,他指著哈桑威脅到:你要麼交出風箏,要麼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哈桑拒絕交出風箏,於是被阿塞夫性侵。

哈桑一輩子的悲劇人生開始了。阿米爾也一樣。

阿米爾因為性格懦弱,眼睜睜地看著悲劇的發生,沒有做任何事情。也註定了他一輩子要為此而救贖。

悲劇發生後,哈桑沉默了數日後,依然對阿米爾忠誠如故。

但阿米爾心中已經無法接納哈桑,或者說看到哈桑無法接納內心軟弱的自己。

於是他污衊哈桑偷了自己的新手錶,哈桑和哈桑父親決絕地離開了阿米爾的家門。

離開那天,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阿米爾透過大雨朦朧的玻璃窗,看到阿米爾父親苦苦地挽留,但哈桑和父親毅然決然地走出了家門。

這是阿米爾最後一次見到哈桑。

04.



之後,阿米爾隨父親移民到了美國,當了作家,開啟了新生活。

一天一個老朋友的越洋電話,他又回到了阿富汗,展開了他的救贖之路。

哈桑已經死了。

死前一直住在阿米爾的老房子裡,依然忠誠地守護著曾經的主人的家。

塔利班來了,要把哈桑趕走,哈桑寧死不從,塔利班從後腦勺給了哈桑一槍。

他沒能等到再見阿米爾最後一面。

哈桑死了,留了一個兒子叫索拉博。在戰火紛飛的喀布爾的孤兒院,生死未卜。

阿米爾同時得知,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索拉博是他的侄兒。

所有的悔恨和贖罪的心情驅使他展開了對索拉博的救贖之路。

當阿米爾趕到孤兒院時,得知索拉博被一個帶著太陽鏡的塔利班頭目帶走了。

他想盡辦法見到這個頭目時,才知道他竟然就是阿塞夫。而索拉博很不幸又淪為了阿塞夫性侵的對象。

一場決鬥,阿米爾帶著索拉博逃離了阿富汗,準備經巴基斯坦的美國大使館把索拉博帶回美國。

但又因無法證明索拉博是孤兒,無法取得美國籤證。索拉博需要暫時入駐孤兒院。

索拉博瘋狂地喊不要。

當阿米爾終於找到新的解決辦法而興衝衝地跑去告訴索拉博的時候,發現索拉博躺在浴室裡,手腕上鮮血直流。

當阿米爾把索拉博終於搶救過來並帶往美國後,索拉博一直鬱鬱寡歡,拒絕與任何人交流。

911後的一個周末,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公園裡,一群孩子在放風箏。

阿米爾拉著索拉博加入陣營。

「你父親可是放風箏的高手,他扎猛子的動作簡直帥極了,我演示給你看」。

阿米爾果然也是放風箏的高手,很快就把天空中最後一隻風箏線隔斷。

「你等著,我去給你撿!」

然後又回頭:「為你,千千萬萬遍!」

一路朝風箏墜落的方向奔跑過去。

索拉博臉上露出了微笑。

05.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所有的不幸都來自童年時被性侵造成的陰影。

哈桑、索拉博都沒能逃脫魔爪、沒能逃脫命運的詛咒。

阿米爾也一樣,他幼小的心靈遭到了巨大的侵犯,要用一輩子去贖罪、去救贖。

每個孩子都是迎風盛開的花朵。

健全法律制度,讓罪惡在陽光下無所遁形。

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不要讓孩子迎風流淚。

「全文完,下次見」

-

END

-

相關焦點

  • 追風箏的孩子
    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李繼宏(譯者)小說《追風箏的人》英文版。前言如同《追風箏的人》中的阿米爾,我在上個世紀70 年代的喀布爾開始寫作,當時還是孩子。
  • 追風箏的孩子——張敬軒
    下面就開始介紹這首他寫的《追風箏的孩子》,一探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追風箏一對傻瓜,相信愛情童話,當天初戀想過成家,會有一點荒謬嗎?愛到愁雲傷疤,發覺信仰有偏差。」年輕時,相信什麼都是好的,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後來才發現這只是童話世界的場景罷了;初戀為什麼成不了家,不懂愛如何成家,愛未落地,無以為家。
  • 以閱讀,見世界丨讀《追風箏的孩子》心得體會
    在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這部小說中,講述了兩個小孩與風箏的故事。故事的背景發生在阿富汗,按照時間順序從主人公的童年時光講到了成年。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家的孩子哈桑情同手足,但是在一次風箏比賽之後,由於阿米爾在哈桑遭遇傷害時沒有為他挺身而出,於是在之後的生活中,阿米爾一直感到自責和痛苦。因此,他狹隘的心逼走了哈桑,以為這樣會好受一點,但最終也難逃心中的噩夢。
  • 《追風箏的人》觀影感悟
    ,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用彈弓打瞎了阿塞夫的左眼,他們逃了出來,阿米爾帶著小索拉博回到美國收他為養子,並為他打開心理陰影,同時自己也驅散了第一次追風箏的時籠罩在心靈的陰霾!    電影開頭引出了天空中自由飛舞的風箏,兩個孩子在一起,一個人指揮一個人在放。     這樣的季節裡,風箏便成了天之驕子。「折斷它」一聲令下孩子說。只見孩子的手下一划風箏在天空划過一條優美的弧線,以迅速不及掩耳之勢,將風箏咔的一聲折斷。    一個孩子拼命地追風箏上,而另一個卻無動於衷。
  • 《追風箏的人》:在追「風箏」之時,你是「阿米爾」還是「哈桑」
    「所有讀過《追風箏的人》這本書的人都會記住這句話,又讓人許許多多的人感動的一句話。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上高中,那個時候就被感動得不行,現在再看一遍,同樣很感動。《追風箏的人》講述的是一個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的兒子哈桑情同手足,一起成長。然而在一次風箏比賽之後,兩個人的關係發生轉變。哈桑為了讓少爺阿米爾贏得比賽,忍受了別人的侮辱,可由於阿米爾膽小懦弱、以及內心一直嫉妒哈桑可以得到父親的寵愛,所以他目睹了哈桑被欺凌,卻選擇了逃避。
  • 電視劇《風箏》裡的主人公「風箏」憑「信念」二字權釋忠誠
    《風箏》是一部沒有反面角色的奇特的諜戰劇,正是因為這種充滿敬意的真實,他才如此打動人心,「人性」二字是《風箏》為什麼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的根本原因?主人公鄭耀先雖然經歷血雨腥風卻坦蕩從容,最後,安詳落幕在天安門升旗時刻,真箇死得其所,令人看後唏噓感嘆,久久不能平靜。導演執著於內容細節,用演技、用真誠、用心打動觀眾。
  • 《追風箏的人》:終其一生,請不要變成哈桑!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看過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一個關於背叛與救贖的故事。書中,我們會憎恨阿米爾的背叛、拋棄,會為哈桑的「為你千千萬萬遍」感動不已,但本文中我並不是要將書中的故事和寓意複述一遍,而是想從心理層面去解讀兩個孩子,讓我們發現更新的東西。
  • 《追風箏的人》讀後心得
    昨天終於再次將《追風箏的人》看完,這本書我曾看過三遍,故事情節不算複雜,卻偏偏夾雜了太多的情感,朋友之情、兄弟之情、父子之情,紛紛交雜糾纏在一起。    在對他人造成嚴重傷害的錯誤時,會產生兩類人。一類人是逃避、隱瞞、甚至欺騙,總之不想直面錯誤,不願承擔責任,害怕認錯帶來的痛苦,最後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忘卻。另一類人逃不過良心的譴責,從此種下心結,備受煎熬。
  • 讀書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我追。」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結尾
  • 《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我陪作者完成一次心靈救贖
    一年一度風箏大賽,為了讓我拿第一名,哈桑去幫我追風箏,哈桑跑的飛快。我被他落在了身後,他跑到一條荒蕪的小徑中,遇到了阿塞夫一伙人,哈桑受到了欺辱。我躲在角落裡默默看著這一切,並沒有為他挺身而出,並不是因為我懦弱而是出於嫉妒,為了贏回爸爸,跑開了。
  • 《追風箏的人》:探尋「風箏」的三層寓意及其現實意義
    《追風箏的人》是由德國導演馬克·福斯特執導改編自卡勒德·胡塞尼同名小說的劇情片。該片由肖恩·託薩、薩伊德·塔格馬奧、阿託莎·利奧妮聯袂主演。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酷炫無比的特效,更沒有全明星陣容坐鎮,有的是樸實無華的笑臉和真誠動人的情誼。該片於2007年10月5日在美國上映,瞬時間掀起了一股熱潮。
  • 夢想的聲音林俊傑《追風箏的孩子》完整歌詞
    夢想的聲音林俊傑《追風箏的孩子》 完整視頻在線觀看歌詞追風箏的孩子 (Live) - 林俊傑詞:Mona/羽泉曲:Douglas Shawe/Wayne Hood編曲:Terence Teo製作人:林俊傑音響總監:金少剛音樂總監
  • 在這個春天叩問自己的心——讀《追風箏的人》
    阿米爾這樣想的時候,他的目光望向遙遠的天空,那裡有純淨的雪花飄落,有五色斑斕的風箏,還有世世代代歡叫著追風箏的孩子。他終於完成了自己心靈的救贖,雖然已經遲到了25年。《追風箏的人》故事其實是很簡單,只是一個富家少爺和僕人自少年時期開始的愛、恐懼、愧疚、贖罪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在平靜中不斷叩問人的心靈:人要怎麼樣才能拯救自己。阿米爾引領讀者踏上了一片神奇的土地,他交給我們最寶貴的孩童記憶,還有他漫長的朝聖之路。
  • 胡賽尼三部曲之《追風箏的人》: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阿富汗
    ——《追風箏的人》好久沒看過一部令人感動的電影了,前幾天看了一部在中國新疆喀什拍攝的國外電影——《追風箏的人》,看完後,內心五味成雜,更多的是感動,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更是讓人熱淚盈眶。後來得知《追風箏的人》是由同名小說改編後,我又去看了一遍原著小說,雖然電影在國際電影評分網IMDB上榮獲7.6分、豆瓣8.2分的好成績,但它略遜原著小說。
  • 追風箏的人:安全感,每個父母所能夠給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
    電影: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說社區中一個仰慕納粹的普什圖族孩子,阿塞夫,和阿米爾、哈桑發生衝突。哈桑用彈弓維護了阿米爾。1975年,在一次風箏比賽中,阿米爾為了贏得爸爸的好感而勇奪冠軍,哈桑則承諾將為阿米爾追到第二名的風箏,以證明阿米爾的戰績。追得風箏的哈桑在回來的路上被阿塞夫等人截住。阿塞夫要哈桑把風箏給他,但哈桑拒絕了,為了懲罰哈桑,阿塞夫強暴了哈桑。
  • 迎風流淚也是病!迎風流淚照著這樣做,輕鬆緩解!
    有的人出門迎風就流淚,見涼風更嚴重。那麼,迎風流淚是否是身體有何異常呢?如何緩解迎風流淚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淚道包括淚小點、淚小管、淚總管、淚囊、鼻淚管,任何一個部位的阻塞都會引起溢淚。中醫認為,目為肝竅,淚為肝液,迎風流淚是肝功能狀態異常所導致,建議經常按摩瞳子髎穴和睛明穴來緩解治療。取穴:瞳子髎穴,位於眼眶外側邊緣、眼睛外側一釐米處;睛明穴,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兩穴的主要功能是緩解眼睛紅腫、迎風流淚的問題。具體方法:用食指分別按壓睛明穴和瞳子髎穴,每秒鐘按壓1次,共按5次。
  • 追風箏的人解說
    《追風箏的人》是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裡面這是一部關於人性弱點被窺視及贖罪的電影,講述一段不平等的友情,以及關於這段友情的背叛與救贖。哈桑不用看天卻總能追到風箏,有人說他是看著風箏的影子在奔跑,阿米爾知道不是,哈桑就是知道風箏會落在哪。
  • 《追風箏的人》:真正的人生贏家,是學會這樣的處事態度
    國慶長假已經過半,這幾天,我們一起精讀的是《追風箏的人》。有一位粉絲說:在理想谷看書,比到外面旅遊好多了,因為這裡一點也不堵。真是句大實話啊~~~在昨天的閱讀中,我們得知哈桑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兄弟。哈桑在拉辛汗的請求下,回到喀布爾照看阿米爾的大房子。
  • 眼睛流淚是什麼原因 眼睛流淚的治療方法
    5、在平時生活中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牛奶、眼睛迎風流淚的方法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少時油炸甜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讓自己每天補充維生素A和蛋白質。多喝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會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 書香徵文 | 《追風箏的人》:牽扯你的靈魂
    也許,這本美麗而殘酷的書便寫了這樣的故事: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情同手足,然而,一場風箏比賽後,一場悲慘不堪的事,令主人公揪心不已,他逼走哈桑,隨後也與父親逃亡美國。多年後,阿米爾重返故國,走上了一條尋找救贖的路,途中過往的真相在揭曉,他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結下動人心弦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