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叔叔 編輯 | 膽小鬼
「為你,千千萬萬遍」
--卡勒德·胡賽尼(美籍阿富汗作家)
出自小說:《追風箏的人》
……
01.
前幾天去上海出差,路過虹橋火車站的時候,準備扔垃圾,好不容易找到了垃圾桶卻迷茫了,四個一排的垃圾桶敞開在那裡,竟不知道要扔到哪個桶裡。
不禁看著手裡的垃圾問:你是什麼垃圾?
世間事總是變幻無常。就在不久前,每天都有一群瘋狂的人舉著手機、開著直播把鏡頭對準一個流浪漢,各大短視頻網站每天都在刷屏。
流浪漢瞬間成為了全民網紅——流浪大師。
於是我們通過視頻看到了非常滑稽的一面:流浪大師講三國、聊尚書、侃熱點,仿佛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無所不知。
圍觀的群眾像小學生們一樣帶著崇拜的眼神如饑似渴地傾聽著,生怕錯過了一句可以成為熱點的網紅語錄。
但流浪大師最喜歡聊的卻是垃圾分類。
流浪大師自己說,他每天兩三點就開始撿垃圾了,把垃圾分好類,拉到專門的地方。六點鐘就開始看書了。他說他不是為了撿垃圾而撿垃圾,而是為了踐行垃圾分類的理念。
圍觀的群眾似乎也當作笑談,聽聽耳目一新的理論,樂呵樂呵也就過去了。
如今流浪大師沈巍終於不再流浪,從頭到腳裝扮一新,玩起了他最鄙夷的直播,天天遊山玩水去了,據說也賺得盆滿缽滿。
對於一個流浪26年的人來說,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我們不必苛責什麼,甚至應該為他重獲新生感到高興。
而上海人卻被垃圾分類逼瘋了,不知道他們心裡究竟是感謝沈巍還是憎恨沈巍,也許他們壓根沒有心思關注流浪大師了。
而是逢人就問:你是什麼垃圾?
02.
比起瓜子皮、小龍蝦到底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更讓人出離憤怒的,是道貌岸然的企業家、慈善家突然成為了人類中的垃圾!
6月29號,一位9歲女童被一位謊稱帶她去迪士尼玩的周姓女子,帶到了大渡河路一家五星級酒店。
迎接他的不是可愛的米老鼠和唐老鴨,而是一位經常自稱「王伯伯」的衣冠禽獸,女孩被性侵,造成陰道撕裂,心靈更是受到巨大創傷。
事發酒店的不遠處,就是中國十大房地產公司新城控股的總部,這個「王伯伯」就是該公司的董事長王振華。
7月3日,上海公安局普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證實了這一十惡不赦的罪行。
有個細節讓人看了更加擔憂。女童被周姓女子帶到酒店後,王振華付給了周姓女子1萬元。
據周某供述,事發當天,她帶了兩個女童入駐酒店,一個9歲,一個12歲,兩個女孩的母親為周某的朋友。
當天晚上王振華對9歲女童實施了性侵行為。
一個是1萬元,一個是朋友,讓我們觸目驚心。
這意味著這背後很可能存在著有組織的針對兒童的犯罪活動,這更意味著惡魔在人間,而且很多惡魔就是你的身邊,是你認識的熟人。
更令人諷刺的是,慈善家是王振華最愛標榜的身份,尤其是涉及到兒童的慈善活動。
由他新城控股發起的「七色光計劃」是其中的核心,也是王振華最熱衷親自參與的「慈善」活動。
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王振華最愛讓孩子們叫他「王伯伯」,一臉橫肉的「王伯伯」也特別愛鼓勵這些孩子們:
「王伯伯的今天是依靠知識的力量,只要多讀書,善於獵取知識,你們就可以實現造房子、救死扶傷、創造發明等所有夢想,並且未來的你們一定比王伯伯棒。」
當「王伯伯」把罪惡的手伸向小女孩的罪行暴露後,人們才恍然大悟王振華熱衷參與兒童慈善的原因,繼而感到透心涼。
簡直細思恐極啊!
這位身價千億的富豪一下子跌落了神壇,新城控股的股價狂跌正印證人們心中的憤怒:
你是什麼垃圾?
03.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純真、最脆弱的階段,幼小的心靈是需要被呵護的。童年時受到的傷害有時候會成為一輩子的傷痛。
有一部電影叫《追風箏的人》(又譯作追風箏的孩子),講述了一個由於性侵造成一輩子傷痛而錐心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阿米爾,他有個童年的玩伴叫哈桑,哈桑是他家僕人的兒子。
阿米爾的父親是個成功的地毯商人,但阿米爾性格懦弱,時常得不到父親的重視;哈桑是僕從的孩子,但性格堅強勇敢,時常得到阿米爾父親的欣賞。
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好基友,一起玩一起鬧,還曾經在山上的石榴樹上刻下「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統治者」的字樣。
他阿米爾內心也會常常嫉妒哈桑。他一直想向父親證明自己。
在阿富汗傳統的賽風箏節上,阿米爾為了討好自己的父親,他卯足了勁兒,一路過關斬將,把天空僅存的實力強勁的藍風箏也割斷了,搖頭墜落。
阿米爾激動極了,看臺上的父親也露出了微笑。
然而根據阿富汗賽風箏的傳統,你割斷的風箏要收回來。從小為阿米爾撿風箏的一直是哈桑,這次也一樣。
「為你,千千萬萬遍」,回頭朝阿米爾喊完這句話,哈桑狂奔著朝風箏墜落的方向跑去。
但是,這一次,哈桑卻久久沒有回來。
阿米爾覺得奇怪,朝著哈桑追風箏的方向找尋,終於在一個巷子裡他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哈桑手拿著藍風箏,被一群小混混圍在了一個角落裡。
小混混的頭兒叫阿塞夫,他指著哈桑威脅到:你要麼交出風箏,要麼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哈桑拒絕交出風箏,於是被阿塞夫性侵。
哈桑一輩子的悲劇人生開始了。阿米爾也一樣。
阿米爾因為性格懦弱,眼睜睜地看著悲劇的發生,沒有做任何事情。也註定了他一輩子要為此而救贖。
悲劇發生後,哈桑沉默了數日後,依然對阿米爾忠誠如故。
但阿米爾心中已經無法接納哈桑,或者說看到哈桑無法接納內心軟弱的自己。
於是他污衊哈桑偷了自己的新手錶,哈桑和哈桑父親決絕地離開了阿米爾的家門。
離開那天,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阿米爾透過大雨朦朧的玻璃窗,看到阿米爾父親苦苦地挽留,但哈桑和父親毅然決然地走出了家門。
這是阿米爾最後一次見到哈桑。
04.
之後,阿米爾隨父親移民到了美國,當了作家,開啟了新生活。
一天一個老朋友的越洋電話,他又回到了阿富汗,展開了他的救贖之路。
哈桑已經死了。
死前一直住在阿米爾的老房子裡,依然忠誠地守護著曾經的主人的家。
塔利班來了,要把哈桑趕走,哈桑寧死不從,塔利班從後腦勺給了哈桑一槍。
他沒能等到再見阿米爾最後一面。
哈桑死了,留了一個兒子叫索拉博。在戰火紛飛的喀布爾的孤兒院,生死未卜。
阿米爾同時得知,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索拉博是他的侄兒。
所有的悔恨和贖罪的心情驅使他展開了對索拉博的救贖之路。
當阿米爾趕到孤兒院時,得知索拉博被一個帶著太陽鏡的塔利班頭目帶走了。
他想盡辦法見到這個頭目時,才知道他竟然就是阿塞夫。而索拉博很不幸又淪為了阿塞夫性侵的對象。
一場決鬥,阿米爾帶著索拉博逃離了阿富汗,準備經巴基斯坦的美國大使館把索拉博帶回美國。
但又因無法證明索拉博是孤兒,無法取得美國籤證。索拉博需要暫時入駐孤兒院。
索拉博瘋狂地喊不要。
當阿米爾終於找到新的解決辦法而興衝衝地跑去告訴索拉博的時候,發現索拉博躺在浴室裡,手腕上鮮血直流。
當阿米爾把索拉博終於搶救過來並帶往美國後,索拉博一直鬱鬱寡歡,拒絕與任何人交流。
911後的一個周末,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公園裡,一群孩子在放風箏。
阿米爾拉著索拉博加入陣營。
「你父親可是放風箏的高手,他扎猛子的動作簡直帥極了,我演示給你看」。
阿米爾果然也是放風箏的高手,很快就把天空中最後一隻風箏線隔斷。
「你等著,我去給你撿!」
然後又回頭:「為你,千千萬萬遍!」
一路朝風箏墜落的方向奔跑過去。
索拉博臉上露出了微笑。
05.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所有的不幸都來自童年時被性侵造成的陰影。
哈桑、索拉博都沒能逃脫魔爪、沒能逃脫命運的詛咒。
阿米爾也一樣,他幼小的心靈遭到了巨大的侵犯,要用一輩子去贖罪、去救贖。
每個孩子都是迎風盛開的花朵。
健全法律制度,讓罪惡在陽光下無所遁形。
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不要讓孩子迎風流淚。
「全文完,下次見」
-
END
-